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关于回车体诗歌之认识与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3 20:19
标题: 关于回车体诗歌之认识与批评
(文/中年人)
《1》
春节前收到小崔寄来的两份《大江诗潮》。其中《创刊号》上刊载了一首名为《饯行》的诗。我们先来读一下:
杨四平代表中国诗人去印度参加世界诗人大会,临走的前一天,我为他饯行。他上午刚打过疫苗,主要是防印度霍乱的,并被告诫进入国际空间之前,不能喝酒,必须停止一切非分之想,否则后果自负,这多少加重了饯行的气氛,我们都有些不适应。出于中国的原因,我请他这次趁开会之机,收集一下印度的民刊,就是中国地下诗歌的那种。他认为我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民间的东西可以从内部,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真实情况嘛!他一下子像接到组织的任务,兴奋了起来,我们一连干了三大杯。过了一会儿,他转过身来,发现了什么不对。刚才的神圣之光也不见了,他对着我笑,我也对着他笑了起来。同桌的人跟着我们也笑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印度是另一个国家,他们有没有民刊,诗歌是不是也分地上地下?这确实是个重要问题,有必要搞清楚。后来一想,好像搞清楚了又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这首诗的分行被我给枪毙了。之所以如此,是想将他还原成一篇文章。如果一篇文章可以通过回车键来构架成诗歌,那么那些“羔羊体”、“烟枪体”、“梨花体”之类的口水诗便新增了一个小弟弟,这个小弟弟我称他为“回车体”。百度一下“回车体”,发现这个概念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百度认为:
“回车体是不喜欢现代诗和抨击现代诗歌的人们对现代(口语)诗歌的称谓,现在却成为现代诗歌的代名词(已经不是贬义了)。和“烟枪体”和“梨花体”是同义词。很多人认为现代诗歌就是把一篇文章不断按下“回车键”而得,所以很多不懂新诗的人们把现代诗歌称谓回车体。”百度还说:“很多人把陈衍强、赵丽华、车延高等人的诗歌称作回车体,因为这些人的诗歌读起来简单如话。”
看到回车体概念已经既成事实,而且已经派生出一个以名人为代表的团队。于是一种悲哀从心底漫上来。我以为,一些不喜欢现代诗或者不懂新诗的人(我暂时称之为“诗外人”)将现代诗归结为回车体可以被原谅,但我们之中的许多“诗内人”也去热衷于回车体却是不可被原谅的。
台湾大学奚密博士说:“一首好诗里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没有一个字是浪费的。仅仅不起负面作用还不够,应该是每个字都发挥正面作用。一首好诗呈现一个饱满的情感结构,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它的各个元素(包括:语义、形式、意象、声音、节奏等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回车体诗作的特点恰恰与上述论点相悖。在回车体诗作中,其语义、形式、意象、声音、节奏等诗元素是混乱无序的。他们之间没有规划的架构,似是而非的形式中没有音韵和节奏的调和,语义中充斥着废字(这些废字被称作诗语言的垃圾),在诗技巧方面,回车体枯燥无味,没有想象、联想、象征、比喻、通感、拟人、对比以及凝练的跌宕起伏和断裂跳跃。
记得有人说过,诗的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必须留出供文字转身的空间,若如文章密不透风,则整篇文字便呆滞了。字词便没有了弹性。字、词之间的空间是指字意或词意之间的距离,这距离的大小要正好能隔断日常思维的随行,却又能使人心本有的灵性跃过。而《饯行》所示的回车体的实质正是没有弹性的密实而无距离的。他是文章而不是诗歌。
通过回车键的伪装将其变形为诗,只是披了一件外套而已,远不及变性和整容来得有形。一个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应该是真善美的,在结构和形式上也应该具有真善美的特质。一个没有诗眼和妙句文字被称之为诗作,应该是诗人的耻辱。
《大江诗潮》何以刊载《饯行》?不得而知。真正的诗是可以清洗你原有的语言的(宝华语),我认为,一份诗刊,一个诗人,应该立足于诗的元素上去做清洗语言的工作。把自己混同于“诗外人”,和“诗外人”一样说大白话并且以诗的名义,这实在是一个不应该有的错误。尽管有人会说这只是一种探索,可以允许诗人们去进行探索。尽管有人会支持一些人去死胡同探路,那么探就探吧,只是请自个儿去,不要把别人都引了去。
末了,笔者尊敬《饯行》的作者。将其作品还原成原状。
《饯行》
杨四平代表中国诗人去印度参加世界诗人大会,
临走的前一天,我为他饯行。
他上午刚打过疫苗,主要是防印度霍乱的,
并被告诫进入国际空间之前,不能喝酒,必须停止
一切非分之想,
否则后果自负,这多少加重了饯行的气氛,
我们都有些不适应。出于中国的原因,
我请他这次趁开会之机,
收集一下印度的民刊,就是中国地下诗歌的那种。
他认为我的这个建议非常好。
民间的东西可以从内部,反映出一个国家的
真实情况嘛!
