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王小妮:今天的诗意 [打印本页]

作者: 诗志不移    时间: 2021-4-13 13:33
标题: 王小妮:今天的诗意
大概十天前,我在中山大学的讲座比较正式地谈到了文学。我不太愿意谈文学,特别是谈诗,这些应该是一个人很内心的东西,不适于大庭广众间交流。但是今天我愿意选择这样一个非常困难的题目《今天的诗意》。虽然,这个题目非常困难,我还是做了准备,想在这里把我断断续续的想法和你们谈一下,你们来判断它是不是有某些道理,我也以这种方式来清理我自己,我喜欢像讲故事一样和你们来说话。

诗歌,在我们人类历史进程中很长久地伴随着各个民族,但是诗歌和我们中国人的关系是特殊的。你们慢慢想,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还没开始读书到渐渐长大,人是跟着诗歌走过来的。再长远地看,这个民族几千年以来就是跟着诗歌走过来的。虽然,其他的种族也都有诗或者歌的过程,但是中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诗歌几千年来变化非常小。我们知道《诗经》里面的诗歌是四个字的,然后有五言、七言,有汉乐府,有长短句,然后再回到五言、七言,大概就在这么样一个框架之中走了几千年,为什么几千年里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诗歌是不是可以不这样,是不是可以打乱。我们的古典诗歌在一种几乎没有变化的格式之中、悠远地伴着这个民族走到了现在。它在体例上,形式上几乎没有变化,我记得李清照用了那样一些叠句的时候,还有人说,哪有这样用的?

这样一个延续的重要的文体形式对我们这个民族究竟造成了什么,好像一直听到的都是肯定。我记得不久之前有年轻人批评说:中国没有什么新诗,中国的诗歌就是古典诗歌,古典诗歌才是美的等等。后来,又有老先生说中国的新诗实验是失败的,一小一老,说的都是结论性的话。

临来前,我做了一个实验,从唐诗三百首的十个体例中各选出了第一首,十首唐人的诗歌,八首都直接写到了山河,都借助山河来“起兴”,另两首之一是唐玄宗的诗,大意是他经过孔子出生地的感受。唐玄宗的这首诗里没有写到山河,我想这其中的道理是:他已经拥有了这个山河了,所有的山河通通都是他一个人的,他也就不再感慨这个山河了,他已经时刻感觉着山河自在我心中,所以他想些什么就直接写,不必要再借助山河说话。

都说我们这个民族的古老哲学是与自然和谐,当然我们现在不是生态的论坛,但是,我们现在和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最恶劣的程度。我没去过西藏,中国其他的省我都去过,很多地方都是直接去普通的乡村,坐长途大巴去。我们去甘南的郎木寺坐了九个小时的长途车,亲眼看见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河山糟蹋到如此程度,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当然,还有任意地对待自己的下一代也是相当罕见的,今天不谈它。

古典诗歌的经典们,大家都知道曹操的《观沧海》,还有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还有山河在呢,我觉得读出这样的句子心里挺沉重的,国破了,山河还有,如果国在,山河没了,太可怕的一个说法了。还有李煜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就是和唐玄宗相反的感觉。李煜已经没有江山时候,他写到的江山又是另一种感觉了。当然,还有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还有苏轼最著名的《赤壁怀古》:“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古典诗歌的精髓和我们的山河关系异常密切,但是,现在哪里还有那些山河呢?面目全非了。

第二点,我们来看古典诗歌的“模式性”。一个有着严谨操作模式的文学形式它的创造性势必会受到制约,比如,我们今天这个会场,很多人拥来拥去,我们用新诗可以写这个场面,而在古代看来很可能它是完全不入诗的。我刚刚听说,会场外面有一片湖,还没有名字呢,可能人们都希望给它起个有诗意的名字,湖的名字是希望可以入诗的,而走廊里拥了很多人,有人没有座位却不入诗。我记得宋朝的柳永写过被认为不入诗的诗,当年就有批评。一些泄露人的基本感觉的,被认为粗陋的、隐秘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得罪朝廷的,肯定不能随意写到诗里去。哪个皇上的名字,你把其中的字写进诗里很可能就会带来杀身之祸。不入诗的限制,一定使很多可以写成诗的感觉被我们古典诗词抛弃在外。

