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答复有关我的《鸟毛的威力》讨论之一:诗的懂与不懂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10 15:04
标题: 答复有关我的《鸟毛的威力》讨论之一:诗的懂与不懂
答复有关我的《鸟毛的威力》讨论之一:诗的懂与不懂

    凤凰诗社文波版主开辟讨论平台,为诗社的宗旨明确,这不仅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在于素质与眼界。

    本人的《鸟毛的威力》荣幸被遴选,推荐讨论(想看看可进入: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1

),却赶上我忙碌,未能及时参与。在此特向各位诗友深表歉意!

     拜读全部帖子后,权且在此说说迟到的感受。因为匆忙,先谈1点。


    我的这首诗绝非最理想的,但肯定是探索中的一首。她所引发的争议焦点是懂与不懂。

其实,按理说这不该是问题,当然对文盲而言,不在话下。我以为,这里的不懂主要缘于一些读者依然坚持诗须清晰明白。不过清晰明白也有几个层次:

    一是明白晓畅,直抒其情或直赋其事。诗的初始状态大多如此,而诗是会发展的。现在没人会把“吭吁吭吁”当做诗。名家有这样的诗句但并非以此代表成就,如李白《将进酒》代表了其诗中的洒脱境界与激情冲突,相反《静夜思》绝非代表作。

    二,不懂多因为语言习惯。这里层次也复杂,如:习惯于书面语的对口语就陌生,如:“吃饭。”换成“饭—吃!”都觉得别扭。再如:习惯于古诗词,可以接受“鸡声茅店月”,却接受不了“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因为,他们认为,“开头一句就叫人捉摸不透。初打鸣的小公鸡可能发出不成熟的音调,大公鸡的声调就成熟了。可鸽哨是一种发声的器具,它的音调很难有什么成熟与不成熟之分。”(《令人气闷的“朦胧”》载《诗刊》1980年第8期)。再退一步,“黄河之水天上来”、“转朱阁低绮户”对初读者也不是一目了然的,包括对“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转关濩索,春水流弦霜入拨”等名句,只是你渐渐弄明白了才习惯的。甚至对李商隐、李贺,你永远不会全懂,但习惯了,就不成问题了。对于现代自由诗也同样。

    三、除了习惯,显然这里还有标准不一的问题。一方面很可能是偏见,或对现代诗要求苛刻。如果还是按此逻辑,依然会读不懂,其实对古体诗真正懂也还是个问题,即使下再大功夫也不可能穷尽的。另一方面的事实,是现代汉语比古汉语丰富多彩、复杂灵活(我是指运用),以此成诗肯定是古汉语无法匹比的,即自由诗表达空间肯定大于古体诗。至少无法取代,这样说的原因是,认为它们是两种语言系统。同样是难懂,古体诗多由于简略而多义,而自由诗则多由于更灵活的组合而多向。

    四、进入后现代,文学更有了新的探索,如“语言的转向”、反思“逻各斯”、“能指滑动”等(可参考有关资料)。探索有风险,但更有意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诗没有入口,只是不同的是入口有变化,标题、意象、词语都是路标。即使入口如锁孔,一把对一把,并非所有钥匙都能打开。入口当然也是留给别人的,但像游褒禅山一样,得看你想并能走多远。当然,以为何苦劳什子的大可放弃,选择更轻松的方式。

    五、江南丹橘、伊琪等说得对,“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风格,在诗社共生共荣”;“接连读了几篇明白晓畅的,就想读点含蓄的。含蓄与晓畅有互补与相互衬托的作用。”文波倡导及举动更会增强诗友间的互动与交流,活跃诗社诗学讨论氛围。在此,我再申明,本诗意在将钟表、鸟及其羽毛之类与时间、石头等意象构成对立的阵势,呈现“得志者”的面目与况味,此前似乎没有如此“生拉硬扯”的,改变类乎“元文化”意象,对社会、当局者荒谬感的冷戏谑是基本指向,相关辐射亦循此展开的。诗贵在体验与感悟,可意会不可尽言传,这与我们对世界所知甚少显然是一致的。解读可以亦此亦彼,不必坐实、钻牛角。

