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诗40期初审稿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1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牛道长 于 2016-10-29 14:36 编辑

▼P诗人物志 第1季马启代《马启代的墓志铭》《马启代简介》《我眼中的马启代》《狱中诗三首》《自述》


《马启代的墓志铭》

《墓志铭》

一个半途而废的教书匠
无所作为的士绅
败走麦城的商人,奋发自强的囚徒
思想者,天生的反对派




《马启代简介》

马启代,“为良心写作”的倡导者,1966年7月生,山东东平人,自由撰稿人,主编“长河文丛”《山东诗人》《长河》杂志,现居济南市。 1985年11月开始发表作品,创办过《东岳诗报》等民刊,出版过《太阳泪》(三人)、《杂色黄昏》《仰看与俯视》《心巢》《火浴》《黑如白昼》《黑白辨》等诗文集22部,入选过各类选本200余部,获得过山东首届刘勰文艺评论专著奖、第三届当代诗歌创作奖、2016首届亚洲诗人奖(韩国)等,入编《山东文学通史》。他的诗个性显明,意境开阔,语言耐嚼,隐喻着深度的思想内涵,傲骨里流淌着大气、坚韧、真诚的奔放之美,其诗作所显示出的精神风骨、宗教情怀和美学个性越来越受到诗坛关注。《黑如白昼》是他的炼狱之作,从628首诗作中精选而成,诗中燃烧着一颗良心不灭的诗魂,彰显着对生命尊严的坚守,对真理自由的渴望,是一曲精神的长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诗志。《特区文学》(2015.2)和《名作欣赏》(2015.7中旬刊)先后刊发评论专辑。

《我眼中的启代》

马启代不仅写下大量独具品格的诗歌文本,他还写下众多充满幽思的诗学随笔。透过启代的境遇与诗歌文本和诗学随笔,我看到启代是一位人格与诗歌文本相互辨识,相互辉映的诗人。

——著名诗人、评论家 南鸥

对于当下的中国诗坛来说,马启代就像一道门楣,绕是绕不过去的,当无法回避而直接进入时,我们庆幸站在了对的地方并心悦诚服地称赞这里的繁盛。海德格尔说“将我们带入原初可能性就是把我们带到我们已经在的地方”。马启代在他“已经在的地方”写诗、做评、编书、办刊,参与一些诗歌活动,倡导“为良心写作”。他摆脱了为诗写而写的滞碍,以自己的心灵观念和现实的主题营构诗歌文本,用灵魂和良心写诗,把自己碾碎了再揉入进去,由此,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巨大的承担力,诗歌中释放和呈现的能量与内涵、骨骼与良知、现实与真相通透而深刻,诗行放得下天下。他的诗对人世的悲欢、人生的迷茫、心灵的孤独、存在的虚无、现实的荒谬、人性的复杂都进行了深入的揭示与鞭挞!

——著名诗人宫白云

马启代的写作是坚实而丰盈的、痴迷而纯粹的,在他那里,诗歌这个词是五彩的,有五味杂拌的气息,有冷暖爱恨的回响,有悲欣交集的深沉,是坚硬的,是柔软的,是闪亮的,着力呈现其生命的坐标图像,又唤醒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情感。

——著名诗人 庄伟杰

读马启代的诗,我们不仅能真正体验到一种生命的感觉过程,而且也能享有一种体现理念和智慧时的终极快乐。他的每一个感觉或每一幅感性的风景,却似乎是一个文化或理性地感光片,烛照出一个辽远的深度世界。他似乎在担负着一种使命,将文化与生命的裂痕弥合起来,而化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

——著名评论家孙基林


《狱中诗三首》

■一个春天的下午

一个犯人,是坐着死去的

在操场。在监狱。在下午。在春天
一阵风走过,像谁一挥手
给一个生命,轻轻划了个句号

透过网状的铁窗,我目睹了这一过程

直到我听到救护车的尖叫
那是气体和气体,在激烈碰撞

直到那人在阳光里变得冰凉
春天,不给死去的人一丝温度

阳光尖锐,明亮,缄默,干干净净
天空漫无边际,埋着一场葬礼

而我无法说出它内心的火焰


■白描:一个身穿黄马甲的人影让我从眼里挥到脑里,从脑里挥到诗里,在诗里挥之不去


那个身穿黄马甲的人,自己在空旷的操场上来回走动
他不是皇帝

——皇帝可能也曾经这样走,那是闲庭漫步

他身旁的人,站着,或坐着,分列两头,无笏,无戟
也不是大臣

——大臣应跪着,或低着头,或作护卫状

哦,那个身穿黄马甲的人,手上是拷,脚上是镣
拷和镣连在一起,手和脚仿佛多余

——哦,身穿黄马甲的人啊,你是否多余

哦,那个身穿黄马甲的人,自己给自己喊着号子
来回重复着一样的念词

——哦,身穿黄马甲的人啊,脑子是否多余

他身旁的人,酷似监工,不是执法者,胜似执法者
就像社会上的协管,编外,临时工

——哦,他身旁的人,是比他的脑袋更亮的人

太阳不忍心把毒辣的光泼到他身上,但身不由己
只能委托风和树送一点安慰和凉荫

——哦,他双目里的阴翳和烈焰,让天空不寒而栗


■秋天过后,星星掉落的声音特别响

——一位法官在服刑一年后,开悟
他常说的话是:“出乎意料之内外,正中上下怀,
没什么大不了了不起”
云云

天是老大,地是老二
我一直给同犯讲:“我”,一个写诗的囚徒
一般一般,位列第三

大家笑,轰然,哄然,戚戚然……

——秋天过后,星星掉落的声音特别响
我偷偷地看了看天,天没有流露表情
不知是肯定,还是否定

今天碰到他,他向我竖起大拇指,仿佛替天说话
天的秘密不能乱讲,所以他打手势



《自述》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走上诗坛,走的是一条‘半边缘’的成长之路,写诗、作评、编书、办刊,也参与一些诗歌活动,历经人生沉浮和辍笔之苦,一直低调处世,独立为人,个性作文。

这段话对我前半生的概括还是精到的,我的人生之路充满悖论,爱文学,读的历史专业,在中学教的又是地理,一个自由思想者,却被安置在体制内,还戴上过某党派“市委副主委”和区“政协副主席”的桂冠,一个把商场当成交友沙龙的文人,稀里糊涂在商海中倾覆,还被戴上“囚徒”的荆冠。我想我已经同样精炼地陈述了我另一面的人生:专业教书、业余为文、染指官场、沉浮商海、堕入七逃。如果具体点说,我在风风火火地生存奋斗取得了在常人眼里已算成功的业绩后——对于我这个三代单传、少年丧父的农村孩子而言,不到三十岁衔至副处、企业数家、又有着诸多世俗荣誉,也可谓顺风顺水。