第三,在几千年这样漫长的过程中,都没有一个别的形式来颠覆古典诗歌的五言七言这个基本格局。乐府和宋词都有长短句,但是都没有构成颠覆,是不是这个文化有问题?它是不是困扰我们太久?是不是它太缺少自我反省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你们来帮我,我们一起想一想:它是不是太固若金汤了?像固定标号的棺材一样把我们活的人、把我们一代代孩子们都搁在里面不能自如地活动?格式的固定,使历代的文人骚客把文采全用在堆砌好词好句上,不断地制造出优美的词句来,认为这些东西堆在一起就是诗意的。就在今天上午的发言里,我还提到了“真善美”的问题,我始终质疑好词好句,也质疑真善美。所谓的真善美,这三个家伙之间也是冲突的,真实,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美,如果它们之间都冲突了,是不是会有问题?真实有的时候是恶的、是丑的。

我相信,真正的诗意不在好词好句之中,也不一定在真善美之中。那我们中国的诗意,它呆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在我们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一些并没有变成诗的东西,它本身是充满了诗意的,我随意给你们举两个例子:《世说新语》有这样一段,我全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吧。一个人喜爱钱财,另一个人喜欢木屐,这样两个人远近闻名,都会亲自打理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家在背后议论说,这两个有嗜好的人,谁的境界更高呢?于是有人来刺探。先来到喜欢钱财的人家中,那个人恰好在家里点钱,他看到来人之后,他的手前正好放了两个小竹箱,他把这两个箱子推到了身后,用身体遮住,然后才和别人谈话,眼色有些慌乱。同样的人又到了喜欢木屐的人家里去,那个人正在“吹火”——给他的木趿拉板涂蜡,涂一层蜡,可能相当于给皮鞋擦鞋油吧。他看见客人来了说:“请坐吧,木屐啊,真是好东西,我不知道这辈子能穿几双啊。”这人说话时候神情舒畅而自若。这段原文是:神色闲畅。悠闲舒畅的,于是众人认为两人的高下,自然就区别出来了。虽然《世说新语》的故事都很短,但是我们能感觉到中国古代叙事作品里是埋藏着诗意的。还有一个故事很悲壮。有一个君王战死在沙场,身体被切割成无数块,一个下属的将军看见自己的主人的惨死之后,就过去从碎的石片里把君王的心脏拿出来,托在自己手上,然后剖开自己的腹部,把主人的心脏放在自己的肚子里边,很快他也死去了。我们看见,中国古代曾经有这样的将士,为自己君王的尊严的不丧失,愿意把君王的心寄存在自己的体内。这中间包含着的就不是真善美,肯定不是美好,但是它是很壮烈的。

显然,上面的故事用古典诗歌不好表达,不容易入诗。类似的东西在古代典籍中大量存在着,不是以诗的形式,却包含着一种气息、氛围,一种笼罩,以它特有的“非诗”的形式呆在那儿,谁说这其中没带有诗意?如果硬把它写成诗,可能它另有的某种诗意,会被形式严格的诗给破坏掉了。你们可以试试,用那个七言五言的方式把它套一套,然后再去找找《世说新语》,还能不能有那些美,那些含量,那么不受拘束和开阔。

下面,我们进入新诗百年。我们的新诗,一下子就打破了几千年形成的东西,对仗呀,押韵呀,全部推倒重来,构建还是原来的那些,陶罐还是原来那个陶罐,它的内涵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是新鲜的东西了。假如山河不再,新诗和古典诗歌简直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我觉得完全没有可比性。

有很多人说,只有古典诗词才是美的,永远流传的,永恒的经典,而新诗一塌糊涂什么都不是,它们之间不可比。将来的发展,它们将并驾齐驱,那是未来,我们暂不推断,百年是不能和几千年去对抗的。但是,这百年来的颠覆性是伟大的,几千年的一成不变被一下子就颠覆掉了,新的诗意的大门敞开着。

究竟诗意是什么东西呢?刚才,已经说过了山河,我们出沈阳南下这一路上,山都是秃的,几年前,我去朝鲜,看见朝鲜的山是秃的,我觉得我们这边应该好一点,原来也是秃的。我们的山河,只能慢慢等它恢复。除了山河的破坏之外,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一个金钱年代。有人愿意回忆八十年代,好像那是个诗意盎然的时代,有人喜欢追忆那个年代,中国的新诗多么繁荣。我一点也不怀念那个年代,那个年代问题依然很多,任何年代的具体经历者都很难感到不同,八十年代也是平庸的,也是无聊的,并不是像现在的回忆文章里那么辉煌。经常,是时间把隐藏着的光芒和辉煌发现出来。