他一下子像接到组织的任务,兴奋了起来,
我们一连干了三大杯。过了一会儿,
他转过身来,发现了什么不对。
刚才的神圣之光也不见了,他对着我笑,
我也对着他笑了起来。同桌的人跟着我们也笑了
起来。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另一个国家,
他们有没有民刊,诗歌是不是
也分地上地下?这确实是个重要问题,
有必要搞清楚。后来一想,好像搞清楚了又没有什么
具体的意义。
最后,仍引用奚密博士的话来作结:
“现代化”一词在当代中国的语境里被过分实用化、工具化了。艺术中不存在“现代化”的问题。诗史上只有“现代主义”和“现代派”,却没有“现代化”的诗。
《2》
《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
1919年12月17日
热极了!更没有一点风!那又轻又细的马缨花须动也不动一动!好容易一颗大星出来;我们知道夜凉将到了:
——仍旧是热,仍旧没有风,只是我们心里不烦躁了。忽然一大块黑云把那颗清凉光明的星围住;那块云越积越大,那颗星再也冲不出去!乌云越积越大,遮尽了一天的明霞;一阵风来,拳头大的雨点淋漓打下!
大雨过后,满天的星都放光了。那颗大星欢迎着他们,大家齐说“世界更清凉了!”
老中简评:从1919年到2012年,93年了。读到此我才知道,回车体的祖宗是多么的圣明。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3 23:18
小坡地 发表于 2012-8-13 23:12
知道回车体了
谢谢临帖。欢迎交流。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8-14 03:12
回车体——即“散在文”分行。不过,散文诗分行还应该是诗。但不能由此说,分不分行仅仅是形式,真正的诗分行是有内容意义的。然而,这些在新诗之处并未形成自觉。所以,现在要求反回车体是必要的,虽然许多诗友依然没意识到。但《一颗遭劫的星》还是胡适第一次吃螃蟹的时代,几乎是普遍那样的。可见“读到此我才知道,回车体的祖宗”应该在诗的诞生之初哦,绝不仅是93年哦。呵呵
作者: 浮光 时间: 2012-8-14 06:50
老中简评:从1919年到2012年,93年了。读到此我才知道,回车体的祖宗是多么的圣明。
来学习了!
作者: 重庆文杰 时间: 2012-8-14 15:22
嗯 中年兄的政治也有水分 学习
作者: 韩非公子 时间: 2012-8-14 15:44
本帖最后由 韩非公子 于 2012-8-14 16:18 编辑
哎呀。你们不知道我那天在微博上和猛批赵大美女的《红提》,引得她恼羞成怒,拉黑了好几位朋友。但强调一下胡适的这首《一颗遭劫的星》是老兄前面所提的作品以及所谓的诗人皆不可比拟的。
作者: 我爱我自己 时间: 2012-8-14 19:35
你把胡适拆了是诗,缝合了依然是诗,不过变成了散文诗。
作者: 敬石堂 时间: 2012-8-14 20:27
分行线..回车体..{:soso_e160:}来看老中
作者: 念旗 时间: 2012-8-14 23:06
长见识了,问候中年人{:soso_e183:}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4 23:15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8-14 03:12
回车体——即“散在文”分行。不过,散文诗分行还应该是诗。但不能由此说,分不分行仅仅是形式,真正的诗分 ...
谢谢无为教授临帖指正。好久没有和你玩了。看到你的回帖很是亲切。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是胡适第一次吃螃蟹的时代,几乎是普遍那样的。”
不过《1》是散文诗吗?我认为不是的。我的文章的重点是《1》不是《2》。
问好。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4 23:16
浮光 发表于 2012-8-14 06:50
老中简评:从1919年到2012年,93年了。读到此我才知道,回车体的祖宗是多么的圣明。
来学习了!
