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观察力 想象力 思辨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8-6 12:02
标题: 观察力 想象力 思辨力
观察力 想象力 思辨力
唐突
写作和阅读过不少诗歌了;虽然我不能贸然断定在性情与胸怀之外,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是诗歌(包括其它文学体裁作品)写作的三大基本要素,但在我个人的阅读中,常常是以观察力是否敏锐和细致、想象力是否丰富和瑰丽、思辨力是否锋利和深邃,作为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
不同的作者,在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这三者上会有所偏长和侧重,而写出在这三者的构成上,比重不同的作品;但无疑,观察力是最基本和最具决定性的,不能想象一个严重缺乏或不依赖、不通过观察力亦即身体的官能感受力的作者能写出有原创性的好作品。虽然有个别作者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将他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素材,再通过想象力和思辨力,将其重组和重构,也可以写出有创意和创新的作品,但严格地、不能说是有原创性的作品。
由此,我个人极其看重作者的观察力,在阅读作品时,往往把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作者的观察力是否敏锐和细致,作为判断作品优劣的首要标准——这有点偏颇,但我也在所不惜了。对观察力的重视和提倡,其实是对关注的强调,我们应该多一些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与生活的关注,有了这种关注和细心的观察,才会有真正的发现,而让文学艺术成为一种有发现的创造——并因其中有丰富的细节而饱满和生动,即使是在一种抽象的写作里,这些细节也是提供灵性与生命力的原型。
而想象力,虽然它在不同程度上还是与现实有关;并且更能显示出个性与个体的特质,它的奇诡和瑰丽,描绘的总是难以接近和触摸。当然,它所描绘的能给我们以新奇的感官刺激与审美愉悦,甚至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感性或智性指引,但也存在着不着边际的危险。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着边际的想象力有可能导致我们在虚幻的刺激、兴奋中进入满足,或造成对现实的麻木和冷淡,而减弱、甚至丧失在现实中的行动力和创造力。
我想强调观察力的另一个原因,是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历来都是不乏想象力的,个性与个体特质也大多只呈现于想象力之中。而严重的是,当太多的作者沉湎于想象力,而想象力不可避免地所依据的现实又具有较大的公共性,我们的想象也带上较多的公共性了——这又导致了单调——我甚至把这叫做“单调的虚幻空想”,且无论它具有怎样的细节,我还是把它归于“单调的虚幻空想”。它细节的生动性,恰恰构成了对现实行动力和创造力的消磨!另一个问题是,缺乏观察力的作者,其想象力也更容易带上回顾的倾向而致于保守。
至于思辨力,除了与观察力、想象力有关,还与信仰、立场、价值观有关。不同的信仰、立场、价值观,在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应该是更为复杂——正常的、多姿多彩的复杂。但如果作者普遍地信仰缺失,立场不定、价值观混乱,那所导致的就不只是复杂了,很可能是一种糟糕的文化沉沦。当然,对这种情况的甄别和鉴定非常困难,在此我也不再枉费心机了。
但我最后想说:真正的大师,有高度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且这三者是基本均衡的。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6 12:30
推荐那些无病呻吟、一天几首的“棉花诗”炮制者读读该文!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8-6 12:49
真正的大师,有高度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且这三者是基本均衡的。
学习。。问好!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8-6 22:44
南阳网之雪茫茫 发表于 2012-8-6 19:20 
学习。到新诗经里找找你的诗,对照一下,确实很好,很喜欢《秋天的阳光》还有别的
谢谢南阳的关注和喜欢.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8-6 22:58
南阳网之雪茫茫 发表于 2012-8-6 22:46 
得学习你说的观察力,我的诗有这毛病,正好下一步所走的路,会浅明化,也生活化,正好可以结合到观察力上
观察力确实是基础.作品的当下性与现场感也在于此.生活化吧,明,但不一定是浅.也可以很有深度的,水深,但水很清,透明,能见度高,可以看到水底,这种美更稀有.
有的写得很混,是有深度,但有的,写得很混,有意无意,是为掩盖其浅.
共勉.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7 07:28
唐突 发表于 2012-8-6 22:58 
观察力确实是基础.作品的当下性与现场感也在于此.生活化吧,明,但不一定是浅.也可以很有深度的,水深,但水很 ...
赞同
作者: 念旗 时间: 2012-8-7 10:26
真正的大师,有高度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
嗯,受益啊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2-8-7 12:59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8-6 12:30 
推荐那些无病呻吟、一天几首的“棉花诗”炮制者读读该文!
{:soso_e181:}认同!
作者: 里海 时间: 2012-8-7 17:19
学习问好。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8-8 22:25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评判诗歌好坏的参照,读之,感慨:观察力是一块钝铁,提供载体;经过想象力的锤炼,锻造成刀;最后再由思辨力的磨砺,无比锋利!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8-9 11:27
阿桂 发表于 2012-8-8 22:25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评判诗歌好坏的参照,读之,感慨:观察力是一块钝铁,提供载体;经过想象力的锤炼,锻造成 ...
问好阿桂,确实如此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8-11 11:41
才读:真正的大师,有高度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且这三者是基本均衡的。是这样。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2-8-14 11:52
对关注的强调,我们应该多一些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与生活的关注,有了这种关注和细心的观察,才会有真正的发现,而让文学艺术成为一种有发现的创造——并因其中有丰富的细节而饱满和生动,即使是在一种抽象的写作里,这些细节也是提供灵性与生命力的原型。
深刻学习:)
作者: 萧清 时间: 2012-8-14 15:00
真正的大师,有高度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且这三者是基本均衡的。
----------
学习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