在这个金钱年代之中,好的感觉不断地被破坏,诗意自然在衰减。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农民,生活在宁夏,叫张联。前年,就在四月份,就在这个时候,我找到他的电话,想问问他那里种地了没有,没想到他的回答是,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种地。我问,不下雨呢?回答是,不下雨就不种地。因为,那里严重缺水。我买了飞机票去了宁夏,见到了这个叫张联的人的家乡。张联是个诗人。他写了一千多首《傍晚》诗,一千多首都是一个题目,就叫《傍晚》。我临来前还翻了他贷款自己印制的诗集《傍晚》,我发现他不写大地。宁夏的大地没什么可写的,他多数写的都是天空,各种各样的云啊。宁夏那个大地,你不知道,一股风沙起来,稍稍有点小草苗,就这么一点点高,那是好东西,是甘草,黑天后,农民们成群结队到地里盗挖卖钱。在这种生活中,张联保持着自己,写他的傍晚。但是,在他的一千多首诗歌里,有几首非常刺眼的,写的是:我进了城,城里全是有钱人,我提着我的皮在这市集上。他的诗歌里,不断地重复着出现“我提着我的皮走”。我问,你的意思,是贫困的人提着自己的皮囊吗?他说,不是,我的皮,就是我的羊皮。这样,我才知道不是人的皮,是羊的皮啊。不过,我不喜欢给诗歌一个固定的解释,最好是只感受不解释。就是说这个皮可以是这个,也可以是那个,是不确定的,这样,诗意才自如地存在。但是,我说到张联,不是想说诗意,我看到了金钱社会,对张联这样一个爱好诗歌的西北农民的巨大打击。他一进那个小小的县城,就觉得满街走动的都是有钱的人,而他每年种葵花的收入只有两千块,这个钱要养两个小孩子读书,刚刚上中学的孩子。你们都知道农民家里要养一个大学生有多难,靠下雨才能下地种葵花的农民那就完蛋了,简直没法活了。这样,张联已经为了他的孩子而离开了乡村,到县里去,为孩子受到好一些的教育。而他的傍晚诗就很难再坚持写下去了。一个人,不可能不追求好生活,而只顾写诗吧。

那么诗意呢,诗意还在吗?

去年的十月份,我去了黄山,去黄山下面的旅游点宏村。那天正好是一个周末,旅游的人很多,进村以后,有一片湖,一个不大的水面,十月下旬了,荷叶基本都干枯了,湖中间有座桥,进村的人都要经过这个小拱桥,所有人都这样走,一字排开,小桥很窄,不能并排走,只能走一个人,一个跟一个,像蚂蚁搬家一样走。走在我前面的一个人,突然停住了,大家走的节奏忽然被他打断了,他停住,站在那儿,在桥中间最高那个位置上,四面看了一下,朝天说了一句:“江山如此多娇”,说完了这句话之后,他赶紧继续往前走,人流也跟着畅通了。当时,我觉得特别好笑,就是这样一个人,那个样子像个乡镇干部,腰上戴着一个盒子,盒里装着手机,这样一个胖胖的人走到那儿,看到一片干枯了的水,打乱了整个人流的行进的步奏,他一停,所有人都要停啊。他站在桥头,发了一句感慨,他感觉到了诗意,还不是他自己的,是毛泽东的那句“江山如此多娇”,他都没造出一个自己的句子来。他自己的诗意被毛泽东的好词好句给代替了。

宏村的经历让人觉得,今天也照样有诗意,甚至今天不受拘束的诗意,比过去古典诗歌的时候更多。

今天的诗意,对诗人的要求更高了,当什么都可以写成诗的时候,你必须得抓到真正的诗,这个时候,它是有相当难度的,而当一个套路给你,谁都使用的时候,诗意可能被理解为一个格式了。

当我们不再依赖任何技术,没有对仗,没有押韵,没有典故,也没有词汇的各种限制,什么都能写到诗里,靠的就是我们人类基本的敏感,人的基本的能力再次被强调,一句话,在这一刻是诗,在下一刻就不是了。刚才,走廊里很多人,也许我能把这些人写在诗里,也许别人写它就不是诗了。诗意永远是转瞬即逝的,所以诗也只能转瞬即逝,绝不能用一个套路和一个什么格式把它限定住。所以诗意是不可解释的,它只是偶然的,突然的出现,谁撞到,它就是谁的,谁抓住,它就显现一下,它只能得到一种瞬间的笼罩,瞬间的闪现。

