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林徽因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无正 于 2017-5-5 23:57 编辑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作者: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选自《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对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这首诗歌从形式上保持了新月派一贯的风格,每一段结尾押韵,段中部分有的句子韵脚上模仿了西方格律诗歌中的换韵形式ABA、ACA ,不过林徽因这首诗歌在音步与节奏上相对自由,并未模仿西方格律诗歌的音步,而即使在韵脚上采取了换韵形式,这种换韵也不属于任何一种固定形式的西方格律诗歌,因而其属于林徽因对于西方诗歌格律借鉴与中文现代诗歌形式的再创造,由于具有相对整齐的韵脚,因而诗歌具有一定的音乐性,但在句子结构上又是相对自由的,所以诗歌并未因迁就格律而使得内容表达受到束缚,整体来说十分流畅自然,这表现出林徽因高度的诗歌修辞水平与文学创造力。
就诗歌整体内容来说,是抽象表达对一种正面情感的歌颂,因采取了第二人称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而虚化了所要表现的客体特征,因而难以判断要歌颂的情感具体属于哪个现实对象。虽然有各种猜测认为这首诗歌有可能是林徽因歌颂徐志摩,或者歌颂儿子带给他的亲情,不过这些都并无切实的根据。如果抛开林徽因的身份不谈,作为一个普通的诗歌创作者,以抽象的手法将一种正面的情感提炼出来,而将现实中与这种情感相关的线索和背景进行虚化,在这首诗歌中做得是十分成功的。这样使得这种正面的情感成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情感,而不必依附于某一个具体的人,进而提高了诗歌的情感高度与广义价值。
在这首诗歌中这种虚化背景而突出情感中的闪光点的手法使得诗歌精神性大大提高了,而同时在林徽因这首诗歌中大量运用的手法,还在于各个不同角度对同一主题的侧面修辞:
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林徽因在诗歌中并未言明这种情感具体是什么,但以现实中的多个物象对其进行了类比定义,这些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象的给与的描述,使得物象本身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而具有了概念上的抽象性。
读者不可能从相互不同的物象当中将情感固定在某一特定客体上,但可以通过物象共同特征的思索而找到其中的相似之处,这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既朦胧又含蓄,更具美学效果。
而作者在诗歌中通过不断对同一主题的排比描述,使得诗歌的修辞效果产生一定的递进增强的作用,对于主题的表现因而不断得到层层推进,在诗歌末尾,与诗歌第一句出现前后呼应的一个句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而这一句同时又作为诗歌标题出现,这样就使得诗歌前后形成一个回旋结构,在修辞达到高潮的同时结束,而以此作为核心句子,突出了作为标题的诗歌主题。
这样丰富的技巧运用在新月派诗歌当中也是不多见的,而将所有的技巧运用得不留痕迹,毫无生涩之感,是林徽因诗歌修辞手法高超的体现。
林徽因没有拘泥于中西方的诗歌形式而根据内容需要有所创新,综合运用现代文学的各种技巧融入诗歌表现之中,这除了需要学养,更需要高度的文学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这一点在林徽因这首诗歌中有所体现。
不过如此复杂的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读者而言反而难以让读者直观的体会到,越是不留痕迹的精妙之作,在表面上越是表现自然而难以察觉技巧特征的。
这使得这首诗歌长期以来被作为一般性的抒情作品而被传播,这实际上掩盖了这首作品的文学价值。诗歌的阅读跟观赏武术表演差不多,是需要对手的,三脚猫的花拳绣腿跟真正具有内力的大家,在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差不多,但花拳绣腿的作品经不起解析,内里缺乏值得深入研究的要素。
而林徽因这首作品只有经过深入的解析,才能将作品全部的价值挖掘出来,这使得这首作品无愧于经典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5-5 20:46 | 只看该作者
重温经典,好文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22:05 | 只看该作者
陶金喜 发表于 2017-5-5 20:46
重温经典,好文推荐

感谢支持!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5-5 23:40 | 只看该作者
爱的表达该是这般含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5-5 23: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经典的诗,经典的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绿溪 发表于 2017-5-5 23:41
学习经典的诗,经典的评。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5-6 13:21 | 只看该作者

嗯,绿溪我正在看林微因传,林杉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 14: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