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我与现代禅诗”征文通知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7-6-9 11:59
标题: “我与现代禅诗”征文通知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17-6-9 22:00 编辑 * H: L" J0 x- y' [* m+ A- L
( @) h; I; ?! \) |* l. G" H

! l) r8 A8 h/ V! _& _0 S6 P* M* Q9 m
( K; W( g) b+ d3 M) C
“我与现代禅诗”征文通知

; n2 K* c. r2 ]* P0 O
- V) J5 W) k/ i5 |    与同人交流,与诗友聊天,难免会遇到关于现代禅诗的话题。而每个人与现代禅诗的缘分,千差万别,都不相同。终于,我想,不如在第八期的《现代禅诗探索》丛刊上,开辟专栏,来记述一下流派成员或论坛诗友们,是如何与现代禅诗结缘而最终走到了一起,成为了“相见过”或还“没有相见过”的“流派同人”。
* K, F, R, L. }, A' V希望所有看到这个征文通知的诗友,特别是现代禅诗研究会成员,都来写一下你与现代禅诗的缘分或故事。长的好,短的也好。散文、随笔好,诗歌、小说的形式也可以。总之,不拘形式,你怎么写都好,只要是你与现代禅诗的故事就行。
0 S. g- v* M0 @; s当然,你还不要忘记,说说你对于现代禅诗以前发展的看法,以及之后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具体应做的事情。/ j  L0 Q. }5 J9 y$ ?0 @
    这个征文,暂不设截止时间,只要是在丛刊第八期编辑完成之前写出来就行。但,人的惰性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写的话,又有时间,就还是抓紧点写吧。写好了,先发到论坛上与大家分享,然后我们收入论坛月刊,然后再收入到我们的丛刊里面,做个永久的存证。
+ k! E. `4 ^6 t5 `  D5 O# b! S( p& H& O; P' C  L$ n; [9 O- [- m$ E
《现代禅诗探索》丛刊编辑部
7 l9 ]. f* T( ?$ I; S2017-6-9
! ]# N( Q+ [; q! |2 N0 d' ]
- ~, _& I" d* |

