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这些草”不等于“草” [打印本页]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1-24 08:32
标题: “这些草”不等于“草”
《“这些草”不等于“草”》


       这首小诗写在2016年7月11日,当时正值盛夏,小区里的草在一场雨之后显得异常茂盛,看到它们,我忽然想到了附在草叶上的虫子、阳光和秋天一定会开过来的割草机,这些物象的出现促生了这首诗,但是在写作的时候从没想过要往诗句里注入太多的东西,或者说只是想记录下当时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而已。随着写作的推进,这些物象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喻体价值在脑中逐渐丰满且令我惊喜,并最终被赋予了宽阔的喻义。
      有的朋友在评论时提到了“草”的共性和它被普遍认可的喻指,但是我要说的是,在这里,“这些草”才是真正的喻体。“这些草”不等于“草”,它指向的是某些特殊的群体,被置于各种秩序和规则之下的顺民物类,它们本身比野草更高级,同时因为被豢养而失去了野草的部分品性,它们软弱、顺从、狡黠,在生存的途中挣扎、互相依存互相竞争互相伤害,但是所有的这些努力跟他们与生俱来的软弱一样,在面对更高级的存在体的时候都是徒劳无功的,它们面临的是一遍遍的整饬和修改!
      “割草机”也不是“这些草”生命的终点,而是秩序和规则的喻体,它的喻义指向是整饬和修改,是一种迫使它们顺从的严厉的手段。
      “阳光”的喻义可以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性的,是“这些草”生命中本就应该拥有的,无需任何人的给予;另一部分很多诗友也已经发觉,那就是体制之上的恩赐和奖赏。
      “虫子”对青草来说是一种破坏性的存在,比草略微高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些草”的命运,只不过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跟大家一样,一首诗完成之后我也仅仅就是一个读者。以读者的身份去觉察、探究经常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发现,这种发现有时候是令人惊喜的,而作为自己作品的第一位读者我并不比其他读者高明多少,我想跟所有对这首小诗悉心解读并不吝赐评的老师、朋友们说一句:无论您如何解读都是正确的,是你们从诗中提取了自己需要的部分!
      这首诗对我来说是写作风格转变的一个标志,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被发现也是重拾诗笔整整一年来最有意义的收获!在此,我要衷心感谢韩庆成老师和流派网,感谢所有为小诗赐评的老师们,祝福流派,祝福流派的师友们!(2016/11/24,凌晨)

作者: 刘白    时间: 2016-11-24 08:44
沙发

作者: 刘白    时间: 2016-11-24 08:48
喜欢这个解读就像喜欢这首诗,这种内敛和宽容和深沉才是能写出这样一首诗理当配得上的态度。安静点赞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1-24 08:52
刘白 发表于 2016-11-24 08:48
喜欢这个解读就像喜欢这首诗,这种内敛和宽容和深沉才是能写出这样一首诗理当配得上的态度。安静点赞

谢谢白白第一时间来读
作者: 陶金喜    时间: 2016-11-24 09:48
已细读,先高亮,请韩先生置顶吧
作者: 陶金喜    时间: 2016-11-24 09:52
我个人认为表象上风格转变的标志实际上是诗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令人欣喜
希望石棉兄继续坚持自己的诗歌的创作理念,写出更多不限于诗歌层面的作品
祝福
作者: 远山行人    时间: 2016-11-24 12:34
在这里,“这些草”才是真正的喻体。“这些草”不等于“草”,它指向的是某些特殊的群体,被置于各种秩序和规则之下的顺民物类,它们本身比野草更高级,同时因为被豢养而失去了野草的部分品性,它们软弱、顺从、狡黠,在生存的途中挣扎、互相依存互相竞争互相伤害,但是所有的这些努力跟他们与生俱来的软弱一样,在面对更高级的存在体的时候都是徒劳无功的,它们面临的是一遍遍的整饬和修改!
      “割草机”也不是“这些草”生命的终点,而是秩序和规则的喻体,它的喻义指向是整饬和修改,是一种迫使它们顺从的严厉的手段。
作者: 远山行人    时间: 2016-11-24 12:34
“割草机”也不是“这些草”生命的终点,而是秩序和规则的喻体,它的喻义指向是整饬和修改,是一种迫使它们顺从的严厉的手段。  “阳光”的喻义可以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性的,是“这些草”生命中本就应该拥有的,无需任何人的给予;另一部分很多诗友也已经发觉,那就是体制之上的恩赐和奖赏。  “虫子”对青草来说是一种破坏性的存在,比草略微高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些草”的命运,只不过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作者: 远山行人    时间: 2016-11-24 12:35
这首诗对我来说是写作风格转变的一个标志,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被发现也是重拾诗笔整整一年来最有意义的收获!
作者: 远山行人    时间: 2016-11-24 12:36
最后一次对表。很深入,系统,完整的学习过程。问好作者,问好各位参加讨论的评论员。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1-24 14:09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1-25 03:49 编辑

