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微诗微评》第2期:气化散人《蚂蚁》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7-6-27 23:43
标题: 《微诗微评》第2期:气化散人《蚂蚁》
蚁穴何罪之有?
——《微诗微评》第2期:气化散人《蚂蚁》主持人结语


  每每听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类把责任推给弱者的话,我的内心都是十分不屑的。
  相对于莽莽大堤,蚁穴何等渺小?相对于站在大堤之上的人类,蚂蚁又何等微弱?人类在筑起千里之堤如三峡大坝的时候,想到过会阻断那些需要游回大坝之后产卵繁殖的鱼类生路吗?想到过你们轻易就剥夺了它们亿万年前就有的天赋权利吗?当这些微弱的生物为了生存而躲进“夹缝”般的蚁穴,反倒成了一种罪过。就在人们几乎异口同声认同了“罪过”说的时候,《蚂蚁》一诗终于发问:蚁穴何罪之有?
  几千年来我们都认为蚁穴是有罪的,它罪在破坏了大堤的坚固,罪在可以让大堤毁于一旦。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有多少“蚁穴”眨眼间被夷为平地,而何须考虑这是蚂蚁们的遮风避雨之所,或是即将用上的婚房?何须考虑强拆后,它们将去往哪里?亡命途中这些微弱的生物如果被大堤阻挡,走投无路之时它们是像“江猪子”一样撞死于坝下,还是就在堤中安家?为了生存,蚂蚁确实“考虑不了那么多”,而大堤溃败、洪水滔天“那么大”的局面,蚂蚁更是考虑不到——相对于蚂蚁目力所及,这个结局实在太大了,远远大出了它们的初衷和能力,大上天了——这是喜欢与天斗并感到其乐无穷的人类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首五行微诗不是在抒情,也不是在说理,因为作者知道这不是一个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时代,不是一个以理服人的时代,如今让人服的,是权力、金钱,或者锄头。我看作者不过是发了一点小感慨,一点没用的牢骚而已。只是他这点感慨,这点牢骚,发的自然,天然,甚至有点偶然(我进而认为很多好诗都有可能是偶然得来的)。这种自然、天然、偶然不小心触到了我的痛处——错了,是酸处——至今令我酸涩不已。

2017年7月27日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6-17 09:40)

(, 下载次数: 20)
【作者简介:气化散人,原名黄晓兵,1973年生,祖籍安徽合肥,现居江苏常州。三年前开始在网上练笔写诗,未在纸媒发表过诗作。兴趣爱好广泛,推崇儒家“中庸”之道,仰慕道家“虚无因循”之境界。2015年7月22日注册中国诗歌流派网,现为元老会员。】

征评说明:
1、为活跃微诗创作,建构微诗评论范式,微诗栏目特开展“一首微诗的网络研讨会”征评活动,征集的评论将在《诗日历》【评诗•微诗】和《诗歌周刊》“微诗微评”栏目发布;
2、应征评论请在本帖后面跟帖发布,篇幅不超过500字;
3、征评时间自即日起,至7月10日截止。


作者: 长林晓歌    时间: 2017-6-27 23:55
微生物改成小生物好些,当然,作为诗句,不改也不影响诗意。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28 00:10
本帖最后由 严家威 于 2017-6-28 11:30 编辑

微言大义——严家威
(五行诗评)


一、蚁能毁堤,蚁不知。蚁依然筑穴于堤。蚁能毁堤,人知,捣毁蚁穴,固堤。
二、谁捣?官捣,应该;官不捣,失职。民捣,也应该;民不捣,无可厚非。
三、民如蚁,于夹缝中生存不易,或由于求生之压力,无暇考虑蚁能毁堤,或由于求生之压力,无暇顾及蚁能毁堤。
四、朴实的语言,伤感的语气,忧国忧民,爱国爱民。
五、微诗虽微,可言大义。

附: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作者: 尘凡无忧    时间: 2017-6-28 00:22
本帖最后由 尘凡无忧 于 2017-6-28 00:25 编辑

这首很耐读,角度新颖,言简意深。写出了局限,无奈,还可以延伸到因果。学习了。

作者: 围围    时间: 2017-6-28 01:19
欣赏好诗!

韩总辛苦了。
作者: 包尘    时间: 2017-6-28 01:40
有意思的蚂蚁,张力很大
作者: 硬撑    时间: 2017-6-28 02:13
本帖最后由 硬撑 于 2017-7-1 00:02 编辑

简读气化散人微诗:《蚂蚁》
文/硬撑

1、颠覆

本诗的第一句,是我们如雷贯耳的俗语。本是忌讳的诗歌作法规则,在这里,因下面进入核心立意的四行,竟然扭转了规范。这本身是对诗歌作法的颠覆。含义的颠覆在于,传统站在宏观层面的观念认为,蚂蚁,对于堤坝是危害。这实质上是个隐喻。说穿了恐怕尴尬。就是为了建设一种什么而牺牲一种什么。从强大的舆论上,就注定了被牺牲者的命运。我们究竟该站在那一边?
因此,也就引发了,——

