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明月读诗:小凉诗意里亦色亦真 [打印本页]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7-4-12 13:37
标题: 明月读诗:小凉诗意里亦色亦真
本帖最后由 明月清风 于 2017-4-11 22:10 编辑

明月读诗:小凉诗意里亦色亦真


       读小凉的诗,犹如跟着走入生活市井现场。其实诗是什么,就是生活,就是对生活艺术地加工,泡制;诗就是诗人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里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慧眼,然后加以提炼,犹如高级大厨,是清纯还是煎炸,包,还是做汤等等做法。而无论哪一种烹饪显然都得有耳目一新的新鲜感,不然分不出是高级大厨之手还是一般家常菜了。
       读小凉的诗,你会发现那些俚俗熟识的词语,在她诗意的陈述中,或在自言自语中,或在模拟的场景中吐出生活画面,言语扯起的狡诈,内心深处不设防一一释放出来,没有隐藏,没有不好意思,这就是生活故事,有点色又那么真实,又不失新奇可爱,小到个人情怀,儿女情长,大到一个宏大的历史长河,比如第一首后庭花,一首词牌,她揉合进历史跌荡发展新高度,这是65首中比较有厚重的一首,尽管这首还需要修剪,但不失看点亮点。从她写女性的题材,很准确呈现女性温柔含蓄,几分俏皮几分妩媚妖气蛊惑,我想很多人喜欢大概因此吧。语言代表诗人刺探生活的药方,以及对人性的认知能力,她习惯用口语把隐私的情调换雅俗共赏,所以带有三分会意的逗逼,七分半推半就的迷人,这不是很多女性写手能做不到,也不敢触碰涉及的领域,这种诗写有欢喜的读者,也有不屑的眼神。

     第一次见韩总一口气选了一个人65首诗。我想不是取舍难度,而是要以此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诗人都有自己诗意绽放之术,这么多诗,不管是从女性的私密,到生活现场各类人物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摊开诗人的构建风格,从自我你和我,到我和她他它,再到站在一个对立面的隐藏,都是一种情景对话,因为这种呈现方式,所以语言上自然涉猎市井的口语,方言、俚语、俗语、谑语网络流行的元素等等。读她的诗,我发现小凉是个很善于化用的诗人,有些话都似曾在某些诗里见过,一些表达方式,并很巧妙为我所用,读到这里的时候,想起那些在暗处的诗人,也写出惊人的之语,可惜没有小凉的运气好,遇到韩总,所以韩总读到的惊艳,在某些人并不是,就像读纳兰的诗词,如果没有后人告诉你他化用诗人的诗句,一定有人说吃不到葡萄说酸,相信如果每位认真读诗友的诗,其实都能看到某些影子,不过话说过来,人生就是这样倏忽间命运起伏分水岭。

       我不反对化用,能化用也是一种能力,能借鉴更是一种本事,没有读那么多诗,不会有多兼收并蓄的能量,辛勤的蜜蜂就是要不停地采集,才为人类酿造鲜美的食物。读小凉的诗,可见诗人知识面很广,对生活了解很接地气,人性。她的一组香鬼的写作,我想起爱斐儿一组对植物的写作,也想到草帽写作技巧,对于生活,对于现实,我们都有自己呈现的方式。可以说有时候生活很简单,诗人把诗复杂了,也许诗意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嘴脸”,就如我们说指责,痛,阴谋,无非是一个如何把别人的骗到手,占有,为我所用所有。现实种种,一定程度无语冷酷绝情罪恶,就是生存之故。期间甜言密语,亦或是采取暴力强盗逻辑,都是各自使用的手法,不过是文明的人用甜言密语,让你自投罗网;没读书的用原生态,如老虎吃羊吃一只鸡。人类接受自然的生存的弱肉强食,不肯承认人类自身也如此邪恶,道理就这么简单。文明的教化,并不能剔除人性里这生存的你死我活暗自博弈,只不过都隐藏在一个个流程的门槛中,自动淘汰,比如权利,比如规则,比如成绩,没有背景,比如长相等等无不是一种竞争选择,分流,有时候文化也背负杀伐决断,只是有人看不到这一点,你以为社会文明进步就都公平了?其实没有,因为从最初就不公平,最公平的是地里的麦子,承受一样的严寒酷暑,所以它们几乎都长得相似,这才是比较公平,而人类自己不会,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优良的家庭,一双称职的父母,才能孕育几乎都才华横溢的子女,而不称职的父母,多是和他们一样的子女,鲜有成材的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对比。