欣赏这首诗, 但也有所保留。 评论没有写完, 也就没有贴出。

你的全面解释和我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 这让我很高兴。例如, “这些草“是特指, 而这些草并非指最底层的草民, 因为这些草长得”很高“。对此,很多评者都忽视了。 但有一点我原来没有想到, 那就是你对割草机的解释。  不过,你这里的解释与诗的标题并不一致。 此外, 草之被割如果要和秋之时令有任何关联,就只能解释为收割(有某种用途)。 而收割之说与绿地的概念又不尽相合。

诗里写道“阳光一层一层铺过来”。 这个强调性描写或许可以斟酌。 当然,你这样写有你的想法。

显然,这首诗的优点是象征性和隐喻。 写作手法很熟练。




作者: 冀卫军    时间: 2016-11-24 14:48
喜欢,问好!
作者: 宋浏    时间: 2016-11-24 15:24
欣赏学习!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11-24 1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6-11-24 18:17
欣赏!!!!!!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11-24 21:48
学习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4 22:07
支持原创作者。
作者: 南极风    时间: 2016-11-24 22:07
学习了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4 22:07
谢谢你给流派提供的思路,当然顺便感谢韩总。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5 07:29
嗯。草因阳光生长而有阳光的本性。所谓顺光而生。但不可否认,人有因环境而生的本性,所谓适者生存。但愿人都能保留一份阳光的真的原性吧,所谓诗性。


——纯属戏言。呵呵,俺在流派刚认了一个小妹,谈论到石棉时言语里似乎有责怪之意,算俺送的礼吧,也算留个脚印。
作者: 车行    时间: 2016-11-25 08:47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5 07:29
嗯。草因阳光生长而有阳光的本性。所谓顺光而生。但不可否认,人有因环境而生的本性,所谓适者生存。但愿人 ...

说的啥子呢?鲜花?还是砖头?。。。。
作者: 邹冬萍    时间: 2016-11-25 09:55
没有读到原诗,但对这篇文章里表述的诗歌理念非常欣赏,学习!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1-25 11:11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5 07:29
嗯。草因阳光生长而有阳光的本性。所谓顺光而生。但不可否认,人有因环境而生的本性,所谓适者生存。但愿人 ...

镇州兄话中深意自然明白,那位小妹是谁我大约也能猜到一点!所谓阳光雨露,利之所在,我是野草习性,对它虽有向往之心但是从不强求,顺其自然而已。现在中诗已经不去了,流派之所以舍不下偶尔来看看,是因为这里虽有是非但是利益纠葛要少得多,老朋友大多也都在这里。重回网络到今天算起来恰好一年零一天,经历过很多事,收获也很多,但是趋利之心已经淡了,诗心常在这是你我兄弟必须要牢记的!
作者: 易心易意    时间: 2016-11-25 15:10
好诗精评!问好石棉老师!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5 15:45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1-25 11:11
镇州兄话中深意自然明白,那位小妹是谁我大约也能猜到一点!所谓阳光雨露,利之所在,我是野草习性,对它 ...