因在2008年一场被合伙人暗算的诉讼纠纷中始终寻求司法公正而不屈不挠地抗争,一年后在真相即将大白的时候突然被以“抽逃注册资金罪”逮捕,那时吴英案几乎与我同一时间发生,吊诡的是,在我尚未完成4年刑期的时候,全国人大就废除了这一罪名。天真和善良几乎同在,当我亲眼见到一个为了不减刑期也要申诉(现在申诉不影响减刑了,但对申诉人的态度到底改善了多少?)的服刑人员(原一家大型国企的工程师)十年时间写了801封申诉信、头发早由黑变白,却只得到三封没见下文的“收转”回复时,我对一切标榜和表演、包括正邪黑白甚至包括生死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于这段特殊的经历,我既不炫耀,也不掩饰。人有一亏,天有一补,相信咬咬牙,上天会还我公道!2013年《齐鲁周刊》做过一个访谈,不过完全呈现那段精神历程和炼狱之痛的时机还需等待!我相信:沉默也是一种回答,终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我的诗句都从“黑”和“痛”里出来,不幸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写作,是上苍冥冥中给我的安排。故而我在诗中写到:“我来坐监/是上帝发的福利”。我对自己的评价写在了一首《墓志铭》的诗中,并把这几句挂在新浪博客的首页,充当了“个人简介”。

    我记得韩国已故诗人许世旭先生曾这样写到:“自从我用双足,踢开了/母亲那么温暖的羊水之后/连襁褓都已经是/他乡了”,获奖使我感受到一种短暂的归属感。我对人间的温暖特别敏感,因为属于我的更多是恐惧和孤寂。在2013年的时候一贫如洗,完全失去了“故国”和“家园”,而自己又必须活下去,在精神上可以靠意志和诗歌,生活上却要在保持尊严的境况下重操旧业——编书。我敢保证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坚守着古老的商业道德——“童叟无欺”, 非但如此,我还融入更多的人道情怀和公益精神。这世界上总有比你更需要帮助的人,也许我们可以被道貌岸然地剥夺得一无所有,但正义感和良善心是天生的,谁也无法剥夺。说到这里,我还是时时感受到被剥夺的羞耻,源于自我的无力,更源于四顾的无助。为了生计,我不得不在道义上摇摆,但触及到底线,我还是不断地放弃着。我深知弱者不善待弱者是多么堕落和野蛮的行为,我并非说所有热爱文字的人都是弱者,但显然整体上这伙人不是强势群体,社会上总是弱者占据着绝大多数,可悲之处是人们总是对不公平保持了忍耐和缄默,还总被一点点可怜的诱饵所迷惑。

我的经历使我明白,人至死也要守护好残存的那点高尚的品质和精神。我的确加倍地工作着,从事着我真心热爱、也无其他更能做的劳动。这些可能就是你看到的我近年在“长河文丛”的图书编辑和《山东诗人》《长河》杂志方面的作为,但别人看到的大多是表面,我刚才表达的是我内心的感受。我并不快乐,但我的痛苦真得不仅仅关乎我个人,尽管我可以举出一万条理由来佐证我个人可以快乐或痛苦。是的,在我人到中年的时候的确发生了一次毁灭性地震,但灾难总是有它的意外后果。对此,我在其他地方谈到过一些,熟悉和关怀我的朋友大多知道,我不想对不幸一再地提及,我相信此生还有的是机会还原事情的本相。这也是我坚韧地要活下去的原因。在另一个层面上,我有着本源性的原罪感,当然也有着某种赎罪意识。人生的灾难强化了我对世道人心的认知,宗教情怀和悲剧精神也是在不断的世俗磨砺中才深度与我这个东方文化精魂养育的人获得血脉相亲。总之,因苦难获得支撑的人生是值得期待的,写作是我现今唯一能证明自己活着的证据。

据此向后打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所谓“蓬勃、朝气、青春、梦想”等也无法代替我大学时代的忧郁、彷徨、苦闷、孤独等,我甚至在内心一直认同后者而感觉前者简单地用所谓时代的大词掩盖了许多个体的精神真实,当然包括了我。至于那个时期有关文学的故事,包括加入泰安师专探海石文学社、举办校内外诗歌比赛、创办《季风》诗报、甚至后来与校外时时代潮流的大势无法也无权吞噬个体生命的印迹和灵魂变化的过程。我一直不太认同那些强势的狂风暴雨式的宏观叙事,那里存在许多伪饰伪史。这个识见似乎与生俱来,它使我获得了对于伪善、恶和谎言的免疫力。我对世界永远怀着沉重感。

有些东西是骨子里的,带有天定的宿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我就被称为“忧患诗人”,“忧患”是我的精神底色,必然浸染到我的每一个汉字。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考学出来的青年,虽然有着三代单传的孤独、少年丧父的孤痛,但能挤过那条被绝大多数中国人视为改变命运的高考独木桥,这在三十年前的中国,应当有着“时间开始了”的兴奋和幸福。但我青春狂热的烈焰之下,是不断生长的孤冷和寒雾。后来评论家任孚先说我是“皱着眉头思考世界的”,实在是一语抓住了我的诗文之魂。是的,早期的几年,我收获了大量诗坛前辈读者和诗人评论家们的评说,还有一本刘桂传主编的《马启代诗歌精品鉴赏》出版。但我自己一直如八大山人笔下的鸟和鱼,白眼向人、愤世嫉俗。这当然是指诗文体现的特点,生活中凡是与我交往过的人,很少有不说我好脾气的,好脾气是大度、包容、友善的最高世俗评价,作为水浒故里的后人,或许这里还蕴含着一点侠义的味道。

    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3—2014创作奖)的颁奖词说:“对于诗人来说,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一盏灯,他们寻找可以影射映照之物。马启代找到了镜子与灯,他的文字直逼生存的本相。在他的追迫下,文字显露出了最隐秘的思想的光芒,这种光芒由于诗人对良心的拷问而显得耀眼夺目。”“镜子”“灯”“本相”“良心”“拷问”都是无数次触痛我灵魂的词汇或者叫意象。2016首届亚洲诗人奖的颁奖词更概括一些,他们说:“马启代‘为良心写作’的诗美实践,体现了非凡的想象力、洞察力和表现力,使汉语新诗重新获得了真实的力量,他一以贯之的精神坚守和道德捍卫赋予了现代汉语新的美学意味。”这里,无论是“想象力、洞察力和表现力”,还是“精神坚守和道德捍卫”都试图指明艺术的本质和我个人的人格特质。我把所有的褒奖视为人生孤旅之途上友爱的照耀。谢谢所有给我温暖的人,因为我感到冷,孤傲里的那种精神隧道是黑暗和漫长的。

