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重读经典》第18期:李金发《给蜂鸣》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11-11 00:27
标题: 《重读经典》第18期:李金发《给蜂鸣》
作品
《给蜂鸣》

作者
李金发

创作时间
1922年

推介词
李金发对新诗的贡献在于,把白话诗与西方象征主义相结合,
拓宽了中国新诗的表现方式和发展道路。在后极权时代,
象征主义的隐晦表达,是诗人干预和批判的技术武器。

重读
黄土层:呼唤蓬勃的尖刺
米家路:颓败的田园梦
闲云野鹤:漂泊者悲哀的美丽

推介时间
2012年11月25日





附:征集评论前言:

李金发(1900-1976),广东梅县人。1919年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以及魏尔仑、萨曼、雷尼耶、瓦雷里、耶麦的影响,创作新诗。后结集为《微雨》寄回国内,得到周作人、宗白华、钟敬文等的褒奖,在诗坛引起骚动,被称为“诗怪”,成为中国新诗诞生后的第一位象征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1926)、《食客与凶年》(1927)、《李金发诗集》(1987)、《李金发诗选》(2003),诗文合集《异国情调》(1942)、《飘零闲笔》(1964),传记《雕刻家米西盎则罗》(1926),文学史《德国文学ABC》(1928),艺术史《意大利及其艺术概要》(1928),《李金发回忆录》(1998),编选有民歌集《岭东恋歌》(1929),小说集《鬼屋人踪》(合著,1949)等。译著有《古希腊恋歌》(诗集,碧丽蒂著,1928)、《托尔斯泰夫人日记》(1931)、《马拉美诗抄》(1988)等。


作者: 曲涧清风    时间: 2012-11-11 00:37
本帖最后由 曲涧清风 于 2012-11-11 00:39 编辑

李金发前辈可算是我的诗歌启蒙老师,他的许多作品我还有很深印象,其诗歌在技巧上思想上都很值得研究!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2-11-11 11:52
今天刚刚才写了徐志摩的诗评,没想到本期重读经典今天又出炉了,俺的速度有些赶不上来。惭愧惭愧。
作者: 西玉    时间: 2012-11-11 16:25
象征主义的美流淌在诗行。远握!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2-11-11 17:02
需要多读几遍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11-12 11:14
象征主义派的诗歌表达隐晦,一个”隐“字,免去了一些致命的麻烦,如果不深入诗歌描写的背后,真不知道诗歌写了些什么,字面背后的隐喻,这就是象征一词的最好注脚。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2-11-12 22:30
要解读这首诗,面临很大的挑战!
经典作品只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未必是光耀千古的钻石。我们能给它一个客观的评价而不是溢美的评价,不论对前辈还是我们当下,都是一种尊重。李金发这首诗,在五四之后的1922年诞生,他的象征主义实际上是隐晦主义,有许多历史的和心理的暗角,难以畅明。我们今天解读就像考古一样,还不止。得费一番周折的。还是放弃吧。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2-11-13 11:31
我爱你的哭甚于你的笑

经典诗句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2-11-13 11:32
兼具文言白话之美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2-11-13 13:18
欣赏!
作者: 纪开芹    时间: 2012-11-13 14:02
我有好多期都没写评了,时间跟不上。下期多余的争取来写一个。
作者: 天上人间    时间: 2012-11-16 17:01
我得好好学学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11-16 22:24
优质的诗歌,慢慢消化吸收!
作者: 戒指    时间: 2012-11-18 10:20
去岁今朝,仰死求生。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作者: 吉晓武    时间: 2012-11-18 16:03
多读几遍。慢慢品味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11-25 17:49

作者: 赵会敏    时间: 2012-11-25 18:22
阅!{:soso_e160:}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