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散文诗对地域文化厚度、阔度和深度的全息承载
——剑熔长篇散文诗《照金》梳读管见
潘志远
继《陈炉》之后,剑熔又推出了他的长篇散文诗新作《照金》,全诗61节,1.5万余字,相对于《陈炉》而言,更加洋洋洒洒、辽阔雄深。它们都属于地域题材,是当下不可多得的写地域文化的佳作。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地域环境、地域历史、地域风物、地域文化等。地域文化也是生产力,常常成为某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标识。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又具有诗文传承的价值。在当下随着“共名”时代(拥有共同时代主题、精神价值和走向)逐步淡化,“无名”时代訇然倒来,对创作者来说,平台无限开放、出口大幅度拓宽,每个人都有很多机遇,但却更加难以获得轰动效应。聪明的写作者,往往瞄准地域写作,青睐地域写作,走地域写作的路径;地域仿佛地矿,有丰富的挖掘和开采的潜藏。可实际情形是,立足地域写作易、超越地域写作难,即怎样不囿于地域的狭隘而获得与时代精神、社会价值及个人独到情怀体验的融合,是一个挑战。刘勰《文心雕龙》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又曰“变则其久,通则不泛”,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提醒。待我一节一节梳读完《照金》后,我悬着的心放下了,看到诗人漂亮一跃而过横竿,虽有些吃力与悬乎,但终究成功了。欣喜之余,回顾梳读,也就不揣冒昧和粗浅,捧出我的管见。
脑海随即浮现一个命题,即一首散文诗对地域文化厚度、阔度和深度的全息承载,这是一个博大又沉重的命题,交给小说和散文似乎更容易完成,或完成得更出色些;交给散文诗,即便是长篇散文诗,明显有些不堪其重。好在剑熔已通过他的长篇散文诗《照金》成功地尝试了这一命题,其成功的经验,我反复揣度管见有三:
厚度:洞邃岁月剖面,巧凿妙借历史璀璨星光
历史是最直接的厚度,大都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中,需要睿智理性的发掘。长篇累牍是小说所长,大篇幅陈述是散文惯用的手段,诗和散文诗则相形见绌,但也不能没有,否则会使文本失去厚重。理想和高明的做法,是穿插点缀,或者巧凿妙借。《照金》走的便是这种路径。第3节中,由隋炀帝巡游至此,一句“日照锦衣,遍地似金”便点出了它最初的历史沿革和名称由来,精炼蕴藉,不枝不蔓,是典型的诗歌笔法。第7节由秦直道带出万里长城、阿房宫洞邃更悠长的历史。第8节引出北宋画家范宽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第10节由薛家寨自然过渡到现代红色革命的历程、人物和烽火岁月。第24节波涉金代石窟,一个朝代的地方文化遗存。第27节由形似张果老的丹霞地貌直接将历史楔进千年神话传说……历史就这么草灰蛇线地贯穿在散文诗中,有那么点忽隐忽现、扑朔迷离的况味。所有这些文字主旨不在炫耀它的历史遗迹,也不在大尺幅展现它的历史剖面,而在于点缀、衬托,增添地域的历史背景。有了此背景和框架,一切就显得不厚而厚;散文诗的天空也因有此几笔璀璨的历史星光,而变得浩瀚和寥廓。
阔度:搜寻地理环境,浓描淡抹点滴生态风物
