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微诗微评》第1期:硬撑《鸣冤鼓》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7-6-8 22:32
标题: 《微诗微评》第1期:硬撑《鸣冤鼓》
五行微诗的文本验证
——《微诗微评》第1期:硬撑《鸣冤鼓》主持人结语


  5月8日,我在《微诗开栏的话》中说,我很想找到一首五行的叙事诗,同样达到李不嫁这首6行诗《“我的弟弟胡耀邦死了”》的效果,但限于时间没有找到。话音未落,22日,我就在“微诗”栏目读到硬撑的这首《鸣冤鼓》,随后把它发在当天《诗日历》【读诗•微诗】的头条。
  《鸣冤鼓》注定要载入流派微诗的史册。这不单是因为该诗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也不单是它揭示了民生、民权得不到应有保障以及为官不正、司法不公这类根本性社会问题,还在于它仅用短短的5行,就把这样的重大事件表现出来,并且表现出了现实的痛感和历史的深度。
  我注意到有评者质疑事件细节的真实性,这显然是混淆了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艺术真实是一种本质的真实,是真善美的“真”,正是这首诗的本质真实打动并冲击了我。如果你是一位关注时事的诗人,应该知道,作者在事件的选取上是极其克制的。在几乎无处不在的“截访”事件中,“阳湘正”这样的上访者非正常死亡的也屡见不鲜,被非法“扔”进“黑监狱”的,更是司空见惯。作者把“截访”这一亘古难闻的“怪现象”与封建社会都有的“鸣冤鼓”进行比照,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极大地强化了本诗的艺术感染力。
  如此看来,5月8日我最终把流派微诗标准从6行以内改为5行以内,是经得住文本验证的。

2017年6月20日


鸣冤鼓

硬撑


以明代为例,一旦被敲响
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升堂

2011年6月,泌水村阳湘正
还没摸到鼓锤
就被扔到铁城镇搬砖了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5-22 09:36)

【作者简介:硬撑,居郑州,2012年4月23日注册中国诗歌流派网,现为高级会员】

征评说明:
1、为活跃微诗创作,建构微诗评论范式,《诗日历》【评诗·微诗】专栏已开通并发布两期。本征评征集的评论,将在该专栏和《诗歌周刊》“微诗微评”栏目发布;
2、应征评论请在本帖后面跟帖发布,篇幅不超过500字;
3、征评时间自即日起,至6月20日截止。

(, 下载次数: 51)
作者: 在河之舟    时间: 2017-6-8 22:49
题目貌似干预式的,这内容真不好说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7-6-8 22:51
怎么评呢!
作者: 赵初荻    时间: 2017-6-9 01:20
本帖最后由 赵初荻 于 2017-6-10 20:33 编辑

                                        《发聩的并非鼓声》

      微诗难写,叙事式微诗更难写。我所说的微诗,当然不是简单的几个分行句子。
      从某种层面上略说,诗歌除了基本要素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趣、味,或智性的,或灵性的,或神性的。
      这首《鸣冤鼓》,很明显属于“干预体”范畴,借古讽今。就技法上分析,此诗关键技术在于,巧选了两个有着关联属性的特定物事,物为“鸣冤鼓”,事乃“阳湘正”新闻事件。作者把这两个特定物事进行有机糅合并借势生发,使该诗在无声的呈现中有了“鼓槌”之力。而该力,又分明暗两种。暗的力,隐形于对“鸣冤鼓”缺席的当下批判。明的力,来自典籍。草芥出身的朱元璋,被公认为中国帝王社会里最风清气正的皇帝,他的治国方略一个是体恤民情,一个是从严治吏。据史料记载,洪武年间,官吏贪污十俩银子就要杀头,百姓如有诉求,官吏闻鼓必得即刻升堂受理,否则视为渎职,轻则罢官,重则流放。我相信,这首微诗的作者对明代历史是略知一二的,也对当下的官场之陋有所洞察,故而才有了这样的诗写:“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升堂”。
     新闻事件中的“阳湘正”,没找到地方击鼓喊冤。但,此诗作者利用诗歌的指事功用,不仅给“阳湘正”穿越了一面“鼓”,而且还给读者暗摆了一面“鼓”。
     有鼓,还得要有敲鼓的槌。那么,“槌”在哪里?该诗告诉我们,它在民间,在人类的“良心”里。如若有朝一日,这“槌子”重重落下,击响的或许不只是某面“鼓”,听见声音的也许除了间歇性耳聋患者,还有黑夜里一直醒着的眼睛。而感知那鼓声传递给我们的疼痛,或许除了闭塞多时的“耳”,还有麻木经年的“心”。

