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在纸片上的诗话(三)待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乡土诗

        大凡充满乡村意象的诗歌,在这里都归为乡土诗。这类的诗就抒写内容上看,可分为如下三种。
        第一种:现实乡土。写乡村生活的现实,主要是写曾经的困苦和今天的状况。曾经的困苦常通过对童年生活和对父母亲的怀念写出来,往往怀念成分多于现实本身。今天的状况写出的常是,乡村在商业文明中的沦丧。这类的诗歌文本,深入了乡村也常止于乡村,似在为乡村立传。写得好的也能超越乡村,写出人类普遍的命运感。
        第二种:精神乡土。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写乡村文化,实际是乡村某种习俗和传统,如烧香拜佛、祭祖等。如张二棍的诗《在乡下,神是朴素的》:

在我们乡下,神仙坐在穷人的
堂屋里,接受粗茶淡饭。有年冬天
他们围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着几瓣烤红薯
而我小脚的祖母,不管他们是否乐意
就端来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张瓷质的脸
然后,又为我揩净乌黑的唇角
——呃,他们像一群比我更小
更木讷的孩子,不懂得喊甜
不懂得喊冷。在乡下
神,如此朴素

         这类诗除了我们看到的,还隐含着另一个主题:对城市文明的反对。这首诗中的“在乡下”就意味着有个没出场的对立面,那只能是城市。诗中祖母把神当成孩子热爱,与城里烧香拜佛,祈福免灾形成对比,写出了朴素的真。
         二是把乡土写成故乡,让乡土成为感情的寄托,常写对乡土的热爱和怀念。如田禾的名诗《喊故乡》:

  别人唱故乡,我不会唱
  我只能写,写不出来,就喊
  喊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江南
  我对着江南喊
  用心喊,用笔喊,用我的破嗓子喊
  只有喊出声、喊出泪、喊出血
  故乡才能听见我颤抖的声音
  
  看见太阳,我将对着太阳喊
  看见月亮,我将对着月亮喊
  我想,只要喊出山脉、喊出河流
  就能喊出村庄
  看见了草坡、牛羊、田野和菜地
  我更要大声地喊。风吹我,也喊
  站在更高处喊
  让那些流水、庄稼、炊烟以及爱情
  都变作我永远的回声

  诗写得感情炽热,但不见乡村生活,只是动人的思念而已。在这里故乡仅是一个符号,并无实质内涵。
        三是将乡土写成了精神家园,写成了“寺庙”,用以安放诗人的某种“宗教”情绪,这里的乡土已经脱离了土地。比如海子的一系列的麦地诗。
        第三种:素材乡土。把乡土当素材,用以塑造自己的心灵。就像建造房屋,可以用钢筋水泥,可以用黄土树木,还有板房帐篷,用什么材料都是建房居住,而不是要展示材料。看下面的例子:
捡麦子

                梁久明

麦子拉回来了
地里还有麦穗遗落
吃过午饭我就去捡

麦茬黄灿灿一片
围在绿色田野中
仿佛一块洼地聚集了阳光
在我身上洗出更多的汗水
一块麦地=一个下午

这么长的时间,若打短工
或者赶集卖点蔬菜
用挣来的钱买麦子
远比捡到的多

而,麦穗就躺在那里
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
被风吹走

        诗中的内容毫无疑问是乡土的,但读者的阅读不会停留在乡土意象上,能一下子感受到诗人的心灵:对麦穗的珍爱,那是非功利的,不能用价格衡量的感情。如果将麦穗换成大街上的螺帽,写一首《捡螺帽》,也能写出内心的珍爱来。这类诗都能超越乡土,直指心灵。
        以上对乡土诗做了简单的分类,不能涵盖所有乡土诗文本,有的文本也可能同时包含所有种类。划分只是为了方便认识,促进阅读和写作上的思考。另外,种类也没有高低之分,在每一类中写好都是好作品。


(八):诗意的收束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开头也难,而结尾更难。开头好结尾一般,整篇来看文章也差;开头一般结尾好,整篇来看文章可以说好。结尾提升意义和艺术品质,离开提升文章肯定平淡。
        这里只谈诗歌的结尾,因诗写过程情绪飞扬,想象力泛滥,诗笔难收,诗的结尾是将诗意收束进形式里,让读者能够把握。对诗来说,用收束代替结尾更合适,但用结尾说话方便,这里就用了结尾。一首诗如何结尾,在这里简单地划分出四个类型:
        一、以思或情作结。以王之涣诗《登鹳雀楼》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典型的以思(理)作结。作为结尾的思在诗中不生硬,不是嵌入式的,是水到渠成的升华。因为有前两句的“看”,看见了旷远,自然想看得更远,所以引出了结句的思,使诗意由景上升到理。由此可见,结尾的思不是“乱”思,思必须与整体相谐调。
        再看一首以情作结的诗,如孟浩然的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三句叙事写景(听到的景),最后一句抒情。花落是美的凋零,是春的逝去,一句“花落知多少”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怜惜。
        上面的两首都是先景后思后情,这是诗歌创作中很惯常的一个套路,用顺口溜说就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一句为点睛。还有先事后思或情的诗,如:
            小路