$ B( K2 i# l( a, l- D! |( I; t: Q# X' i: `
附:我的一点感想
% ]! {/ E/ D$ n  T& |
1 }  h- ?( r/ E3 n1 S6 I. {9 |- b6 C现代禅诗研究会自2007年5月在黄山太平湖畔宣告成立,距今已经整整十年。
1 ?5 p8 f% `; [: V) H' ]现代禅诗探索BBS论坛自2005年初在乐趣园网站开坛,而后随着互联网上与我们有缘的网站的兴衰,我们也不断的漂流搬迁着,却又一直坚持了下来。乐趣园网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第一个诗歌论坛大聚集的地方,大概到2009年网站关闭了。现代禅诗探索论坛转移到UU自助论坛,但也就坚持了两年吧,到2011年,这个网站也关闭了。于是,我们再次搬迁,就到了诗生活网站,成为该网站的友情论坛之一。可惜,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兴起,很多论坛型网站逐渐衰落,诗生活也难逃劫数。当现代禅诗探索论坛成为了这个“诗歌门户网站”的唯一论坛时,我们在那里的路,也就仿佛见到了尽头。因为,网站不是我们的。我也曾经试着看能不能用“合作”或“并购”的方式,取得网站的管理权,以便现代禅诗流派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立足之地,但好像对方很不愿意他方的参与,几次拒绝了我们想要参与管理的善意。而网站在几年中的时停时开,逼迫我们不得不做另外的选择,终于几经踌躇后,还是整体搬迁到了现在的流派网。但流派网明显不是个清静之地,商业的操作和运营模式,太过明显。但,它的人气却又是诗生活等所无法比拟的。不过,我的预感告诉我,这里大概也是个暂且栖身的地方吧。% T, `# m( z4 C% N9 M
这有点与我本人的生命轨迹相吻合。一直“在路上”的状态,似乎又是一个很宿命的东西。
. Z, A0 t  G% [) h$ d但,无论如何,我们走过了十多年的路,论坛依然在。而且,依凭论坛而诞生的《现代禅诗探索》选刊(论坛月刊),在流派同人一年年的努力下,自2009年创刊至今已经出了85期。而2010年创刊的《现代禅诗探索》丛刊,也已经出版了七期。还有古石主编的微信订阅号“现代禅诗欣赏”,已经编辑到了155期。这些,都是我们以现代禅诗研究会之名,所做的事情。: N- C* x! U0 z( j  l
2012年,云南沙溪古镇茶马古道上的“现代禅诗院”建成。虽然只是一亩山地,几间茅舍,虽然只坚持了两年多点,就被地方当轴以流氓手段强行霸占,但我们毕竟努力过,尝试过。这是一个可以走的诗歌实体之路——让诗歌落在地面上,让诗人能够依凭诗歌本身而而存在而发展的一种可能。此后,如果机缘具备,我当再次尝试。能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地方建立起一座现代禅诗院,更是我的一个心愿。如果我还能有这个的一个机会,一定不会放弃尝试。
5 Q0 ?3 P. x0 g0 k+ d# }2013年,碧青在河北迁安的教场沟农业生态园,挂牌成立了“现代禅文学院”。虽然此后并无机会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但这样的一个“文学事件”本身,就是价值,就是意义。不久前碧青还在考虑,将“现代禅文学院”搬迁新址,重新设计,重新开始。. k7 q: {3 f1 l! Y) X
还有成都的也牛,也曾试图在他的家乡建立起一座现代禅诗院。
) E9 v+ n% L7 q: S我们的流派成员,只要自己愿意,又条件具备,其实都不妨一试。
* e/ [0 k) w- G; Z, B但,遗憾的是,作为“现代禅诗流派出版计划”,却在2014年出版了影响广泛的《世界现代禅诗选》之后,另外的两本《现代禅诗流派xx家》(暂名)和《现代禅诗理论与评述》(暂名),却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主要是我这个主持者的原因,迟迟不能落实,个人甚感惭愧。+ t( u! ]5 a5 ~1 y+ @8 a' q; _
不过,生命不息,就该精进不止的吧。只是机缘和条件的问题罢了,不是我们没有这个愿心和能力。于是,我还是看到,希望就在前面不远处闪烁着。& p% K; b, g4 l% m% c( `; W4 m
至于我个人与现代禅诗的缘分,那真是千言万语,不能传达万一。以前我写过一点,以后或者会集中几年时间,以个人自传的形式来专门写一本书。(南北,2017-6-9于石家庄)0 l0 M, X/ i4 r# N2 p8 N
( p+ ?3 ^& K0 X2 K1 i
& l( M9 \9 K& G5 w
: j3 j9 k. _) O1 I

1 K5 g8 X" _7 a3 l& C
+ P  i/ ~3 P2 ~2 g0 n# K0 @3 [+ C" }6 W; C/ R& w" s/ {
( ]3 K* R* q6 U% H7 l

0 L: z9 J& H4 x2 h$ ]9 B! V5 s7 u; J1 D5 E

作者: 小勺子    时间: 2017-6-9 12:36
我是一只“无壳”的蜗牛,现在房地产把房子搞得这么贵,要是做得到,我也愿找一处风光搭一座“草堂”!如果能与“文化”有点关联,更是高兴了。嗯,这个“我与现代禅诗”的故事“茶话会”非常好啊,希望大家别被这个“征文”束缚了神经,大可轻松随意说说嘛,不然会因为“想写得好而怕写得差”都不敢写了!呵呵。9 q9 n# D8 o1 y$ o" l& u
南北先生也要写哦!
作者: 奥冬    时间: 2017-6-9 15:04
大部分话在小勺子的访谈里都说过了。我得好好想想,换个角度写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7-6-9 16:50
小勺子 发表于 2017-6-9 12:36
6 A$ u- F. ^- C- e3 b8 F4 Z我是一只“无壳”的蜗牛,现在房地产把房子搞得这么贵,要是做得到,我也愿找一处风光搭一座“草堂”!如果 ...