    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我主编的刊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理论栏目不但有,而且是支撑刊物的重要部分。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经我手主编的报刊《地平线》《东岳诗报》《东岳诗刊》《山东诗人》《长河》等刊发重头理论文章。其中《东岳诗报》《山东诗人》都编发过理论专号。这当然也源于我一面写诗,一面作评,九十年代初就出版过《桑恒昌论》和评论集《仰看与俯视》,其中《仰看与俯视》还获得过山东省首届刘勰文艺评论专著奖,但我不敢妄称自己是学院意义上的批评家。中国作家网“今日批评家”专栏前几日的确做过几天介绍,发布了我的《我追求繁复之美》《泰山下说诗》《桑恒昌:“情感诗学”的布道者》以及杨岩峰撰写的《做一个诗意的思想者——马启代诗歌评论印象》,其中,杨岩峰的文章对我的评论做了概括,我不想再多说。另外,《为良心写作》《我的“炼气”说》《我的“诗意批评说”》以及《新汉诗十三题》都是自己独到的诗学思考,但未从学理上给予学术论证,所以,我至多算是思考型的诗人,或诗人型的批评家。其中,《为良心写作》是我的一篇精神宣言,非要说它的精神实质,可以说就是“良心”,这好像属于道德范畴,但关乎社会、关乎精神、关乎人!作家诗人首先应是怎样的“人”,这是一切问题的起点!

    《一个春天的下午》,《白描:一个身穿黄马甲的人影让我从眼里挥到脑里,从脑里挥到诗里,在诗里挥之不去》这两首诗写于同一个时期、同一个环境、同一个心境。这类诗不下200首,现在大家看到的只是一部分。那段时间的写作不外两个主要的精神指向,一是灵魂的自我救赎,二是存在的诗化证词。这两首诗属于后一类。《一个春天的下午》记录的是一个“死亡”事件,一位拥有几家上市公司的国企董事长被判无期后在服刑期间的一个下午,突然死在篮球场上,那是只有极少服刑人员才能享有的短暂的在严格监控下的陪练娱乐,我们只能隔窗观看;《白描:一个身穿黄马甲的人影让我从眼里挥到脑里,从脑里挥到诗里,在诗里挥之不去》描述的是一个“严管”现场,就在死过犯人的那个篮球场,被严管的一位犯人穿着黄马甲戴着手铐脚镣在被罚来回练步,他自己一面拖着镣铐来回走动,还要嘴里喊着自我认罪的监规口号。一个“死”,一个“生”,都是极限状态下的情景。它们都很“叙事”,很“写实”,很“口语”,但字字血泪。在这一点上,我认同了第三代诗人中那些主张口语写作的美学原则——其实我反对的一直是“口水”。一个诗人应始终把对人“尊严”的捍卫和对人“生命”的珍惜当做超越任何利益和律法的最高信条。“利益”和“律法”是可以怀疑的,甚至可能是邪恶的,而“尊严”和“生命”是人类文明的共识。

我个人认同这是一个文明断裂的时代。我这个人的阅读和思考范围一直是跨界的,许多问题也许只能算一知半解,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点与唯物主义辩证法原理是契合的,读着、经历着、写着、思考着……偶然一下子,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犹如得到神助天启。在二十世纪最后那一年,我完成了自己的思想随笔集《受难者之思》,那个时期按世俗的标准应当算“春风得意”的时候,但我晚上奋笔疾书的文字恰恰与我现实的生存状态相左。文字只能忠实于内心的真实,不能背叛这一原则。尽管这本书没有完全涵盖我的精神和思想,现在看来在材料引用甚至个别观点上都要修正,但它显然是我重要的精神收获。加上九十年代初行世的《马启代诗歌精品鉴赏》,我觉得做一个“背对文坛、面向灵魂”的时候到了,文坛也是个被污染的名利场,甚至不如民间江湖。当皇帝的新衣盛行天下的时候,做不成说出真相的小孩,也不想做无聊的观众。拜拜吧,最多偶尔看一眼,有时是为了能找到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好在,尽管微弱,但持灯者并未全部死去。从面对白银时代的作家们的选择所感到的羞愧中,我捡拾着散落在时间荒原上的点点磷火,除了那些不屈的思想者,就诗人而言——我就不罗列那些外国诗人的名字了,中国的牛汉、昌耀等诗歌中所显现出的深邃、开阔,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和向死而生,对我都是一种诗学和精神的激励。远远地望着他们,不必走得太近,我自己也在孤绝中慢慢长高。

    正是那些伟大精神的引领和照耀,使我深感一种不能放弃的责任。因此除了灵魂自我救赎式的写作,就是即时性的、危险的、直面的写作。这些都是写给历史的诗化证词,前面说过了,我写了有200首左右,以《狱园诗志》系列和那些叙事性、白描式、口语化的系列为主。好在它们躲过了层层检查,侥幸活了下来,成为超越于我个人苦难的实证化石。

    从1988年出版诗集《太阳泪》起,我陆陆续续已出版大小厚薄22本诗文集,包括诗集、散文集、思想随笔记、诗话、评论、研究专著、序文集等等,若加上主编的图书那就不是一下子能说出来的数字了。目前,“长河文丛”和《山东诗人》《长河》的编务很忙,手头编好没有出版的个人著作也有好几本。遭遇写不下去的情况很正常,徐敬亚先生说过,难道少打几把椅子就不是木匠了吗?我们更需要的还是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有人说那些一天写好多首的诗人很可怕,几个月不写一首的同样可怕,这都是一己之言。诗人都有个人存在的方式,什么方式都可能出大师,但现实的掌声从来不是给大师准备的。我曾经说过,真正的诗人绝少世俗的荣华富贵者,因为他所面对的对手只有时间,而在时间面前,从没有胜利可言。说实话,我也写过一些采风的诗文,但我骨子里不是一个应命写作的人,对我而言命题作文是很恐怖的事情。我要慢慢储存、积累,没有丰厚的精神矿藏没法打开挖掘的井口。在我写不下去的时候,绝不会硬写。但我对写作不绝望,因为我的心还在跳动、大脑还在思考、眼睛还在观察,不是没得写,而是怕轻率地糟蹋了某些本应放光的东西。编书、编刊、旅游、喝茶、饮酒、三五好友吹牛等等,在我都是写作的另一种状态。我更愿向特朗斯特罗姆这类惜字如金的诗人学习,何况我们的母语最大的诗性就在于以少胜多。