                     梁久明

没事爱出城,骑着自行车转悠
走大道,过小路
都走向广阔,走进舒展

车到一个村庄
就想去旁边的另一个村庄
总觉得那里有更好看的
就看见一条小路
去那里更近

一次次,走上多少条
总是,走到坟地
路就不见了

        这首诗通篇都是叙事,最后两句也是,从村庄走出来的小路,往往都是通向坟地的,也到坟地为止。但,最后两句仅仅是写实吗,显然不是,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至死人生的路就到头了。也抒发了诗人面对死亡的悲凉感。此诗虽诗意完整叙述简洁,但格调不高,在这里拿来只是要说明问题。
        也有先情后思的作品,如:
            爱一个人

                     梁久明

爱一个人就领她去流浪
沿着黄河,从入海口开始
一直到格拉丹东
逆着瀑布逆着冰凌
经历人世间最曲折的爱情

爱一个人就领她去登高
一直登上珠穆朗玛峰
相扶相携站稳在8848米的峰顶
完成地球上最高的爱情

爱一个人就领她去穿越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找不到水源时
就用舌头舔彼此的嘴唇
坚持生命中最渴的爱情

爱一个人,就是不能跟她在一起过日子
虽然那样她能永远留在你的身边
而爱情会选择悄悄地走远

        此诗前三节在想象中完成了爱情的曲折、超拔、坚持,写出了对爱情浪漫的渴望,第四节回到现实,写出了对现实爱情的思,同时也抒发了无奈之情,与前三节形成鲜明对照。试想,若没有最后一节,这首诗该是多么平淡啊,虽然想象奇特也挽救不了一首诗的失败。
        二、以景作结。唐钱起诗《省试湘灵鼓瑟》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就是以景作结,让人深深感到曲终之后的宇宙间的广阔的沉寂。这样作结的古诗很多,新诗较少。试举一例:
            1963年二月廿二五

                     梁久明

二月廿二五。在我的童年
是放学后一条因融雪而泥泞的小路
是等在路那端的
一个鸡蛋,两个馒头
和一碗冻白菜炖粉条
是贫穷生活中
娘拿不出手的一点母爱

二月廿二五。在我的青年
是一个小酒馆里
海喝胡侃的几个朋友
欢乐一下的理由

二月廿二五。在我的中年
是妻子买回的一盒蛋糕
是对电视剧中一户庄严人家的
一种庄严仪式的模仿
是妻子为平淡的生活
镶嵌的一道金边

二月廿五。在1963年的这一天
我出生。将愁苦
塞进一户贫困的家庭
同时送去希望。而我走上了
一条并非他们希望的道路
门庭依旧,落满了麻雀和愧疚

生日里把酒临窗
窗外的柳树,又一年的绿意漂浮

        最后一句的景是实写,也是暗示:绿意意味着希望,希望这“又一年”能好,同时也有对长一岁的感叹。
        以景作结,将诗笔宕开,意境顿时开阔,意味深长。
        三、以事结构的诗,事写完诗写随着结束。如:
            来福

                     梁久明

这是来福第一次进城。他去寻找父亲
他手上攥着城市的名字
和父亲打工的具体地址
快一年了,父亲没有音信

这是来福媳妇第一次进城
她来寻找来福
一个月了,来福有去无回
她手上没有父亲的地址
她找得盲目,却很快找到了
她偶然看见来福的照片
登在一张交通事故的公告上
上面的日期正是来福进城的日子

后来她找到了父亲。她发现
来福就要走到父亲打工单位的门口
却被一辆醉酒的轿车当成了道路

来福是来叫父亲回家过年的
告诉他,今年的收成很好
娘去世留下的债务已经还清
让父亲回家安心养老

        全诗无一句不是叙事,事说完了诗也结束了。这样的诗都是直接呈现,没一句抒情,没一句评价,写了什么由读者自己感受判断。这样的诗很多,尤其是叙事被看成重要的美学元素以来的诗歌,好像不叙事,不见细节,诗歌就不可靠似的。当然叙事完了,诗仍没完结的诗也有,并且更多,事之后的部分往往是由事得到的思。
        四、写物的诗,将物的形象塑造出来,诗也就写完了。如: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八句诗完成了对礁石形象的塑造:不低头不屈服,有斗志有毅力,乐观面对一切。形象完整了,诗写结束。最后一句是升华,没有它礁石的形象就不完整,有它礁石就不只是被动承受了,是迎上去的积极姿态。还应该注意的是,塑造物的形象时,既要围绕物的自然特点来写,又要超脱这个特点,以达到精神层面。当然这首诗写的是一种群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精神,而今天诗歌着重写个人在生活中的状态,尤其是精神状态。看下一首诗:
            螳螂之约

