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为人作嫁”也唯美——记中国诗歌流派网主持编辑胡蝶 [打印本页]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7-9-24 08:48
标题: “为人作嫁”也唯美——记中国诗歌流派网主持编辑胡蝶
       (, 下载次数: 0)
(胡蝶随中国诗歌代表团出访蒙古国)



       很早就想为中国诗歌流派散文诗界主持人、中国诗歌流派微信散文诗平台主编胡蝶写篇文章,但一直找不到好的角度。今天星期六去街上逛逛,见到好多志愿者戴着红袖章在四处维护城里的“文明”,他们是在为一个地极城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而工作,叫做“创文”。我过细观察了一下,这些志愿者中,老、中、青、少都有,最大的70岁以上,最小的戴着红领巾。无论烈日高照,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认真地坚守在自已的岗位。情景确实让人感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突然想起“创文”工作中一个公务员给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再辛苦,也是为人作嫁!”显然,这个公务员亏是吃亏了,内心有些牢骚。
       世界上没有“为人作嫁”的人,也就没有“为人作嫁”这个词了。一天到晚正襟危坐于办公室得到荣誉和高官厚禄的是人,辛辛苦苦付出后一点回报也得不到的也是人。但这个世界仍然这么在推演、在发展。两种人仍然不断在产生、在出现。这是一种怪圈吗?说它怪也怪,说它不怪也不怪。因为,一个社会,乐于奉献者虽然稀少,但毕竟存在……由此,我找到了切入口。打开紧闭的窗户,让秋风吹进来;拿起抹布将书桌擦洗得一尘不染;再打开电脑,敲上凭灵光闪出的标题。
       我进中国诗歌流派散文诗界时间并不太长,也有几年了,既读文,也观察人,印象最深之一者,就是蝴蝶。除了她人美文美之外,还有一种美,那就是心美、德美。她在散文诗界的表现和口碑,已是人所共知,但一般人并不了解她内心的委屈和煎熬。感谢她坦诚相待和对我一惯的尊重,我和她通过长时间的相互了解,彼此开始逐渐走进心灵。我比她年长,虽不算长辈,但从过来人的角度,也时常与她作些思想上的沟通。
       为了发展中国的散文诗,她牺牲自已的大好时光,不遗余力地为散文诗界禅精竭虑、日夜操劳;许多管理方案都出自她手,受到流派高层的首肯并执行,效果良好。这些都是有目共睹。
       近年,微信平台在全国兴起,如洪水一般。她在网络上与我谈了很多想法,于是,她便创立了“中国诗歌流派散文诗微信平台”,试做几期后,反响强烈,呼声很高。然而,由于建制上的不规范,不得已,中途停止。后来,她又积极主动地向流派首脑韩总请示,终得批复。《中国诗歌流派微信散文诗》平台才正式出笼。叫人感动的并非平台的出世,而是她以主人公姿态主动请缨所得到的结果。任何事业后来的成功,最应牢记和纪念的往往不是它本身,而是最初的创立者其所创立的一个新生事物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中国诗歌流派微信散文诗》虽只办了几期,可说是出手不凡,彰显了大论坛“母亲”的大风范。无论从作品的质量,还是版面、美术、音乐等,可谓一流,居全国之首。大家都知道,一个微信平台就是一个编辑部,是一个团队,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组合,才能达到高质多量;而《中国诗歌流派微信散文诗》平台,仅只胡蝶一人,她一双手替代了多双手,这其中包含了智慧和精力多方面的指数。胡蝶每在做好一期后,总在陶醉中感叹所花的时间、耗费的心力,以及难以弥补的遗憾。作为一个“过来人”(笔者过去也是从事编辑工作),我十分理解她的心情,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也为她表达不尽的唏嘘而深深共鸣。
       这是一个唯美者的幸福与苦衷,常人肯定不理解,而且少不了有人在一旁说长道短,也有人在感佩“这个时代像这样的人的确是太少了!……”然后,他们卷起袖子去忙属于各自私人的事情,把所有“感动”与“不屑”忘之脑后。
       胡蝶虽是一个女人,但她具有一些男人也缺少的大胸襟。她把中国散文诗作为了她的最爱;她将发展中国散文诗当成了她一生的事业。也许,我的这种说法还不能完整说出一个事业女性的全部。一句话:她把一种公众的事业看得比自已的事情还重要。这就是境界,这就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推崇的大境界、大精神、大品格。我认为,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忽略,但对“公而忘私”的人以及她的精神、情怀,不可忽略。因为,这是人类的良心。
       或许,有的人会说,你这都是讲的一些大道理,谁不懂?但我也要说一句:“是大道理,不假。但关键问题是,你能否去做到?……”中国有句老话“苦口婆心”,胡蝶,不仅“苦口婆心”,还“身体立行”。特别是她在唯美的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非了解者能知。胡蝶在编辑、制作微信时,时常处于高度的创作状态,“什么风格的作品配什么底色的版面?”、“什么主题配什么音乐?”、“什么样的年龄的诗人配什么线条?”……还有诸多的“什么”,她都要仔细思量、凭自身的能力去解决。审美是一个问题,技术是一个问题,而重要的是“作风”是另一个问题。对作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对艺术,要时刻放在“良心与道德”的天平;“完美,才是一个编者和艺术家的天职”。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如果遇到不尽人意之处后,她经常记挂心怀,寖食难安!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微信功能,她别出心裁地让每期插上一个散文诗朗诵,并在亲自建立的散文诗朗诵群里物色最优秀的朗诵员来用声音演绎适合朗诵的散文诗作品。真是用心良苦呀!可又有谁认可呢?为了让散文诗在微信平台达到艺术的极致,她真的是呕心沥血,费尽了心智。
       看待和对待一件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明明一件美好的新生事物,但总有人在背后“嚼舌根”、“挑肉刺”,他(她)们从不管你能否承受?疼不疼?诚然,对不足之处的善意批评无可厚非;可不怀好意的言辞和行为,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个话题只能点到为止。希望胡蝶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讥讽和泼水……支持你的人是多数,相信这一事实,给自已满满的自信。美丽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风浪再大,只要把准风向、掌稳舵,彼岸总是可以达到的。
       当好你的志愿者,坚持你的唯美,“为人作嫁”是时光不能抹去的人类的光辉!
                                                                                                                                2017.9.23草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9-24 21:46
问好地父诗友   提起阅读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7-9-26 00:42
敖华 发表于 2017-9-24 21:46
问好地父诗友   提起阅读