2、冲突

千里之堤,与蚂蚁。从作者的隐喻角度看,我定义为:宏观组织建设与微观个体生命。作者给出了冲突。而当它们形成冲突的时候,就面临——

3、观念取舍

按本诗最大指向解读,民族的某一时期的管理机构,与个体生命形成冲突的时候,历来,中华民族以牺牲个体,保全群体利益。但实际情况是,生命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自行了断。于是,形成——

4、悖论

生存与宏观组织建设势不两立的时候,不是取舍,而是较量。就本诗而言,我认识到的被比喻的事物,与打比方的事物都一再证明,这是无法消弭的悖论。为了宏观组织建设,防止大堤溃毁,消灭蚂蚁。个体生命为了生存权,还是筑穴。本诗作者的立场,偏于对作为个体生命的蚂蚁的体谅。我作为读者,实难取舍。或许,这正是这首微诗,引发的思索。作为已经有答案的设问是,不能两全吗?

                                                       2017.06.28

附录: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6-17 09:40)
作者: 宝昌    时间: 2017-6-28 09:37
长林晓歌 发表于 2017-6-27 23:55
微生物改成小生物好些,当然,作为诗句,不改也不影响诗意。

表示支持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0:01
谢谢韩总费心推介,谢谢韩总对后学的鼓励。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1:13
长林晓歌 发表于 2017-6-27 23:55
微生物改成小生物好些,当然,作为诗句,不改也不影响诗意。

谢谢师友点评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1:17
尘凡无忧 发表于 2017-6-28 00:22
这首很耐读,角度新颖,言简意深。写出了局限,无奈,还可以延伸到因果。学习了。

是想表达无奈的感觉,谢师友留墨鼓励。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1:17
围围 发表于 2017-6-28 01:19
欣赏好诗!

韩总辛苦了。

谢谢师友捧场鼓励!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1:18
包尘 发表于 2017-6-28 01:40
有意思的蚂蚁,张力很大

谢谢师友雅评鼓励,问好!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1:25
硬撑 发表于 2017-6-28 02:13
简读气化散人微诗:《蚂蚁》
文/硬撑

谢谢师友捧场,学习师友个性化的解读。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1:26
宝昌 发表于 2017-6-28 09:37
表示支持

谢谢师友捧场
作者: 嘶沙    时间: 2017-6-28 11:34
本帖最后由 嘶沙 于 2017-6-28 13:07 编辑

关于这首微诗,如果喻指再衍生开来,似乎可以读到忠孝不能两全,这样千年不变的传统价值观。忠的常常是国和大义,孝的不排除是以家为中心的亲情和荣辱,如何权衡就体现出抉择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就这首微诗而言,作者的“逆转”审视有个体的阵痛和不得已,较好传达了作为小生命体的真实感受,但也有来自思想的拷问:难道我们的眼光真的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作者: 李章喜    时间: 2017-6-28 12:18
本帖最后由 李章喜 于 2017-6-28 16:23 编辑

以诗评诗

文/李章喜

一  山

坐吃会空
那就靠着吃
为肚皮
草民们考虑不了那么长
那么远


二   痛

腿肚子上插刀子
离心差远里
难道腿肚子不是身体
割得肱股肉
充眼前饥


附原玉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作者: 神青赶豹    时间: 2017-6-28 13:08
这首诗有两个伪象:大堤和蚂蚁。大堤貌强实弱,蚂蚁貌弱实强。作者情感倾向于后者,表现了非常急切的情绪。他并没有像现在很多诗人所倡导的那样客观呈现,也没有像一个冷血杀手那样不动声色。究猜诗人的创作原意,应是耿耿于如何大堤保,蚁穴安,避免堤溃蚁亡的结局。好诗,点赞!
作者: 梦的门    时间: 2017-6-28 14:34
本帖最后由 梦的门 于 2017-6-30 17:52 编辑

支持,好诗引出好话题

作者: 梦的门    时间: 2017-6-28 14:34
本帖最后由 梦的门 于 2017-6-30 17:52 编辑

《蚂蚁的双重困境》
文/梦的门

自古以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说的,而这里一首以《蚂蚁》为题的微诗,似乎要站在蚂蚁的立场上,把这句话重新掂量掂量。
这让人想起法庭上双方的对峙。假设人把蚂蚁告上了法庭,因为蚂蚁毁了人的长堤。蚂蚁呢?蚂蚁说我并没有冒犯谁,我只知道土地是公用的,并不知道它还有什么主人。这时如果让上帝来审判,会怎样判决呢?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那就各显神通,凭本事去争去抢,也就不存在道义上的善或者恶了;如果有所谓善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知毁坏了多少蚂蚁窝,而蚂蚁不过毁坏了长堤,孰轻孰重?说人罪过大,人必不服,说小小蚂蚁怎能和人相提并论!这样一来蚂蚁就处于双重的困境。
第一重困境是生存困境。因为生存的环境被人改变了,与人做邻居,同人打交道,蚂蚁不得不在夹缝里求生存;第二重困境是道义上的困境。因为毁了千里之堤,受到人的指责。
从中可以看出人是怎样地矛盾!一面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一面又摆出道义来给蚂蚁恶的名声。面对这双重困境,蚂蚁要如何立足?蚂蚁一没贪污,二没行贿,却比贪污行贿的人背了更大的黑锅。
这里,作者用五行微诗,写出了蚂蚁在不对等道义下的双重困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作者: 群言堂笔    时间: 2017-6-28 14:39
本帖最后由 群言堂笔 于 2017-6-28 14:41 编辑

