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静与动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不是单纯的语言游戏,而是纯粹的精神产物,它由语言推动,可气息却是生活能量的爆发,人说动之于情,才是诗披上了神秘的光环。
其实就诗性来讲,诗一点也不神秘。换句话说,诗的灵动,完全是由生活的气息推送,最后也是用生动的语言来捕获人心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诗歌语言的张力,即动与静的搭配是完全分不开的。所谓静如处子动如狡兔,一动一静,刚好就形成了,静止后的波澜,犹如一石投进湖面,湖面无不泛起圈圈涟漪,同时也也让人们感受到了那石的魔力。
说实话,诗歌的推力,就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当它因重力所带的动感,却像风平浪静的湖面起了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赏心悦目的美学效应。
在此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成熟的画家,在泼墨的时候,无不是在层层渲染,其目的无不是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宛如春风拂过,如此再深入到画境,就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
我们作诗也要追求这种效果,它并不是艺术的小题大作。任何高明的诗人,都逃不过这动与静法宝,尽管只是诗的一技,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脉。有了它,诗就会活起来而生香。或许它也会像一个搞笑小丑,仅仅是一个动作,就能让人记忆犹新。
总的来说,诗是多维的艺术,既要想像奇特,也要有空间。既要有十八般武艺,又要有卓越的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而动与静只是其中之一,有了它,写在纸上,那也是有生命气息的保证,至少它让你找到了走出山门的捷径,如果再精心修炼修炼,也会在诗歌的道路上如鱼得水。
记住:描写从动开始,形象从静淡出,真情缘于心动,从动着手,事半功备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8: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事半功倍也!手机上稿,以此为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2-16 18:57 | 只看该作者
群言先生对诗歌的热爱,溢于文字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9: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2-16 18:57
群言先生对诗歌的热爱,溢于文字里,

写诗几十年的一点感悟而己!谢谢点拔!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2-16 19:08 | 只看该作者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8-12-16 19:08
写诗几十年的一点感悟而己!谢谢点拔!问好!

感谢群言先生的交流,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2-18 09:02 | 只看该作者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09: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九月鹰飞飞 发表于 2018-12-18 09:02
赞同!

谢谢认为!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12-18 13:35 | 只看该作者
总的来说,诗是多维的艺术,既要想像奇特,也要有空间。既要有十八般武艺,又要有卓越的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而动与静只是其中之一,有了它,写在纸上,那也是有生命气息的保证,至少它让你找到了走出山门的捷径,如果再精心修炼修炼,也会在诗歌的道路上如鱼得水。
记住:描写从动开始,形象从静淡出,真情缘于心动,从动着手,事半功备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17: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杨光 发表于 2018-12-18 13:35
总的来说,诗是多维的艺术,既要想像奇特,也要有空间。既要有十八般武艺,又要有卓越的对社会 ...

谢谢提赏!辛苦!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08: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候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5 21:0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