谢谢版主!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7-9-26 00:45
敖华 发表于 2017-9-24 21:46
问好地父诗友   提起阅读

这虽不属批评,但这种文章的确没地方发表。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9-26 12:36
地父 发表于 2017-9-26 00:45
这虽不属批评,但这种文章的确没地方发表。

如果周刊开一个与诗人有关题材的随笔栏目就好了   其实很有意义的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9-26 12:36
地父 发表于 2017-9-26 00:42
谢谢版主!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7-9-26 13:50
敖华 发表于 2017-9-26 12:36
如果周刊开一个与诗人有关题材的随笔栏目就好了   其实很有意义的

也就是开一个“茶馆”。好建议!
作者: 九儿    时间: 2017-9-26 16:23
美女诗人,为散文诗付出很多。值得赞美!
问好地父老师。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7-9-26 17:00
九儿 发表于 2017-9-26 16:23
美女诗人,为散文诗付出很多。值得赞美!
问好地父老师。

流派是个大团队,散文诗界是个小团队,胡蝶是这个小团队的头儿,她做得很好。奇怪的是这个小团队的其他人竟置之不理,无动于衷!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7-9-26 17:03
不正常!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9-27 10:18
地父 发表于 2017-9-26 13:50
也就是开一个“茶馆”。好建议!

慢慢品   
作者: 地父    时间: 2017-9-30 13:31
数学:

人们把旅行的快乐程度归功于交通工具是否动感十足,其实快乐加快乐不等于快乐加工具。

快乐减去忧伤,仿佛快乐增添了,其实忧伤加忧伤等于发泄,也会带来暂时快乐。

乘法对于快乐是危险的,喜悲过度反伤其心,静下来是保持恒常愉悦的准则。

除法,一个人的快乐需要背上另外一个人一道分享,世界才得以生机勃勃,看似稀释,快乐倍增。


语文:

创作是情感和心灵的宣泄,诗歌平台的搭建若以文字论短长,必定不会走太远。

若有情感,自然通过诗句流露,在反复回帖过程中和广大诗友建立友谊,情感最重要。

此间遇见几位诗歌的性情中人,胡蝶女士、戴永成先生算得注重文字之余关注友情;情谊厚,诗雨丰。

积极倡导诗友间互动的胡蝶主持,支持你,没有了不同视角间的互动,文字再漂亮,难免少了温热、温存。


地理:

朗诵之于文字的补偿,让诗行立体,震动,飘飞,犹如文字乘务动车。

诗句带来的欢乐换作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朗读环境,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还会相同体验么。

东西方文化背景、南北地域差异会给观念的碰撞带来不同效果,行万里路显得尤为重要。

闲暇时,灵感喷涌时,因为感动而愿意分享时,写诗最好。


历史:

某一段时间不想提笔,从心好了,生活大课堂比文字好玩的东西很多。

过去不等于快乐,唯有提取和回忆,诗句成了媒婆,新娘的名字叫愉悦。

现在丢下笔不等于失落心情,把快乐抵押在文字,不若开心和诗友交流。

敞开心扉,坦诚彼此是迎娶快乐最佳途径,建议少回复“你好”,“祝贺”之类。


美术:

美化和美丽没有关系,你能说一束梅花不美么?

快乐在不言中,佳句洋溢在态度中;在纯真状态下流淌的便是好诗,文字来不得半点矫作。

诗歌论坛少了敷衍,多了指正,甚至脸红,好过各自埋头专攻文字。

美没有艺术可以对照,正如一切文字、技巧都会在真诚面前逊色。


音乐:

胡蝶的朗诵版《聊斋》、《西厢》、《红楼》从洞箫、笛子古老乐器中传递,深入心灵。

红袖妆点,色彩纷飞,视觉盛宴少不得音声相随,历史的影子不断变幻、拉长、剪接。

心情乐章迅速让诗行变成这场盛大愉悦之旅的配角,而交流、互动、喝彩此起彼伏,人们不再局限于文字的本身。

诗歌震荡波动由此开始:多舞台立体呈现,表现手法多元,交流始终在场;鲜花、挑刺,掩盖不了的那一份真诚。


2017.8.8 采风搁笔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