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向金庸大侠索要稿费 [打印本页]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11-14 14:10
标题: 向金庸大侠索要稿费
通常在人们看来论古诗莫如唐诗、言词莫如宋词,唐宋之后的诗词总给人一种昨日黄花的感觉。持这种观点多少是一种误解,元明清的诗词艺术同样取得了很高成就。单纯就清诗词而言,纳兰容若的词纯真本色直追李煜,甚至有《红楼梦》研究者认为纳氏很可能还是小说中贾宝玉的原型。吴伟业之《圆圆曲》等诗作,将白居易叙事风格发挥到一种极致。象这样杰出的诗词大家还有很多,确切地说相对于唐诗宋词而言清诗词只是“稍逊风骚”而已,并非到了无足论道的悲惨境地。
在众多著名诗词方家中,查慎行便是其中较突出的一位。查慎行,清代著名诗人,传说他五岁便能诗,六岁“通声韵,工属对。”十岁曾作武侯论。查慎行受经史于著名学者黄宗羲,诗法学于桐城诗人钱澄之,声名早著。入朝后从军西南,随驾东北,饱览各地风光,所著甚多。其诗以“空灵”创新为尚。得力于陆游很深,受苏轼的影响亦大。工于刻画锻炼,又多采用白描手法。袁枚《论诗绝句》称其诗“一味白描神活现,画中谁似李龙眠”。拟之以北宋画家李公麟。清初诗人多学唐,查慎行兼学唐宋,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有成就的作者,对诗坛影响极大。赵翼《瓯北诗话》认为:“梅村(吴伟业)后,欲举一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工力纯熟,其功力之深,则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查慎行“平生所作,不下万首”。后经删定为4600余篇,按时地编次为《敬业堂诗集》48卷,《续集》6卷,另有《词集》2卷。
查慎行的后继者亦名人辈出,其中有两位杰出人物令人侧目。一位是以翻译普希金、雪莱、拜伦等国外著名诗人的作品而闻名于世的著名翻译家、诗人穆旦(穆旦原名查良铮);一位则是中国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金庸原名查良镛)。耐人寻味的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两人的态度却是迥乎不同的。穆旦曾经对一些年青的诗人说过大意类此的一段话:“近来看了许多古诗我感到很失望,中国古诗的意象太陈旧,完全无法运用于现代派诗歌创作。”金庸则自始至终对中国古典文化推崇备至,表现在他的武侠小说中不仅武侠人物多有古风、表达方式古色古香,甚至其小说《鹿鼎记》的回目还直接袭蹈其先祖查慎行的诗句。
我对这两位人物都十分敬仰,不过就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更为赞同金庸先生的主张。我始终觉得当下的中国现代派诗歌缺少灵魂,更缺少艺术性,譬如现在所谓的口语诗即是一例。说到口语诗,倒是让我想起胡适之先生在二十世纪初倡导的“白话诗”。应该说胡适之先生在多年前提出这样的主张还是很革命的,不无历史进步意义;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诗人们犹在拾人牙慧则只能说在开历史的倒车。遍观口语诗歌作品,甚至远不能与白话诗草创时期的胡适之先生的诗歌堪堪相比,即使口语诗的倡导者韩东、于坚也莫不如此。诸如胡适先生的诗歌:“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其平实直朴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性,令人震撼。这首诗初品读起来也许并不觉得什么,但如果将其放置于今天泛滥成灾的口语诗作之中实属珍品。如果说胡适之先生这样的作品都甚至会为后人所诟病,其诗歌主张会淹没于诗歌之洪流,则今天口语诗歌的命运是不难想见的。这样的一种诗潮居然也能统治中国诗坛、甚嚣尘上,只能说明中国诗歌之退步已经深入骨髓了。
中国诗歌自当寻找到另外的途径,虔诚地向中国古诗学习不失为现代诗歌一改颓势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古诗应该成为现代派诗歌创作的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矿藏。可惜的是中国诗人们大抵都会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古诗采取一种令人不可想象的冷漠态度。诸如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其灵感便出自一首古词:“丁香空结雨中愁。”如果戴望舒先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很有可能为中国开辟出一条融古诗与现代诗于一炉的诗歌道路的,可是当时的著名诗人如卞之琳、施蜇存等对他的这种努力均持否定态度,甚至戴望舒自己对这首诗也颇多怀疑,以致在随后的一部自选诗集中甚至将这首诗给拿掉了。