作者: 尘凡无忧    时间: 2017-6-9 01:52
赵初荻 发表于 2017-6-9 01:20
《发聩的并非鼓声》

      微诗难写,叙事式微诗更难写。我所 ...

好评。不过,鼓椎? 这里是不是误植了。击鼓应当是鼓槌吧。
作者: 赵初荻    时间: 2017-6-9 03:42
尘凡无忧 发表于 2017-6-9 01:52
好评。不过,鼓椎? 这里是不是误植了。击鼓应当是鼓槌吧。

感谢勘误。
在出差的火车上,问好你
作者: 赵初荻    时间: 2017-6-9 03:42
尘凡无忧 发表于 2017-6-9 01:52
好评。不过,鼓椎? 这里是不是误植了。击鼓应当是鼓槌吧。

感谢勘误。
在出差的火车上,问好你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04:39
尘星童云 发表于 2017-6-8 22:38
唉,第二句

同感。 这一句有损这首诗的艺术力量。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04:53
以明朝的事情来反衬今天,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写法。
作者: 在河之舟    时间: 2017-6-9 05:15
赵初荻 发表于 2017-6-9 01:20
《发聩的并非鼓声》

      微诗难写,叙事式微诗更难写。我所 ...

文笔不错。相比较文本,总觉得“云想衣裳花想容”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05:55
赵初荻 发表于 2017-6-9 01:20
《发聩的并非鼓声》

      微诗难写,叙事式微诗更难写。我所 ...

朱元璋设立登闻鼓, 是在京城朝廷。

是否有诗中说的规定? 我自己没见过史料。 如果确实有史料, 还望能提供一下。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7-6-9 06:04
明代即使制定了严厉的惩罚制度,贪官“”朝杀晚生“”。贪官一直活到现在。朱元璋死了,贪官们没死。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06:09
本帖最后由 深山子 于 2017-6-9 07:14 编辑

所谓鼓槌,你是摸不到的。一个扔字说明了一切,老老实实搬砖吧。
其实大众每颗心都是一枚鼓槌,天地就是一面大鼓,真正敲响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裁决,也不是简单的振聋发聩,而是天翻地覆。古语说的天地人心即是如此。
这首诗,说了一个事件,无法展开。当然有夸张的成分,明朝当然不如现在,因为社会不能倒退。但如果不用艺术的手法,如何督促嗷嗷待哺、远未完善的民主和法制?
诗歌等文学形式,就是站在民意科学的前沿,就是要做先锋,针砭时弊,否则歌舞升平,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艺术哪里还有生命力?那样,古老的文明不但不能传承,并真的要退步到饮毛茹血的时代!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06:19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9 07:12 编辑

以古讽今是很好的艺术方法。
不过, 如果认为明朝的司法比今天的中国司法更公正, 更有效, 那就是违背事实, 或者过于天真了。
诗, 不是政论文, 可以有适当的艺术夸张, 和调侃。 读者应当明白。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06:24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9 06:37 编辑

我自己很支持干预诗, 包括支持韩庆成总编大力推动干预诗。 但诗歌处理这些题材, 还是有很大局限的。 例如一件案子, 其复杂因素和背景, 不是一首诗可以很好处理的。 一篇全面分析的文章, 对于建立和改善一个理性、公正、法治的社会, 比激愤的诗歌要有用得多。

例如, 关于于欢案, 很多人就说了很多过头话, 包括一些著名人物。 当时我就在微信群里劝大家理性对待, 呼吁和期待上级法院重审。 当然, 舆论, 社会和民众的督促是非常有益的。

