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宗小白 于 2016-10-22 14:57 编辑
湖泊拖着磨亮的斧子:西部的视觉意象和哲学思辨
——胡弦《春风斩》赏析
春风斩
文/胡弦
河谷伸展。小学校的旗子
噼啪作响。
有座小寺,听说已走失在昨夜山中。
牛羊散落,树桩孤独,
石头里,住着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转经筒在转动,西部多么安静。仿佛
能听见地球轴心的吱嘎声。
风越来越大,万物变轻,
这漫游的风,带着鹰隼、沙砾、碎花瓣、
歌谣的住址和前程。
风吹着高原小镇的心。
春来急,屠夫在洗手,群山惶恐,
湖泊拖着磨亮的斧子。
赏析:
胡弦的《春风斩》,运用大量象征性的西部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思辨的过程,通过独特视角的观察,借用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喻,带领读者破除思维定势,重新探讨关于现实和理念世界的认知意义。
长期以来,自然世界既是科学家研究的对象,也是诗人灵感的源泉和探讨的对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一种“洞穴学说”,即:人类能够感知的自然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高更真实的现实,也就是理念的世界。人类现实的一切都是不完美的,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一个投影。
胡弦的《春风斩》,运用长镜头和特写镜头,描写了西部景象,又用精妙的语言将具象转化为抽象的哲学思考,使读者置身于自然的现实的世界,随着诗行的渐进,又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更高的精神世界中。
当代美国诗人格雷厄姆认为,诗歌主要是努力说明发生在理性和逻辑之外的经验。《春风斩》的前半部分,河谷、小学校的旗子、小寺、牛羊、转经筒、风,鹰隼、沙砾、碎花瓣、群山……这是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部分。
而“高原小镇的心、拖着磨亮斧子的湖泊……”这些又是抽象,更高于现实世界的意义象征。胡弦巧妙的运用思辨性的隐喻性的描述,带领读者踩着语言的石头,一步步参与到这种意义讨论的过程中。
“石头里,住着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转经筒在转动,西部多么安静。仿佛
能听见地球轴心的吱嘎声。”
从这里开始,诗句从物质的、具体的,一步步走向精神的和抽象的。“转经筒在转动……”等语,叙述冷静,所观所感穿插渗透,又彼此保持着一种距离。这种距离,带领读者远离喧嚣与鼓噪,来到更高的精神世界,探求生命苦苦追寻的意义。
我们说,诗意的东西往往是模糊的。在诗句中,胡弦保持着那没有道出的状态,在抵挡西部的美可能会带来的情感泛滥的同时,用他的智性和精确的语言向我呈现出模糊的、开放性的诗意。
叔本华说,“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从南到北,从东往西,追求那一份安宁的生活,追寻生命的意义。西部漫游的风,在胡弦的诗中带着鹰隼、沙砾、碎花瓣、歌谣,在现实中,却真的带着许多人的“住址和前程”。
而风、高原、小镇、群山、湖泊,这些意象,又通过胡弦的语言译码,为读者呈现出哲学的意义:所谓的春风,并不能劈斩出两个世界。只是让我们在无解时,可以默默的听一听那”地球轴心的吱嘎声”。而洞察眼前的世界,才能进入内心的安宁,才能听到那“高原小镇的心”——那尘世之外,另一种心跳。
胡弦的《春风斩》宁静深沉,诗艺娴熟。既抒情又具分析性,既感性又具哲学意味。在把语言推向哲思的同时,为我们辟出了一个新的意义世界。
2016.10.12
胡弦现居南京,著有诗集《阵雨》《寻墨记》《沙漏》。曾获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称号、柔刚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及《芳草》《作品》《十月》《诗刊》《文学港》等刊物年度诗歌奖。
宗小白,女,本名凌芝,1977年生人,现居江苏润州。喜木石、喜阅读,喜独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