建国后,著名诗人舒婷写过一首古韵流风的诗歌《致橡树》,其高雅、唯美的艺术风格时常会使我自叹弗如。有许多时候我都在想这样的一首诗即使把它放在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集中也完全可以发现其散发着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舒婷敢于坚持自己,沿着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她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取得伟大成就的诗人,很可以为中国诗歌开辟出一条新路。可惜的是在众多新生代诗人的围攻之下,她放弃了这种努力,到今天这样一位著名诗人甚至于都写不出哪怕一首诗歌了,仿佛一颗流星自绝于诗歌历史。
如此惨痛的事实一方面说明诗人无法坚持自己的遗憾,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代派诗歌对诗歌创作的戕害。因为这些人那种可怕的唯西方、唯现代是从的恶习,严重地制约了诗歌的发展,使得诗歌向着恶俗化、平庸化发展,中国诗歌迅速地堕落成为不争的现实。可悲的却是中国诗坛都不觉醒,听任在一种低劣的状态之下自欺欺人地苟存着,使得中国诗歌陷入自有诗歌以来最平庸、最恶俗的境地。
就诗歌创作而言,倒不妨一如金庸先生那样认认真真地向其先祖取经。中国古诗几千年的丰厚滋养是无论如何也能造就出一大批十分优秀的诗人的,现代诗歌欲完全隔断同古诗的联系是无法想象的,恐怕世界上也只有中国诗人做到了完全同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作彻底的阉割。在向古诗取经方面应该说还是需要天才的创造性的,而这正预示着这一发展方向将为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开辟出一条十分广阔的前景。
说到我与查慎行的渊源,还得说到这样的一首诗。以前的高中课本中曾经选用过查慎行的一首诗《舟夜书所见》,原诗如次:“夜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一直以来,我都深为这首诗所吸引,总觉得这首诗中蕴含着某种让人无法捉摸的魅力与美。仿佛是闪烁在茫茫黑夜里的一星灯光,感觉着近在咫尺,实则遥远无比,你不能凭个人才智感知它,领悟它、把握它。是多少年之后的一个夜晚,我濒临一片朗月照耀的水域,看着汹涌的波涛将皓月散作千丝万缕,我忽然回想起多年以前曾学过的这首诗。刹那间,我感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某种十分诗意的东西,而这种诗意的获得与才华无关、与自己多年来的苦苦求索也无关,这种诗意的获得只与年龄相关,与一种内心的宁静相关,这是多年前懵懂蒙昧的我所无法感知的。于是我欣然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
怀着一颗驿动敏感的心灵
怀着一颗驿动敏感的心灵,
我用浩瀚的海洋盛装明月。
得到的却只是记忆的碎片,
澎湃汹涌间散作千丝万缕。
历经岁月沧桑痛苦的煎熬,
心灵复归平静若一泓止水。
却收获破镜重圆皓月一轮,
深藏记忆深处似从未失去。
这首诗歌的第一部分显然承袭了查慎行诗歌的原意,诗歌的第二部分则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升华。大意谓年青的时候是那样壮怀激烈,总试图用大海去盛装明月,只有到暮年时才会蓦然明白,有时即便只是一泓止水却能收获一轮完整的明月。这首诗是抒情的,却也蕴含深邃的哲理性,融古诗的意境于现代诗歌创作之中,很能体现出我的诗歌追求。应该说古诗并非不能运用于现代诗歌创作之中,只不过在今天、在这种探索远未取得成功之前,其探索之路恐怕会是异常艰辛的。它要求诗人不仅对现代派诗歌创作相当谙熟,也要求诗人甚至对古诗创作也要有相当的造诣。同时正因为它是一种新生事物,读者接受这样的诗歌尚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读者培养一种全新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甚至还是十分漫长的,因此,在此过程中诗人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得忍受孤独与寂寞,得不畏惧来自他人的漠视与否定。即使我没有戴望舒那样的才华,即使我写不出一如舒婷之《致橡树》那样的杰作,但是我必须远比戴望舒、比舒婷更懂得坚持自己。在很多时候,我甚至已经做好了被一辈子埋没的心理准备,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得坚持下去,不为别的,因为只有我才能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触摸到这种真正具有中国意味的诗歌创作模式。
这以后的一天,一位名“紫色心情”的网友得知我出版了一部诗集《我想起昔日的那位旷世英雄》,便提出要购买此书。说实话,这还是我的诗集出版多日来的第一次销售。收到诗集后,这位网友还专门发来短信说她特别喜欢诗集中的这首《怀着一颗驿动敏感的心灵》。这位读者的鼓舞让我十分感动,使我有了想为她写一首诗的冲动。很快,我便袭蹈查慎行诗原意创作了另一首诗歌。
赠“紫色心情”
任凭晦暗无际岁月的煎熬,
我只聆听一种心灵的呓语。
仿佛是静夜里孤寂的烛光,
黯然感受命运的无助凄惶。
纵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新的生命轨迹已悄然显现。
诗歌呵,散作满河的星辰,
而我仍将是那唯一的烛光!
