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转贴诗评家张德明的一诗评:《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3-2-2 21:42
标题:
转贴诗评家张德明的一诗评:《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本帖最后由 王晓波 于 2013-2-2 21:46 编辑
“诗歌圆桌”第十一期 (2012-12-17 10:40:23)转载▼标签: 杂谈
《湛江日报》2012年12月17日,“文化潮”,责编:邓亚明
另一种乡愁
(组诗)
王晓波
家 书
家乡地瘦水缺
供小儿读大学
我孤身南下
赚钱维持家计
每逢小儿寒暑假期
老妻啊!
你夜不成眠
识字学习
盼早日能写家书给我
今天
收你来信
泪水扑湿皱折信笺
三载相思苦泪
五十载岁月老泪横秋
家书一封抵万金
语句里 字迹间
藏绵绵思念
带家乡黄土干涩气息
过玉门 跨阳关
攀山越岭
来到四季如春岭南
平日里
你锄地挑担
不让须眉汉子
来自丝绸之路的字迹
每一横 每一竖
却那么纤巧
是家乡的石窟艺术
滋润了你么
初写家书的老妻
端坐土炕上
煤油灯下写信的
分明是那
西子湖畔的秀巧织女
新 月
背离山村的前夜
你没有意恐儿迟归的叨念
只有一滴浑浊的老泪
落入我的行囊
失落挫败
想到它
再苦再累也撑挺过去
八、九年的打拼
儿已不知
世上何事谓艰辛
离城返乡的前夜
抱着才满周岁的孙儿
你用粗拙的手
抚爱着她幼嫩的脸
望着我
心疼的一句
“在外奔忙,别担搁了孙儿!”
望着你渐弯的腰背
真害怕孙儿的体重
把它压成半弯的新月
遥远的美丽
爱恋竟在远远
你我相对茫然
为何 为何我却在
蛙鸣蝉唱的夏秋
才会想起
才会茫然追寻你的踪影
你这寒风中袅娜的水仙
恋爱竟已是遥远
似水流年 流年似水
已是稻穗飘香的秋
我却是道不尽的愁
不想你的冷傲绽放
使你我各在水的一方
爱恋竟在远远
一别经年 似水流年
你这傲霜的凌波仙子
岁月之舟已进秋的芦荡
芦苇茫茫 秋意迷离
迷离的你却
屹立在料峭的早春
慨然你我
相识在错误的季节
叹息你的如约
竟然是我的迟到
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读王晓波组诗《另一种乡愁》
张德明(诗评家 博士后)
中国新诗如何接通古典诗歌传统,这是近百年中国新诗历史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比如“乡愁”,这是一种古典的心理境遇,在古诗中屡见不鲜。“古诗十九首”里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以鸟兽的情态喻示人的思乡之情,显得极为精妙。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都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念乡之意。此外,“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等等,都将离乡别家的仇怨之感艺术呈现。那么新诗如何重现“乡愁”这种传统的思想情感呢?这就涉及到古典与现代连通的问题。再比如古雅的文言语词,那是古典诗歌的基本语言形式,也是古典诗歌韵味无穷的基本美学保障。五四运动以来,现代白话文代替古典文言文成为了新文学的主要文体形式,古典语词由此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日益疏远,中国新诗无法输入大量的具有古典意味的词汇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古典语词从中国新诗中走失,势必造成新诗日益“欧化”的倾向,这对呈现中国新诗的民族美学特征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如何让新诗接纳古典的语汇,从而更具有民族色彩和古雅趣味,这也是现代如何与古典沟通的重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说,王晓波的组诗《另一种乡愁》提供了中国新诗实现古典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某种典型文本。这组诗既以分行的文字,写出了古意氤氲的“乡愁”之情,又常用古典的词汇来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做到了现代与古典的结合与沟通,使人读来颇感用语亲切,情意绵长,兴味盎然。
这组诗由《家书》《新月》《遥远的美丽》三首构成,都包孕着“乡愁”这一文化母题。王晓波是廉江人,为供儿读书,他赴中山打工多年,盼望妻子给他寄来信函的渴念无疑是萦绕在心头的,《家书》艺术地展示了这种心理情态。为了更为突出地呈现“乡愁”的炽烈与深挚,诗人将自己拟想为家在遥远的塞北而只身南下的打工仔,距离的遥远无疑增加了分离的惆怅之情,因此,妻子的“家书”一到,便有“三年相思苦泪”“扑湿皱折信笺”的场面,这是可想而知的事了。在《新月》中,诗人以“离城返乡的前夜/抱着才满周岁的孙儿/你用粗拙的手/抚爱着她幼嫩的脸/望着我/心疼的一句/‘在外奔忙,别担搁了孙儿!’”的特写镜头,来描述爷爷对孙子的疼爱和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最后一节,“望着你渐弯的腰背/真害怕孙儿的体重/把它压成半弯的新月”,这种担心和忧惧里满溢着对老迈父亲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牵挂儿子、体谅父亲,诗歌表达的正是“另一种乡愁”。《遥远的美丽》借追忆一段远逝的恋情来表达对过去岁月的缅怀,对美好情感的不舍。虽然题材表面上与“乡愁”不无干系,但仔细品味就会发觉,诗人对故往的追味,对恋情的回眸,一定程度上也是与自己曾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牵连在一起的,对那段远逝之情的依依难舍,折射的也是对故乡的绵绵情思。可以说,在表现“乡愁”这样的思想情绪上,这组诗呈现了某种古典的意绪和情味。
与此同时,这组诗在语言的运用上也颇有讲究,诸多文言语汇的使用,使诗歌散发出古朴典雅的艺术光芒。“三载相思苦泪”、“家书一封抵万金”、“不让须眉汉子”、“分明是那”、“意恐儿迟归”、“世上何事谓艰辛”、“蛙鸣蝉唱的夏秋”、“一别经年”、“秋意迷离”,等等,都是古意浓郁的语词,这些语词对于描画现代生活情景来说,具有独特的表达意味,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传统文化底蕴。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9
已喜欢
阅读(69)┊ 评论 (4)┊ 收藏(1) ┊转载(1)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自然之思与自然之诗后一篇:“诗歌圆桌”第十二期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2-4 10:20
欢迎诗友!问候。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