    我的写作没有明确的计划,因为我发现所有我计划好的东西没有几个顺利完成了。今年我刚刚过完五十周岁的生日,姓马属马的我依然在奔跑。为了活着,更为了尊严,为了有尊严地活着或活着有尊严,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无”中求“有”吧。



▼本期特辑《贾敬龙献给我们的诗》

谁该判死刑■启蒙

如果贾敬龙不该死
那么判他死刑的法官就该死

如果贾敬龙不该死
判他死刑的法庭就该死

如果贾敬龙不该死
判他死刑的法律就该死

到底谁该死
到底谁不该死

最后死的会是谁
最后不死的有谁

贾敬龙必须死■唤醒

贾敬龙是谁
一个将死之人

谁要弄死他
法律,法庭,法官

他该不该死
让你死你你没有活的理由

一定要死吗
胆敢杀官员杀党员不杀不行




生命,如此之轻■熊二

十月,寒风彻骨
光头强大摇大摆地,将火车开入
最后一片原始森林

他左手拿着一叠订单,右肩扛着一柄利斧
高呼:熊二,俺又来砍树了
准备为贾敬龙提前打造一副上好棺椁
        
熊二这回破例,没有阻拦
捏紧双拳嗷嗷闷叫道:
妈拉个疤子!这鬼天气真冷
光头强,熊窝子左手边七步之遥那棵千年紫檀
你去砍了吧

熊二蹲在一棵烂树桩上
啃着半生不熟的烤玉米棒子
像某位法官举着法槌
木纳地宣读着判决书

被告人贾政龙故意杀害共产党员何建华
影响极其恶劣
手段极其残忍
后果特别严重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
判决如下:
被告人贾敬龙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光头强往手掌心
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
自言自语:生命,如此之轻
他曾经拥有过一丁点儿政治权利吗

天空开始飘起雪花
这个冬季,来的比去年早些
皑皑的白雪覆盖荒凉的原野
对地下的蚂蚁和冬眠动物板起威严的面孔



贾敬龙能否活下去■张远浩
      
如果草率执行死刑
把他处理了
说明法律没有把他当人看
那就不是贾敬龙的耻辱
而是法律的耻辱

如果让他活下去
给他一条悔过自新的路
那就说明这个社会还有希望
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因为丧钟一旦为弱者而鸣之后
每个人都会成为弱者
在任何时代
以没有理由的理由


家国■燕雀

今天,你若强拆我的
将来,我必强拆你的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有只窝瓜举起了射钉枪 ■安皋闲人

霜降下来了,真是摘瓜的好当口
这么多年我只栽种挨刀不喊疼的家伙
每次,快刀斩红瓤,看它们一个个
不颜不语轮到谁都顺守肢解的命
不躲不闪连刀刃都不曾让卷一回
我就拍着它们木呆呆的脑壳,换着喊
南瓜北瓜倭瓜番瓜伏瓜,多好的金瓜


霜降下来了,寒冷嗖的一声
一下子有了剃去所有圆毛扁毛的利度
躺在土地腹部的瓜们准备好了。哪怕
有一只死死拽住瓜秧,举起了射钉枪
像贾敬龙,那个石家庄长安区北高营村的农夫

一个贾敬龙牺牲了,十万个贾敬龙活着■芝麻

一个贾敬龙牺牲了,十万个贾敬龙活着,活在中国
这块雄鸡图腾,十万万鸡血染红的图腾,活在当下
活着,就是最好的见证。见证人民走出真正的公民
见证河流山川的自然与公正。见证正义的头颅下有野草
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个贾敬龙牺牲了——
十万个贾敬龙活着,一粒芝麻一粒芝麻地活着
下一个春天,大地开满芝麻花——节节高的,芬芳的小白花
纪念贾敬龙们的牺牲,庆祝野草们的顽强生命



贾敬龙赞■岷江一苇

贾敬龙,好哥们
有血性的男儿
一个敢于以鸡蛋碰石头的英雄
你的壮举
令多少忍气吞声苟且偷生的人
无地自容
你这样男儿太少了
如若不然
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必然会颤抖......



贾敬龙  气化散人

小草
为证明自己是生命
有尊严
会选择找死的方式

就有所谓的人
到死
都不相信这一点


贾敬龙的生死游戏■宋浏

杀人偿命的牌子
被大法官套在贾敬龙的头上
即将失去光明的贾敬龙
即将走向刑场的贾敬龙
即将失去生命的贾敬龙
看来此龙
并不是真龙

为什么贾敬龙要杀人
为什么贾敬龙敢杀人
贾敬龙的自由平等权益哪去了
看来此龙
就是贾敬龙


异变■下里巴人

杀了何建华
贾敬龙
成了魔
那么
我们退回来看看
退回到
贾敬龙
房子刚被
强拆的时候
他去上访
有关部门受理
禀公执法
他的利益
得到保护
贾敬龙
这时
还像只
戴眼镜的
小小蚁民
不会成魔
去杀人
再退回到
他的房子
没有被强拆
走在田间地头
他还会
递根烟给
何建龙
并且谈着
地里的收成
我们
都不会知道
有个人
叫贾敬龙
和我们一样
卑微渺小
像只蚂蚁
可是
今天
为什么一只蚂蚁
会异变成
一头杀人魔?
照这样
每只蚂蚁
都有可能
异变成魔


真贾敬龙■皿成千

河北石家庄北高营村支书兼村长何建华死了
据说2008年因制造假货、打架判过刑
出狱不到几个月花钱当的官
入党6万,拉选举200万
这次他要用9万拆了人家三层楼房
贾姓人,结婚前一个月面对此爷
诗性大发,射出一件大事
贾姓人,手擎五星红旗,不如勾机

让人想到林教头,
冲哥,冲哥
一时多少草民奔相呼走
在民国,有奇女施剑翘,手刃孙传芳
民国宽恕了她
今日中国,容不容情的法律在贾姓人面前都羞愧难挡

包公是包公,狸猫是狸猫
那悟字辈全到场也不能是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少了什么梦,可惜
多出个什么梦,正常



贾敬龙■易心易意


1
晚上做了一个梦
梦跟我说:想带我出国看看
我笑醒了

我有种犯罪感
打开手机,还好
新闻里没有贾敬龙的最新消息

睡不着,怎么睡也睡不着
我闭着眼睛,假眯着
长夜也是

2
抗战电视剧里,举白旗意味投降
贾敬龙举的是红旗,红旗,红旗
重要的事,我说三遍

再好的屋基,保佑不了你
再好的日子,装饰不了你
再好的姻缘,享受不了你

拆!拆!拆!强拆!强拆!强拆
三座大山都拆了
还拆不了一幢房子

流血正常!牺牲值得!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村支书一言九鼎
一个亿摆不平,二个亿

3
沟通不好!协商不成!
上访不理!
举报不行!