这首诗的第一节极言自己的诗歌创作道路之艰难,第二节与原诗虽一脉相承却能另出机杼,实属难能可贵。可能当时的自己对现实还是会抱有太多的奢望,总认为自己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一种许多诗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方式来演绎中国诗歌,在这方面我自认为是取得了杰出成就的,我想我应该是能看到一线曙光了吧。因此,我会在诗歌中如是写道:“纵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新的生命轨迹已悄然显现。”然而现实却再次让我的希望落空了。我的诗集曾赠送给许多评论家,但很少有评论家愿意为我的诗歌作品写批评意见。或许在他们看来我的创作方式已经陈旧了,这并不是一个推崇唯美的时代,诗歌创作需要的倒是审丑;诗歌也不需要努力地挖掘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需要的反倒是恶搞,是俗不可耐的口语化创作;诗人需要的不是崇高,而是崇低……我费尽心力地向一些书店推销我的诗集,很少有书店愿意接纳我的作品;偶尔有书店愿意帮我推销可是销售了一年多业绩始终为零。我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作品不好,可是对这样的结果真的深受刺激。我很想知道究竟是我错了,还是这个时代错了?
后来我终于想清楚了一件事,我的诗集只能自己亲自去销售,因为只有我才真正懂得自己诗歌的价值,我可以一边销售一边向读者讲解我的诗歌作品。作为湖北人,我的首选自然是武汉大学。我在这所大学作过三次“传销”活动。作为一个推销人员,我并不成功。许多经过“书摊”前的学生甚至很是奇怪:“这个卖书的人怎么只卖一种书?”而根本不知道我其实在推销自己的诗集。第一次销售在我巧舌如簧的鼓动下好歹售出二本;第二次似乎更上一层楼,售出了三本。我对这样的销售业绩并不感到气馁,我想只要自己足够坚持是会让更多武大学子了解到我的诗歌的。当我信心百倍第三次摆出自己的诗集欲向莘莘学子们宣传自己的诗歌作品,藉以丰富武汉大学的文化生活时,这时却开来一辆车,车上走出两位城管,很礼貌地亮出自己的证件对我说:“这里不允许摆摊。”这下好了,举中国之大,甚至都找不到一处能够自由销售自己诗集的地方了。
据说中国人正在下定决心要丰富国人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繁荣。至少我知道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促进诗歌的繁荣将只是一个美好的奢望。在中国大陆是没有任何指望了,我只能寄希望于金庸先生,看在我如此天才地剽窃查慎行诗歌的份上,好歹给我一些稿费吧,中国的现实实在是太折磨人了呀!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1-15 06:53
后来我终于想清楚了一件事,我的诗集只能自己亲自去销售,因为只有我才真正懂得自己诗歌的价值,我可以一边销售一边向读者讲解我的诗歌作品。
见出作者的才华及关于诗歌的智慧功底,更见出须景仰的精神!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2-11-15 11:08
中国诗歌自当寻找到另外的途径,虔诚地向中国古诗学习不失为现代诗歌一改颓势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古诗应该成为现代派诗歌创作的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矿藏。
赞同。弘扬传统,鞠翠创新才是中国诗歌的最好出路。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11-15 18:52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1-15 06:53
后来我终于想清楚了一件事,我的诗集只能自己亲自去销售,因为只有我才真正懂得自己诗歌的价值,我可以一边 ...
可惜我要养家糊口,不是闲云野鹤呀!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11-15 18:53
水云生 发表于 2012-11-15 11:08
中国诗歌自当寻找到另外的途径,虔诚地向中国古诗学习不失为现代诗歌一改颓势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某种程度上 ...
在向古诗取经方面应该说是存在着很广阔的天地的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11-15 18:55
龙少则 发表于 2012-11-15 13:58
穆旦之所以这么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他根本写不出好的古体诗,才这么说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代 ...
我想他的才华还是够的,可能还是态度问题,过分地崇洋媚外在诗人中间是很成风的,即使是口语诗人如韩东也是过分地强调诗歌的西化。难道写几句口语诗也得要唯西方是从吗,没有西方诗的教导,这些人甚至连话都不会说了吗?简直滑稽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11-15 19:40
拜读 鼓掌 {:soso_e142:}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2-11-15 22:26
诗歌呵,散作满河的星辰,
而我仍将是那唯一的烛光!
{:soso_e182:}
作者: 尹煜的诗歌 时间: 2012-11-16 01:52
拜读。再读。
作者: 萧清 时间: 2012-11-16 15:34
作者很有意思。要是我,肯定不去卖自己的诗集,我好面子。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11-16 16:01
萧清 发表于 2012-11-16 15:34
作者很有意思。要是我,肯定不去卖自己的诗集,我好面子。
我是那种没面子的人,现实逼得人如此,没办法,可惜的是现在不要面子都不行了,甚至卖的地都没有了。
作者: 萧清 时间: 2012-11-16 16:11
涂鸦童子 发表于 2012-11-16 16:01
我是那种没面子的人,现实逼得人如此,没办法,可惜的是现在不要面子都不行了,甚至卖的地都没有了。
哈哈,远握。问候。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11-17 13:36
萧清 发表于 2012-11-16 16:11
哈哈,远握。问候。
虽然没有面子,还有一双手。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