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同图008】催船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2 23:27
标题: 【同图008】催船
本帖最后由 水一石 于 2012-11-23 20:58 编辑

催船
诗/一石

哪一天  
我将突然站起身来
摊开千年发  
让风赶制
运河

重走京杭
叫沉船生起炉火
为水手配备好爱人
打发满仓唐宋粮食去
寻找游鱼

命那三千赭衣囚徒
换上直腰衬衫  
做起京口的渔夫
听京岘山古道
传来江南

而我腮帮的另一边
王安石开始催船
我忍不住低眉
想象  一个母亲
走出家门


2012.11.22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2 23:30
写得不好,老师们多多指正,谢谢,谢谢{:soso_e100:}
作者: 尹煜的诗歌    时间: 2012-11-23 01:50
赏读。
作者: 往事丛生    时间: 2012-11-23 06:30
老师为何是王安石?有暗喻吗?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11-23 07:55
融入历史的元素,很好!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8:04
尹煜的诗歌 发表于 2012-11-23 01:50
赏读。

谢谢老师!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8:20
往事丛生 发表于 2012-11-23 06:30
老师为何是王安石?有暗喻吗?

谢谢朋友。
熙宁七年,王安石罢相回江宁,泊船瓜洲,并写下千古名篇: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京口即是镇江,瓜洲即是京口对岸的扬州,一水即是长江,长江横贯镇江,与江南运河
交汇,故我将京口瓜洲说成是在运河之母上的两个腮帮处,王安石催船回家,家里母亲出门相候,想借此表现“运河之母”之意。
文不达意,朋友见谅。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8:33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11-23 07:55
融入历史的元素,很好!

石头花了一天功夫去了解镇江和运河历史,笔记做了许多,可惜苦于无力化用,多数都被废弃了,最后只留下其中沉船、秦始皇开京岘山、王安石返乡三个典故,并借着第一人称的视角将他们串起。
可惜石头文不达意,叫老师见笑了。
老师《匍匐,或者飞翔》图文结合得紧,文简意深,叫人叹服。
作者: 西玉    时间: 2012-11-23 08:34
很好的一首。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8:36
西玉 发表于 2012-11-23 08:34
很好的一首。

谢谢老师赏读。石头文不达意,老师多多批评。早安。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11-23 08:48
{:soso_e160:}{:soso_e100:}自然欣赏  可以换个角度想想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8:56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11-23 08:48
自然欣赏  可以换个角度想想

谢谢老师!
石头欲以第一人称使之更为生动,可惜文不达意。
老师可有什么建议么?谢谢谢谢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11-23 09:04
水一石 发表于 2012-11-23 08:56
谢谢老师!
石头欲以第一人称使之更为生动,可惜文不达意。
老师可有什么建议么?谢谢谢谢

呵呵 说了啊  换个角度想想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9:07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11-23 09:04
呵呵 说了啊  换个角度想想

那石头再想想,谢谢老师
作者: 往事丛生    时间: 2012-11-23 09:21
水一石 发表于 2012-11-23 08:20
谢谢朋友。
熙宁七年,王安石罢相回江宁,泊船瓜洲,并写下千古名篇: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懂了,老师的历史深厚,受教了。
作者: 往事丛生    时间: 2012-11-23 09:24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11-23 09:04
呵呵 说了啊  换个角度想想

我也觉得,最后来个第一人称有点小了,主要是和前面有点冲突,个见,问好。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2-11-23 09:24
两个“石头”咋办?要不变一变?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11-23 09:26
石头 发表于 2012-11-23 09:24
两个“石头”咋办?要不变一变?

一对石头 多好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2-11-23 09:28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11-23 09:26
一对石头 多好

哥啊,容易乱。。。。哈哈哈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11-23 09:30
石头 发表于 2012-11-23 09:28
哥啊,容易乱。。。。哈哈哈

不会 你旱石  人家是水石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9:51
往事丛生 发表于 2012-11-23 09:24
我也觉得,最后来个第一人称有点小了,主要是和前面有点冲突,个见,问好。

谢谢老师指点。石头是通篇都是第一人称的,以运河之母的视角来写,有一天她站起身来,重走已经废弛的京杭运河,使得人世为之一遍。此是写运河之用,即是写运河本身以及相关影响。最后以当地传送的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典故,写人间母子情,其实是暗写运河之母之“母性”。
虽有心如此,可惜石头文难达意。
再谢老师!石头再斟酌斟酌。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9:53
石头 发表于 2012-11-23 09:24
两个“石头”咋办?要不变一变?

