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抵达时代内核的坚持 ——乔书彦《南来北往》及其他 [打印本页]

作者: 昌山    时间: 2018-7-8 12:15
标题: 抵达时代内核的坚持 ——乔书彦《南来北往》及其他
抵达时代内核的坚持
——乔书彦《南来北往》及其他
文/徐义平


       “作为写作者,我们脱离不了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正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诗人们的创作才显得多姿多彩。在写作中,诗人必须真诚、严肃、满怀同情心,必须具备抵达时代内核的能力……需要在精神领域不停地探索,需要正视自己存在的价值,需要对自己的写作充满自信,更需要大大拓展对所处时代的认识。”十年前,乔书彦在新疆伊犁特克斯第八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上阐述自己的创作观点,并将它写进《啦啦诗歌民刊》2009年第一期卷首语。悦读乔书彦的诗集《南来北往》,回想起上述一段话,遂以抵达时代内核的坚持为题记之。
     《南来北往》收录乔书彦发表于《星星》《诗选刊》《诗潮》《诗神》《诗歌月刊》《诗林》《绿风》等刊物的117首诗歌,是湖北省作家协会大力扶持草根诗人的例证(历时两年,面向全省征集诗篇,从150多位草根诗人的一万余首诗篇中,挑选出10位诗人1200首诗歌,出版10部诗集)。
     先来关注乔书彦入选“湖北草根诗人丛书”的身份——草根诗人(近来文化研究,学人多有引用“草根化”这一概念。所谓“草根化”就是平民化、大众化,草根和有权无权、地位高下没有关系)。乔书彦,1974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农村,现为武汉某国企工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乔书彦草根诗人的身份又与农民工有交叉之处(笔者对乔书彦了解不够深入,仅从出生农村、现为某国企工人臆断。)查度娘,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换句话说,农民工就是“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他们自己却无奈地继续在贫困线上苦苦地煎熬,过着“蚁居”、“鼠居”般的艰难日子,不能公平地分享医疗、就业、教育、娱乐等社会保障性的“改革红利”的人。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增长1.5%;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增长2.0%)。农民工具有如下品质:单纯热情,爱岗敬业,有吃苦耐劳精神;遵纪守法,小心谨慎,相对便于管理;容易稳定;薪资要求简单,对生活要求不高。而草根诗人就是从基层民众中来的诗人,他们汲取了最广大劳动人命的智慧,创作的源泉是无穷的。这也是笔者认为草根诗人又与农民工有交叉之原因。
     前面提及乔书彦的创作是一种抵达时代内核的坚持,主要源于其诗集中有大量诗歌涉及农民工,最有代表性的是《种子》一诗。摘录如下:


   那观望的人,从乡村来到城市
     他刚干完农活,跟着一阵风
     像一粒种子,被吹进来,他在寻找
     能够发芽的地方,我看见还有很多种子
     接踵而至,都是饱满的
     落地就能生根
     
     过去那些年,我没有关注过他们
     他们平凡得像窗台花盆里
   不请自来的野草,有必要在给鲜花浇水时
   顺便也给他们一些,他们赶了那么远的路
   给我们带来绿色,他们要求不高
   只需要点水


     这是一首语言质朴、承载诗人对农民工的悲悯抒怀的诗歌:“种子”就是农民工的代名词,“一阵风”是隐喻。起笔似乎有些突兀,“观望”却耐人寻味,写出了农闲的犹豫、疑惑与期盼。随着农民工大潮,“他刚干完农活,跟着一阵风/像一粒种子,被吹进来,他在寻找/能够发芽的地方”农民工就像卑微的种子,满怀憧憬,只要有土壤就能扎根下来,“他们要求不高/只需要点水”。质朴的语言,小中见大,创造出一个独立自足的诗意空间,凸显出诗人对农民工的悲悯抒怀。
     类似的诗歌还有许多,比如《闯进城市》,比如《一张火车票难求》,比如《走过的路》,比如《钥匙丢在屋里的晚上》,比如《过年了,就不回家吧》,比如《走过多少道路才能找到起点》,比如《我们在深夜进行旧城改造》,比如《乡愁,落在街头》,比如《进城打工》等等,一方面勾画农民工“蚁居”、“鼠居”般的艰难日子,一方面凸显农民工身份卑微、吃苦耐劳。这些紧扣时代的脉搏的诗歌,读后让人感动,这种抵达时代内核的坚持,体现了诗人的担当意识和探索精神。
     离开家乡,自然无法忘却自己的家乡——唐河县,农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也就扎根于乔书彦的诗歌。“假如我忘记了郭滩镇/我就失去了根,我走过我生命的源头/陷在枣树林的香气里/唐河从这里流过”(《郭滩镇》)“走过涧河桥,日落才归/涧河水浅且缓,如同我们的日子/那般轻盈,风从远方的小树林/吹过来的时候,我想尽情地沉浸其中”(《涧河桥》)“我看见回娘家的二姑娘/她的脚步最终变成了风/我们经历的时光,纯粹而富有/在栅栏和老树之间,河水轻柔/充满梦幻”(《唐河》)“在河南南部,唐河经常涨水的地方/有我的亲人,陪伴他们的是/脚下的黄土以及黄土上的庄稼/还有先我们一步/回到土里的亲人”(《老家》)用不着再多举例,您从这些诗句中已经读出乔书彦的故土情结了吧。《集镇》是一首长诗,二百多行的诗歌对集镇进行个人化、平民化、口语化的书写,于普通的事物中开掘不普通的时代意义,形象化和细节兼备。
     乔书彦现在定居武昌,武昌自然成为乔书彦的第二故乡。在诗集中,涉及第二故乡的诗歌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比如《武昌城》《湖畔》《郊区》《显正街》《阅马场》《起义门》《汉正街》《王府口浴池》《鹦鹉洲》《楚望台》《八月攀登汉阳龟山》等等。这些诗歌,既有历史的高度,也有人性的高度,如果没有深切的体验是无从写就的,从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诗人应该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必须具备抵达时代内核的能力。正如乔书彦所言:“诗歌和生活碰撞的时候,诗人没有理由继续花前月下。”
     当然,乔书彦也写了一些参赛作品,比如《观音山》。虽然这是一首获奖作品,但笔者以为无法与关注农民工命运以及魂牵梦绕的乡愁相提并论。
     从乔书彦草根诗人的身份看,不囿于固定的思维写作,在长期的坚持中抵达时代内核,无疑是值得称颂的。特别是时下关注农民工的诗歌或打工诗歌多如牛毛的时代,更需要真实动人而又不失艺术美感的诗歌,从而抵达时代内核。
     诗歌是有灵魂的,诗歌容不得半点亵渎!

                                       2018年7月1日凌晨,天际新村

作者: 昌山    时间: 2018-7-8 12:15
敬请各位老师多多批判!
作者: 秋水岸    时间: 2018-7-8 16:06
特别是时下关注农民工的诗歌或打工诗歌多如牛毛的时代,更需要真实动人而又不失艺术美感的诗歌,从而抵达时代内核。
关注基层,为弱势群体代言,有积极意义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7-12 12:18
欣赏,提读
作者: 昌山    时间: 2018-7-13 20:05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7-8 16:06
特别是时下关注农民工的诗歌或打工诗歌多如牛毛的时代,更需要真实动人而又不失艺术美感的诗歌,从而抵达时 ...

谢谢先生惠顾和鼓励,敬请多多赐教!迟复为歉!
作者: 昌山    时间: 2018-7-13 20:06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7-12 12:18
欣赏,提读

谢谢先生惠顾和鼓励,敬请多多批判!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