顺便提一下, 我为《新语境诗刊》第三期就选了一首关于于欢案的诗。那是一首非常棒的干预诗, 我有点评:

http://www.zgsglp.com/thread-606479-1-1.html

时间紧张, 不能展开论述。


作者: 何小永    时间: 2017-6-9 06:47
个人小评一下。这是一首诗吗?好吧,你们既然把它提出来让大家品论,一定有它的魅力所在。他的魅力就是将明代和现代泌水村为民洗冤的对比,一个是周公吐哺般的用心,一个是等同恶霸似的执法,这是个很不错的对比。但是从事实的角度讲,官员都在办公时间,做爱应该是休息时候的事情,用此作为体现热心办事的例子,是否恰当?我读书少,了解的东西也不是太多,明代皇帝怎么样,大家都清楚,底下的官员做事也就不多讲了。另外,写诗尽量有韵律,比喻,意境,哲理,至少有一点吧。现实主义的诗的确是难写,而且又用微诗表达出来,作者的用意与出发点是很好的,如果字词更加干练,意境更加生动就更好了。前辈写诗,小辈只是学习的,作此小评,以表尊意。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07:41
本帖最后由 深山子 于 2017-6-9 07:52 编辑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06:24
我自己很支持干预诗, 包括支持韩庆成总编大力推动干预诗。 但诗歌处理这些题材, 还是有很大局限的。 例如 ...


读了,脏字不是我所喜欢。诗歌是艺术形式,有许多选择。个见。问叶编好。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07:51
深山子 发表于 2017-6-9 07:41
读了,怎么有脏字呢。诗歌是艺术形式,有许多选择。个见。问好。

于欢案件中出现了那个物件。 写到还是可以的。 作者对此十分义愤。

问候山子。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07:58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07:51
于欢案件中出现了那个物件。 写到还是可以的。 作者对此十分义愤。

问候山子。

不好意思,本人直言不讳。见谅。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08:00
深山子 发表于 2017-6-9 07:58
不好意思,本人直言不讳。见谅。

欢迎探讨!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08:06
赵初荻 发表于 2017-6-9 01:20
《发聩的并非鼓声》

      微诗难写,叙事式微诗更难写。我所 ...

评的好!学习了!读诗不读评,枉费煤油灯。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7-6-9 09:07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06:19
以古讽今是很好的艺术方法。
不过, 如果认为明朝的司法比今天的中国司法更公正, 更有效, 那就是违背事 ...

是的。这样的寓意反衬,给人的指向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难道还不如封建社会制度?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推翻掉的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了什么?这种以偏概全的论述太失偏颇!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09:31
王海云 发表于 2017-6-9 09:07
是的。这样的寓意反衬,给人的指向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难道还不如封建社会制度?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


这是诗歌,不是政治。就写歌舞升平,不来揭短?我们的民主法制还任重而道远,如果不振聋发聩,那不知其可也。有道是个别方面,确实没有多少进步。承认差距,才能发展。个见,问好!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9 09:32
本帖最后由 气化散人 于 2017-6-9 10:35 编辑

现代社会的一记重锤
       ——品读  硬撑 《鸣冤鼓》


这首纪实性微诗所反映的现实,对现代中国、现代法治来说,本身就是一记重锤。
明代法制在这段文字中被夸张地表达出来,似不必深究。作为读者只须明确明代(出现过宦官专权,帝王不作为的,相当离谱的帝国时代)有鸣冤鼓,而且是很坦然地摆在衙门口,老百姓很容易找到或摸到投诉的地方,这就够了,至于冤案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公正的解决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非三言两语可以辨明。
而2011年这个时段发生的这件下层平民的维权事件,现代国人,特别是关注民生与时政的诗人们,应当很容易感受到其严重性。阳湘正是现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他的维权之路充满心酸,他多次上访未果,流落街头,他被掳走,与狗同眠,他摸不到投诉之门,他的权利被现代法制屏蔽,他像牲口一样活着,而这样的牲口充满对正义的渴望。
所有看到这首诗的正常理性的人们,请记住,据百度及公开媒体信息,这件事发生在2011年(诗中的2016似有误),现代中国,如果你没有感觉到沉重,那就把这首诗当鼓槌,敲击一下自己的灵魂吧!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09:35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9 09:32
现代社会的一记重锤
       ——品读  硬撑 《鸣冤鼓》