嘿嘿,兄弟这麽多话有点自作多情之意啦。看到兄弟如此力作,自然按照文本解读一番。诗的歧义性,自然看山者是山,看水者是水罢了。本不想打搅的,奈何乌鸦和小妹所言之意才冒昧徒留脚印而已。至于中诗,冬箫总编对我有知遇之情,奈何论坛不是他本人的,俺也看不惯某些人的行径,才辞职的。现在听车行说我已转为贵宾,甚合我意。何论名利二字!至于诗心二字,知我者恐怕晓得只剩这两字啦---------遥握!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5 15:45
车行 发表于 2016-11-25 08:47
说的啥子呢?鲜花?还是砖头?。。。。


作者: 车行    时间: 2016-11-25 17:09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1-25 11:11
镇州兄话中深意自然明白,那位小妹是谁我大约也能猜到一点!所谓阳光雨露,利之所在,我是野草习性,对它 ...

归根结底,诗歌带给我们的除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再无其他。有一颗诗心,也足够了。。。远握兄弟!。。。冬安!
作者: 车行    时间: 2016-11-25 17:21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1-25 11:11
镇州兄话中深意自然明白,那位小妹是谁我大约也能猜到一点!所谓阳光雨露,利之所在,我是野草习性,对它 ...

一帮朋友都在流派玩,挺好的。。。至于中诗,不说也罢。。。远握!
作者: 许剑桐    时间: 2016-11-26 12:29
学习石棉认真的诗写态度~,问好~
作者: 钱松子    时间: 2016-11-26 13:57
是你们从诗中提取了自己需要的部分!
作者: 梦兮    时间: 2016-11-27 13:35
午赏精品诗写!学习佳作!问候安康!日后多指教感恩!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6-11-27 22:46
悦读!!
作者: 梦兮    时间: 2016-11-28 08:19
晨读醒脑,词句俱佳,欣赏学习,精我技艺。紧握老师诗写之手。
作者: 文泽予    时间: 2016-11-30 19:07
拜读
作者: 李青    时间: 2016-12-2 19:15
欣赏精彩的诗写和解读!问好老师!
作者: 李显.    时间: 2016-12-2 22:58
挺一个。棉棉好
作者: 二智    时间: 2016-12-3 11:43
学习,诗源于生活,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 现在    时间: 2016-12-3 13:12
看了石棉兄的自述,感觉缺少了某些东西,实际上亦多了某些认同。作为终将被啃食的人生,高级牧草,或许会留到秋天去收割,可是在资本家的高级住宅里,是不会让那些草生长过十公分的。费罗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可以分为潜意识与前意识、本我意识之三种,在精神层面上我支持石棉兄像许多评论此诗的人才一样,简单或是象征意义的说几句。不过,韩总的发现,是不是他客体上认为的好诗,就不得而知了。所谓“”干预“”的倡导者,我认为,韩总读出的,恰是作为一个本体的介入。从而完美或是成全,他所主张的诗学宗旨或是领悟!虽然,此诗批评地人不多,那是以为此诗本身就是鞭策生活,与无奈现实的一种深藏,或是浅出的佳作!后抒情时代,为什么清纯唯美的诗歌没人举荐?为什么泛滥成灾的后抒情主义在流派得以推崇?无论从文本、文笔、或是构思,石棉兄的诗歌,都有争议!唯美的诗歌在流派发现却不常见!为什么?是不愿成就一个唯美或是完美主义者么?从大时代走过来的人都知道!答案--------肯定在风中飘!

为什么许多大家已经放弃写作了呢?当一个人或是一位作家或是一位诗人,认识到自己言语或是文字的恐怖时,还能坚持写作,那么,他肯定是伟大的。无论未来事态如何,我都衷心地祝愿石棉兄!君子或是智者得天下,小人未必会的到惩处。相对的,当政权掌握在极端或是无知者手里的时候,或是权利中心,充斥着愚昧、无知与个人恩怨时,象征主义才会被称为鼠辈!正是这样,才合了那么一句话:无知者无惧!有时候,隐藏,真的不是不敢说,引用走过来的人的话说:他们--------真的怕过!
作者: 现在    时间: 2016-12-3 13:16
有人说哲学家喜欢提问:我倒是真想问问,那些批判者者,或是象征的质疑与谩骂的诗评人!你们--------怕过没!?
作者: 寒雨    时间: 2016-12-7 07:40
学习
作者: 文泽予    时间: 2016-12-7 19:38
学习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03
陶金喜 发表于 2016-11-24 09:52
我个人认为表象上风格转变的标志实际上是诗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令人欣喜
希望石棉兄继续坚持自己的诗歌的 ...