第四,真正的诗意和真正能够追求到诗意的人必然边缘。上午我们的讨论里面,很多人都在讲那个宏大的、主流的东西。当然,他们让我讲一讲诗歌,我不太愿意,不太想说话,我觉得诗和诗人和那个场合是完全不同的。诗人和诗必须心甘情愿地呆在边缘,这是必须的,你如果是主流,你就不是诗。因为,只有边缘,才是稀有的、独立的,没有被另外的东西干扰影响,你的脑子始终保持着的是新鲜感,徐老师说也是悲惨的。而悲惨是一种美,在有的时候。

最后想对你们说,今天的诗人靠着诗意保持着自身最新鲜最单纯的状态,这是我要跟你们强调的,这是人类最美的东西。可能将来的生活不断磨灭人身上的诗意,但是,只要有某些自己感受的小的片断保留下来,它就是最美好的东西。写诗的人和社会的关系,我觉得永远在这种戒备的、紧张的、敏感的状态中,在“我不相信的”这样一种状态中。这是诗人,也是你们年轻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的根本关系,如果离开了这个关系,就没有任何的诗和诗意可谈了。

==================
王小妮,女,满族,1955年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毕业后做电影文学编辑。1985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诗人节”。2001年夏受德国幽堡基金会邀请赴德讲学。2003年获得由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曾获美国安高诗歌奖。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14 06:46
现代诗对诗意的要求确实是更高了。。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14 06:48
诗意是一种思想认知,不同阶段的认知也影响了对诗意的理解。同样一首诗,以前感觉很有诗意,一段时间后可能又会觉得诗意全无。
作者: 邂逅    时间: 2021-4-15 08:13
徐老师的夫人,诗坛少有的高材生
作者: 邂逅    时间: 2021-4-15 08:14
正月 发表于 2021-4-14 06:48
诗意是一种思想认知,不同阶段的认知也影响了对诗意的理解。同样一首诗,以前感觉很有诗意,一段时间后可能 ...

有道理,有些小时候看的古诗,现在读没什么意思了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16 06:59
邂逅 发表于 2021-4-15 08:14
有道理,有些小时候看的古诗,现在读没什么意思了

新诗也一样。最明显的是看自己写的东西,以前感觉很不错的,过段时间再看会觉得面目全非,
作者: 诗志不移    时间: 2021-4-19 09:12
正月 发表于 2021-4-16 06:59
新诗也一样。最明显的是看自己写的东西,以前感觉很不错的,过段时间再看会觉得面目全非,

一切皆流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0 08:34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0 15:26
正月 发表于 2021-4-14 06:48
诗意是一种思想认知,不同阶段的认知也影响了对诗意的理解。同样一首诗,以前感觉很有诗意,一段时间后可能 ...

诗意是一种思想认知?不对,应是一种艺术理念通感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0 15:29
正月 发表于 2021-4-14 06:48
诗意是一种思想认知,不同阶段的认知也影响了对诗意的理解。同样一首诗,以前感觉很有诗意,一段时间后可能 ...

因认知可随时间、空间改变,而诗意则相对永存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1 08:20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0 15:26
诗意是一种思想认知?不对,应是一种艺术理念通感

原本不是,但在形成诗(作品)过程中就是了。诗(作品)本身是思维的产物。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1 08:21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0 15:29
因认知可随时间、空间改变,而诗意则相对永存

不会永存的。今天感觉有诗意,过段时间没准又感觉没有诗意了呢。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0:20
正月 发表于 2021-4-14 06:48
诗意是一种思想认知,不同阶段的认知也影响了对诗意的理解。同样一首诗,以前感觉很有诗意,一段时间后可能 ...