“人生一世草一秋,卑躯屈膝男儿羞。
即有舍生取义志,何惧此刻命将休。”
我呐喊,我怎么被赶走我就怎么回来

团拜会。台上的人居庙堂之高
台下的一万个人,怀着一个江湖
一片和谐

4
枪,被子弹利用
人,被生活利用
今天,被明天利用

一个人应声倒下
另一个人放倒自己
有倒下,就有东西被扶起

老支书牺牲了,少支书上台
儿子不能维权了
老父亲接着奔走

5
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绿林好汉
会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会给死刑判上死刑

生,很多东西跟着生
死,很多东西跟着死
生死之间,一场梦而已











▼P诗精选






易心易意 | 麻雀纪事


1
据三峡晚报2014年7月2日消息 ,6月29日
一群麻雀,集体死在夜明珠码头

报纸说:撑死的

死了也是饱鬼,被人
说三道四的麻雀是幸运的

2
在屋山人海的阳台,过道,桥底,码头
下水道口,菜市场周边,垃圾堆上
有越来越多的麻雀

这儿的人大富,大慈,大悲
这儿有永远吃不完的米饭,面包

不像在老家
去偷吃几粒稻谷,就被人
敲着破盆拼命轰赶

3
麻雀那么多,城里人说
在大山里,这话只能在十年前说

七十岁的父亲晒谷子
不用再绑一个又一个稻草人

哪怕是迎接,也难得一见
背井离乡的麻雀,乐不思蜀的麻雀
衣锦不还乡的麻雀


作者 易心易意 荐稿 小陶





■有夕阳的林荫道

又是黄昏时分
五点钟左右
八角南路
我牵着我自己遛了一圈

晚报
北京晚报


作者 拆那刘不伟  荐稿 小陶






■夜火

那穿透沉沉暗夜
闪烁.飞溅的
是神火
还是淬剑的火

自人类先祖暂石取火以来
这火就从未熄灭过
于人类血脉里潜伏

一但时代需要
就会像火山爆发
喷溅而出

■喊夜

是谁
声嘶力竭呐喊
欲喊醒被催眠
陷入深度梦境的人

群山回声
无人呼应
喊夜的人
呕出血淋淋的心
欲撕透
这比死更可怕的
沉寂


作者 岷江一苇  荐稿 气化散人




■杏 花 村
   
杏花村没有杏,没有秀才
一口井给杏花河开了侧门
叛军来了,献上酒
政府军来了,献上酒
鬼子来了,献上酒
1949年献上了整个村

1979年沥青一路铺过去
杏花村建成了杏花镇
祖辈游魂不会迷路的片区叫老城
后来下岗工人回到这儿摆小吃摊
邻县的妹儿都去了新区
那里有发廊歌厅,党政机关

后河那棵柳树活了几百年
白天睡觉,夜里梳头
2009年成了这个牌子的LOGO
赤裸裸地贴在酒瓶上
远看像妖精,近看像祖母
异地的老乡得闻老半天

半山的庙昨年重新刷了漆
钟声缩了一下就向山下吹
镇上的灯亮了,镇上的灯灭了
一些窗口暗了后
再没有亮起,像空瓶口
重新蓄满蜘蛛般的杂音
               
作者 半桌夕阳  荐稿 沐雨


■死火山


他手一指

那就是
死火山


一块巨石
像要起飞的样子
这就是
死火山了
它具体哪年死掉的
谁把它的棺椁抬来
无人知晓

山上山下
住着很多的活人
每年也死去一些
他们都被安葬在这里


作者 包尘  荐稿 草山






■在桃花潭渡口

一个掉队的胖大嫂
对着白鹭岛   对着起渡的船   喊
嗨   为什么落下我——
一点都不像唐朝

作者 江南山民  荐稿 吴一

■城管来了

城管来了
小商小贩们
个个都像逃命的兔子

作者 宋浏  荐稿 大漠风沙王峰

■对于强权,诗歌有什么用

诗人们,转行做个铁匠吧,把一个个诗意的汉字打铁
打成一颗颗子弹,塞进强权的鼻孔、耳朵,眼晴
嘭!强权灭亡了——
光明回环的天空,开满蔚蓝的诗意
诗人们,转行吧,做个铁匠,天天打铁
让我们皮软的空间像铁一样
硬起来!挤压强权,挤破强权
让强权还给雄鸡的河山,大自然
打铁,造铁骨头的人类

作者 芝麻  荐稿  魅力向日葵


■骟猪及其遐想

  
1

第一次见到骟猪的时候
二叔刚刚做了结扎手术
二叔弯着腰
焦黄的中指,食指
夹着雄赳赳的烟体
猪崽吱哇一声
二叔跟着吱哇猛吸
烟的身体主动向二叔的嘴唇靠拢
兽医把小刀在布鞋底,辟了辟
两只睾丸早已跳到土里,还喘着热气
同时,二叔也感到裆里翻上来的疼痛
娘的,二叔随手把烟头扔进了粪坑
艰难地向堂屋走去

2

二婶撅着屁股
二婶的乳房垂向大地
一条耿直的垄沟
在二婶身后,是二婶上好的手艺
自从二叔被输精管的手术,逮捕
二叔老感觉肚皮的下方,提不起力气
二婶白天下地,晚上,除了洗衣,还是洗衣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荐稿 气化散人


■大宋朝
   

流动的仙鹤,宫槐,青衣
挽花髻。山水滴下五颜的墨来
晴春里撵出菰米盘车,一路的小绿禽,小蚱蜢
西风晚荷
崔白晕染出美乳,雪足,唤
蓝氏,常氏,曲麟氏,或者苏太太,林夫人
她们总爱省略自己的名和姓
化荷包,作锦囊
让一个男子的身上著满女子的体香
雕笼囚帝王,短篱隐高士
老巷子的尽头开着桃花
咳咳,水村渔市都不应该这样安静
我是宋仁宗都吓破胆的女土匪
要去到那官府捉一个爱人
长裙长发
我给他梳头,他说疼哦
我骗他喝酒,往百花深处,我说相公
来嘛