要感谢金喜和诸多好友一直以来的鼓励,在流派期间跟金喜兄的交流每次都有实质性的收获!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04
远山行人 发表于 2016-11-24 12:36
最后一次对表。很深入,系统,完整的学习过程。问好作者,问好各位参加讨论的评论员。

一年来有大半年的时间是跟知日一起成长的,谢谢兄一贯的支持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0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1-24 14:09
欣赏这首诗, 但也有所保留。 评论没有写完, 也就没有贴出。

你的全面解释和我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 这 ...

谢谢叶兄,这种解释也是在回避吧,毕竟被过分政治化的解读并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就让它停在人性化的层面上吧,其实很期待读到叶兄的评论,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0
冀卫军 发表于 2016-11-24 14:48
喜欢,问好!

谢谢卫军友,远握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0
宋浏 发表于 2016-11-24 15:24
欣赏学习!

谢谢好友鼓励,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5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11-24 17:23
草就是草,只不过是由于草早已经被中国人喻为民(如“民如草芥”),所以草这个物象,在意象里面就增产了“ ...

加上一个“这些”做一个小范围的圈定其实并没有让它远离“草”被普遍认可的喻指,只是让指向更具体一点,因为泛指的“草”并不是完全符合诗中描述的特征和命运轨迹,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5
王海云 发表于 2016-11-24 18:17
欣赏!!!!!!

晚上好,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5
远航小诗 发表于 2016-11-24 21:48
学习

晚上好,谢谢来读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5
南极风 发表于 2016-11-24 22:07
学习了

晚上好,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6
采凤 发表于 2016-11-24 22:07
谢谢你给流派提供的思路,当然顺便感谢韩总。

谢谢您的鼓励和评论,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9
邹冬萍 发表于 2016-11-25 09:55
没有读到原诗,但对这篇文章里表述的诗歌理念非常欣赏,学习!

谢谢友友鼓励,远握问好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19
易心易意 发表于 2016-11-25 15:10
好诗精评!问好石棉老师!

问好易心,多交流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2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5 15:45
嘿嘿,兄弟这麽多话有点自作多情之意啦。看到兄弟如此力作,自然按照文本解读一番。诗的歧义性,自然看山 ...

对中诗我虽然仍存有一定的感情,但还是失望居多,现在在那边也就是空挂着一个名字,实在提不起再去的兴致!握手镇州兄,月底就要走了,兄多保重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4
车行 发表于 2016-11-25 17:09
归根结底,诗歌带给我们的除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再无其他。有一颗诗心,也足够了。。。远握兄弟!。。。冬 ...

车兄说得好,与兄共勉,期待明年再见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5
许剑桐 发表于 2016-11-26 12:29
学习石棉认真的诗写态度~,问好~

给薇薇泡一杯好茶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6
钱松子 发表于 2016-11-26 13:57
是你们从诗中提取了自己需要的部分!

松子兄握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6
梦兮 发表于 2016-11-27 13:35
午赏精品诗写!学习佳作!问候安康!日后多指教感恩!

谢谢梦兮鼓励,远握问好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6
筷子 发表于 2016-11-27 22:46
悦读!!

问好筷子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6
文泽予 发表于 2016-11-30 19:07
拜读

问好诗友,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7
李青 发表于 2016-12-2 19:15
欣赏精彩的诗写和解读!问好老师!