以小见大,但也有遗撼

       ——评气化散人的《蚂蚁》

文/群言堂笔

这期微诗微评,是气化散人的《蚂蚁》,为什么说它以小见大呢?就在于诗人抓住了蚂蚂自身特点,说出了天下大事——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如果不重视,就会堤毁人亡。但为什么又有点遗撼呢?就在于以小见大之后(微生物),所有诗句太平淡了,只是重复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么一脉相承的内容。虽然有点变化,却没有实质外延,这样就不能深入到更深一个层面,也就是说挖掘不够。如果我们试着改一下,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试改如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时
存于夹缝里的蚂蚁
可否想到了泱泱大国的
另一个世界
谁才是真正的救世主呢?!

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 梦的门    时间: 2017-6-28 14:43
不好意思,在手机上操作,不知道怎么点了一下就发出来两个,抱歉,给大家填麻烦了,也可能字数超了,一会儿在电脑上再修改吧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8 15:30
本帖最后由 敖华 于 2017-6-29 09:53 编辑

蚂 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敖华:《蚂蚁》在觉醒


    《蚂蚁》以其强有力的干预和艺术化的表达,注定会在读者心中引发一场强震,并随着诗人的意识觉醒而坐卧不安。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古语中,“蚁穴”被看作不祥之物,蚂蚁也就成为罪魁祸首。作品中,诗人赋予了新意,“堤”喻指集体乃至国家,“蚁”喻指个体。整句话道出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国家”的传统价值观。一个“毁”字,将个体推向了集体和国家的对立面,这明显是一种以权压人的失衡的价值观。
    “微生物”说明个体的渺小,地位的卑微。“夹缝中生存”又足见个体生存的艰难,四周碰壁的艰险,生活的压抑与无奈。“考虑不了那么多/那么大”,可见个体生命精神的麻木,经历磕碰、窒息、压制的生命体验后,却默认或不太在意自己被错误定位,因自身无能为力而与现实苟且。
    诗人的伟大在于,清晰地告之每一只“蚂蚁”,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它们之间需要更理性更合理的定位,从而突显个体的生命价值。《蚂蚁》一诗的诞生,揭开了尘封已久的蛛网,抹去了积累已久的尘埃,让“蚂蚁”世代囚禁的思想,光明正大地重见天日,把祖辈经历的阴暗彻底晾干。“蚂蚁”的心灵被诗人狠狠抽了一鞭,它们已不在阴郁中沉睡,而是在心怀阳光中觉醒。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5:33
严家威 发表于 2017-6-28 00:10
微言大义——严家威
(五行诗评)

五行微评,细致入微,谢谢严编高评。
作者: 竹林风幽    时间: 2017-6-28 15:33
读气化散人“蚂蚁”有感

蚂蚁是大千世界的一种存在,众多,卑微,渺小。蚁穴,是蚂蚁的生存之地或是生存环境。蚂蚁们只是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在夹缝中生活。蚂蚁们没有那么多的伟大理想,只是以自己的沉默向千里大堤宣示卑微的存在。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5:48
嘶沙 发表于 2017-6-28 11:34
关于这首微诗,如果喻指再衍生开来,似乎可以读到忠孝不能两全,这样千年不变的传统价值观。忠的常常是国和 ...

作者的“逆转”审视有个体的阵痛和不得已,较好传达了作为小生命体的真实感受,


谢谢师友的理解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5:51
李章喜 发表于 2017-6-28 12:18
以诗评诗

文/李章喜

草民们考虑不了那么长
那么远


谢谢师友的诗评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5:53
神青赶豹 发表于 2017-6-28 13:08
这首诗有两个伪象:大堤和蚂蚁。大堤貌强实弱,蚂蚁貌弱实强。作者情感倾向于后者,表现了非常急切的情绪。 ...

大堤貌强实弱,蚂蚁貌弱实强。作者情感倾向于后者

师友一针见血,谢谢捧场。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5:58
梦的门 发表于 2017-6-28 14:34
《蚂蚁的生存困境》
文/梦的门

“自古以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说的,而这里一首以《蚂蚁》为题的微诗,似乎要站在蚂蚁的立场上,把这句话重新掂量掂量。”

师友的点评细致入微,发掘出了新意,思虑周全,视野开阔,学习了!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6:00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6-28 14:39
以小见大,但也有遗撼

       ——评气化散人的《蚂蚁》

谢谢师友捧场,谢谢师友热心指正。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6:04
敖华 发表于 2017-6-28 15:30
蚂 蚁
气化散人

“蚂蚁”的心灵被诗人狠狠抽了一鞭,它们不在阴郁中沉睡,而是在心怀阳光中觉醒。


谢谢师友捧场,谢谢师友精彩的剖析!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6:06
竹林风幽 发表于 2017-6-28 15:33
读气化散人“蚂蚁”有感

蚂蚁是大千世界的一种存在,众多,卑微,渺小。蚁穴,是蚂蚁的生存之地或是生存 ...