六、持风11、子愚士、热情的锤子、zzhyjwl 、ah君心可晴等诗友对本诗的解读可谓见仁见智;两半山、伊琪的整合、建议启发了新思路;尤其是诗妖剑公子的深刻剖析,确有底蕴。而小玲响叮铛的“刺毛诗”揣测令我愕然,但她是自由的,好在时代不同了,都可以畅所欲言,但还是不牵强为好。

    对坚持诗应该让人“懂”的诗友,对我前面的说明如果有异议,可继续讨论,以为我在此也是想到哪说到哪,也感谢质疑!其它话题从长计议。

    文波版主开辟讨论平台,为诗社的宗旨明确,这不仅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在于素质与眼界。

本人的《鸟毛的威力》荣幸被遴选,推荐讨论,却赶上我忙碌,未能及时参与。在此特向各位诗友深表歉意!

拜读全部帖子后,权且在此说说迟到的感受。因为匆忙,先谈1点。


我的这首诗绝非最理想的,但肯定是探索中的一首。她所引发的争议焦点是懂与不懂。

其实,按理说这不该是问题,当然对文盲而言,不在话下。我以为,这里的不懂主要缘于一些读者依然坚持诗须清晰明白。不过清晰明白也有几个层次:

    一是明白晓畅,直抒其情或直赋其事。诗的初始状态大多如此,而诗是会发展的。现在没人会把“吭吁吭吁”当做诗。名家有这样的诗句但并非以此代表成就,如李白《将进酒》代表了其诗中的洒脱境界与激情冲突,相反《静夜思》绝非代表作。

    二,不懂多因为语言习惯。这里层次也复杂,如:习惯于书面语的对口语就陌生,如:“吃饭。”换成“饭—吃!”都觉得别扭。再如:习惯于古诗词,可以接受“鸡声茅店月”,却接受不了“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因为,他们认为,“开头一句就叫人捉摸不透。初打鸣的小公鸡可能发出不成熟的音调,大公鸡的声调就成熟了。可鸽哨是一种发声的器具,它的音调很难有什么成熟与不成熟之分。”(《令人气闷的“朦胧”》载《诗刊》1980年第8期)。再退一步,“黄河之水天上来”、“转朱阁低绮户”对初读者也不是一目了然的,包括对“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转关濩索,春水流弦霜入拨”等名句,只是你渐渐弄明白了才习惯的。甚至对李商隐、李贺,你永远不会全懂,但习惯了,就不成问题了。对于现代自由诗也同样。

    三、除了习惯,显然这里还有标准不一的问题。一方面很可能是偏见,或对现代诗要求苛刻。如果还是按此逻辑,依然会读不懂,其实对古体诗真正懂也还是个问题,即使下再大功夫也不可能穷尽的。另一方面的事实,是现代汉语比古汉语丰富多彩、复杂灵活(我是指运用),以此成诗肯定是古汉语无法匹比的,即自由诗表达空间肯定大于古体诗。至少无法取代,这样说的原因是,认为它们是两种语言系统。同样是难懂,古体诗多由于简略而多义,而自由诗则多由于更灵活的组合而多向。

    四、进入后现代,文学更有了新的探索,如“语言的转向”、反思“逻各斯”、“能指滑动”等(可参考有关资料)。探索有风险,但更有意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诗没有入口,只是不同的是入口有变化,标题、意象、词语都是路标。即使入口如锁孔,一把对一把,并非所有钥匙都能打开。入口当然也是留给别人的,但像游褒禅山一样,得看你想并能走多远。当然,以为何苦劳什子的大可放弃,选择更轻松的方式。

    五、江南丹橘、伊琪等说得对,“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风格,在诗社共生共荣”;“接连读了几篇明白晓畅的,就想读点含蓄的。含蓄与晓畅有互补与相互衬托的作用。”文波倡导及举动更会增强诗友间的互动与交流,活跃诗社诗学讨论氛围。在此,我再申明,本诗意在将钟表、鸟及其羽毛之类与时间、石头等意象构成对立的阵势,呈现“得志者”的面目与况味,此前似乎没有如此“生拉硬扯”的,改变类乎“元文化”意象,对社会、当局者荒谬感的冷戏谑是基本指向,相关辐射亦循此展开的。诗贵在体验与感悟,可意会不可尽言传,这与我们对世界所知甚少显然是一致的。解读可以亦此亦彼,不必坐实、钻牛角。

