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苏哑石 于 2017-9-21 09:20 编辑
读《捉鼠记》捉出的思考
◎江苏哑石
本处选录的是笔者近日在诗人伊沙主持的新世纪诗典微平台上读到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捉鼠记
文/孙在旭
鼠患那年
学校要求每人
至少交一条鼠尾巴
高年级的孩子自己捉
一年级的狗娃
让爸爸带着捉
走到墙角看到一只肥老鼠
爸爸刚想将其拿下
被狗娃拦住
爸爸 别抓他
它要下崽了
爸爸愣了片刻
狗娃随即说
等它下完
就能得到更多尾巴了
这是一首让人读后会陷入深度沉思状态的诗。有文体方面的思索,也有其他方面。
在笔者看来,这首诗与其说是诗,实则更像是一篇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式的精短小说。说它更像小说,是从文本叙述的特点和写作手法的运用角度而言的。从内容上看,它记述的是捉鼠之事,故事性较强,且叙事完整、连贯,具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末尾的“抖包袱”,使全文得到了升华和深化;在写作手法上,采用的是通过不动声色的白描,来推进情节的进展。这些均更符合小说是“讲故事”的整体特征。
而诗歌则是一种与此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它并不太注重讲求叙事的完整,采用更多的是跳跃式叙述手法。此外,小说更偏重于叙事,重在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诗歌则偏于抒情,重在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世界。然而,现代诗的发展至今不过百年,各种文体间的界限也在呈现不断模糊的状态。故,又不能断然否定这不是诗,而是小说。这也是本篇作品在文体上引人思索之处。
暂且搁置文体上的探讨,让笔者更感兴趣的是其他方面。该首诗整体上犹如一个寓意丰富、带有浓重反讽意味的象征。这种一阵风式的捉鼠运动,所指向的是更为复杂莫测的社会现象。怀孕的老鼠,包括即将分娩的幼崽,均将成为这场声势浩大运动的牺牲品。对搞运动之人来说,或是善举,而对“鼠类”而言,则是一场浩劫。诗中的老鼠,与其说是老鼠,毋宁说是一类无法掌控自己命运之人的象征!
该首诗的末节无疑是整首诗的灵魂,是最出彩最令人瞠目之处。对于诗中的狗娃来说,他的想法很单纯,也很实际,那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得到更多老鼠的尾巴,并可能会因此受到校方的奖励,而根本不会往更深处思考,这也是由孩子的年龄和心智程度决定的。而社会却是复杂诡异的,很多人为发起的运动或是其他社会现象多会波及到孩子的身心,并在长大后的孩子身上将这种影响通过其行为释放到社会中。诗的末节里出自孩子狗娃口中的话,残酷又天真,读之让人心惊!佛教上有因果说,凡事皆有因果。这绝非迷信,而是唯物辩证法。
“等它下完/就能得到更多尾巴了”,仿佛一枚锐利的钢针,刺向世相的命门。
2017/9/18 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