诗意是对一种事物(包括思想、情感、道理、自然、规律等)的艺术化修辞后表现的升华效应,这种效应必须有主、客双观促就使然,即:1. 即便是思想家,即便他到临终前,也不会对无诗意作品,得出任何有关诗意的思想认知;2. 再好、再优秀,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诗歌(有诗意作品或事物)在幼稚、弱智、思想认知缺陷者面前,直至其双方告别人类,告别世界亦无所谓诗意可言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0:35
正月 发表于 2021-4-21 08:20
原本不是,但在形成诗(作品)过程中就是了。诗(作品)本身是思维的产物。

诗意与思想认知非属同一层面;所谓诗意,是思想认知的艺术性、修辞性表现,注意:不是表述,因风花雪月,德行善举,妙语华章,其艺术性、修辞性表现,自然世界,诗歌作品等皆客观具有;而思想认知,则视人的个体
现状而论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0:45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1 10:35
诗意与思想认知非属同一层面;所谓诗意,是思想认知的艺术性、修辞性表现,注意:不是表述,因风花雪月, ...

只要我们写的是诗,它有诗意(正常的、约定俗成的,主流的,无违公序良俗的修辞、通感,),任何时代,永远是诗歌,除非你当时写的那些文字,您自己曾一度自认为诗,现在,您觉悟了,或真的懂诗意、懂诗歌了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0:46
正月 发表于 2021-4-14 06:48
诗意是一种思想认知,不同阶段的认知也影响了对诗意的理解。同样一首诗,以前感觉很有诗意,一段时间后可能 ...

只要我们写的是诗,它有诗意(正常的、约定俗成的,主流的,无违公序良俗的修辞、通感,),任何时代,永远是诗歌,除非你当时写的那些文字,您自己曾一度自认为诗,现在,您觉悟了,或真的懂诗意、懂诗歌了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1:00
正月 发表于 2021-4-16 06:59
新诗也一样。最明显的是看自己写的东西,以前感觉很不错的,过段时间再看会觉得面目全非,

您这种感觉落差缘自对诗与非诗之思想认知,说明您现在开始去用公认诗意是否存在界定自己的所写 这对自己及广大茶客岂非天大喜讯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1:05
邂逅 发表于 2021-4-15 08:14
有道理,有些小时候看的古诗,现在读没什么意思了

只要有诗在,诗意就在,不论古往今来今后,除非您写的不是诗,或是您的诗意认知,随着年龄,被什么潮流变异了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4:07
正月 发表于 2021-4-21 08:20
原本不是,但在形成诗(作品)过程中就是了。诗(作品)本身是思维的产物。

应该是您对诗意的含义或称概念的理解有问题,诗意不是主旨主题中心思想,诗的含义;诗意是一种艺术修辞表现反映或感应,他是依附在主旨主题中心思想之上,使主旨主题中心思想得以美化升华因而主旨主题中心思想更深刻更明了更易于、乐于受众接受、享受;有同旅游,不是去北京去南京去东京,而是去北京去南京去东京的途中及方式所产生的愉悦、郁闷、等感觉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4:31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1 14:07
应该是您对诗意的含义或称概念的理解有问题,诗意不是主旨主题中心思想,诗的含义;诗意是一种艺术修辞 ...

诗意不是主旨、主题、中心思想、诗的含义、立意、撰写初衷、要表达的本意,而是这些思维的产物(您的用词)呈现方式所生成的艺术效益感;山河湖海、风花雪月等一切事物人物皆有可能表述、写出、画出,但非皆有诗意,因没有艺术性修辞,没有产生艺术性通感,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诗意必须主观、客观经通感共鸣而产生,朝阳暮霭晨曦晚霞再有诗意,其客观是牛马,则诗意对双方而言=0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4:40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1 14:31
诗意不是主旨、主题、中心思想、诗的含义、立意、撰写初衷、要表达的本意,而是这些思维的产物(您的用词 ...

反之,我们用了艺术性修辞,产生有艺术性通感,即使我们要写,要画的是牛马,猪狗,一草一木,皆有诗意在,无论过去现在抑或将来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1 14:46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1 14:40
反之,我们用了艺术性修辞,产生有艺术性通感,即使我们要写,要画的是牛马,猪狗,一草一木,皆有诗意在 ...

之所以您认为曾经写的东东已诗意全无,正是那写文字原本就不是诗,抑或其客体你变了,对诗歌的认知变异了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2 06:41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1 14:07
应该是您对诗意的含义或称概念的理解有问题,诗意不是主旨主题中心思想,诗的含义;诗意是一种艺术修辞 ...

诗意也是意识的一种,意识就是思想。你把思想看得太高大上太神秘了。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2 06:47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1 14:07
应该是您对诗意的含义或称概念的理解有问题,诗意不是主旨主题中心思想,诗的含义;诗意是一种艺术修辞 ...