     有时懒惰的时候,我喜欢读诗,有些不懂的词语,我就知道我缺乏了什么,诗是最直接找到自己的无知和漏洞,在诗歌里我知道我对生活所知甚少,每位诗人都在给我补课,语言上,生活常识,人生世故,我会看到我未注意的东西。所以,诗在我这里没有绝对的好,都是相对的精彩,就如知道爱情的人,不会像第一次那么轻易表白我爱你,再次听见这三个字,也不会那么容易相信感动,因为这些可能是诱敌深入,一个失去自我的开始……

      在这65首中我喜欢《小女子》,这首把一个小女子人性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来了,遇到这种女子,一个男人死定了(笑),孩子成了她的武器,一把套住男人的枷锁,这时女子才不是你看到的温软,体贴入微,她有决胜的招数。小凉对男人摸透了,我想起武则天,孝庄皇后,示弱其实不是弱,以柔克刚,把女子水之性,淋漓尽致付于指尖,化在她的诗里。

      她的诗也许就是小凉体,有些无法在大庭广众中朗读,但无法掩盖亦半色亦真,亦恨亦爱。能走多远就要看那些消费读者了,也许我们最终关注的不是诗的语言,而是一种对生活切入点。

   在这里,诗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映生活的现实最重要,不管哪一种风格,都是个人对生活的一次探究一种发现一种说三道四,这是诗人的特权,也是一个人活着的象征。

明月个见,如有偏见请傲慢。

于2017.4.12


明月读诗:光影交错的人生智慧

《断章:阳光与阴影》

          舒洁

你应该拥有精神的祖国
面对凋零,谎言,流放与残破

银河在高处,水在低处
心灵说:太阳啊!鲜红自由的花朵

2017年3月28日,北京

      有时候某个社会病症引起的强烈不满,我们需要换一种习惯信仰反思,我们需要从表象探究真实的内核。当我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该怎么办?正如诗人的提醒,我们还需要精神自我的修复,就像竹林七贤,就像陶渊明回归南山,就像王维寄情山水之间,就像八大山人寄托于笔墨丹青,这些无疑是一个自我精神的支柱。
      这首诗从时间结点上,可以是当下某个事件的一种深层次提炼诗意呈现,比如“于欢杀辱母案”,在网友诗人各大媒体纷纷关注的热点中,舒洁诗人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从一个个案分析中,提炼上升为一种深层次矛盾冲突寻找发现,由此使得这一首诗张力大大拓宽,而放逐天际,带有规律性的特点,这就是诗人的境界和老道。
       人的一生,离不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不管处于哪个层次必然或多或少受制于捆绑,越底层的人民这些影响越大,这更需要一种自觉意识的觉醒,要看到捆绑效果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禁锢,并更要看到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当希望破灭,你不能像阿Q临死还认真画一个圆。
      且看诗人列举的“凋零,谎言,流放与残破”,这些是说现实与宣扬的理想名不副实,就不能死抱着殉国或迂腐之举,否则只能是自己的可悲……
     “银河在高处,水在低处”这句话的意思是,再高的境界宣言,还是要回归现实中,发挥它的教化作用,为什么历代帝王尊崇孔子之说,因为他里面核心价值观是帮助统治者管理人民群众,里面为一个人行为制定了框架底线,看人的标准,若违背你这个人就不合道义。
“心灵说:太阳啊!鲜红自由的花朵”,这是诗人用诗意的语言,照应精神信仰的视角展现,太阳不只是目睹的日出,而是以其动态组成的七色光,暗示自由多样的特性。就如我们看到千姿百态的花,赤橙黄绿青蓝紫,正因为太阳是一个复合体,你看到花呈现多种姿态。所以,这个时候诗人眼里看太阳不是太阳,就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可谓醉翁之意不在太阳。

      总之读诗人的诗,看世间万象不在注重一城池失守,而是贵在以一当十,当百当千,而幻化出一种大的人生态度,人生哲学。
      所以再遇到嘈杂众生相,不必急于呐喊助威声讨,也不急于加入某行列中,冷眼旁观,然后一语惊醒梦中人,不是用群起的势头解决问题,而后各自散开。再发生类似又如此炮制,一旦人们麻木,悲剧又再次上演。只有从根本上指出这种病态,那些手握大权者才不敢再随意玩专业术语,游戏法律,杜绝悲剧一再发生。

明月个见,若有偏见一笑而过

2017.4.1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