谢谢临帖。欢迎批评。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4 23:17
重庆文杰 发表于 2012-8-14 15:22
嗯 中年兄的政治也有水分 学习
呵呵,没有水分,就没有生命。格言呢。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4 23:19
韩非公子 发表于 2012-8-14 15:44
哎呀。你们不知道我那天在微博上和猛批赵大美女的《红提》,引得她恼羞成怒,拉黑了好几位朋友。但强调一下 ...
是啊!近百年了,后人不及前人,岂不羞愧?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4 23:21
我爱我自己 发表于 2012-8-14 19:35
你把胡适拆了是诗,缝合了依然是诗,不过变成了散文诗。
问好我兄。
我不但爱自己,并且爱别人。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4 23:22
敬石堂 发表于 2012-8-14 20:27
分行线..回车体..来看老中
看偶作甚?
看诗去吧!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4 23:27
念旗 发表于 2012-8-14 23:06
长见识了,问候中年人
念旗后而念诗
俯仰中可得道
谢谢临帖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4 23:29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4 23:22
看偶作甚?
看诗去吧!
此帖无理。堂兄可执仗拍老中五十大板。
作者: 鬼石 时间: 2012-8-14 23:42
回车体。哈哈
前不久我还亲吻过回车键呢
对于它表示感谢。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2-8-15 00:05
我不喜欢《饯行》这首所谓的“诗”,我支持老中的观点,“中”!{:soso_e113:}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8-15 01:37
《1》应该是有点蹩脚的记录性散文哈,问好喽。
作者: 一人之 时间: 2012-8-15 06:30
呵呵 又见长辈!我与我的朋友等您都心焦了哦!{:soso_e112:}{:soso_e163:}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15 07:08
一、反回车体——必须的,还要加强火力。
二、对于《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性和现实意义的肯定,切忌脱离历史局限的主观的对作者的苛刻。
三、祝三好。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8-15 07:58
三弟的这篇文章我以为是有关诗词的论述呢,昨天竟到诗词版去找了,当然没找见,今天早晨才发现在评论版。
有人说诗止于文字,用我有话说就是诗是一门码字的艺术,从文字做起。诗是艺术王冠上的明珠,是最为上乘的。诗有练意、练句、练字之说。对同一种事物的表达,用诗和用平常的语言是不同的。文章中所举的例诗《饯行》就是一篇分了行的白话文。连口语诗都谈不上。好的口语诗看似平白,其实是有深刻的内涵的,也是经过构思的。
我支持三弟的“诗”思想,坚决反对“回车体”。
作者: 宋志纲 时间: 2012-8-15 10: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念旗 时间: 2012-8-15 14:51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4 23:27
念旗后而念诗
俯仰中可得道
谢谢临帖
谢谢中年人大哥指点迷津哦,抱拳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15 16:31
这篇评论直面当代诗歌写作现实,其观点值得爱诗之人深思。至于两首诗的对比,前面很多专搞理论的已经作了分析,我不重复了
作者: 诗歌刺客 时间: 2012-8-15 17:27
这首不分行真不是诗,胡适的那首还有诗味。
作者: 诗歌刺客 时间: 2012-8-15 17:30
梁富春的意见也很有力量。
作者: 敬石堂 时间: 2012-8-15 18:55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4 23:29
此帖无理。堂兄可执仗拍老中五十大板。
"洋洋洒洒"几千文..没有功底,怎能说服老中....想拍也无力气拿起那么大的砖呵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19:51
鬼石 发表于 2012-8-14 23:42
回车体。哈哈
前不久我还亲吻过回车键呢
对于它表示感谢。
谢谢石头来访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19:52
招小波 发表于 2012-8-15 00:05
我不喜欢《饯行》这首所谓的“诗”,我支持老中的观点,“中”!
感谢小波兄弟支持。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19:52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8-15 01:37
《1》应该是有点蹩脚的记录性散文哈,问好喽。
形式上他们都是散文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19:53
一人之 发表于 2012-8-15 06:30
呵呵 又见长辈!我与我的朋友等您都心焦了哦!
多喝点绿豆汤吧。
呵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8-15 19:54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19:52
形式上他们都是散文
《2》在当时不该是,历史地考察。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19:56
王法 发表于 2012-8-15 07:08
一、反回车体——必须的,还要加强火力。
二、对于《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性和现 ...
呵呵,老大又下命令了。
必须+切记=祝三好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19:57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8-15 07:58
三弟的这篇文章我以为是有关诗词的论述呢,昨天竟到诗词版去找了,当然没找见,今天早晨才发现在评论版。
...
