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和一帆老师的一次谈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孤瑾野影 时间: 2017-7-23 22:29 标题: 和一帆老师的一次谈话 和一帆老师的一次谈话 $ g1 C( a5 Y# e( _: f : n" Y o) [' T& E3 U& t
【野影】1 _# F; v! V# g3 A4 D1 t3 ~3 M
一帆老师,你现在是否已经毕业了,一年又结束了,你前面推荐的谢泳的书我在读,觉得他的作品正好可以和孙郁的作品形成互补。孙郁注重作品的研究,而谢泳则更注重史料整理,有根有据,收获很多。 , H+ x& E. {2 y% }3 b# G# F# q 记得给我们上东方文学专题赏析课的时候,提到季羡林,董雄儿老师很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慨,不知你是否也是这么认为?“燕园三老”里面个人觉得张中行的文字最耐读,他的“负暄”系列,很早就读了,他有关怀人记事的作品大有史家风范。对《文言津逮》、《碎影流年》等作品我也很感兴趣。 0 }* X5 n% {- v) G 至于金克木对印度诗歌的翻译确实精彩绝伦!看过他的《挂剑空垄》,印象比较深刻,其他读的也比较少。打算以后有机会做系统阅读。 $ G; u: h+ H! p 对于季羡林,高中时就没提起来兴趣,主要觉得他的散文太过于平淡。现在又想要读一读的想法了,他能掌握那么多种外语我觉得还是挺佩服的。像我,就连英语也没学好!- d( S+ ~ ?" o
/ o& v6 j* z, z3 ]1 c/ n% w E* W. [# A- V/ k
. p0 s2 p3 F, `0 E d: e) f 【一帆老师】 ( o7 @5 }$ M: Q! R( ~" U 特别在49年之后,作家研究,除分析作品外,更要关注时代、政治对他们创作的影响。每个作家都是值得研究的标本。我觉得对季羡林的评价也要这样。凭自己的阅读感觉,该肯定就肯定,该批评就批评。近些年,谢泳老师进行民国知识分子研究,其目的之一就在于提供一些思想性的东西。谢泳、傅国涌、邵建、林贤治,钱谷融、王元化等。: y1 h2 z8 W. ^ H f1 H+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