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扶贫和差距性心理初探 [打印本页]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6-10-10 16:08
标题: 扶贫和差距性心理初探
本帖最后由 在线灵童 于 2016-10-11 16:36 编辑

扶贫与差距性心理初探

作者:在线灵童

为什么要扶贫?扶贫的目的又是什么?显然,扶贫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进行扶贫。那么怎样“扶”?谁应该“扶”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何为贫穷?
笔者认为贫穷有两种,一为物质贫穷,二为精神贫穷。不管何种贫穷,要想实现扶贫,那么就必须要弄清楚贫穷的根源。就物质贫穷而言,物质贫穷的根源显然在于资源的拥有度;也就是说资源拥有得越少就越贫穷。就精神贫穷而言,精神贫穷的根源在于精神能量的拥有度;也就是说能量拥得越少越就越贫穷。那么贫穷如何产生的呢?
凡是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都知道,在那时候没有差距没有压力没有非分之想,人们都活得开心,活得放心,活得舒心。每个人对国家都充满自信,只要祖国需要,只要一声令下那怕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那时候不管是“共同富裕”,还是“共同贫穷”,总之能抱着“共同”二字无论谁都心安理得。可见,“共同”这两个字意义非凡,仿佛“共同”就是实现理想的象征。但自从改革开放后,“共同”这个概念渐渐被打破,各种差距渐渐露角。随着岁月的沉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由此而形成的矛盾不断激化。在巨大的压力差的影响下,一部分人不得不走向精神贫穷,而另一部分则不得不走向物质贫穷。差距越大,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漩涡就越大。问谁能自拔?答:没有。因为差距性心理已经形成。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患上了差距性心理障碍症。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并以得利而作为荣耀,可见心理障碍之深,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语)。有人说这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然而往深层次挖掘我们就会发现:如果真能做到“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那么证明他们已经消除了差距性心理障碍症,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实现了“共产主义”了。由此可见,古圣贤们早就意识到差距性心理的危害性。
如果“知足常乐”是抵御差距性心理障碍的办法,那么那些隐士和修身者同样是跳出或克服差距性心理漩涡的觉悟者。
综合而论,因为遗失“共同”,所以无论是精神贫穷还是物质贫穷我们都要扶。任何一种贫穷都是对身心和对社会的伤害。活着,就是富裕,因为整个宇宙都在支持你。请问:宇宙规律中谁见差距?


2016/10/10广州

作者: 紫竹心    时间: 2016-10-10 16:55
分析得头头是道         
作者: 特爹    时间: 2016-10-10 17:31
悦读!问好!
作者: 鲤鱼风    时间: 2016-10-10 19:27
在巨大的压力差的影响下,一部分人不得不走向精神贫穷,而另一部分则不得不走向物质贫穷。差距越大,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漩涡就越大。问谁能自拔?答:没有。

问题多多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6-10-10 20:51
紫竹心 发表于 2016-10-10 16:55
分析得头头是道

都是因为跟你们学习的结果。
作者: 魅力向日葵    时间: 2016-10-10 20:56
品读问好
作者: 张生祥    时间: 2016-10-10 23:05
学习,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10-10 23:32
如果“知足常乐”是抵御差距性心理障碍的办法,那么那些隐士和修身者同样是跳出或克服差距性心理漩涡的觉悟者。
综合而论,因为遗失“共同”,所以无论是精神贫穷还是物质贫穷我们都要扶。任何一种贫穷都是对身心和对社会的伤害。活着,就是富裕,因为整个宇宙都在支持你。请问:宇宙规律中谁见差距?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10-10 23:32
学习了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6-10-10 23:32
问好
作者: 慈心诗灵    时间: 2016-10-11 04:22
贫不知贫,富不知富。贫不知富,富不知贫,似差不多,似差很多。自古皆然,根深蒂固
作者: 紫竹心    时间: 2016-10-11 06:41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6-10-10 20:51
都是因为跟你们学习的结果。

我可没这分析头脑         
作者: 翔鹰    时间: 2016-10-11 10:40
有道理!问好您!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6-10-11 19:02
所以无论是精神贫穷还是物质贫穷我们都要扶。任何一种贫穷都是对身心和对社会的伤害。活着,就是富裕,因为整个宇宙都在支持你。请问:宇宙规律中谁见差距?

说得好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6-10-12 16:43
特爹 发表于 2016-10-10 17:31
悦读!问好!

谢谢特编!祝工作顺利!
作者: 特爹    时间: 2016-10-13 09:57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6-10-12 16:43
谢谢特编!祝工作顺利!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6-10-13 19:48
紫竹心 发表于 2016-10-11 06:41
我可没这分析头脑

谦虚了。
作者: 一隙流云    时间: 2016-10-14 21:04
人总需要学会反思的。比如富有,何为富有,有钱吗?那有多少钱才算富有呢?我想钱不是衡量贫富的标准。假如你有一千万,你是富人了。可是和两千万比较是不是就是穷人了呢?有钱不是坏事情。不过,如果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念。不论你有多少钱都是穷人。因为财富是靠理性支配的。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10-15 09:22
晨读,理性的思考~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6-10-15 09:22
如果“知足常乐”是抵御差距性心理障碍的办法,那么那些隐士和修身者同样是跳出或克服差距性心理漩涡的觉悟者。
综合而论,因为遗失“共同”,所以无论是精神贫穷还是物质贫穷我们都要扶。任何一种贫穷都是对身心和对社会的伤害。活着,就是富裕,因为整个宇宙都在支持你。请问:宇宙规律中谁见差距?

问候周末愉快!
作者: 无非初晴    时间: 2016-10-16 15:00
学习了,问好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6-10-19 20:34
鲤鱼风 发表于 2016-10-10 19:27
在巨大的压力差的影响下,一部分人不得不走向精神贫穷,而另一部分则不得不走向物质贫穷。差距越大,压力就 ...

谢谢鲤鱼编辑!祝您身体健康!
作者: 鲤鱼风    时间: 2016-10-24 20:01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6-10-19 20:34
谢谢鲤鱼编辑!祝您身体健康!

编安!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6-10-25 20:31
魅力向日葵 发表于 2016-10-10 20:56
品读问好

谢谢向日葵编辑!祝您身体健康!
作者: 魅力向日葵    时间: 2016-10-25 20:32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6-10-25 20:31
谢谢向日葵编辑!祝您身体健康!

不客气·灵童祝福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6-10-25 20:44
魅力向日葵 发表于 2016-10-25 20:32
不客气·灵童祝福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