    六、持风11、子愚士、热情的锤子、zzhyjwl 、ah君心可晴等诗友对本诗的解读可谓见仁见智;两半山、伊琪的整合、建议启发了新思路;尤其是诗妖剑公子的深刻剖析,确有底蕴。而小玲响叮铛的“刺毛诗”揣测令我愕然,但她是自由的,好在时代不同了,都可以畅所欲言,但还是不牵强为好。

    对坚持诗应该让人“懂”的诗友,对我前面的说明如果有异议,可继续讨论,以为我在此也是想到哪说到哪,也感谢质疑!其它话题从长计议。


作者: 石少波    时间: 2011-11-10 19:37
支持张老师的观点。现今的时代变了,这变化很是复杂。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创造现代诗歌的环境,包括写诗环境,读诗环境。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10 20:50
石少波 发表于 2011-11-10 19:37
支持张老师的观点。现今的时代变了,这变化很是复杂。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创造现代诗歌的环境,包括写诗环境 ...

是的,凤凰诗社虽然人多,但太参差不齐,懂与不懂都是焦点,由此可见一斑。这里的诗起点明显总体较高,这就是希望。呵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11 20:55
现在的诗人中,大多有焦虑,但又找不到出口。这些应该都是必经的。不怕焦虑,怕焦虑成为终点。
作者: 搞活    时间: 2011-11-11 23:17
标题确实起到了路标的作用,误读于诗歌言或许是幸事,好过一目了然有口皆碑廉价的赞誉。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12 10:05
搞活 发表于 2011-11-11 23:17
标题确实起到了路标的作用,误读于诗歌言或许是幸事,好过一目了然有口皆碑廉价的赞誉。

你说得对,合理误读于诗歌也是常见的事,不过尽可能避免过分阐释。
作者: 搞活    时间: 2011-11-12 10:07
过分阐释通常都是别有用心吧。呵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12 12:36
搞活 发表于 2011-11-12 10:07
过分阐释通常都是别有用心吧。呵呵。

对了,过分阐释准确地说是“过度阐释”。呵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13 20:00
在“流派档案”的“今天”栏目特意贴出“朦胧诗”争鸣资料存档:当初的反面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核心论题及懂与不懂。可重温。
作者: m7ohb    时间: 2011-11-14 02: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14 16:21
m7ohb 发表于 2011-11-14 02:30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我顶先

摇旗呐喊哦呵呵
作者: QMC果果    时间: 2011-11-22 23: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23 22:33
m7ohb 发表于 2011-11-14 02:30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我顶先

愿懂与不懂在本论坛不是问题。呵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1-11-24 11:57
感谢,望发表意见。
作者: 张幡邦    时间: 2011-11-26 04:10
本帖最后由 张无为 于 2011-11-26 13:20 编辑

加油啊!!!!顶哦!!!!!












朋友。请勿链接广告哦
作者: 第Q次    时间: 2011-12-7 09: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琴雨    时间: 2015-3-17 20:23
没找到诗哦。
作者: 大鹏瞰海    时间: 2015-3-17 21:53
支持张老师的观点!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18 09:47
琴雨 发表于 2015-3-17 20:23
没找到诗哦。

文章里有链接,可点击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18 09:48
大鹏瞰海 发表于 2015-3-17 21:53
支持张老师的观点!