- V+ i; W( I; D  L/ v3 w嗯,就是随便写就好了。“征文通知”,虽然显得太过官方色彩,也是想要郑重其事一点哈。
* F& }% U6 ?4 \我肯定要写的,肯定。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7-6-9 16:50
奥冬 发表于 2017-6-9 15:04
0 l8 P- q! y2 h大部分话在小勺子的访谈里都说过了。我得好好想想,换个角度写

! U8 i8 _) _( d对,换个角度,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
作者: 古石    时间: 2017-6-10 11:56
最近很忙,静下来后看能不能弄一篇。
作者: 也牛    时间: 2017-6-10 18:39
有很多故事啊!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7-6-10 18:54
嗯,大家就写写故事,与现代禅诗相关的,保存一份记忆给诗歌。
作者: 江晓帆    时间: 2017-6-11 18:56
虽然只是一亩山地,几间茅舍,虽然只坚持了两年多点,就被地方当轴以流氓手段强行霸占,但我们毕竟努力过,尝试过。这是一个可以走的诗歌实体之路——让诗歌落在地面上,让诗人能够依凭诗歌本身而而存在而发展的一种可能……………………辛苦了南北老师!开网坛、办刊、建筑禅院,真不容易呀!我是学了南北、古石、奥冬等老师的禅诗才渐入现代禅诗的(也准备写写体会)
作者: 苦李子    时间: 2017-6-30 16:18
说起禅诗,得益于南北,2008年左右我在诗歌报,绿风,诗选刊等论坛贴诗,其中《一朵掉下的榴花》《张老三》《学生家长沈如萍》《迟开的海棠花》等几首诗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南北先生当时点评说“此诗的书写极具悲悯情怀,有禅者精神”。南北在论坛发纸条邀请我到禅诗论坛,那时禅诗论坛才刚刚起步,但作品都非常精致,同 仁们书写的诗或悠远,或仁爱,或良善,或静默,真如禅诗论坛宗旨所言: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想让诗歌中的一部分,成为流经这个浮躁世界的一泓清溪……
5 R( @+ M$ a5 r# u% @1 z《一朵掉下的榴花》
* K& E: u/ q. ], @/ P0 N! }+ H& S
2 B9 ^2 @4 O3 u7 V7 X村口榴花红的热烈* k# ]$ V, O3 i( S; ?+ D
十九岁的表弟粗心地5 m; k, q! Z' v' x
把唱了一半的山歌落在0 b6 K5 q6 J# @
山西远远的煤堆
  U: W+ i3 S' z) }小小的木匣
& y0 x/ M3 k( o( L无法收藏他的笑语
( q& ?! s1 U( _* @8 Q  D! J: N执拗地在
  X; J& m1 l: W0 u  }榴花间荡来荡去
% O5 V) M0 `& J/ L
' h+ \6 Q# W/ \( g+ Q" X一朵花掉了下来/ D8 \" s. d4 S8 q' ^4 F1 x
砸在肩头我1 b6 U; b% T; N  D7 T7 m4 {
内心的震颤像风中的榴花! K  p4 r. j9 \/ ~7 k( Z6 k
无法安静
2 G- g6 b$ L5 A' {# T6 {5 t! K我一下子被吸引,从此推掉所有论坛的版主,安静地在这里当值,期间结识了何兮,奥冬,也牛,朱枫,古石,碧青,星儿叶子等爱好禅诗的诗人,在这里我们安静地学习禅诗的写作,领悟禅者的精神,和同仁们会心交流,一年半载后,我渐渐体会到了禅静的奥妙,学会了淡看名利,不再为诗歌而喧嚣,静静地写自己喜欢的文字,不再像初入诗坛那样急于求得认可,求得别人关注,写作更多地成为关注内心,关注生活,关注身边,关注弱小,关注人生,关注生死,把自己的写作思想提升到对家国情怀的思考与思辨。我感觉在禅诗的融古接新中我的精神向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E; M  r$ R; R1 \9 C) P$ B6 a: ]+ e3 F
禅诗更多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如佛祖拈花一笑的包容和神秘,有人把参禅等同于信佛,其实这两者之间是有根本分别的,禅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自我调适,是为了更好的和自然契合,和时间契合,和社会契合,与不同的人相契合的一种内在气息,参禅的人大多是温和的,平静的,清新的,能导引左右的人一起共同品味一杯茶的淡香,浮沉,能在品茶中参悟人生的真谛。+ ~$ o, `  \: ?& i0 \; u
在写作中我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文字融入禅意,其实当自己的内心之禅达到一定境界时,文字自然就有了禅的芳香,这一点我还没能像论坛中的同仁那样完全融汇,我还一直在路上。目前对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首是《一只鸟指过的夜晚》。我借用石器时代的评来说说写作意图。
* m7 ^/ N$ }, N% s& I《一只鸟拂过的夜晚》
$ K# _; I, n5 i5 M) |& A: g" D
! n$ r9 _1 F/ T6 }; S( D( B, K; [没有一点征兆& B* r+ |/ D1 f" L- R. V& Y
一只鸟,隐藏了多久' b; d6 j6 L' e5 ?. O7 N