地理环境、生态风物是一个综合包罗万象的概念。即便在大部头长篇小说和系列散文鸿篇中,也难以写尽和一一罗列。相比较而言,在小说和散文里写得越多越全面,就越能增加一个文本的阔度。而诗和散文诗在此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若没有此类信息的弥补,会显得贫瘠和单薄,若尽展其长,又会与文体特长相忤逆,会冲淡诗性,掉入散化的泥坑。通览诗人在《照金》中所为,则表现得十分警惕和收敛,他写照金的地理环境,以祖国的心脏、西部的大地、兵马俑的版图、渭北连绵的大山、红色土地、耀州小镇等语汇概括界定,点面结合,不失诗性,又突出了其存在的大环境。对其自然因素的搜寻,更加多元和全面,如雨、山、洞、风、寨、崖、雪、雾凇、小溪、河流、阳光、云等,虽大多一笔带过,只彰显其存在现状。对照金的风物,诗人则一往情深,群山里的蝴蝶、溪谷边具有东方宝石制成的珍贵禽类朱鹮、山种野菜药材、地下深埋的乌金煤、一棵人形大脑的核桃、春天回归的燕子、开花的槐树和种植在土台和梯田上麦子、土豆、油菜、玉米,还有塬畔的酸枣,都难逃他的法眼,都一一拈入笔下和纸页,夸张一点说是一部照金地区的风物辞典,扇面三百六十度打开,生态风物尽绘其中,浓描者有之,淡摹者有之,俨然一幅照金山川风物画图。在风俗方面,诗人着墨不多,如大香山寺、牧场、马刨泉、湿地、刀釐面、避暑纳凉、煮茗品茶等,差不多都是以名称概念激发想象和体验,留给读者补充完成,只从另一个侧面拓宽地域的外延和内涵,让诗人与读者互动,原创与二度创作呼应,言简意赅,应该是诗写者一种聪明或高明的策略。
深度:纵骛思维触角,信手拈拾多元审美颖悟
在一个文本里,深度有很多标准和向度,诸如审美、诗性、哲学、神性、佛性、顿悟、渐悟……总之要有精彩的呈现和迸发。譬如文本中由“金”而生出的博喻(红军的精神是金子,联系群众路线是金子,勤俭节约的风气是金子),由“洞”衍生的形象和悦听(像一支支山笛,被山风吹响,吹出悠扬低沉的声音),由秦直道“埋没于山川之下”而似大问号的视像,由山拔地而起而囊括的正气、豪气、勇气之感叹,由照金河流而觉察的“脾气在爆发、性格在跳跃”的拟人,由风的慢、急、凉、寒特性一跃而化为四种社会角色的对应,由湿地而具象为眼睛、肺细胞的定位,由纪念馆而得出的一部宏大史书的价值判断……大都挖掘呈展得不够细致透彻;但也有酣畅淋漓之笔,如对照金秋天绿黄红色彩之美的提炼,对照金飞天故事(女红军战士跳崖壮举)的极力渲染,对来到照金我想醉一回的排比抒怀,则还原了他诗人的本性,很有些让人怦然心动、热血沸腾、不知今夕何夕的狂放和暂忘。
一首写地域文化的长篇散文诗能做到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能做到穿插勾连浑然有度、开合照应圆合有序,没有长期厚淀和非常手段是很难的,本该赞赏有加;可作为一个严肃理性又一直对散文诗心存敬畏的诗者,在本着对作者和散文诗发展有利的原则,我不能不说出我以为的不足:大量独立拗断的句式,从形式上看,在拉进与诗歌距离的同时也疏远了与散文诗的距离;从本质上看,带来了文脉的中断与散乱,影响了散文诗的形体,形体受损、神韵也或多或少受到戕害;考量散文诗中诸多比喻、想象和颖悟,熟、浅、概念化,甚至政治化的痕迹还比较明显;苛求一点,呈述、描述成份居多,文句畅达而少独到发现和颖思之后的神来之笔……一言以蔽之,还缺乏戛戛独造的大家气象和大师风范。按照海德格尔观点,每个散文诗人在超越自己既得的可能性后,必须筹划另一种可能性。不管他实现了多少可能性,他还是要去实现另外的更多的可能性,这是永远无限的。因此,人在思想上、意识上总是走在自己的前面。人是先行于自身的,如果人不能先行于自身,人也就完了。后期他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看到人有日渐物化而丧失自身的危险,所以他倡导并努力寻找一种达到“在的澄明”的途径。这对我们都将是一种极其有益的启发。
我一直以为散文诗是跨文体,诗歌不是它唯一参照的文本,各种文本之长都是它应该且必须学习借鉴的样板,最好能兼容并蓄;散文诗写作是综合写作,也是难度写作,一旦写得随手顺心,这首散文诗差不多就完蛋了;高调一点讲,至多算是个中品,绝对不是精品、佳品。寄希望于一气呵成,写得轻松,便不会诞生散文诗的大方,更不会诞生散文诗的巅峰之作。写得很苦,应当成为散文诗人创作的常态,也是散文诗大进步的必备条件和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0一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夜于霞蔚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