问好李青,握手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7
李显. 发表于 2016-12-2 22:58
挺一个。棉棉好

显显来喝茶,加个点更帅了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8
二智 发表于 2016-12-3 11:43
学习,诗源于生活,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问好二智友友,谢谢鼓励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28
寒雨 发表于 2016-12-7 07:40
学习

晚上好,握手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13 19:32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2-13 19:10
谢谢叶兄,这种解释也是在回避吧,毕竟被过分政治化的解读并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就让它停在人性化的层面上 ...

嗯。 明白。
眼下在旅行工作访问中。 完后我试试写下去。 遥握, 问候。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19:38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12-13 19:32
嗯。 明白。
眼下在旅行工作访问中。 完后我试试写下去。 遥握, 问候。

遥祝旅途愉快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6-12-13 19:52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2-13 19:38
遥祝旅途愉快

多谢!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12-13 19: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山东石棉    时间: 2016-12-13 20:02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12-13 19:56
加“这些”和不加“这些”,都是一样的,加“这些”的草,是你目及的草,实际上,在你目及之外 ...

坚持是个好品质,那我们就各自坚持观点吧,要是有1.2元的稿费就好了,可以买一包榨菜,可惜没人给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2-13 20:12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2-13 19:16
谢谢您的鼓励和评论,握手

问好石棉兄弟
晚上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12-13 2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远山行人    时间: 2016-12-14 05:38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2-13 19:04
一年来有大半年的时间是跟知日一起成长的,谢谢兄一贯的支持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2-14 07:17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2-13 19:22
对中诗我虽然仍存有一定的感情,但还是失望居多,现在在那边也就是空挂着一个名字,实在提不起再去的兴致 ...


洛夫:“叙事性”的崛起与泛滥是一大误区
  


  【编者按】今天摘发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的访谈片段,他的观点对当下中国新诗也是一个忠告。
  
  
  
  洛夫,1928年生,湖南衡南人。1949年随军赴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开创了台湾现代诗歌。1996年迁居加拿大。2001年长诗《漂木》出版,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诗集《石室之死亡》《魔歌》《时间之伤》《洛夫诗选》《洛夫禅诗》《洛夫诗歌全集》等数十部。
  
  
  沈奇:
  语言与形式问题,是新诗百年如影随形的困扰。这几年国内诗界有两个重要的讨论:一是《诗刊.下半月刊》组织的关于“新诗标准问题”的讨论;一是郑敏先生与吴思敬先生“新诗是否已形成自己的传统”的论辩。前一个讨论,以诗评家陈超的理论为旨归,认为“现代诗写作的标准,像一条不断后移的地平线”,并坚持他一贯的看法,将新诗的本质定位于追求“活力、有效性、可能性”这三点。我自己则认为还是要逐步寻求一个典律的生成,不能一味变动不拘。主要观点已在刊于《新诗界》第四卷的《重涉:典律的生成》一文中表述,先生想已看过。后一个讨论,郑敏先生认为新诗并未形成明晰的传统,并对此一直担忧,对任运不拘、惟求新求变是问的积弊提出批评。吴思敬先生则认为新诗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这传统就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状态,以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不断的形式探索更新着新诗的面貌。看来,两个讨论的焦点,最终可说是落在了“可能性”与“典律性”这两个关键词上,对此,先生可否依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与观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洛夫:
  近年来不论是在文章里、讲演或座谈中,我都一直不遗余力地在为失落很久的汉语诗歌之美招魂,把它的纯粹、精致、气势、意境、韵律(非指格律)、象征、隐喻、妙悟、无理而妙、反常合道、言外之意、想象空间、暧昧性、朦胧美等找回来,予以重建。这正是对你“重树典律,再造传统”之说的呼应。你在北京《新诗界》第4卷的《重涉:典律的生成》一文中所提出的意见,深中肯棨,颇获我心,尤其你指出的那些时弊与问题,我读了几乎要拍案而起,譬如你说:“格律淡出后,随即是韵律的放逐;抒情淡出后,随即是意象的放逐。散文化的负面尚未及清理,铺天盖地的叙事又主导了新的潮流,口语化刚化出一点鲜活爽利的气息,又被一大堆口沫的倾泄所淹没。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继而推为时尚的叙事性与口语化诗歌写作,可以说是自新诗以降,对诗歌艺术本质最大的一次偏离,至此再无边界可守,规律可言,影响之大,前所未有。”这一段一针见血的肺腑之言,正是许多人想说而不便说的。
  我对大陆诗界所谓“叙事性”的崛起与泛滥,感受极深,这绝对是当代诗歌的一大误区,吸鸦片上瘾,最初都是以治病为借口的。我发现许多诗人对“叙事诗”本质上的误解甚大。叙事性绝不是诗的本质,只是一种诗歌策略,一种诗歌表现手法,西洋史诗都采用叙事体,我国唐诗中也偶见叙事诗。如李白的《长干行》,杜甫的《兵车行》,韩愈的《石鼓歌》,崔颢的“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都是叙事手法写的诗。不知你同意否,我的那首小诗《窗下》,也应算是一首叙事诗:
  