7 a4 M8 t7 @; Q: T* g- t先听到它的翅膀
( ~& V5 n' f: N5 O% r把一块黑暗移走
+ A( a5 W+ _3 w8 c! L然后感觉它长长的喙; U! a8 y1 p6 i' p1 X7 N# F
啄开心房* O: `1 Q  n% c2 U0 r" t# h
取走搁置很久的疼痛
) s  Y8 N, {1 H) k1 t6 Y, h3 h( q% A% c9 y" G) ?
阳光走动了多少次
5 ?2 j( {0 r! x) H黑暗倾覆了多少次: U. Q& R: ?& T: @! b
一只鸟拂过的夜晚* w6 D* R5 f, b+ l/ K+ Y
很多细节轻若鸿毛
- F! |( @7 E: I1 G/ ^
- R& Y+ b: R2 s附:石器时代简评:
, Q( h1 W  N- Z  很久没读到李子的诗了,因为繁忙的工作状态。今天早上一上来就读到了这首小诗《一只鸟拂过的夜晚》,感觉李子在找回以往的手感。但更重要的是这首诗或者说这只鸟同样触动了我的内心,不由得想解读一番。9 X9 w) D1 _5 t. x
没有一点征兆8 ]/ t* D  i  F
一只鸟,隐藏了多久; I5 k' }4 Q' |: B& l1 M; P/ v+ `
  鸟,自然是个隐喻,可大可小。小到可能是一件早已忘记的事件。大可大到是对以往生活的一次幡然内省。从整首诗来看,应该是后者。没有一点征兆,是因为以前一直没感觉到或者说没领悟到。一只鸟,隐藏了多久,这只鸟其实就是我们的天性,生来就在我们的血液中,只是我们的欲望的灰尘掩埋了它。
- _  r) g- j5 T9 K3 G先听到它的翅膀! M/ d6 K4 o! u
把一块黑暗移走8 G& \" U/ y1 o. l3 U( a
  这只鸟开始复活了,把生活中曾经的黑暗记忆搬走,然后感觉它长长的喙/啄开心脏/取走搁置很久的疼痛。这三句也是前二句的情绪的延伸。疼痛,可能是对错误的自责了。翅膀,啄,李子紧紧地围着鸟这条主线展开,内核也同时在凝聚。: `3 r( F/ q7 {% Y: u
阳光走动了很多次$ v3 r0 f2 q1 U5 G
黑暗倾覆了很多次4 P2 N% S. ^* Y( M! B4 M. ]
这二句的意思是内心还是经过了激烈的反复。这个也难怪,有些诱或实在是难以摆脱的,特别是对于象李子这样一个还年轻的女教师来说。这也是更真实的心理轨迹。从文本上说,这二句句式稍显呆板了。阳光走动了多少次/黑暗就倾覆了多少次。这样动一下,是不是好一些呢?6 k3 G1 J) o8 e( Q8 T; e$ F8 S
; f) E% o' l9 y; g( j( \/ M& o
一只鸟拂过的夜晚
; L% A9 m* _9 l/ m# |很多细节轻若鸿毛3 c. W! ^. r& ?& K) g" N: ?
  这二句便顺理成章了,在一个深夜,一个女子突然放飞这种鸟。经过一次精神早的洗礼,肯定会丢掉一些本该早就丢掉的东西。沉重的心情开始解放,对以往耿耿于怀的细节能够正视,显得微不足道了,身体也象鸿毛一样飘浮起来了。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李子和我们一样,毕竟不能完全免俗。但是这样的内省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我一直看好李子的原因。天亮了红尘里的一切照样开始了,那只鸟可能又要休眠了。但愿这只鸟时不时地醒来,打扫我们的身体。并最终让我们飞翔。匆笔,祝福苦李子。我也得开始工作了。
  c' Y- @! ]9 \: ]8 I9 _% l$ X6 x      我读到的喜欢的现代禅还是比较多,但南北《苹果》这一首我是非常喜欢的,常常咀嚼,这首看似非常简单的诗却道破一切事物本来面目,这首诗是越读越有意蕴,值得大家分享。& s4 _9 V. I3 O& j8 N
% L* Z0 E: n2 V* J" d6 `: f
苹果说,我来自花朵3 I1 D3 a) ^2 A: n9 C
花朵说,我来自枝干
& `6 f9 Q" h  v2 V枝干说,我来自土地$ u" L8 ^7 m+ n3 O& G- _. w, S
% }9 J$ S/ P# ]; _; L9 M& t6 i
土地什么也不说
# L$ Y/ c3 y- L8 u  a& u: g; t% T她的语言就是
3 g" F# C; o; s7 Q5 B9 g苹果8 X- B1 V7 R. k7 S: t6 a+ w! }  ^( O
    现代禅诗作为一个新诗流派,虽然成立不久,但也有了近十年的历史,十年来很多同仁们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大家不是为名为利在做,而是一种内心的欢喜,是想用我们并不完美的诗歌作禅诗的传承与发扬,也让这个充满烟火味的世界多一份祥和与宁静,多一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美好和安然。
) _- G0 F  x4 G8 F     对于宣传和推广现代禅诗,南北,古石,也牛,奥冬,碧青,张黎等同仁都做了大量工作,我们现在最困难的是没有专门的推广团队,大家都在为生活奔忙着,还不能把全部心思放在这件事上,但大家一直在用个人的方式努力,我在以后也会在工作之余把精力分一些在禅诗的推广上。+ M% S( Y* Q. @- A- m/ v# r1 c