谢谢2锅锅的鸡翅。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15 19:58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19:56
呵呵,老大又下命令了。
必须+切记=祝三好
不必须,不切记,三也永远在大哥心里。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15 19:59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8-15 19:54
《2》在当时不该是,历史地考察。
赞同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15 20:01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8-15 19:54
《2》在当时不该是,历史地考察。
赞同。二、对于《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性和现实意义的肯定,切忌脱离历史局限的主观的对作者的苛刻。
——————————老三必读。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15 20:02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19:52
形式上他们都是散文
认识必须上去。二、对于《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性和现实意义的肯定,切忌脱离历史局限的主观的对作者的苛刻。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8-15 20:05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19:52
形式上他们都是散文
《2》在当时该是诗,历史地考察。刚才有误。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8-15 20:06
王法 发表于 2012-8-15 20:02
认识必须上去。二、对于《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性和现实意义的肯定,切忌脱离 ...
《2》在当时该是诗,历史地考察。刚才有误。呵呵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8-15 20:09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19:57
谢谢2锅锅的鸡翅。
赶紧发广告,征修舌头赋.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20:10
宋志纲 发表于 2012-8-15 10:48
中编论《饯行》,有道理!学习受益!不屑一顾“回车体”!!!
从“时事”点位看,《饯行》难与《一颗遭劫 ...
我们论诗首先要论“诗”,如果不是诗,论“时事”点位有何意义呢?
2个散文说1个好,1个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回车键,没有标点符号,诗经仍然是诗,七律仍然是诗,古风仍然是诗。
而今天的白话文就不然了。我们必须找出他的诗元素才能定义他为诗。
对于一首诗,首先需要对“诗元素”进行解读和赏析。在此基础上才能诗意地承载抒发“时事”。
谢谢志纲兄来读。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20:13
念旗 发表于 2012-8-15 14:51
谢谢中年人大哥指点迷津哦,抱拳
不敢指点。
谢谢。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15 20:13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8-15 20:05
《2》在当时该是诗,历史地考察。刚才有误。
赞同————赞同。二、对于《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性和现实意义的肯定,切忌脱离历史局限的主观的对作者的苛刻。
——————————老三必读。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8-15 20:19
回车 只是形式 关键是诗意 是诗歌的最基本的要求 {:soso_e183:}{:soso_e160:}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20:21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8-15 16:31
这篇评论直面当代诗歌写作现实,其观点值得爱诗之人深思。至于两首诗的对比,前面很多专搞理论的已经作了分 ...
谢谢第一个句号。
后面的你不说我就不知道是该谢谢还是该骂骂了
我们写自己的,谈自己的。拿那些搞理论的来镇自己干嘛?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那几个是专搞理论的。
汤总介绍几个来吧。老中想拜会一下。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15 20:25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20:21
谢谢第一个句号。
后面的你不说我就不知道是该谢谢还是该骂骂了
我们写自己的,谈自己的。拿那些搞理论 ...
我对诗评和评诗,特别是具体到一首诗,很头大,只凭印象说,你的诗歌美学观值得我学习!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20:29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8-15 19:54
《2》在当时不该是,历史地考察。
我们是现在进行阅读的。所以我认为
无论在诗的形式上还是在诗的内容上,对现今仍然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精神鼓舞价值、指导价值或者是批判价值的才能算是经典作品。艺术价值包括现在所说的或者历史上存在的“诗眼”或者佳句。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20:31
王法 发表于 2012-8-15 20:01
赞同。二、对于《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性和现实意义的肯定,切忌脱离历史局限的 ...
历史意义的存在不代表一切。尤其不代表艺术价值。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20:32
王法 发表于 2012-8-15 20:01
赞同。二、对于《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性和现实意义的肯定,切忌脱离历史局限的 ...
你从艺术角度来对我谈谈其价值吧?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20:35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8-15 20:25
我对诗评和评诗,特别是具体到一首诗,很头大,只凭印象说,你的诗歌美学观值得我学习!
汤总谦虚了。
现在流行语:谦虚使人退步,骄傲使人进步。
你也骄傲一下吧。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5 20:39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8-15 20:19
回车 只是形式 关键是诗意 是诗歌的最基本的要求
问好兄弟:
格言:没有形式,便没有内容。
你说的“诗意”,散文里有,小说里有,书信里有,广告里有,甚至报告中也有。但都不是诗哥哥。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8-15 21:10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20:39
问好兄弟:
格言:没有形式,便没有内容。
你说的“诗意”,散文里有,小说里有,书信里有,广告里有, ...
