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它应该进化为人——读神青赶诗歌一组 [打印本页]

作者: 舟自横渡    时间: 2023-10-4 06:29
标题: 它应该进化为人——读神青赶诗歌一组

带来温情
文/神青赶

农夫救冻僵的蛇
蛇苏醒了
咬农夫一口
不是
两口,三口
更不是
四口,五口
这说明
蛇没有那么恶毒
这给那个冬天
带来温情

        蛇没有那么恶毒——显然,蛇自信一口足以让农夫丧命或者丧失抵抗力,那么就没有必要浪费毒液了。再则,冬天里,万物萧杀,蛇通过冬眠而不是吃更多以维持生命,使更多的生命有机会活下来,这确实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温情。不像人类,人在冬天需要摄入更多高热量的食物来对抗寒冷。当食物不够时,要么饿死,要么掠夺。但人的问题不止于此——即便不是冬天,食物充足——战争和屠杀也会因为某些人的不人道的欲望而发生。或许,蛇蝎心肠指的便是这样的人罢。
        遗憾的是,寓言里的农夫终究没有活过来。临死前,他说:“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我欣赏农夫的坦诚坦然,他为自己的宅厚仁心付出了代价。如果农夫的报应能够为读故事的人带来一些启迪,也未尝不是死得其所了。只是毒蛇的去向不明,至少几十年来,一直在我心头缠绕不去,以至于成为一个难解之谜。今天,有幸从神青赶的《带来温情》里发现了一些线索。我感觉这条蛇很像古时候的王朝,明明已经僵硬,或者已被打死。一倏忽,它又在原地复活了。是农夫把它救活的吗?确切地说,是农夫们把它救活的吗?似乎是,似乎又不是,也许是吧。毕竟,在据说揭竿而起的农夫都是为了打死咬他们的蛇,最没有可能救一条蛇的地方,救一条蛇的人总是及时出现,挽狂澜于既倒。而自己想成为一条蛇的人更如鲫之过江。
        总之,历史这条蛇是不好惹的,是要吃人的。至于它吃了多少人,恐怕没有人可以统计出来。它没有那么恶毒,给某个冬天带来温情的时候,在历史里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只出现在神青赶的诗里。此乃神青赶《带来温情》带给我的启发。他通过古老的寓言来寓意有些人连蛇都不如,有些王朝比蛇都恶毒。在读诗的同时,我忍不住默默祈祷那个冬天不只是故事里的那个冬天,那个冬天苏醒的毒蛇也只咬农夫一口。“不是/两口,三口/更不是/四口,五口”。虽然同样是死,但只咬一口的温情还是值得期待的;虽然“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但我仍然相信二千年后盗亦有道!或者,早已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了。




鲁迅
文/神青赶

一边呐喊
一边抽烟
周围烟雾缭绕
呐喊的人
越来越模糊



       “呐喊的人/越来越模糊”,这是好事。呐喊的人太清晰了,效仿的人一多,民族脊梁就不那么稀有了。自然,保护的力度也就没有这么烟雾缭绕了。



握在手里的獠牙
文/神青赶

他仰望大树的树梢
像仰望星辰
“该倒了,大树”
他说出低沉的咒语
他渴望听到轰然倒塌
“越高大越应该倒下”
“总有很多坏的生长
,高高在上”
他拿出锯子
反复审视着锯齿
“这些獠牙,不够锋利”

        很多时候,人们对高大的畏惧远胜于信服。因为畏惧而崇拜,畏惧失则崇拜去。若崇拜源于信服,则崇拜去信服犹存。
        在萨达姆的雕像被推到前,没有人不被他的高大驯服,包括他自己!“该倒了,大树”,低沉的咒语终于验证了靠恐怖树威的不靠谱。
        “这些獠牙,不够锋利”,他犹豫踌躇的过程值得肯定。他渴望听到的轰然倒塌,也许不用他的锯子,一个闪电会给他带来一个意料之中的惊喜。