谢谢竹林兄捧场,谢谢简洁清透的点评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28 16:10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8 15:33
五行微评,细致入微,谢谢严编高评。

过江。远握。
作者: 九儿    时间: 2017-6-28 16:15
好诗!点赞!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6:26
九儿 发表于 2017-6-28 16:15
好诗!点赞!

谢谢九儿捧场鼓励
作者: 梦的门    时间: 2017-6-28 16:52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8 15:58
“自古以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说的,而这里一首以《蚂蚁》为题的微诗,似乎要站 ...

老师客气了,好诗大家一起赏,一起学习。这首微诗像多棱镜,映照出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种种启发,很有探讨的必要。
作者: 薄小凉    时间: 2017-6-28 16:58
韩总大慧眼也。这首诗初读不觉着好,越玩味越有味道,学习散人,问候韩老师。。。
作者: 只是路人    时间: 2017-6-28 17:10
本帖最后由 只是路人 于 2017-6-28 17:11 编辑

                                                  读气化散人《蚂蚁》

      蚂蚁其实可以延伸到“蝼蚁”,比喻力量弱小、无足轻重的动物或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蚁穴倚千里之堤而生,而千里之堤忽略了蚁穴的存在,未尝不会出现一个结局,堤毁蚁亡。《蚂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一种人生哲理和哲思,结合现实社会,有多少徘徊在底层,或边缘的人,就如生存在夹缝中一般,他们不是不懂大道理,而是,他们需要生存。
      人,同样具有两面性,面对很多毁灭性的事物,他们不能退缩。古语云,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蚂蚁》所隐喻的哲思和张力,或有或无,有或无,沿于一种对现实,对世俗的反思、自问、怀疑,甚至是呼吁,一种平等。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7:18
薄小凉 发表于 2017-6-28 16:58
韩总大慧眼也。这首诗初读不觉着好,越玩味越有味道,学习散人,问候韩老师。。。

谢谢师友留墨鼓励,请多指点。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7:21
只是路人 发表于 2017-6-28 17:10
读气化散人《蚂蚁》

      蚂蚁其实可以延伸到“蝼 ...

“他们不是不懂大道理,而是,他们需要生存。”

谢谢路人兄捧场,谢谢精彩点评!
作者: 只是路人    时间: 2017-6-28 17:34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8 17:21
“他们不是不懂大道理,而是,他们需要生存。”

谢谢路人兄捧场,谢谢精彩点评!

散人客气了,祝福。
作者: 宋浏    时间: 2017-6-28 18:29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简评:蚂蚁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敌人,不能从某个方面说。做对事了,它是福星;做错事了,它是灾祸。
人类给它生存的空间,它可以给人们治病;你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它会狠狠地咬你一口,让你记住什么是疼什么是痛。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8 19:31
宋浏 发表于 2017-6-28 18:29
《蚂蚁》
气化散人

“你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它会狠狠地咬你一口,让你记住什么是疼什么是痛。”

宋兄的解读视角独特,谢谢宋兄捧场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8 19:52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8 16:04
“蚂蚁”的心灵被诗人狠狠抽了一鞭,它们不在阴郁中沉睡,而是在心怀阳光中觉醒。


作者: 宋浏    时间: 2017-6-28 22:03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8 19:31
“你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它会狠狠地咬你一口,让你记住什么是疼什么是痛。”

宋兄的解读视角独特,谢 ...

胡言乱语······
作者: 武林高手    时间: 2017-6-28 22:50
和一首拙作吧~

           蚂蚁

蚂蚁认为的上帝是人类
人类在上帝眼中是蚂蚁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28 23:33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29 10:12 编辑

一首解构微诗

叶如钢


先读气化散人的诗: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这首微诗, 解构了古谚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诗里不是指责蚂蚁筑穴导致大堤冲毁, 而是对蚂蚁取一种无奈的同情或理解。 其实, 诗里说的是事实: 蚂蚁当然不考虑那么多。 当然, 蚂蚁在这里应当是比喻草民,小民, 尤其是“夹缝中生存”一句包含了对草民的同情和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里对蚂蚁, 草民是否有批判呢? 我理解为包含一种批判。 换句话说, 诗人似乎认为, 蚂蚁, 草民并不应当筑穴破坏大堤。 但是, 这个理解未必符合作者用意。

进一步解析这首诗, 就必须理解千里之堤比喻的是什么。 这里,有一定的敏感度。 如果千里之堤比喻的是
整个国家或类似的对象, 那么蚂蚁筑穴比喻的是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逻辑矛盾。 因为, 草民为自己的生存而筑穴,其实是整个国家经济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并不会导致千里之堤毁坏, 反而是有助于建筑大堤的。 从这点来说, 这里的比喻是失败的。