咱们说的是诗 怎么扯那么多出来啦
作者: 一人之 时间: 2012-8-15 21:20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19:53
多喝点绿豆汤吧。
呵呵
呵呵 好啊,承包地里的绿豆快熟了!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8-15 23:03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5 20:32
你从艺术角度来对我谈谈其价值吧?
胡适成熟期的白话诗代表作:《一颗遭劫的星》的艺术史价值【王法:集成整理】
纵观胡适一生的诗歌创作,其高潮和多产期集中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和中国现代文学初始期十年左右。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从中国新诗与中外文化的角度来看,胡适的诗歌创作顺应了那个时代变革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必然具有的艰难探索。其诗歌创作的成就与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诗体的解放与再束缚、理念的具化与抽象、科学的实验与审美的偏离等几个方面。其在诗体解放上确有不容忽视的功绩。比如诗中白话文的引入、音律节奏上自然音节的提倡等,确实极大地冲击了古典律诗的藩篱,而且正是以胡适为首的一批现代新诗人的白话自由诗创作,给当时沉闷的诗坛,打开了一个缺口,灌入了新鲜空气,从而使得白话作诗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一股潮流。发展到《一颗遭劫的星》等,胡适的新诗算是真正建立了。与前人特别是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胡适诗歌在中西文化的引介上,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冲击中国诗歌的既有传统上,有没有新的东西,或者说有什么新的东西,而这种新的东西对于我们认定的诗的必然范畴有何相适及不适之处。这里我们认定的诗的必然范畴包括以下几点:一、诗是“音”和“意”的统一体,诗中要体现人的存在;二、文学应当形象化、排斥抽象化,三、文学是审美的,它与科学的实践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实践是不一致的,是别一世界。在这三个基本的框定之后,还有一条似乎是更为重要的概念认读问题,即什么是新诗或者说什么是现代性。关于这一点比较复杂,远非这里所能说清楚,因此,如非必要的话,亦应当尽量从当时的环境中去理解胡适的诗歌,而不过多的超越胡适的时代去苛求他的种种可能。
若要做真正的白话诗,若要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诗不可。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的文学可能性。
在古典诗作中,人们基本上只使用二音节和三音节的音组。一音节组也只出现在词的特定句式(“一字逗”中)。胡适的《一颗遭劫的星》的音组却是自由建构的,诗中即有一音节组、二音节组、三音节组、四音节组甚至无音节组。在传统诗句里,不论诗、词、曲,性质不同的音组都不能随意搭配。胡适《一颗遭劫的星》的音组组合却不拘一格。汉语诗歌的音组是由“顿”来划开的。诗行所含音组数量不同,其顿数也就不同。传统诗句的句子对于顿数基本都有严格要求,如四言之一句两顿,七言之一句三顿,词之固定节拍等等。胡适成熟期诗作的诗行顿数却是灵活掌握的,因而他们诗节内部的诗行顿数大都参差不齐,自由搭配。有的是一顿、有的是两顿、三顿,有的则是四顿、六顿,全然没有固定程式。这就是胡适成熟期的诗作《一颗遭劫的星》的艺术史价值,
作者: 青鸟 时间: 2012-8-16 00:06
来学习了,受益匪浅啊!
作者: 青鸟 时间: 2012-8-16 00:06
来学习了,受益匪浅啊!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6 00:08
1、艺术史大致可以形成三种:一种是以官方主导的价值体系为导向的艺术史;一种是以学院艺术为主体的艺术史;一种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不知大哥所指是哪一种?
2、胡适的诗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具有价值。我并不反对他的革命精神。你说的一些也是我要说的。
3、不过从现代诗的元素和技巧上看,距离是存在的。现代诗在发展。我的意思是:回车体发展的平台条件是文章,不是诗。
问好大哥。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2-8-16 00:52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4 23:15
谢谢无为教授临帖指正。好久没有和你玩了。看到你的回帖很是亲切。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是胡适第一次吃 ...
如果1是诗,那诗就满天飞了。
来学习,问好老师!
作者: 木之华 时间: 2012-8-16 01:15
本帖最后由 木之华 于 2012-8-16 01:18 编辑
我感觉这个体那个体,都是绕来绕去体。往往就有上刊的,然后就晕,诗歌到底是什么?写诗还有没有意义?诗人是不是应该感到羞耻?这种问题真的很困扰。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6 19:56
肖振中 发表于 2012-8-16 00:52
如果1是诗,那诗就满天飞了。
来学习,问好老师!