作者 薄小凉  荐稿 碧霞青羽





■十月,每一株植物都低下了头

十月,天空越来越高
我眼里的那一抹蓝,越来越远
荷花的清香,旧约里的菩提,已无处可寻

大地上的植物都低下了头
向日葵、水稻、常春藤、狗尾巴草
以及江边大片的芦苇,都向大地叩首,臣服

它们有些是累趴下了
而有些,铸就了生命的辉煌之后
不得不谢幕,主动将舞台交出

还有一些,比如残荷,无法承载生命之重
已经腐烂,成为淤泥的一部分
只有少数,形容枯槁
在秋风中静穆着,等待初雪的覆盖

而我年近七旬的母亲,听到鸟鸣,却从玉米地里
颤颤巍巍地直起腰来,像突然从大地上长出的一株黑色植物
她非常瘦,腰板依然挺直
和一株玉米杆,没有什么两样
她扬起头,用干瘪的手掌放在前额
挡住刺眼的日光,仰望天空
努力寻找大雁的踪迹

我看见母亲脸上的汗水与欢喜
她眼里的那抹蓝,那么远,又那么近


作者 叔苴妹子  荐稿 草山






■示爱

她喜欢那座山。不,这还不够确切
一定要用迷恋这样的词才能准确表达
迷恋山的高度,谷的幽深,神秘
森林里的气息,令她喘不过气来
就像她被那个男人拥抱入怀

她觉得这座高耸入云的山,具显男人的特质
屹立。顶天。立地。胸怀千壑万物
雷鸣闪电,狂风暴雨,只是耳语搔痒
哦,裸露的岩石,多像结实得令人疯狂的肌肉
她常常抚摸岩石,把自己青春的身体贴上去

山和她爱的男人已经融合为一体
她不能自拔,近乎疯狂,神魂颠倒了
她从万丈绝壁之上,看到那个男人天神般的脸
于是,她攀爬上去,把自己挂于绝壁
雕凿出男人巨大的头像,数十里望得见
真爱,就像大山的高度,大山胸怀,大山个性

作者 一面镜子   荐稿 孩子的游戏

■一块废铁上的声音

它从钢板上下来   无话可说
声音留给了一艘大船
与海摩擦

它的言行不是刀子
用柔情对接   审视得体
针对浪尖上的碎语

它脱离了一个整体  用余下一点时光
对付现实   哪一点落地硬碰硬  
都说是铁

如同钢板剔削掉 一块肉
修炼的德行
忍气吞声被谁吃了都说好
粘抹不去的铁锈

作者 瑞雪  荐稿 孩子的游戏


■抱鱼而归的晚上

黑夜把树枝压低了
月光打翻叶子。无风
叶子说话
我抱鱼而归
鱼儿说话
火光刺痛母亲的面颊
衰老说话
一贯咯吱的木门
失语,沉默
像一个抱经而睡的老和尚

作者 丰子 荐稿 醉生梦死

■■■■■

▼诗歌议论

人民更需要诗歌
在线灵童


前阵子,我有幸送了几本诗集(《与粒子同行》)给我的农民兄弟们。
我原以为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再加上我的诗较难懂(自己觉得),所以我猜想他们根本不会瞧一瞧。可是没想到,一到手他们竟然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后还与我论起诗来,还说虽未读完,但最有印象是《一截树枝》那一首,还有《我抓住了黑暗》也挺好。还说能用一件平凡的事情,道出不平凡的人生真谛就是好诗。后来,他们还半正经半开玩笑地念我的诗句:“你抓住了我,光明就会来吗?”(《我抓住了黑暗》)念完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曾有朗诵家非常动情地朗诵过我的诗篇,但其真实感和震撼力却远远不及我的农民兄弟。他们纯朴而真实的内心独白,深深地感动了我。近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谁最需要诗歌?我总觉得当前的诗歌太注重个人情怀和个人利益,从而忽略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本性思考。与自然脱节,与天地脱节,与心性脱节,与社会脱节,与自我脱节这些都是酿成当今诗歌悲戚和失落的重要原因。
到底谁最需要诗歌?我坚决地说:“人民”。但每次提到“人民”,总是有问:“谁是人民?”我直接了当地说:“愿意当人民的就是人民!”。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抱着个人情怀和个人利益的诗者,人民早就一目了然,因为他们的思想在那些陈词滥调里已经暴露无遗。
我生活在农村,我每天都与他们接触。我很清楚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每天聚在一起不是赌钱就是饮饮吃吃,不是饮饮吃吃就是在家傻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精神已经近乎枯竭。他们见到诗歌就像小舟上的鸡,见到水但饮不到。所以说:人民更需要诗歌!


诗的存在
李明春
                                                                                                                                                         
     
        只要人类存在,生活、劳作和创造存在,就有诗的存在。诗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命中随生以具的爱、恨、幸福、痛苦、孤独、寂寞、憧憬、向往、挣扎、呐喊等都在每个人的血液中汩汩流淌。不管你是否会以言语的方式歌吟,你的呼吸、举手投足都有心跳的韵律,这便是诗在你的存在中已先于你的意识和感觉而存在。