如果千里之堤是比喻国家制度(如有的评者认为的), 那么我们就多少接触一定的敏感了。 这里, 从正的角度来看,我们同样可以认为草民的筑穴有助于建设和改进制度。 例如于欢案的重审, 对于法治的建设和改进显然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那么, 这里的比喻同样是失败的。 我建议最好不从负的角度解析。

如果蚂蚁并非比喻草民, 而是指少数恶劣分子,那么上面的论述并不适用。 但这首诗的含意就变得浅一些了。

总之, 这首解构微诗, 有其独特之处, 但因其硬伤而大为受损。


作者: 南岛    时间: 2017-6-29 08:56
小蚂蚁,大诗意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9 09:12
武林高手 发表于 2017-6-28 22:50
和一首拙作吧~

           蚂蚁

高手站得高,谢谢捧场!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9 09:32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28 23:33
一首解构微诗

叶如钢

“如果千里之堤是比喻国家制度(如有的评者认为的), 那么我们就多少接触一定的敏感了。”

叶兄的解析明察秋毫,指出的问题言之有据,谢谢理解,谢谢捧场!
作者: 我是阿色    时间: 2017-6-29 09:37
本帖最后由 我是阿色 于 2017-6-29 09:43 编辑

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讲,诗歌不存在什么“微诗”和“长诗”。
诗歌,只要是以“本真的人性”为出发点,都是好诗。
至于,长短,大小,强弱,好坏,沾带了太多的惯性和经验论。
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大部分人已逃离了肉体最原始的压迫,而上升到了思想的焦躁。
比如,一只鸟,在当代人看来,不再是一块肉了。
正因为不再是一块肉,这简单的事儿,也就变得复杂起来。很多事物需要重新定义,排列。
我的理解是,都是一块肉。我们看的时机,角度不同而已。

神祇将秘密押入世间万物而不动声色。文本破译真相,在真相尚未开口之前,都可以称为假说。科学也是假说。
那么在这首诗里的蚂蚁,堤,蚁穴,微生物,千里,那么多,那么大,也就只能在假说上成立。
谁又能够否认,蚂蚁不是长堤的一部分,而长堤又不是蚂蚁的一部分。诗人所想表达的主旨,我们个人无法猜测。
我读出的感觉,只有两个字“运动”。一切在“运动”之中而暂时成形的东西。诗人所提出的“蚂蚁”,只是线索,
而不是主题。主题有可能是——拆开这些“暂时成形”的东西,“土”和“蚂蚁”都需要存在和生存。这样的假说,是有道理的,是发人深省的。诗歌表达了“需求”和“本真”。

附: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9 09:47
我是阿色 发表于 2017-6-29 09:37
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讲,诗歌不存在什么“微诗”和“长诗”。
诗歌,只要是以“本真的人性”为出发点,都 ...

另辟蹊径  高
作者: 我是阿色    时间: 2017-6-29 09:52
敖华 发表于 2017-6-29 09:47
另辟蹊径  高

呵呵,谢谢老师。向你学习。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9 09:58
我是阿色 发表于 2017-6-29 09:52
呵呵,谢谢老师。向你学习。

兄弟上午好   喜欢你的诗和评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29 10:09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9 09:32
“如果千里之堤是比喻国家制度(如有的评者认为的), 那么我们就多少接触一定的敏感了。”

叶兄的解 ...

一家拙论, 兄弟笑纳了。
韩总提出讨论大作, 非常好。
遥握。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9 10:19
我是阿色 发表于 2017-6-29 09:37
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讲,诗歌不存在什么“微诗”和“长诗”。
诗歌,只要是以“本真的人性”为出发点,都 ...

“只有两个字“运动”。一切在“运动”之中而暂时成形的东西。”

阿色师友的解说颇具哲理,尤其是动态、整体性思维见解独到。谢谢捧场!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9 10:2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29 10:09
一家拙论, 兄弟笑纳了。
韩总提出讨论大作, 非常好。
遥握。

叶兄谦虚了,再次感谢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29 10:22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9 10:21
叶兄谦虚了,再次感谢


作者: 梦的门    时间: 2017-6-29 12:03
本帖最后由 梦的门 于 2017-6-29 13:33 编辑

一石激起千层浪
-----再评气化散人微诗《蚂蚁》
文/梦的门


这首微诗,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与《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和我们一样,鲁迅先生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雷峰塔倒掉,因为传说它镇压着白蛇娘娘,另一方面,看到国民的劣根性,又不由得愤恨起来。
在这首微诗里,相比雷峰塔而言,千里之堤似乎并不可恶,不但不可恶,还是利民的,而蚂蚁作为另一种生物,它并不理解千里之堤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它看来土就是土,不管用在哪里还是土,而它,生来就是把穴筑在土里的,千里之堤溃或者不溃,对它来说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受损害所以在乎的只是人类。那么让这两个不同的物种对话有什么意义呢?
是要说生命平等吗?其实,平等不平等只是人自说自话而已,蚂蚁管不了那么多,蚂蚁只是要努力生存,生存并延续下去,就是它们活着的意义。
说到底似乎还是得回归到人自身,人与环境,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思想与行为的互相影响,善与恶在心灵上的作用,对幸福的理解,对灾害的认识,原因、过程、因果报应、轮回循环,都值得人深思!
一首微诗,短短五行,其实就两句话,却一正一反,让历史语境的谚语与现实语境的俗语相互映照,形成冲突与张力。体型虽小,质量却密,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者: 群言堂笔    时间: 2017-6-29 12:40
本帖最后由 群言堂笔 于 2017-6-29 21:44 编辑