                    梁久明

顺着她释放出来的气息
他找到了她
她正安静地等在那里
肥大的肚腹适合孕育
他知道她已做好了准备

而交配是一种冒险
在他射精的巅峰时刻
她会转过硕大的头颅
咬住他晕眩中的脑袋
然后,当做孕育后代的营养
一口一口将他吃掉

他急匆匆赶来的样子
生怕别人抢先,却在
还差一跃就上去的距离内停下
面对她比自己大三倍的身体
既要完成交配
又能全身而退
他一点把握都没有

        此诗一样是对物的塑型完成,诗写结束。雄螳螂对雌性的邀欢是那么渴望,在关键时刻却显出犹疑。深层里写出了,一个人面对世界时,既渴望又害怕被吞噬的心里状态。这才是现代人的生存本相。再者,如果没有后一段的描写,螳螂的形象就不完整,就单薄就平面化。
        对于写物的诗,将物的形象塑造出来就够了,最后千万不要有“思”那样的结论,形象包含一切,甚至包含作者所想不到的那些。
        一、二着重谈诗的结尾,三、四着重谈诗的结束,结尾结束相互联系,也相互包含,都可归结为收束。当然诗歌的收束不只这四种类型,每首诗都应该有自己的收束方式,就像每首诗都应该有自己的形式一样,这很难做到,而优秀的诗人总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包括诗意的收束。划分既是为了方便理解,也是为了在写作中超越。


(九):比喻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无论在日常话语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都随处可见。比喻在修辞学上被人说了很多,也说得很细,这里再提起是本着自己的创作体验来谈,从另外的角度出发重新划分,目的不是为了认识,是在创作中更好的使用。
       一、形比与意比。
        因形状、颜色等外在相似而建立的比喻,这里我称为形比。因意义、精神等内在相似而建立的比喻,就称为意比。比如韦庄两句词:“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人面如月,更多是在意上去比,而皓腕凝雪是在形(色)上去比。再如笑脸如花,是说笑脸像花一样好看;笑脸如春,是说笑脸像春天一样温暖;都是纯粹在意上的比喻。
        像上面的“皓腕凝霜雪”仅仅是说肤色像雪一样白,再无其他。而形比有时不仅仅是喻形,还包含着别的内容。如鲁迅在《故乡》里写磨豆腐的杨二嫂的两条腿:“像细脚伶仃的圆规”,既写出了两条腿的细长,又暗含瘦弱。像上面的“人面如月”是由相似点皎洁引发出来的比喻,可谓形比,但它包含了人像月亮一样美好的意思在里面,从这个角度说又是意比。这也是暗含其他意思在里面的形比。
        形比有时重点不在比上, 在于从喻体上往下生发出来的意义。看下面的诗:
            扫干净雪

                   梁久明

扫干净院子里的雪
让鸡不用试探着落脚
让鸭鹅不留下寒冷的脚印
让麻雀落下来
找到食物

再扫净筐里的雪、车上的雪
让所有的农具显现出来
在冬天,这些闲置的农具
给人具体的温暖

还要扫扫院外的雪
向大门左右扫出两截干净的路
像热情张开的双臂
欢迎经过我家门口的人
到屋里坐坐

        本诗如果没有在喻体(双臂)上的生发,仅停留在比喻上该多么平淡。
        而以实喻虚,以虚喻实,肯定都是意比。如,“青春是一篇华美的诗文/里面充满闪光的错字”,青春不是具体之物,为虚,诗文则为实,当然这里对诗文这个喻体的生发更有意义。
         二、容易想到的比喻和不容易想到的比喻。
        笑脸如花,笑脸如春,都是容易想到的。她的笑脸如一池洒落阳光的湖水;她的笑脸就像早晨醒来听到的一声问候,这样的比喻都是不容易想到的。
        容易想到的比喻尽量放弃,因为当你写出就可能与某个你不知道的人“撞脸”,要是知道有人这样比了,那就万万不能用了。不容易想到的比喻能给人惊奇感,也能达成语言的陌生化,但应注意贴切,要与整体和谐。
        还可以从别的角度继续划分,但,无论怎样划分,都只是归类,不是本质上的。所有的比喻都应该首先做到贴切,除此还有什么呢?
         想起自己的两句诗,那是在父亲去世不久,写怀念父亲的一首诗中的最后两句:“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谁来为我们劈些木材”。一位读了一点书也热爱文学的人看到后说,这不跟“在我饿的时候,谁能送我一个窝头”一样吗。他让我无语,一是语言方式真的相同,二是又觉得不同,却说不上哪不同。今天我的回答是,不同之处在于美感,前者有而后者无。
        那么,比喻还要具有美感。一是比喻句本身就美,二是比喻句与整体和谐。
        最后,以本人的一首诗作结:
            冬天的雷鸟

                    梁久明

冬天,白了大地
也白了雷鸟
让它像一朵大大的霜花
落在雪上

它的羽毛厚实光亮
白成了棉朵
不是为了融化
是用来隔绝

        这里有两个比喻,第三句是形比,也止于比,但因其美感有存在的价值。四、五两句是说雷鸟的羽毛像棉朵,是形比又暗含着温暖,所以才能有后两句的生发:棉朵的温暖不是要改变什么(融雪),只是用来隔绝什么(寒冷)。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吗?能做到隔绝都实属不易啊。回到比喻上看是不是贴切,是不是具有美感,是不是与整体和谐,不言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5 06:57 | 只看该作者
深度好文。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7 06: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