       一、现代诗的行为和方式

       现代诗不再具有很强的某种说服性作用,而是集中于一种近乎语病式的呈现。由于存在的分化和历史的进步而产生。也许写作的多元正是精神和存在的多元而导致的,也许更是语言和社会的高级阶段所必然的结果。诗中的语言也不再用来充分表现自我,而是受一种自然存在的当下关照。诗的意义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现代诗的轨迹趋于自生自灭,而诗中的比喻、隐喻、转喻、意象的叠加和联想依旧存在,这些存在是对诗的解释,也是对生存状态的一种释义。似乎一种行为、意义隐藏在诗的背后,但依旧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语言的低级阶段是从语言的高级阶段跌落的结果。一些动词的置换和修饰语的加强,并没有掩饰或淡化一种生存的无意识性,而是得以突现和强化。总之,语言的内涵和外延潜藏着一种生存的内涵和外延。也许一切反理性,无中心,无自我的说法都是一纸空文。生命处于无休止的进步变化中,生命本质的存在就是一种精神的呈现。偶然的一种静雕之态,也是诗中一系列个体行为悄然于意识之外流动的结果。语言的纵横捭阖都预示着一种存在的动态感。
       一种修饰词加强了诗人的意念,时空的置换把生命推入了生死场和流失的长河。在更多的时候,诗人的表现他人,实质是在突现他人和自我存在的位置,一种陷入正是预示着要摆脱一种无为的困境,无为也只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只要人与自然发生关系,利用了自然,这种对自然的承载作用和唱和就更为明了。
       诗的真正的最高境界,无诗无语。对于诗的存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剿灭。像一缕轻烟飘过,注定要稀释而无形,标榜一切存在都是崇高自然的,未必有一颗纯粹之心之魂。只要存在一种变,什么都会陷入一种低下的简单或复杂。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只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融入,瞬间打造了一种安逸恬淡的碎片。只因并不是每一个话语的动词和修饰语都是有意义的象征,看似自然的生存状态,却充满了生存的抗争和艰辛。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人一种生存的回归与反回归,前进与反前进的思维空间。诗中的完美也只是一种残缺、逃避。以诗的方式,把孤独的语言和寂寞的诗人自身拯救。如果一个人的存在不纳入时代洪流,而极力倡导一些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的东西,最终将以自取灭亡而告终。因此,诗人在所处的时代和诗中的融入是空前的。

       二、现代诗的方法和意义
                                                                                                                                                                  
        转喻侧重于语言的组合和上下文语境上,而隐喻在选择和替代上。隐喻落脚于相似性,实则是一种比喻。而转喻在于一种相邻性,以跳跃的方式把语言相关的周边环境中的人或物,以详细叙事的方式描述下来,直逼现实。在描述中要以一种当下或在场的方式,使诗魂在读者面前凸现。名词表示概念,动词表示行为的观点,形容词起修饰限定作用。表示方位和时间的介词短语,确定诗人的时空位置。句子与句子之间,不是用相似性便是用相邻性的关系连接的。
       中国的诗歌理论缺乏一种批评的同情心,也不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承认传统的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同样也承认诗和艺术可以源于生活,模仿生活。关于艺术可以模仿生活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从不同角度谈到艺术模仿生活或反映自然生活,关于艺术应改善生活的思想也由来已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有净化和塑造作用,有助于造就完人。这种思想从国外到国内都一直延续迄今。有些中外哲学家,文艺理论家还主张艺术应通过教育和娱乐来改善世界。
       如今,世界的多元化,多极化必定会反映到艺术作品中来,甚至创作方法中来。应该从多种方法和多种风格中来研究诗歌,其次再看它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是多种多样的,诗的风格和内容也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人不可能在一种生活方式或状态中走完一生。因此,那种用从一种流派中衍生出来的标准来评判另一种流派的做法是徒劳无益的。诗歌的全面发展基于自己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
       诗歌可以是自娱的,也可以是他娱的。诗歌反映诗人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并且受其影响左右也是在所难免的。适者生存,惟其文化的生存是这个世界的无穷魅力所在。因此,思想和方法都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那种墨守陈规是不可取的,内容要富于变化。诗歌揭示真善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恪守和矢志不渝的方向。
       以诗写生活和以生活写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法,前者诗大于生活,后者生活大于诗。最好的方法是诗化的生活。这是诗与生活的和谐和诗的存在的最高境界。但是,当然不能单一的以这种诗是符合诗的还是符合生活的来评价一首诗的存在。在完美的诗中诗歌经验和生活经验缺一不可。有时候所站的角度不同,评判一种风格的态度也不同。如果站在语言的能指,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符号和语音的组合。如果站在所指这个角度,言语又都是有意义的,并且会出现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大小的问题,这就又涉及语言的张力、选择和组合生成问题,以及语言的修辞。总之,诗歌的精神是永恒不朽的,因了诗人的投入和向着诗国永恒不息的前进。
       在诗歌中,诗的所指像语言的所指一样是有限的,世人的需求更是有限的。因此,不能以诗的尺度衡量一切,特别是世人的生存。诗的最大贡献就是诗人们为所需要诗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灿烂的诗的文化,通过对诗的阅读和欣赏,生命达到存在和诗意的共鸣。诗内存于生活中。如果诗的无限蔓延,认为没有诗的言语文字的生活就是不值得的生活,那么,从往至今,我们中的许多人不知要死多少回才能走到诗的朝圣路上。
       不要把诗歌在生存中扩大化,这是每一个写诗的人所必备的精神涵养,否则,一个不能自救的人,怎么能做像上帝一样的拯救者。这也是诗和诗人的品质所在。先提升自己,再去提升别人。写一首诗容易,写一辈子诗难。诗在诗的圈子里是一切,但在诗的圈子之外诗人和诗最多是一种有文化品位的存在。因此,诗人要走出诗的圈子,一位诗人是否非常值得尊敬,就看这个诗人的人文修养,诗品即人品

       三、现代诗的解构与重组

       解构和重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打破常规言语,创新言语机制。它的深层含义还在于表达一种独特的感受和理念,这种感受和理念又具有一种超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言语的所指性已不能表达新的需要,翻新语义,特别是挖掘深层语义,就离不开言语所指的重组。言语的重组也可表现为意象的重组生成。现代生活的眼花缭乱,这种意象的重组会呈现为发散型多元的叙事风格,使意象为无限张扬状,解放了想像力。这种解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组,它实现了一种言语创新。意象的重组,有时会出现晦涩的诗风,但不能以偏概全。它的优点在于达到了言语所指的经典性凝练,一些有深度的意象,使诗的言语更具有张力,言语的重组离不开多元叙事的准确性,直逼现实。
       自然的存在达到诗意美的状态。如果每一个意象是一粒珠玑,一首诗中的叙事联想则是一种金线,从而串起诗的项链。在这儿,隐喻和转喻首当其冲。诗的无所不在,存在的各现纷呈、精神的和谐和自然的和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下相遇,由此及彼,把洪水的瞬间化为狂澜的永恒。诗还在于一种揭示和发现,有时候,表现为一种让意象言语,会在一种语境中,有意识地加入一种有深度意象的反理性叙事。有时候,生命和暗含的精神只是一种存在状态的自然呈现,像一只蝴蝶飞过旷野,一块面包放在窗台上,生命存在的地方诗意也就随之存在。有时候,一种音乐的旋律和画面的景观的介入,使诗更具诗意,使生活更具诗兴的生活。
       一些评论隔靴搔痒,并没有把诗的灵性和智性修复。恰如一个小孩戴上了大人的帽子,不但戴不稳,而且会影响视野。一种主义或流派,不只是名称,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一种指导和评价,应以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根基。每个人的诗歌也会表现为多样性,像一种食品有多种作法。但没有食物和实物为内容,一个人不可能在饥饿状况下去吃佐料或高深的烹调技术。有些风格并不先锋,古而有之,现在的条分缕析,也只是作为一种言语的叙事风格的迥异而已。除了生活,没有什么能够永恒,诗是生活,不是技巧。技巧是可以创造的,而创造性的生活是技巧所无法模仿的。生活可以创造诗的风格,而诗的风格却不能创造生活。技巧是一次性完成的,而生活是变化多姿的。