肖总啊!俺可不是老师啊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2-8-17 07:44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16 19:56
肖总啊!俺可不是老师啊
在流派网,你是我的老师嘛 !!!
作者: 下坡 时间: 2012-8-17 09:54
这个争论意义不大,不回车没有诗歌,而后退键则可检验诗歌的真伪
作者: 芦苇花 时间: 2012-8-17 10:15
看多了,有比较,只是不知大白话的叫“回车体”。
楼主分析的很透,学习了!
作者: 雪结成冰 时间: 2012-8-17 21:54
回车体“诗”在我看来,就是垃圾。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7 22:03
雪结成冰 发表于 2012-8-17 21:54
回车体“诗”在我看来,就是垃圾。
不完全是这样的。
我之所以列出2首作品,就是要证明有诗元素和无诗元素作品的区别。
胡适的作品具有诗元素,可读。第一首则完全没有,不可读。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7 22:06
下坡 发表于 2012-8-17 09:54
这个争论意义不大,不回车没有诗歌,而后退键则可检验诗歌的真伪
我没有和谁进行争论。探讨嘛。
批评一个,不一定非要否定或者赞扬另一个。
作者: 盘山路 时间: 2012-8-18 1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倒车键 时间: 2012-8-18 17:41
恩。看了你的评,老衲觉得不该亮这个。建议取消高亮。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8 21:39
欢迎新朋友。已经转入讨论区了。谢谢关注。
作者: 盘山路 时间: 2012-8-18 22: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18 22:26
就是编辑议事区。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21 20:06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2-8-21 20:17 编辑
删得好。{:soso_e142:}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1 20:20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8-21 20:06
删得好。
应该感谢王法大哥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21 20:21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21 20:20
应该感谢王法大哥
他不会!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1 20:23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8-21 20:21
他不会!
你去垃圾站看看就知道了。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1 20:24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8-21 20:21
他不会!
疑心病总是会让人犯错或者犯呆的。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21 20:28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21 20:24
疑心病总是会让人犯错或者犯呆的。
我不会查阅。你说过要删,我只是合理推理而已。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1 20:33
我说2个小时以后。我不会像你这样性急
作者: 一目了然 时间: 2012-8-21 21:19
学习!再学习!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22 16:01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2-8-22 16:06 编辑
下坡 发表于 2012-8-17 09:54
这个争论意义不大,不回车没有诗歌,而后退键则可检验诗歌的真伪
提读!
作者: 天上人间 时间: 2012-8-22 16:27
个人所见 各取所需 呵呵 学习拜读
作者: 四个警察 时间: 2012-8-22 19:36
读之,受益匪浅!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8-26 01:33
提读
作者: 持觞仗剑 时间: 2012-8-26 08:10
赞叹!支持!支持!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8-26 10:17
再来反对回车体。
作者: 下坡 时间: 2012-8-26 10:56
您已被 汤胜林 禁止发言,期限:0天(0:代表永久禁言),禁言理由:
解封了
作者: 半纳 时间: 2012-8-26 18:01
拜读老中的诗评。{:soso_e182:}
作者: 半纳 时间: 2012-8-26 18:01
拜读老中的诗评。{:soso_e182:}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6 20:32
韩庆成 发表于 2012-8-26 01:33
提读
谢谢韩总首肯。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6 20:33
天上人间 发表于 2012-8-22 16:27
个人所见 各取所需 呵呵 学习拜读
谢谢临帖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6 20:34
四个警察 发表于 2012-8-22 19:36
读之,受益匪浅!
问好警察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6 20:34
持觞仗剑 发表于 2012-8-26 08:10
赞叹!支持!支持!
谢谢支持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6 20:35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8-26 10:17
再来反对回车体。
给2哥哥磕头了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6 20:35
下坡 发表于 2012-8-26 10:56
您已被 汤胜林 禁止发言,期限:0天(0:代表永久禁言),禁言理由:
欢迎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6 20:36
半纳 发表于 2012-8-26 18:01
拜读老中的诗评。
问好半兄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8-26 20:46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8-26 20:35
给2哥哥磕头了
我也趴地上磕头回礼.老骨头老肉的又患风湿病,够呛呢.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8-26 20:51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8-26 20:46
我也趴地上磕头回礼.老骨头老肉的又患风湿病,够呛呢.
听您这么一说,令弟心酸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