作者: 苦李子    时间: 2017-6-30 16:19
借回答林荣的问题回这个贴 。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7-6-30 21:26
苦李子 发表于 2017-6-30 16:19
8 E; Y5 L" [# m% C' S* r: D借回答林荣的问题回这个贴 。
6 _+ Q8 i- t' w% p  Y: B
李子写得很好。就是这样,不拘长短甚至形式。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7-6-30 21:27
我也有对林荣提问的答复,也贴来大家看看。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7-6-30 21:28
林荣:首先请说说您是如何与禅诗结缘的?
; y4 N8 J" P. B+ O  N南北:感谢《六十七度》诗刊,感谢你的提问。这给了我向大家“言说现代禅诗”的一个机缘。( L$ s+ p# t6 A8 N4 s# ?9 P: H0 _) u
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很多诗人都陷入了茫然和苦闷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割裂和转向。作为一个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发表诗歌作品的写作者,我也陷入到了一片沼泽中,徒劳的挣扎,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我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大量阅读过西方文论中的各种欧美世界的流派学说,尤其是存在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对我影响极大。西方的存在主义所呈现的观点,有点类似佛教的苦谛观。他人即是地狱。但却没有佛教那样的给出脱离地狱的方向和通道。越是认清了现实的苦和荒诞,就越是感到了绝望。但命运还是给了我一个转身的机会。一次家中朋友聚会,散场后在我的沙发上发现了一本不知谁遗落的小册子《禅语公案100篇》,花城出版社出的。定价2.63元,印刷得很粗糙。但这本小册子却成了我此后写作和人生道路改变的一个契机。我反复的读这本小册子。里面讲述的,除了中国和日本古代的禅宗人物和故事,还有大量日本宗教、政商、文学等方面著名人物对于禅的看法和运用。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启发,让我看到了此后自己写作上可能的路径和希望。于是,我的写作开始了新的尝试。譬如《风过后》,就是那时的一首尝试之作。
" U& M- E+ R- p2 ]6 I/ G1 ~
  M6 B/ ?$ e) I& @' ~5 f9 p' [" x风过后(南北)# u9 @  o2 u: C% B7 W
# y, r  N8 U1 D8 t+ ?+ z6 m
风过后
: [. t. k& f" }是又一个清晨$ l& ~" J7 W$ l. ]( a5 s
竹林中一片宁静
2 P9 T. j8 L4 a/ d% v5 t" S露珠又明又亮' q9 F3 m9 B7 O8 i" [( S
在竹叶上闪闪烁烁
! _+ o' M) f" y  Q% b9 K
3 t1 `* r% E" [& E- u太阳出来了
4 S0 k1 o( ]; D/ r% a0 q" ?太阳出来
! s+ r( _3 k/ k9 _* e含在每颗露珠里
7 q: |5 @; ^: c+ {9 H9 u3 c
0 }. \2 Z1 }: t& n1 `  K5 X' A" h% N风过后3 v2 z5 K9 ^3 k* n$ I
风没有留下什么: P; ~% |% N& G4 J! @9 i
风的声音消失9 ~- \- [9 A. ?$ g; X7 p
风起时在我们心中
5 _0 Q) }2 ~. I; G9 N' Z' c" w引起的震颤
: m( {& w* G* w% O! H此时已经过去很远) i7 M1 I! E. t
4 m4 X3 q2 F/ L, d
(1991年,开封)1 x/ T- P! p- _4 T6 S7 M: ~7 V