       四、现代诗的呈现与冲动

       一种对诗的解放意识刺激了一种创造性冲动,此时,一切都可以是诗意的呈现,但并没有逃脱一种对当下场景的一种强制性抒情。一种多元的选择导致了一种单一性的选择。虽然诗中的句子营造了一种意境,有时会出现语无伦次的那种语词能指和所指的重复罗列,冗长的曲折的句子,整个的蒙太奇和拼贴场景的机制,看上去天衣无缝,但这都不影响一种对客观存在的真实表达。白描的叙事让诗人和读者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直接导入一种语象里。反对释义,一如反对联想和想像。转喻的直接进入,便直达物象实体的内核。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再现就含有一种神秘感。在每一句语境中都潜藏着一种真诚的努力。对于一种新的质朴真理的探求,再现使人和世界进入一种纯净状态,恢复了人和心灵的自然秩序状态。在诗中,以捕捉事物的本质因素,不对人、世界和客体作重新评价,不加任何预先设定的意义,利用言语内部的一种潜在能量,把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发挥到极值。以清新明晰的风格见长。尽可能将看到的和所认识的客观地表达出来。以形象敏锐的洞察力详尽地描述并创造意象。
       意象是表达物质观的最佳方法。诗人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清楚更敏锐地看到展现出来的世界包含了什么,现在和未来的世界象个什么样子。利用元叙事,反对一种虚拟的叙事风格。让诗的表达起于意象,归于意象,起于叙事,归于叙事。地域性的东西是更能直达内视的言语。一种客观存在展示一种意象宁静如禅的状态。诗人是替大众用灵魂和心智说话的人。有了这样的冲动意识,就有了诗的存在和呈现。

       五、现代诗的冷漠和狂热

       在冷漠的隔离和狂热的卷入之间有一种不冷不热的叙事。后现代主义以一种片断性叙事来结构一种完整性,中间环节是断裂的,讲求一种文本的随意性、多重性和偶然性。一种看似的不严肃性,却暗含了对于所处境遇的宽容。看似一种无意识的描写叙事,但他们在诗中的表现和叙事的选择都是他们的视角受制于一种来自现实内部的存在,卷入或疏离了所处的境地。诗人并不能背叛言语来介入世界,在诗中,自己的或他人的一种表现,都反映了诗人认识世界的积极性基础。一种表现叙事不只是在现象的层面上观察和纪录在案的创作过程。一种在客观世界中的情感依托和参照,确定他人和诗人在其中的真实存在和意义。
       也许离得远,便可以高枕无忧,从现代医学讲,高枕会使大脑造成缺血性缺氧,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一位诗的勇士,只有义无返顾地冲锋和不断介入,才能无愧于所处的时代,断然不可高枕无忧。诗歌和艺术不会消亡,只要存在心灵和自然的空间,就有一种诗和艺术的填补。

       六、现代诗的宽容和下嫁

       生活中的客体已成为抒情的主体,它们都以诗的方式得以表达,一一成为诗歌语境中的元素。诗的展示是集体精神的呈现,美的目光和美的发现是诗歌的智慧所在。诗的极端暗示诗人的诗路历程,把诗的创作当作诗人生命的存在形式,必然在一种极值的抒情中出现语言的细节性和陌生性。诗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众精神的代言人,或许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神秘基因,使诗人成为一种群体中的情结存在。
       诗歌的平民化是诗歌和社会发展的真正成熟所在,诗的大众化和抒情的个人化成为诗能否代表国民普遍素质的价值取向和分野。诗歌语言的精炼性是其他文学式样所不能替代的,诗的大众化已使诗歌走下神圣的祭坛。当阅读成为大众的习惯,诗歌才会进入大众的视野,诗歌应有所期待,也应该有所宽容,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别人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大众群体。诗人也只是一种大众言语的代言人,而不会成为生存形象的代言人。诗歌的边缘化也只是一种杞人忧天,诗的广泛渗透性,是以国民精神的打造凸现的,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诗歌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
       诗歌永远不会像物质一样走入每个人一日三餐的普及行列,诗歌不具有权威性,只具有言语性,诗歌是多元化时代的一个亮点。诗歌的泛接受性在呼唤一种精品意识和包装精美的载体。诗歌不能以一种极端化的方式来扭曲大众的普遍心理,诗人对诗的崇拜是宗教性的,但诗人不能期待把所有人都美化成诗的信徒。诗的功用决不会成为一个人轮回转世的信仰,诗歌的根深蒂固性还在于文化存在的一种人文性,这是因为诗歌是一种生活的表现,却不能代替大众化来生活。
       一种精神的感念让诗人举笔不止,当寒冬以死亡把草叶逼进了泥土,正是不朽的根以一种生命的强韧在春天里破土而出,化一种被动为主动,这种主动便是一种精神内核感召下的一种积极的接受和愉快的应对,生命沐浴着阳光和彩虹时,也不拒绝一切风霜雨雪,这才是一种真实。生活中的吸呐正是诗人的不尽言说。对于诗人一生是一种朝圣,对于诗歌的读者他们只是虔诚路上的一次次布施和不经意的洗礼,相对于诗人他们缺少一种皈依佛门的刻意。
       神已离开自己的位置,走了下来,不再计较一种尊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1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牛道长 于 2016-10-29 14:35 编辑

@王法 @小陶 请速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0-29 15:12 | 只看该作者
本期有重量了,赞


下面这首括号中字或有笔误,建议更正:

■夜火

那穿透沉沉暗夜
闪烁.飞溅的
是神火
还是淬剑的火

自人类先祖(暂)?石取火以来
这火就从未熄灭过
于人类血脉里潜伏

一(但)?时代需要
就会像火山爆发
喷溅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0-29 15:25 | 只看该作者
OK!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0-29 15: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0-29 15: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0-29 15: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29 15:39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0-29 16:3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每期重点推出一位有分量的诗人好。也要关注那些尚未成名的、独具潜力的先锋、探索特质的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29 16: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1 00: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