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一面 [打印本页]

作者: 许晓鸣    时间: 2017-3-25 11:09
标题: 一面
本帖最后由 许晓鸣 于 2017-3-25 13:25 编辑

  一面
                                    文/许晓鸣

世事沧桑多变,唯我丹心如初,荣辱何须辨,是非直曲,公道只在人心,何必再三陈诉?披肝沥胆,岁月如火如荼,行医治病,救死扶伤无数。长河水逝,忍教浮名忘却,五十年荣辱,任人评述。
      《感世——题赠王子谦君》
王子谦已经离世二十多年了,二零一四年正月初一,一把香火不慎引燃了他的旧屋,瞬时将几十年的土木房烧成废墟,一些珍贵的像片资料,也化为灰烬。从此,王子谦留给世人的更是云山雾水的猜疑。
我与王子谦只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驱自行车去离校近二十里的甘木潭家访,恰巧在我的学生家遇上几位耄耋老者,听我学生王兴东说,是他的爷爷和几位战友,记得一位叫张志农,还有一位是从长汀来的,姓名已不详。几位老者都健谈,我们同一桌吃饭,他们都殷勤给我们敬酒,教我们不胜惭愧。
席间聊到一些他们年轻的事,说他们已相交六七十年了,虽说王子谦避居此地,每年他们都会互相走动。如果他们不说,很难想像这几位平易和蔼的老人,居然都会有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我也没想到,自己几年后竟然会成为王子谦老人的孙女婿。而结婚时,不是看见小舅子送嫁,我还不知道,冥冥之中我们会有一面之缘。

我也早就有写一点关于他老人家的故事的想法,可是从岳父那儿只是听来一些零星的事件,断断续续的,很难成篇。据说他为不少战友写过回忆录,使得宁化不少殒落的革命烈士的事迹可以传扬,作为一个幸存者,他所写的闽西革命的一些资料,也成为红色素材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1985年他平反之后,应宁化文史资料编委要求写的不少文章,都受到好评。可惜那些样书一领回,都被亲友拿光的,自己家几乎无存。而对于自己一生的经历,听说曾经写过一些,但没有拿去发表。我一直担心那把大火,会不会将他的手稿焚毁。
万幸的是,当我把想整理老人家回忆录的想法告诉岳父时,他居然找到了这份手稿。历经三十多年,白纸已经泛黄,用蓝色墨水书写的字,也开始褪色,模糊不清,有些字密密麻麻,略带潦草,给辨识带来难度。但王子谦一生的轮廓,渐渐地浮现出来,有传奇,有波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蒙受的委曲,但乌云终将散去,阳光终会来临,功过是非都交给历史评判吧!
老实说,给老人家整理这份稿件,的确很费心思,由于时间太久,很多字迹都模糊不清,草书,繁体,渗透也厉害,不少地名和人名也看不清楚,所以有些人名,只能通过前后文互相印证,有些则必须通过上网,进行核实,尽管如此,仍不敢保证出现纰漏。有些无法核实的,只能在后面打上一个问号。老人家离世太久了,当年一起战斗的战友们也无一幸存,有些存疑也无法一一解释。老人离世前有过一番怎样的心结,历史虽然有给他平反,但有一些不适的帽子仍然压在他头上,三十多年的历史委屈,应该是无法述说,不过,他应该还是幸运的,历经多次大劫能劫后余生,还有十几年的阳光下的生活,这应该是余生最大的安慰吧。像他回忆录中提到的不少名人,有些历史上单纯得多的人物,在后来的运动中蒙受的种种不幸,更让人感到诚惶诚恐。特别是文中提及的陈光,49岁时因为经受不住迫害和打击,竟然自焚而死,想想不少历史上的惨剧,都教人无法释怀。
因为是人物自述,我觉得老人家对这份长达万字的文章是认真的,老人家惊人的记忆力让我们感到佩服,这一点,我在唯一的一次面谈中可以感受得到,虽说他写此文已经年逾八十,但他的思维逻辑还极为清楚,往事历历,不堪回首。而长达三十年的委曲,只是一笔带过,这些笔者将通过以后的采访中加以充实,让后人能够了解更完整的一生。



[groupid=922]客家诗群[/groupid]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7-3-25 11:30
读过。
作者: 成文觅剑    时间: 2017-3-25 11:48
世事沧桑多变,唯我丹心如初,荣辱何须辨,是非直曲,公道只在人心,何必再三陈诉?披肝沥胆,岁月如火如荼,行医治病,救死扶伤无数。长河水逝,忍教浮名忘却,五十年荣辱,任人评述。

阅读,顶起,问好~
作者: 许晓鸣    时间: 2017-3-25 13:25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7-3-25 11:30
读过。

写信关注,问好
作者: 许晓鸣    时间: 2017-3-25 13:26
成文觅剑 发表于 2017-3-25 11:48
世事沧桑多变,唯我丹心如初,荣辱何须辨,是非直曲,公道只在人心,何必再三陈诉?披肝沥胆,岁月如火如荼 ...

谢谢关注,编安。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7-3-25 16:06
语言淳朴,情感真挚。拜读问好!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7-3-25 16:16
这篇写的好,但读起来像散文!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7-3-25 16:16
祝好!
作者: 许晓鸣    时间: 2017-3-25 17:05
叶枫林 发表于 2017-3-25 16:16
这篇写的好,但读起来像散文!

是随笔,没有对应栏目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7-3-25 17:47
因为是人物自述,我觉得老人家对这份长达万字的文章是认真的,老人家惊人的记忆力让我们感到佩服,这一点,我在唯一的一次面谈中可以感受得到,虽说他写此文已经年逾八十,但他的思维逻辑还极为清楚,往事历历,不堪回首。而长达三十年的委曲,只是一笔带过,这些笔者将通过以后的采访中加以充实,让后人能够了解更完整的一生。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7-3-25 17:47
学习了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7-3-25 17:48
不错的散记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7-3-25 20:05
学习欣赏。许老师晚上好!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7-3-26 17:53
喜欢的
学习了
作者: 叶枫林    时间: 2017-3-27 16:26
许晓鸣 发表于 2017-3-25 17:05
是随笔,没有对应栏目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