防微杜渐,刻不容缓
   
    ——简评气化散人的《蚂蚁》

文/群言堂笔

以古代名句入微诗的还真不多见,用好了自然锦上添花,而用不好,就如同别人吃过的馍馍食之无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语见《韩非子·喻老》。原句是“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意思是,千里长的河堤,可能出于蝼蛄蚂蚁的洞穴而崩溃。现在常用来比喻,忽视微小的漏洞,可能造成大洞,启示人们防微杜渐的必要性。)

诗人在此借用,最后道出了一句:“于夹缝间生存的微生物,考虑不了那么多那么大”。什么意思呢?这里无不是泛指于夹缝生存的普通百姓。这看似不可理解,其实正是这往往被忽略的一体,如果民生民意得不到保证,由此所遭成的危害才是巨大的。事实上,诗人提出了一个令人纠心的问题——往往普通民生民意就是得不到保障,而被忽视了。

如何让溃于蚁穴不上演呢?自然是要防微杜渐。因此抓民生顺民意刻不容缓,由此才能让人们真正安居乐业,因为生存环境才是基础。

比如世界战乱,民生都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生存生态基础。人们总流离失所,这就是于夹缝生存的一种真实反应。诗虽是以小见大,但也有诸多的艺术不足,仅是一点侧面的微光,令人警醒而已。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9 13:26
梦的门 发表于 2017-6-29 12:03
这首微诗,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与《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和我们一样,鲁迅先生也很矛盾 ...

“和我们一样,鲁迅先生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雷峰塔倒掉,因为传说它镇压着白蛇娘娘,另一方面,看到国民的劣根性,又不由得愤恨起来。”

谢谢师友多视角解读,谢谢捧场!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9 13:33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6-29 12:40
防微杜渐,刻不容缓
   
    ——简评气化散人的《蚂蚁》

“诗人在此借用,最后道出了一句:“于夹缝间生存的微生物,考虑不了那么多那么大”。什么意思呢?这里无不是泛指于夹缝生存的普通百姓。这看似不可理解,其实正是这往往被忽略的一体,如果民生民意得不到保证,由此所遭成的危害才是巨大的。事实上,诗人提出了一个令人纠心的问题——往往普通民生民意是得不到保障,而被忽视了。"

师友的解读严谨精到。谢谢热心指正,谢谢捧场!
作者: 梦的门    时间: 2017-6-29 13:34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9 13:26
“和我们一样,鲁迅先生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雷峰塔倒掉,因为传说它镇压着白蛇娘娘,另一方面,看到国民 ...

客气了,老师这首微诗让人着迷呢
作者: 孙建成    时间: 2017-6-29 14:27
本帖最后由 孙建成 于 2017-7-3 23:18 编辑

以小见大,蚂蚁虽小,力量可不小,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曾经我也写了一首《蚂蚁》,只是写得不好。给符上

《蚂蚁》


卑微的蚂蚁,很小很小

同时也很大。


一棵傲天的大树,即使它不可触及树的尖

它也可咬断它的根。


不论从东到西,还是从西到东

它都一身泥土的味

从不怕什么肮脏的东西



哪怕,你是一个无头鬼的鬼

即使,它砍不下你的头

也敢










一只纸老虎的虎,不能割虎的肉
它就咬它的画皮

一个无头鬼的鬼,不能砍鬼的头
它就咬它的白骨

它从东到西,从西到东
一身泥土味
从不怕肮脏的东西






见笑了,各位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9 16:43
孙建成 发表于 2017-6-29 14:27
以小见大,蚂蚁虽小,力量可不小,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曾经我也写了一首《蚂蚁》,只是写得不好。给符 ...

它从东到西,从西到东
一身泥土味
从不怕肮脏的东西

很丰满,结尾给力,学习了。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7-6-29 16:47
本帖最后由 达人老黑 于 2017-7-3 04:07 编辑

黑评《蚂蚁》

达人老黑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6-17 09:40)


读懂这首诗首先要弄清楚几个隐喻意象指的是谁,其它便迎刃而解。

人民或者说百姓是历史的创造者。除非宣泄,一个有责任心的诗人是不会把社会的主体隐喻成蚂蚁的。结合全诗的语境及内在连接的可能性,姑且推断蚂蚁指的是腐败分子,整首诗便豁然开朗了。

千里之堤——众志成堤的大环境;蚁穴——危害、腐败的小环境。

在国家和百姓之间,欺上瞒下,除了贪念,确实“考虑不了那么多/那么大”

微生物——借用生物学或物理学这个术语,足见诗人的匠心独运。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危害性胜于细菌病毒,即使借用显微镜也难以发现。看来反腐败属实任重而道远。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诗人说草若长高了挤掉兔子窝;俗话说爱情永恒,诗人说现在说永恒已经很傻;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又一位诗人说“于夹缝中生存的/微生物/考虑不了那么多/那么大。时代在进步,挑战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毫无疑问诗人有这个勇气。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29 17:07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7-6-29 16:47
黑评《蚂蚁》

达人老黑

达编的解读直击现实,视角独特。谢谢捧场!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7-6-29 17:14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29 17:07
达编的解读直击现实,视角独特。谢谢捧场!