红颜色
文/神青赶

山楂果
不如山楂果的
颜色甜

        表里如一的人或者东西太少了。山楂果的颜色的甜与《卖柑者言》的柑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神青赶

我赶着语言的马
走进了
荒无人烟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神青赶奋蹄瓦砾场。




盘旋的苍蝇
文/神青赶

冬日早晨
阳光照在一只昨夜
死去的流浪动物
身上
似乎有个句子在它身上
像苍蝇一样
盘旋
“温暖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我对苍蝇的认识来自于鲁迅的《战士和苍蝇》。先生说,战士死了的时候,总有苍蝇“嘬着,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牠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牠们盘旋在先生所敬仰的战士身上,也盘旋在神青赶悲悯的流浪动物身上。更多时候,盘旋在无辜遭难的人身上。如果正义永不缺席,也绝不迟到,那么苍蝇会不会少很多?我想应该会的——我希望会的——我相信会的。




接受概念
文/神青赶

下雨了
天和地用雨的语言
长时间交流
天有时
用雷声强调
某个概念
大地颤抖着
表示接受

        大地不接受是不可能的,纵然泥石流成灾,洪水肆虐,也只能颤抖着接受。天意难违,我接受这样的概念。




侮辱
文/神青赶

干净的水
就是用来让脏衣服
侮辱的

善良的人
就是用来让坏蛋狗蛋
侮辱的


        侮辱的结果是水里鱼多了,而奸诈之徒就更容易浑水摸鱼了。这完全合乎“水清无鱼,人察无徒”的古意。崇古而不复古,恰到好处的侮辱,除了佩服,除了被侮辱,还能说什么?



恐高症
文/神青赶

在这里
所有的矿泉水瓶子
都一样高
一个矿泉水瓶子
爬到
另一个矿泉水
瓶子上
它振臂一呼
其余的矿泉水瓶子
赶紧生长出腿来
匍匐在它脚下


         无疑,矿泉水瓶子是现代的产物,但恐高症却是与生俱来的。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在一只矿泉水瓶子里发生了,这是诗人展现出来的画面。
         当“一个矿泉水瓶子/爬到/另一个矿泉水/瓶子上”时,我不知道这个振臂一呼的是出使英法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还是热衷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一众洋务派。前者认为将西方强盛归结于船坚炮利是非常错误的,中国如果单纯学习西方兵学“末技”,是不能够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的,只有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才是根本出路。而后者认为只要通过国家组织造船制器,增强清廷的军事、经济实力,就可以达到“富强”的目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停留在器物层面的‘中体西用’是不能够保证号称亚洲第一强大的海军不在甲午海战中惨败,亦不能挽救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的最终破产。而郭的远见卓识必然不为时代所容,孤独者终难免陷自己于“汉奸”、“贰臣”的咒骂中,毁谤汹涌,晚景凄凉。甚至于离世八十年后,仍不能逃脱“十年浩劫”时墓冢被毁的命运。
        当然,神青赶的《恐高症》不限于此,他更多的是揭示恐高症者对高的恐惧。“赶紧生长出腿来/匍匐在它脚下”的匍匐才是本诗的要义。对于匍匐惯了的人来说,一样高的瓶子即平等是充满危险的,不论谁振臂一呼,骨子里匍匐的腿马上就生长出来,怕匍匐晚了受什么损失。
        正因为作者没有明指振臂一呼者是谁,使盲从的匍匐者更具悲剧色彩。古斯塔夫•勒庞认为“数量,即是正义”,“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如果我例举的振臂一呼者是晚清的郭嵩焘,虽然不能否定乌合之众的群像,但历史的进程却有可能大相径庭。
        “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从《恐高症》到《乌合之众》,读诗的益处显而易见,让融入社会的我,不那么轻易失去自我。




免费
文/神青赶

免费就真的好吗
免费杀猪
猪也不高兴啊


        我只能说造化弄猪,猪的觉悟太高了,它应该进化为人。
作者: 王美林    时间: 2023-10-10 21:52
分析到位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