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日历》1180期 [打印本页]

作者: 诗日历    时间: 2017-1-7 21:40
标题: 《诗日历》1180期
(点击相应版块可进入阅读)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欢迎微信搜索《诗日历》微信号“zgsgzk”或昵称“诗歌周刊”免费订阅。
作者: 欧小单.    时间: 2017-1-8 18:01
来学习。扫〇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7-1-8 22:20
学习
作者: 清水长    时间: 2017-1-9 11:55
本帖最后由 清水长 于 2017-1-9 11:57 编辑

翻开新的一页,,前来学习,,问新一年好,,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1-9 13:26
阅读后,很有启发性。不错!
作者: 文泽予    时间: 2017-1-9 15:25
祝贺出刊
作者: 澧有兰    时间: 2017-1-10 16:04
学习。祝贺出刊
作者: 成文觅剑    时间: 2017-1-10 21:58
关注,学习~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7-1-10 22:30
60后是中国诗人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现在更是中国诗坛最重要的力量。他们80年代或更早开始写诗,大都完整经历了中国诗歌乃至中国社会的80年代,是那个自由、开放、包容、进步的年代的见证。他们中的很多人,在89年之后中止了写作,这似乎是对“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这句阿多诺名言的印证。进入21世纪,这批在别的领域或飞黄腾达或事业有成或仍旧默默无闻的人,又重新开始写诗,其中不乏越写越好者。我们知道,在60后诗人群体中,一部分出道较早、运气很好的,进入了徐敬亚先生发起的“86大展”和此后出版的“红皮书”,毫无争议地成为第三代诗人;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我当年所在的宣城的《门》诗歌民刊,因为没有接到徐老师的英雄帖,错过了这个进入第三代的机会,而并不是因为写的不好落选;另一部分运气比较好的,后来进入了你参与主编、影响很大的《中间代诗全集》,成为中间代诗人;中间代之后恢复写诗的这部分60后诗人,有一部分2014年搭乘我和谭五昌先生策划主持的“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展”活动,以不同的流派群组入选,这其中有一个新归来派引人注目。
作者: 文泽予    时间: 2017-1-11 09:15
祝贺
作者: 邹冬萍    时间: 2017-1-12 10:14
学习!问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