你说的反应和感应本质上都是意识,都是思想。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2 06:48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1 11:00
您这种感觉落差缘自对诗与非诗之思想认知,说明您现在开始去用公认诗意是否存在界定自己的所写 这对自 ...

一切皆流,你忘了么?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哪来什么永恒。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2 06:49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1 10:46
只要我们写的是诗,它有诗意(正常的、约定俗成的,主流的,无违公序良俗的修辞、通感,),任何时代,永 ...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2 10:24
正月 发表于 2021-4-22 06:48
一切皆流,你忘了么?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哪来什么永恒。

不久前,一茶友曾言,你忘了么?变化永恒。之所以您自觉所写现已诗意全无,正是自己对诗意理解之变化,不是吗?诗意能是诗的本意吗
天下万事万物皆有诗意,又皆无诗意,视主客双方而定,之所以您自觉曾写现已诗意全无,说明您自己的思想认知对诗歌,对诗意有所变化,有所提升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2 10:38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2 10:24
不久前,一茶友曾言,你忘了么?变化永恒。之所以您自觉所写现已诗意全无,正是自己对诗意理解之变化,不 ...

《猫蝶图,五牛图,奔马图,松鹤图,江雪图等》非诗歌亦皆大有诗意,但非您所谓思想;如其受众是幼儿,残障,抑或非中国通,这等客观受众尚有思想,但《猫蝶图,五牛图,奔马图,松鹤图,江雪图等》对其诗意感应全无,小弟理解此诗意非您误解之诗的原意本意用意立意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3 06:22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2 10:24
不久前,一茶友曾言,你忘了么?变化永恒。之所以您自觉所写现已诗意全无,正是自己对诗意理解之变化,不 ...

对,一切皆流。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3 11:34
正月 发表于 2021-4-22 06:41
诗意也是意识的一种,意识就是思想。你把思想看得太高大上太神秘了。

诗意也是意识的一种,意识就是思想你把思想看得太高大上太神秘了。
等于在说:

诗歌也是文章的一种,文章就是作品。你把作品看得太高大上太神秘了。


看来正大诗歌主持兄:时至今日,您仍然未解何为诗意,难怪楼主郑重加严正发文流派诗歌网:《王小妮:今天的诗意》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3 11:48
正月 发表于 2021-4-22 06:41
诗意也是意识的一种,意识就是思想。你把思想看得太高大上太神秘了。

诗意也是意识的一种,意识就是思想。

如是,敢问:


江河湖海,日月山川,风花雪月,玫瑰、茉莉、紫罗兰,天坛、北海、万寿山


等等等,天下万物皆有诗意,


但是,他们有意识,有思想吗?


你把诗意看得太形而上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3 11:52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3 11:48
诗意也是意识的一种,意识就是思想。

如是,敢问:

诗意不解者竟然有您,诗坛太可怕了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4 08:11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3 11:48
诗意也是意识的一种,意识就是思想。

如是,敢问:

诗意是意识的一种,但意识不都是诗意,这个道理明白吧?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4 08:13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3 11:34
诗意也是意识的一种,意识就是思想。你把思想看得太高大上太神秘了。
等于在说:

贝多芬是人,贝多芬高大上,不代表所有的人都高大人。这个关系你搞混了。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4 11:07
正月 发表于 2021-4-24 08:11
诗意是意识的一种,但意识不都是诗意,这个道理明白吧?

小弟赞同:诗意是意识的一种,但意识不都是诗意,我们基于此共识后应进而认清:能睿智鲜明、机巧
透彻在风格、态势、情调等客观感应、反映方面最
大化趋向体现、表现、展露,富含艺术性、修辞性、
通感性等之意识该是诗意独有特性,该是其有别其
意识共性之关键所在,即:诗意之定义;接下来的这个道理明白吧?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5 07:19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4 11:07
小弟赞同:诗意是意识的一种,但意识不都是诗意,我们基于此共识后应进而认清:能睿智鲜明、机巧
透彻在 ...