; z2 f9 l* a6 U0 W) u6 @这里面就有从禅宗公案里面化出的关于风与竹林作为比喻的禅意境界。
; _( q$ r3 Y& t; j% |不过,我有意识的现代禅诗写作,要到几年之后的1996年。经一位诗友推荐,我去位于郑州的一家“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文化打工,为这家私人基金会的老板也就是会长整理一本有关佛教游记的书稿。这位老板就是后来名闻国内外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我被要求根据他的一位随行者的日记,来为他整理出一本书稿来。这本书稿最初的名字叫做《印度之行》,后来出版时又用了其他的书名。整理这样的书稿,必须对于佛教的起源,尤其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事迹有所了解。而这些正是当时的我所欠缺的。于是我在半年时间里不分昼夜的读了《大藏经》里面的相关经论,以及玄奘游历古印度的名作《大唐西域记》等历代僧人前往天竺取经的典籍,当然还有《五灯会元》等禅宗典籍以及《现代世界佛教史》之类的书籍。并且,假此缘由,也让我了解到禅宗经由日本传播到欧美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方面的成就和发展情况。于是,我最初的一批“现代禅诗”就此诞生,并发表在基金会创办的《禅露》杂志和当地的刊物《东京文学》上。我的禅意散文,也是在那时开始写作的。不想,禅意散文竟成了我此后写作生涯中版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j+ n6 M# d% B+ J
1997年,我写了一篇关于现代禅诗的文章《东方智慧的花篮》,发表在《佛教文化》等刊物上。这篇文章此后经过修改,在收入我的文集《了就是好》时,更名为《现代禅诗一瞥》。2 U/ T9 v9 ?& {( \
由此可知,我与现代禅诗的缘分,看似一种偶然,却又是一种必然。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