  当暮色装饰着雨后的窗子
  我便从这里探测到远山的深度
  在窗玻璃上呵一口气
  再用手指画一条长长的小路
  以及小路尽头的
  一个背影
  有人从雨中而去
  
  
  可时下所读到的叙事诗,只见叙事不见诗,即使叙事也多是婆婆妈妈、琐琐碎碎、满纸口水。我以为,要写好叙事诗,得考虑戏剧手法的穿插,即使胡适主张作诗如作文,追求口语化散文化,他也认为好的诗中都有情节,不过这种情节如未经高明的戏剧手法的处理,也就谈不上什么诗味了。
  关于新诗是否已形成自己的传统问题,我较*向吴思敬这一边,他的“还在路上行走”的解释比较接近事实。传统是时间和智慧的累积。实际上传统也就是历史,只不过一种可大可久的传统,并不是由走过来的每一个脚印所堆积而成,而是必须经过历史的梳理和论证的辨析后所形成的共识。最近我为《创世纪周年特辑》写的一篇纪念文章,题目就叫《创世纪的传统》,我认为《创世纪》五十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可归纳为两项:一是追求诗歌的独创性,重塑诗歌语言的秩序;二是对现代汉诗理论和批评的探索与建构。最后我谈到,《创世纪》五十年来先跋涉过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原,继而拨开传统的迷雾,重见古典的光辉,并试着以象征、意象和超现实诸多手法来表现中国古典诗歌中那种独特美学,经过多年的实验,我们最终创设了一个诗歌的新纪元——中国现代诗。这不仅是《创世纪》在多元而开放的宏观设计中确立了一个现代汉语诗歌的大传统,而且也是整个台湾现代诗运动中一项不可置疑的傲世的业绩。这里我所说的传统其实也正是一种新典律的建立。新典律最明显的性格是创造性。求新是它的指标之一,但新典律不能只一味地求新,而忽略了求好。当下许多年轻诗人一脑门子的求新求变,写出的诗光怪陆离,在后现代的旗帜下兴风作浪。但“新”并不等于“好”,“新”一夜之间可成,而“好”则非经过长时间的淘洗与锤炼不可。今日诗坛的时弊即只顾求新求变,而忽略了、甚至有意鄙弃了成就一首诗的诸多条件,如抒情性、象征性、意象结构、想象空间等。当年胡适为了使新诗明白易懂,他改革了语言,不幸也革掉了诗,今日民间派追求诗的大众化,拒绝了隐喻,也拒绝了诗。


——非常赞赏兄弟的天分。写诗如同造车。诗写的方向高于技艺。你我兄弟共勉。遥握。冬祺!
  

作者: 邹冬萍    时间: 2016-12-19 22:33
山东石棉 发表于 2016-12-13 19:19
谢谢友友鼓励,远握问好

不客气,好诗就该顶起来。
作者: 蔡犁    时间: 2016-12-26 11:34
草是被腰斩者。
马把草骂死。草看见马的绿色内脏和垒垒白骨
草下意识,伸手把下半身扯过来
递给铡刀,像递遗嘱,像递欠条
马老泪纵横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