谢谢,问好。
作者: 风留香    时间: 2015-3-18 11:14
无为路茫茫:新诗《鸟毛的威力》

一块石头盼望早早落地之后
羽毛改变了时间进程
从此,在空中飞舞的就多起来
路掩埋在一层层脚印之下
石头在路基底层白白颤抖

所有羽毛脱落,飘下来
鸟还在飞,声音在羽毛之上
久久盘旋,沿着弯曲的光线
太阳蒸发的是自己
这恰恰被人们忽略了

铁公鸡终于换上孔雀服
时间被羽毛轻轻擦破
内心的那道关口就是过不去
似乎无论落后多少年
都可以用钟表重新记录

钟表在操控时间之后
总是一次次误导唯唯诺诺者
直到它被时区篡改
然后走走停停,换了数字
24等于12等于0

然而,谁为了自由校对时间
都会错过自由的空当
最轻柔的也是最致命的
现在,一只翼龙的化石
在我手中,异常安静

作者: 风留香    时间: 2015-3-18 11:15
看老师文章五分钟…………看讨论近一个小时

学习了,学生敬茶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18 11:36
风留香 发表于 2015-3-18 11:15
看老师文章五分钟…………看讨论近一个小时

学习了,学生敬茶

风留香辛苦了
作者: 风留香    时间: 2015-3-20 08:27
学生与老师同题一首可否““鸟毛的威力””     张老师早上好
作者: 皿成千    时间: 2015-3-20 11:40
分割一下看效果!各自加上副标题标再展开一些如何?
《鸟毛的威力》

一,
一块石头盼望早早落地之后
羽毛改变了时间进程
从此,在空中飞舞的就多起来
路掩埋在一层层脚印之下
石头在路基底层白白颤抖
二,
所有羽毛脱落,飘下来
鸟还在飞,声音在羽毛之上
久久盘旋,沿着弯曲的光线
太阳蒸发的是自己
这恰恰被人们忽略了

三,
铁公鸡终于换上孔雀服
时间被羽毛轻轻擦破
内心的那道关口就是过不去
似乎无论落后多少年
都可以用钟表重新记录

四,
钟表在操控时间之后
总是一次次误导唯唯诺诺者
直到它被时区篡改
然后走走停停,换了数字
24等于12等于0

五,
然而,谁为了自由校对时间
都会错过自由的空当
最轻柔的也是最致命的
现在,一只翼龙的化石
在我手中,异常安静

皿成千认为,这首诗的哲学思维很有原创活力。建议张教授再次展开一些,写成组诗。因为这里头的元素有些多,让诗显得迷离。(主观认识应尽可能转换成客观事实作为依托。所以有展开一些的必要。)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20 11:58
风留香 发表于 2015-3-20 08:27
学生与老师同题一首可否““鸟毛的威力””     张老师早上好

欢迎哦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20 11:59
皿成千 发表于 2015-3-20 11:40
分割一下看效果!各自加上副标题标再展开一些如何?
《鸟毛的威力》

谢谢皿成千提醒!我将考虑。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20 11:59
皿成千 发表于 2015-3-20 11:40
分割一下看效果!各自加上副标题标再展开一些如何?
《鸟毛的威力》

谢谢皿成千提醒!我将考虑。
作者: 自由诗界    时间: 2015-3-20 12:22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3-20 11:58
欢迎哦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fromuid=130931

学生自知笔嫩,学习至上…………张老师,中午好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5-3-20 12:27
探索有风险,但更有意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诗没有入口,只是不同的是入口有变化,标题、意象、词语都是路标。即使入口如锁孔,一把对一把,并非所有钥匙都能打开

问好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5-3-20 12:28
标题的路标才能让诗进入某些意味的核心
作者: 皿成千    时间: 2015-3-20 12:29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3-20 11:59
谢谢皿成千提醒!我将考虑。