谢谢你写出好诗,读着过瘾,给俺带来想说几句的机会。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9 20:44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7-6-29 16:47
黑评《蚂蚁》

达人老黑

朝反腐角度解读   很有时代感   赞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9 20:51
梦的门 发表于 2017-6-29 12:03
一石激起千层浪
-----再评气化散人微诗《蚂蚁》
文/梦的门

精彩   欣赏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9 20:51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6-29 12:40
防微杜渐,刻不容缓
   
    ——简评气化散人的《蚂蚁》

精彩   给力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7-6-29 21:05
敖华 发表于 2017-6-29 20:44
朝反腐角度解读   很有时代感   赞

从微生物得到启示,否则微生物与蚂蚁是矛盾的。蚂蚁虽弱小,但不是微生物。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9 21:10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7-6-29 21:05
从微生物得到启示,否则微生物与蚂蚁是矛盾的。蚂蚁虽弱小,但不是微生物。

也有可能用夸张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7-6-29 21:12
支持,支持……
作者: 群言堂笔    时间: 2017-6-29 21:49
敖华 发表于 2017-6-29 20:51
精彩   给力

谢谢美评!握手!问好!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29 21:49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6-29 21:49
谢谢美评!握手!问好!


作者: 浪激天涯    时间: 2017-6-29 21:55
本帖最后由 浪激天涯 于 2017-6-29 22:36 编辑

诗歌自带使命感 —— 读气化散人《蚂蚁》
——浪激天涯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7-6-29 22:20
浪激天涯 发表于 2017-6-29 21:55
诗歌自带使命感 —— 读气化散人《蚂蚁》
——浪激天涯

500字以内
作者: 浪激天涯    时间: 2017-6-29 22:23
韩庆成 发表于 2017-6-29 22:20
500字以内

哦 没看清楚规则 对不起了
作者: 浪激天涯    时间: 2017-6-29 22:34
本帖最后由 浪激天涯 于 2017-6-29 22:57 编辑

诗歌自带使命感 —— 读气化散人《蚂蚁》
——浪激天涯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1.蚂蚁说

偶然一次蚂蚁听到朗朗书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脸茫然:我做什么了?世上千万事生存第一,我做的不过是本能而已啊?

2.人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事件是经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们能够避免“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必须阻止消灭蚂蚁。

3.神说

堤坝不是神迹是人的作品。

人筑堤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蚂蚁咬噬堤坝是为了生存。

孩子,你们都没错。

4.诗歌说

这首诗有很强烈的现实寓意,短短几行字无异于闪电雷鸣于无声。它表达了非话语权人士长久以来的积怨郁闷,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爆了蚂蚁钻溃大堤的巨大效果。它所引起的共鸣将会像一圈圈涟漪一样撒播,其效果无异于决堤蚂蚁里的某一只。

但从文本的角度看,诗题和内容还不够协调,无论是诗的结构还是语言都还不够艺术,把它作为警句读或许更合适。

比如诗句里蚂蚁的特征并不明确。微生物更不能用来指代蚂蚁。“考虑”一词用于微生物也不够准确。

如果后几句只是用蚂蚁的动作行为表达而不是带入人的主观判断或许更具震撼力。

一首诗自有它特定的使命,这首诗超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2017-06-29

作者: 浪激天涯    时间: 2017-6-29 22:35
495 字
作者: 车行    时间: 2017-6-30 00:37
浪激天涯 发表于 2017-6-29 22:34
诗歌自带使命感 —— 读气化散人《蚂蚁》
——浪激天涯

问好姐姐~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7-6-30 06:55
敖华 发表于 2017-6-29 21:10
也有可能用夸张

也是哈
作者: 岳维栋    时间: 2017-6-30 09:57
《蚂蚁》——诗歌微时代的先行者
        对于微诗创作,我曾提出过质疑,认为诗歌应当以完整的结构、层次和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意图。而微诗受自身形式和行数的限制,是一个从母体身上分离出来的婴儿,有它的局限和不足。这可能和微诗的概念新近提出,创作刚刚起步有关,所以,很多微诗的创作还略显单薄。但是自从读到《我的弟弟胡耀邦死了》、《鸣冤鼓》和《蚂蚁》之后,我对微诗的认识开始有了转变,微诗的创作终将会走向成熟,它必将在诗歌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对于微诗的行数,韩庆成先生更是提出了六行以内缩减至五行以内的标准。《鸣冤鼓》和《蚂蚁》则为此提供了有力的验证依据。我想,在生活节奏紧张的现在及未来,随着移动终端和自媒体的日益发达,人们的写作、阅读欲望和空余时间产生矛盾时,微诗的创作和阅读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诗歌的“微时代”终将到来。
      如果说《鸣冤鼓》是微诗从六行向五行转变的里程碑,那么《蚂蚁》的出现,将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微诗创作当中来的。《鸣冤鼓》是某个社会群体的呐喊,而《蚂蚁》则是更多的社会大众,很多有着“夹缝中生存”的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感受。甚至可以说,很多的诗人就是这样的一只只蚂蚁。
作者: 杨四五    时间: 2017-6-30 10:26
能不能不吹。。用词都用错了。。微生物~
作者: 金色海洋    时间: 2017-6-30 10:56
《蚂蚁》