诗意这种东西不可描述,所谓妙不可言的那种。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5 10:28
正月 发表于 2021-4-25 07:19
诗意这种东西不可描述,所谓妙不可言的那种。

小弟坚信祖国语言丰富强大 坚信诗意可描述为一种通感,即共性意识认知,这种通感意识认知主观呈现鲜明透彻,竭尽快捷灵动、深刻隽永、雅俗共赏、淋漓酣畅;客观感应睿智机巧、艺术动人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5 10:31
正月 发表于 2021-4-25 07:19
诗意这种东西不可描述,所谓妙不可言的那种。

只要我们领悟何为诗意,绝无所谓妙不可言的那种。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6 06:29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5 10:28
小弟坚信祖国语言丰富强大 坚信诗意可描述为一种通感,即共性意识认知,这种通感意识认知主观呈 ...

同感是一种修辞。修辞本身只是工具,不是诗意。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6 06:31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5 10:31
只要我们领悟何为诗意,绝无所谓妙不可言的那种。

说明你捕捉到的诗意境界很一般,还没超越语言。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7 15:21
正月 发表于 2021-4-26 06:31
说明你捕捉到的诗意境界很一般,还没超越语言。



其实,诗意就是很一般,就是很普通;

我们已经断言:万事万物皆有诗意;

比如,姐姐两字,在常人眼中、耳中,不是诗,甚至不成文,

可在一张破纸屑上,歪歪扭扭,呈现在狱外的,从未谋面的亲人眼里

这个几岁男孩的两个字,诗意满满,催人泪下


诗意不是您仍然误解的诗的本意,它不是语言,是一种能快捷、深刻、明确、淋漓通畅表现事物的通感、修辞感,对主、客双方,诗意的有无,是互为的,相对的;

我们皆知的那个无字碑,那块表,那根鱼竿,等等等等等等都有诗意,有无诗意,唯有视您是否懂诗意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8 07:21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7 15:21
其实,诗意就是很一般,就是很普通;

我们已经断言:万事万物皆有诗意;

我压根没说过诗意是语言。否则就不会说妙不可言了。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8 10:25
正月 发表于 2021-4-28 07:21
我压根没说过诗意是语言。否则就不会说妙不可言了。

是的,诗意并非语言,但其概念并非妙不可言,至少不可以误解它是诗的本意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8 11:12
正月 发表于 2021-4-28 07:21
我压根没说过诗意是语言。否则就不会说妙不可言了。

是的,诗意并非语言,但其概念并非妙不可言,至少不可以随同楼主 王小妮,应和其论说:误解诗意是诗的本意,误解诗意是一时的、阶段性的,时代性的,误解诗意不是永存的,不是万事万物皆有的;而当我们坚信诗意是永存的,坚信诗意是任何事物永远具有的通感升华效应,我们就不会费解自己当初写的东东诗意全无,因为那些东东原本就没有世人皆知的深刻隽永,快捷易懂,深入浅出,简洁到位,鲜明流畅,没有这样的艺术性、通感性表现 反之,同理,仅限秦歌汉赋、唐诗宋词,何止千百,再过千百年代,其诗意仍在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4-28 11:26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8 11:12
是的,诗意并非语言,但其概念并非妙不可言,至少不可以随同楼主 王小妮,应和其论说:误解诗意是诗的本 ...

诗意是建立在、存在于一切事物(包括意识,以及非诗作品等事物)之上的一种通感意识的艺术感、修辞感表现,与客观、客体是相对、互为存在、生效,产生作用的,从楼主 王小妮,论说,不难读出,何为诗意,一纸空文,不见真谛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4-29 07:22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4-28 10:25
是的,诗意并非语言,但其概念并非妙不可言,至少不可以误解它是诗的本意

没说妙不可言是诗意的定义。诗意妙不可言,但妙不可言的不都是诗意。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21-4-29 13:57
这个民族几千年以来就是跟着诗歌走过来的。
作者: 诗志不移    时间: 2021-5-10 08:50
严家威 发表于 2021-4-29 13:57
这个民族几千年以来就是跟着诗歌走过来的。

像中国这么重视诗歌的好像还真不多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21-5-10 15:00
诗志不移 发表于 2021-5-10 08:50
像中国这么重视诗歌的好像还真不多

夏安笔健!
作者: 李世纯    时间: 2021-7-3 10:18
正月 发表于 2021-4-29 07:22
没说妙不可言是诗意的定义。诗意妙不可言,但妙不可言的不都是诗意。

总结一下:
诗意是:

可快捷、酣畅迁移、代入的认知通感(越快捷、酣畅,越具诗意)


作者: 正月    时间: 2021-7-4 07:01
李世纯 发表于 2021-7-3 10:18
总结一下:
诗意是: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