张教授这个不简单,有独立思维空间。
作者: 牧之歌    时间: 2015-3-21 11:24
认真研习了!
作者: 花一仆    时间: 2015-3-22 12:17
写一个东西常有顾忌,我们的任何地方都似乎充斥着政治把戏。在我要写下下面文字的时候,我不得不洗脱“抬轿子”的嫌疑。1、诗的门坎越来越低了。诗美的元素——考虑这个问题又是太多的理论,但一种极不堪的媚俗意识在左右着诗歌方向,上至《诗刊》,下至各论坛,亲亲疏疏的拉帮结伙,团团伙伙的政治操纵是一个方面;离诗很远的东西,都分行为诗。极有代表性的是〈杀狗的过程〉,立意,这种魂魄的所在,政治的、道德的、诗美的(不否认文学性,但不认同其诗美属性),都是不成立的。类诗美的是夸张,一种脱离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夸张,适应着游戏心理、逆反心理的夸张。吸引眼球的就像暴力。其意义,看似人文的外衣下,就诗的社会功能而言,看不到正面的向度。我做为读者,为什么去喜欢?做为教育者,怎么拿到课堂上?做为家长,怎么会让孩子去学暴力?如果诗是写给少部分人的,它就没意义;写普遍人性的,纵使朦胧也是有生命力的。二、诗是美的小宇宙。不是一个方面而是多方面的审美载体,语言的,情感的,道德的等呈现不俗、高尚的品质。以富趣味、活力的境界实现感人、共振、潜移默化。
诗人的自身修养至关重要,必有良好的品质和境界,语言天分和美感的灵觉。修养的境界,是对真诗人而言的,不可到灵感为止,敏感是好的,陷于敏感则是对健康的伤害。需要的是达观的敏感,通透的映照万物而怡然,纵使痛楚也悲悯的情怀;与万物合而不争,舍与得不过一二的开朗。诗的驾驭,你把它当刀子就是刀子,可杀可被杀,必有雄厚的知识做基础、以从容的太极般游刃有余的心态和手段去把握。在这样的境界中,诗写的清晰或朦胧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趣味、活力、感人、共振,就有极强的生命力。三、诗的问题是做好自己。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说起,到诗三百,到宋词,是民族骨子里的东西。诗人或投入诗性写作的人的修为,是可信赖的。借鉴外国的驾驭外来的,在全环球化、信息化社会里也是必要的,但还是实现民族化为根本。西方的诗美强调共振,民族传统的强调感人;一个重思,一个重情。并非不能兼顾,李贺重思,却也感人;西方的传统诗歌也有突出的感人的一面。文化的交错、交融是个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清晰的方向至关重要。通俗莫低俗。通俗到无招胜有招更好,但那是熟透了的境界,种子还没播,庄稼还没长,就一幅熟透的样子,是滑稽。这让我又想起口水诗的笑话。还有美,原来写在厕所里的黄段子,现在都可以发表了,而且以诗的面目出现。诗人的名声,就可想而知了。四、懂与不懂。为诗感表达的美学规律所左右,呈现出来的未必就是通俗易懂的。一是健康的诗思、二是好的情感,三是语言、技巧、结构等稳健而灵动,有创意最好。有这三点,就有生命力。五、诗人不能把成名当会事儿。真正的诗人是不在意名声的。过于在意任何俗物都会为之所累而失去诗心。研究着“推”月下门还是“敲”月下门,写好真心比什么都好。剩下的交给天吧,天公作美,自有春雨。六,可以政治,别政治化。生活、生命、情感、琴棋书画柴米油盐都是诗。政治心理是人性中治与被治残忍恶劣的一面,绝对的功利性、目的性、手段化。沉迷政治就别写诗。

本是写读后感的,却写了不少题外。好歹都关于诗。
借无为一块宝地,写下来,待整理
作者: 花一仆    时间: 2015-3-22 12:42
建议成千的基础上,1、2、3为一首,4、5为一首,分开来。诗语张力十足,象征意义强大。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22 12:57
花一仆 发表于 2015-3-22 12:17
写一个东西常有顾忌,我们的任何地方都似乎充斥着政治把戏。在我要写下下面文字的时候,我不得不洗脱“抬轿 ...

嗯,可以另发主贴哦。
作者: 云楼七狼    时间: 2015-3-22 13:27
云楼来学习。好像发重了。

问好张老师。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24 17:23
皿成千 发表于 2015-3-20 11:40
分割一下看效果!各自加上副标题标再展开一些如何?
《鸟毛的威力》

问好!发布了扩容版http://www.zgsglp.com/thread-373420-1-1.html,请批。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24 17:25
自由诗界 发表于 2015-3-20 12:22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1424&fromuid=130931

学生自知笔嫩,学习至 ...

问好风留香!在你启发下又发布了扩容版http://www.zgsglp.com/thread-373420-1-1.html,请批。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