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珍爱生命 [打印本页]

作者: 许晓鸣    时间: 2017-4-13 15:55
标题: 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
文/许晓鸣
不要让花朵过早的凋落,不要让生命枯萎在青春的年华,面对着一个又一个非正常的校园伤害事件,我充满了悲哀。人世间已经承受了太多的不幸,奈何还要自寻痛苦,现实中,车祸,溺水,食物中毒,疾病,都在吞噬着健康和生命。可是,打开网络,竟然可以发现有不少孩子竟是自寻短见的,选择的方式也匪夷所思,有割腕的,有跳楼的,有食农药的。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是什么迷失了她们的青春,是什么让青春成了过不去的坎?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反思吗?难道这些震聋发馈的事件,不应该引起我们警戒吗?
追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三宗大罪,一怪乔布斯,二怪爱缺失,三怪情迷失。
乔布斯发明的智能手机为多数人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为不少人寻找到精神的天堂,但是,他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把无数的青少年引向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它的危害远甚于洪水猛兽,波及的范围大,伤害的人群广,学校成为重灾区,教育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智能手机以无坚不摧的力量,袭卷了天下,对于经济上宽裕起来的中国人来说,手机的危害性比国外严重得多,有些国家,预知了危害性,对手机销售进行立法,严禁向未成年出售手机,而我们国家至今没有进行立法,失去道德底线的商人,早就瞄准了学生这些特殊受众,唯利是图,只求自己盆溢钵满,哪管万家倾家荡产?
其次,现代社会的各种因素,也加剧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大量的进城务工潮,产生了一种副产品,他的名字叫留守孩,父母亲远在他乡赚钱养家。对于孩子的监管和教肓则鞭长莫及。即便是有些父母亲在孩子的身边,也会因为教育方法不当或缺失而使孩子心理畸形发展。有些家庭则因为忽略了教肓而积重难返,形成了小孩子的任性,孤僻等不良习性,有些家庭则因为自身的残破,不能给孩子带来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试想一想,一个终日生活在纷争不断的家庭的孩子,一个生活在嗜酒赌博的环境中的孩子,他们耳濡目染的会是什么?昔日孟母三迁,不就是为了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吗?而现在有些父母亲,却只顾自己开心快活和任性,全然不顾给孩子的负面影响。
有些孩子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期,以至于上了高中后父母亲也尾大不掉,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教育本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离开了哪一个环节,都是不完美的。
要让孩子享受完美教育,社会家庭也责无旁贷,当然,学校教肓是教育的主战场,是社会所仰重的最后一个关隘。 只有三方合力,才不会使孩子出现教肓空白,才不会因缺失了完整的爱而畸形成长。

再次,一些孩子的情的迷失,也是导致事故不断的原因,一些孩子由于在家得不到应有的爱,而过早的趟过爱的禁区,要论谁之罪,社会,家庭,难道能置身事外吗?有些家长,平时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关爱,事故出了,到学校吵闹不止,良心何安,就算是闹得天翻地覆,学校也不可能背负第一责任人的罪名。
青春期的孩子,有交往的欲求,如妥善引导,是能将悲剧扼杀在萌芽状态下的,可是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网络的推波助澜,家庭的冷漠导致孩子出现情的饥荒,再加上孩子心智的不成熟,都给悲剧埋下隐患,也增加了学校思想教育的难度。
作为班主任,凭空增加了职业的风险,作为学校,对关注生的关注力度也必须增强,那么社会和家庭呢?
救救孩子,这应该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任务。
20170413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7-4-13 19:19
教育的方法错误,所以悲剧随之发生。可悲的是当局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加不要说如何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7-4-13 20:22
值得引人沉思!欣赏。问好许老师!
作者: 浮山雨    时间: 2017-4-13 20:35
晚上好
作者: 成文觅剑    时间: 2017-4-13 22:28
这世界从来就没完美过~
作者: 成文觅剑    时间: 2017-4-13 22:29
再提学习~
作者: 成文觅剑    时间: 2017-4-13 22:30
问好~
作者: 心海诗社    时间: 2017-4-14 00:58
散文             欣赏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7-4-14 06:36
学习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7-4-14 06:36
流派网散文诗界作品真是棒!各具特色!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7-4-14 13:48
情感真挚,感悟个性。拜读问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