哈哈,还是自然自然兄说的是,你就做旱石,我便做水石好了。哈哈。或者你做老石头,我做小石头?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09:53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11-23 09:30
不会 你旱石  人家是水石

哈哈自然老师说的是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2-11-23 10:01
水一石 发表于 2012-11-23 09:53
哈哈,还是自然自然兄说的是,你就做旱石,我便做水石好了。哈哈。或者你做老石头,我做小石头?

玩笑虽如此,但在稿件的发表上就会出现混乱,我已经用了十多年了,所有期刊发表都用此名,您若启用笔名不久的话,建议和网名一致,也便于别人记住名字,一点小建议,别误会。我想我们会是好友和兄弟。。。。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10:05
石头 发表于 2012-11-23 10:01
玩笑虽如此,但在稿件的发表上就会出现混乱,我已经用了十多年了,所有期刊发表都用此名,您若启用笔名不 ...

石头说的极是,这是正经话。那我就改了吧,就叫水石。从《催船》开始就改。石头好!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10:11
往事丛生 发表于 2012-11-23 09:21
懂了,老师的历史深厚,受教了。

实在不敢当,朋友客气了。我也本不知的,全赖花了一下午时间去查看镇江和运河历史,集了许多素材,可惜能力不逮,不能善用,辜负了许多好典故。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2-11-23 10:15
水一石 发表于 2012-11-23 10:05
石头说的极是,这是正经话。那我就改了吧,就叫水石。从《催船》开始就改。石头好!

握手!将来一定见个面,我请你一醉方休。。。。哈哈哈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10:18
石头 发表于 2012-11-23 10:15
握手!将来一定见个面,我请你一醉方休。。。。哈哈哈

哈哈,此言痛快!握手!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11-23 10:26
水一石 发表于 2012-11-23 10:18
哈哈,此言痛快!握手!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11-23 10:26
石头 发表于 2012-11-23 10:15
握手!将来一定见个面,我请你一醉方休。。。。哈哈哈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10:39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11-23 10:26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10:45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11-23 09:04
呵呵 说了啊  换个角度想想

石头被自己的思维给固住了,左思右想不得其法,还望自然兄提点提点,如何换个角度。承蒙了。
作者: 往事丛生    时间: 2012-11-23 11:23
水一石 发表于 2012-11-23 09:51
谢谢老师指点。石头是通篇都是第一人称的,以运河之母的视角来写,有一天她站起身来,重走已经废弛的京杭 ...

共勉之!有空也去批我的拙作,万分感谢!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3 11:29
往事丛生 发表于 2012-11-23 11:23
共勉之!有空也去批我的拙作,万分感谢!

一定去拜读。
作者: 紫藤晴儿    时间: 2012-11-24 15:40
晴儿欣赏一石内蕴之作,很不错,笔力不凡!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4 15:58
紫藤晴儿 发表于 2012-11-24 15:40
晴儿欣赏一石内蕴之作,很不错,笔力不凡!

谢谢晴儿!一石还是头回参加同图,觉得新鲜,以为孩子时的看图写话,谁知动笔竟无话可说。直到搜了搜背景资料,才有一些想法。可惜能力不够,辜负了太多好的典故了。
问候晴儿!
作者: 土也    时间: 2012-11-26 12:24
gh 下了功夫的一首。预祝佳绩。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2-11-26 14:09
我忍不住低眉
想象  一个母亲
走出家门

结尾很美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6 18:24
土也 发表于 2012-11-26 12:24  gh 下了功夫的一首。预祝佳绩。

谢谢土也!敬茶
作者: 水一石    时间: 2012-11-26 18:26
望秦 发表于 2012-11-26 14:09  我忍不住低眉  想象 一个母亲  走出家门

谢谢秦兄!握手!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2-11-26 20:07
水一石 发表于 2012-11-26 18:26
谢谢秦兄!握手!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