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歌需要食指 也离不开余秀华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6 16:02
标题: 诗歌需要食指 也离不开余秀华
诗歌需要食指 也离不开余秀华

       据中国青年报2018年01月16日报道 诗歌向来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而中国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中国诗歌需要食指们的伟大情操,也离不开余秀华们的天才笔触。
       诗人食指,是朦胧诗派的“开山鼻祖”,其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诗人余秀华,虽因脑瘫行动不便,却凭借创作才华一鸣惊人,她的《月光落在左手上》销量突破10万册,成为近年来中国销量排在前列的诗集。
两位诗人都是中国诗坛上的优秀代表,但两人之间却一直没有什么交集。然而,最近食指对余秀华公开发表的一番批评,却让这两位没有交集的诗人一同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1月13日,一段食指在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视频被曝光。在这段视频里,食指将批评的矛头直指余秀华,称她的理想生活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对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农民生活的痛苦等宏大命题视而不见。他还说,评论界捧红余秀华是“不对历史负责”的表现。言辞极其激烈。
视频曝光后不久,余秀华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对这些批评进行了回应,她表示自己从来不觉得农民生活痛苦,并反问道:“人们向往田园生活,凭什么又鄙薄它?”

       如何看待食指对余秀华的批评?对于关心诗歌与艺术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并不轻松。关心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底层的苦难,确实是诗人的使命之一。在这层意义上,食指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我们也需要食指这样的诗人。

       然而,食指以这些宏大的主题来指责余秀华,却未必有道理。对余秀华及其作品的评论,不应脱离她的个人生活背景。她自小因脑瘫而饱尝生活苦难,向往自由的灵魂又与不自由的婚姻发生激烈的碰撞,她的前半生一直是在与坎坷命运的抗争中度过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余秀华能写出那些打动人心的作品,凭借的正是她对生活美好一面的敏锐感触,以及强烈的个人特质。指责余秀华“不关心宏大命题”,是有些脱离实际的苛责。

       余秀华曾在《我爱你》中写道:“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能够从这种单调乃至苦涩的生活中寻觅到诗意,足够体现余秀华的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余秀华必然会对个人的生活体验更为敏感,“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并非她的侧重也情有可原。在文学批评中,同情与理解至关重要,食指对余秀华的批评之所以遭人诟病,就是因为缺乏对余秀华的同情与理解。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食指说的就都是错的。在风云激荡的年代横空出世的食指,是一位拥有大情怀、大气魄的诗人,他将“人类的命运”等宏大叙事视为诗人的天职,是相当值得赞许的。理想主义本来就是大多数诗人的天性。食指提出这样的批评,本意未必是想针对余秀华,而更有可能是想表达对诗坛功利化、世俗化现象的不满。

       面对这场争论,我们没必要选边站队,互喷口水。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才是中国诗坛真正需要的东西。诗歌向来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而中国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中国诗歌需要食指们的伟大情操,也离不开余秀华们的天才笔触。

       食指为农民生活而担忧,余秀华却在回应中认为农民的生活并不痛苦,说明食指未必理解余秀华的内心世界。而余秀华也坦承,她没有读过食指的诗,更谈不上了解。诗歌创作也好、文化发展也罢,都离不开沟通与交流。积极对话、取长补短,不仅是两位诗人,也应该是整个中国文化界所坚持的原则。(李勤余) 

作者: 黄六七    时间: 2018-1-16 21:23
有道理。顶
作者: 笑牵云手    时间: 2018-1-16 21:57
诗歌能够表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啥大啥小之 说
作者: 岷江一苇    时间: 2018-1-17 19:23
两人不可相提并论。至于他们之间的争论,那是另一回事。
作者: 神青赶    时间: 2018-1-17 19:49
我能想到的最好结局是余秀华虚心接受批评,食指自我反省。我能想到的另一个最好结局是余秀华捍卫阵地,勇敢地反批评,食指继续战斗。我还想到了一个人几十年的价值观不会突然崩溃。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1-18 07:22
此评中肯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8-1-18 15:40
诗歌向来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而中国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8 23:48
严家威 发表于 2018-1-18 15:40
诗歌向来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而中国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8 23:49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8 07:22
此评中肯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8 23:49
岷江一苇 发表于 2018-1-17 19:23
两人不可相提并论。至于他们之间的争论,那是另一回事。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8 23:50
黄六七 发表于 2018-1-16 21:23
有道理。顶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8 23:50
笑牵云手 发表于 2018-1-16 21:57
诗歌能够表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啥大啥小之 说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8 23:50
神青赶 发表于 2018-1-17 19:49
我能想到的最好结局是余秀华虚心接受批评,食指自我反省。我能想到的另一个最好结局是余秀华捍卫阵地,勇敢 ...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8-1-18 23:54
李明利 发表于 2018-1-18 23:48


作者: 乌鹊南飞    时间: 2018-1-19 01:16
没有吧,人们都喜欢坚持已见比如流派网大脚们
作者: 九连山的小孩    时间: 2018-1-19 19:04
问候过明利老师,学习评论来了
作者: 冰零一幕    时间: 2018-1-19 21:46
时代是包容万物的。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9 23:44
九连山的小孩 发表于 2018-1-19 19:04
问候过明利老师,学习评论来了

问好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8-1-19 23:44
冰零一幕 发表于 2018-1-19 21:46
时代是包容万物的。


作者: 杨亦勋    时间: 2018-1-21 20:19
挺喜欢食指老师的,只是没想到他也搞道德绑架,有点小小遗憾。不过嘛喜欢一个人我从来不会臆想对方多完美。幸好食指老师没开微博(好像),要不就该见识到那里最常见的以“果断取关”为接头暗号的脑残群体了
作者: 天山雪豹    时间: 2018-1-22 19:09
诗歌创作也好、文化发展也罢,都离不开沟通与交流。积极对话、取长补短,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