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作协主办、《扬子江》诗刊承办的江苏青年诗人改稿会近日在南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诗选刊》杂志社社长简明、《扬子江》诗刊副主编胡弦等著名诗人、资深文学编辑,对李黎、毛振虞、曾昊清等八零、九零后诗人的诗歌作品“手把手”地点评、指导,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强调,诗歌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既要尊重诗人自我的情感经验,坚定地遵从自己的感受,又要和读者、社会产生关系,关注读者和社会的接受效果,双方之间既要保持张力,又要保持平衡。
青年为诗歌创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不少青年诗人是“二手写作”。《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说:“很多青年诗人写出来的诗,不但抒发的感情不是自己的,就连诗歌的结构、句式都不是自己的。其实,衡量一首诗最重要的标准,不是它的词语、结构,甚至也不是它的审美效果,而是它是否呈现了你的真实感受。”商震认为,顾星环等青年诗人诗歌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定地遵从了自己的感受:“我常说这样一句话,就是诗人不必‘讲真理’,不必谈常识——这不是诗人的职责。我感受到什么,我就去呈现什么,这才是诗人的基本素养。内心感受是诗人首先遵循的法则。”
不过,专家们同时也指出,诗人在创作时不能只关注内心情感,也要适时冲出自我世界的“象牙塔”,关注读者和社会的接受效果。“诗人写作一定要有‘对象感’,多从读者和社会接受的角度思考,不能搞‘独孤求败’,陷在自己的圈子里出不来。”在点评李黎等青年诗人的作品时,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说。他认为,一些诗歌所关注的“存在与时间”这样的终极性问题,固然对我们重新认识世界很有帮助,但如果没能和读者大众发生关系,让大家参与和分享,文学生产就没有真正地完成,作品也会很快被湮没。对此,商震表示非常赞同,他建议诗人多在作品的“发散性”和“生成性”方面下功夫,讲究“笔断意连”——给读者留下各种各样的解读方向,不预设答案,不画地为牢,允许读者进行“正确的误读”,让诗歌在读者手中不断地生成和发散。这样的诗歌,才是充满了生命力的作品。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4-1 10:42
http://user.qzone.qq.com/736967241/blog/1422501905
[转] 雪 花【作者:邓文星 诵读:骏马】 2015-1-2 ...
酱卤窄处 发表于 2017-4-1 13:18
小孟,你摘抄的这篇文章对你来说难度太大了。还是先识字,再学会文明说话不骂人,之后,再讨论诗歌。
酱卤窄处 发表于 2017-4-1 13:18
小孟,你摘抄的这篇文章对你来说难度太大了。还是先识字,再学会文明说话不骂人,之后,再讨论诗歌。
孟祥忠 发表于 2017-4-1 23:24
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孟大诗人已将你邓文星写的拾人牙慧的模仿诗《雪花》发表在我这个诗帖子里了,
你 ...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4-2 16:06
这也许跟你的智商有关!
酱卤窄处 发表于 2017-4-2 17:29
和人性,基因有关。莫和牲口浪费口水。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4-2 16:05
没有比这更明白的论辨了,诗友们都有眼睛、都有文化,这一点,小孟低估了大家!
酱卤窄处 发表于 2017-4-2 17:29
和人性,基因有关。莫和牲口浪费口水。
孟祥忠 发表于 2017-4-4 01:25
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孟大诗人已将你邓文星写的拾人牙慧的模仿诗《雪花》发表在我这个诗帖子里了,
你 ...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4-4 09:44
《狗》
文/文也哉
酱卤窄处 发表于 2017-4-4 14:15
刻画的入木三分,形容的栩栩如生。点赞!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4-4 09:39
《诗歌是道菜》
文/婵娟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4-4 09:39
《诗歌是道菜》
文/婵娟
酱卤窄处 发表于 2017-4-4 14:15
刻画的入木三分,形容的栩栩如生。点赞!
孟祥忠 发表于 2017-4-5 00:05
《雪花》
我是一朵飘落天涯的雪花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4-5 09:51
在同一个主贴中不断地发重复贴,恶意刷屏,有意影响大家的阅读,这说明你人品极低,个人修养也极低!希望 ...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4-5 09:51
在同一个主贴中不断地发重复贴,恶意刷屏,有意影响大家的阅读,这说明你人品极低,个人修养也极低!希望 ...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