夹缝中生存的
小生物
除了食物
什么也搬不动
作者: 我是阿色    时间: 2017-6-30 10:58
杨四五 发表于 2017-6-30 10:26
能不能不吹。。用词都用错了。。微生物~

这个我也想过。不过,这样来读   微——生——物 ,

喜欢你的诗,收录《水蛇帮》
作者: 壹米    时间: 2017-6-30 10:59
作为诗歌这样写确实很美有意境,但作为人类这个群体往往自以为是,把生活中的常识性误解当成了理所当然,就这首诗来讲,我却认为恰恰相反,当然我不能讲太多,点到为止而已,我只是技术性理解而已,问好作者!此致!
作者: 群言堂笔    时间: 2017-6-30 11:03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7-6-29 21:05
从微生物得到启示,否则微生物与蚂蚁是矛盾的。蚂蚁虽弱小,但不是微生物。

是的!微生物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可否将微生物改成微生灵,我觉得用一个灵字更确切,从而让灵字,引伸到灵魂的高度。其实这灵,还可我下面的语句形成一个强烈对照。坦然诗的总题是好的,有这和那毛病,也是诗人想的不细与不严谨的缘故!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7-6-30 11:36
浪激天涯 发表于 2017-6-29 22:35
495 字


作者: 草帽    时间: 2017-6-30 12:13
蚂蚁是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7-6-30 12:23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6-30 11:03
是的!微生物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可否将微生物改成微生灵,我觉得用一个灵字更确切,从而让灵字,引伸到灵 ...

微生物——借用生物学或物理学这个术语,足见诗人的匠心独运。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危害性胜于细菌病毒,即使借用显微镜也难以发现。看来反腐败属实任重而道远。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30 15:14
壹米 发表于 2017-6-30 10:59
作为诗歌这样写确实很美有意境,但作为人类这个群体往往自以为是,把生活中的常识性误解当成了理所当然,就 ...

“当然我不能讲太多,点到为止而已”

谢谢师友捧场。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30 15:19
浪激天涯 发表于 2017-6-29 22:34
诗歌自带使命感 —— 读气化散人《蚂蚁》
——浪激天涯

“如果后几句只是用蚂蚁的动作行为表达而不是带入人的主观判断或许更具震撼力。”

师友的解读层次分明,别具一格,谢谢捧场指正。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30 15:22
岳维栋 发表于 2017-6-30 09:57
《蚂蚁》——诗歌微时代的先行者        对于微诗创作,我曾提出过质疑,认为诗歌应当以完整的结构、层次和 ...

“而《蚂蚁》则是更多的社会大众,很多有着“夹缝中生存”的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感受。甚至可以说,很多的诗人就是这样的一只只蚂蚁。”

谢谢师友理解,谢谢捧场!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30 15:27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7-6-29 17:14
谢谢你写出好诗,读着过瘾,给俺带来想说几句的机会。

再次谢谢捧场鼓励。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30 15:29
老家梦泉 发表于 2017-6-29 21:12
支持,支持……

谢谢师友捧场支持。
作者: 浪激天涯    时间: 2017-6-30 16:59
车行 发表于 2017-6-30 00:37
问好姐姐~


作者: 浪激天涯    时间: 2017-6-30 17:01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30 15:19
“如果后几句只是用蚂蚁的动作行为表达而不是带入人的主观判断或许更具震撼力。”

师友的解读层次分明 ...


没看清规则写了一大堆 然后删减太多 不太连贯了
作者: 复活    时间: 2017-6-30 17:17
蚂蚁‖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读气化散人的蚂蚁
     一个生态系统要有多样性.有花有草自然好,大漠苍狼也不错.缺乏多样性的自然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社会亦然.比如,小贩多了肯定有碍达官贵人的观瞻,但城管多了恐怕老百姓不但要多交钱还怕有生命危险.凡是生命均有权活于世间,不能因某些人的好恶而决定其它生命的生死,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生态的道德.做为蚂蚁也好小民也好均是如此.千里之堤于人也许是好事也许是坏事,但这仅仅是某些人的事,不能把人事强加于蚂蚁.因为,人,才是自然的改变者.做为蚂蚁,没有义务去配合人行事.大堤毁坏是人的责任,把大堤损坏的罪责推给蚂蚁是不公平的不道德的.人应该检讨自身,而不是凡事找替罪者.
       做为蚂蚁,有自身的生存规律.如何与人和谐共存,这不是蚂蚁要考虑的.蚂蚁要做的就一条:活着.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