这个主人公,我没有听说。是不是可以认为没说过的,太多了!而并非个例。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9 09:36
深山子 发表于 2017-6-9 09:35
这个主人公,我没有听说。是不是可以认为没说过的,太多了!而并非个例。

真人真事,网上有报道。
作者: 一蘭    时间: 2017-6-9 09:43
干预不是干巴巴的指责,让事实站出来说话。此首微诗立意不俗。平实地道出明代的管理制度与工作作风“以明代为例,一旦被敲响/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升堂”,又徐徐道出“2016年6月,泌水村阳湘正/还没摸到鼓锤/就被扔到铁城镇搬砖了”。这样的诗写对二十一世纪的现行管理制度而言,是一声拷问。欣赏学习。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9 09:54
             诗小事大(5行诗评)
作者:严家威
诗借古劝今。做爱也得停,指出工作重要,民情重要。末句的扔字,说明轻民。语言简练,诗性一般。
县太爷是聪明的,即时升堂处理,以免酿成大祸。
现在有些官是愚蠢,问题不是压下去的!不及时处理将会持续发酵,铸成大错!
官要亲民,重视民情,和谐繁荣,民族兴盛——诗写的本意。
高速时代,无暇长诗;五行微诗,可言大事;增强诗性,简洁叙事;微诗之光,闪耀当世!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0:08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9 09:32
现代社会的一记重锤
       ——品读  硬撑 《鸣冤鼓》

百度上说是2011年。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0:10
严家威 发表于 2017-6-9 09:54
诗小事大(5行诗评)
作者:严家威诗借古劝今。做爱也得停,指出工作重要,民情重要。末句 ...


这个扔字可以商榷。 报道说, 他是被私家厂主掳走的。 没有说是官方扔的。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0:12
诗中说的个案,其具体情况, 不是一首短诗可以说明白的。 但这样一首短诗仍然可以有其意义。 只是我不赞成无限度放大。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9 10:15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0:10
这个扔字可以商榷。 报道说, 他是被私家厂主掳走的。 没有说是官方扔的。

诗是文学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9 10:3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0:08
百度上说是2011年。

确实如此,谢谢叶兄提醒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0:37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9 10:41 编辑
严家威 发表于 2017-6-9 10:15
诗是文学


是的。

不过,有的评论是谈论这个具体事情的。

主要是这首诗是否定位为针对具体时事。 从虚构角度来看, 当然就不同了。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0:37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9 10:31
确实如此,谢谢叶兄提醒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9 10:48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0:37
是的。  

不过,有的评论是谈论这个具体事情的。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7-6-9 11:32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0:12
诗中说的个案,其具体情况, 不是一首短诗可以说明白的。 但这样一首短诗仍然可以有其意义。 只是我不赞成 ...

我与叶兄意见一致。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7-6-9 11:32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0:12
诗中说的个案,其具体情况, 不是一首短诗可以说明白的。 但这样一首短诗仍然可以有其意义。 只是我不赞成 ...

我与叶兄意见一致。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1:39
王海云 发表于 2017-6-9 11:32
我与叶兄意见一致。

问好海云。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1:39
王海云 发表于 2017-6-9 11:32
我与叶兄意见一致。

问好海云。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1:52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9 09:32
现代社会的一记重锤
       ——品读  硬撑 《鸣冤鼓》

说得好!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1:52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9 09:32
现代社会的一记重锤
       ——品读  硬撑 《鸣冤鼓》

说得好!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1:56
本帖最后由 蛇珠 于 2017-6-9 12:01 编辑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9 09:32
现代社会的一记重锤
       ——品读  硬撑 《鸣冤鼓》


还有一个奇怪画面
我们都不陌生
就是防爆车,它不是出现在什么爆炸现场,而是缕缕出现在各种政府会议场所的大门口,比如那些两会三会的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9 12:06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1:52
说得好!

谢谢美女,敬茶!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7-6-9 12:07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1:56
还有一个奇怪画面
我们都不陌生
就是防爆车,它不是出现在什么爆炸现场,而是缕缕出现在各种政府会议 ...

我朝特色,非常无语
作者: 南岛    时间: 2017-6-9 12:24
我只能说相当精彩,不懂评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9 12:32
赵初荻、气化散人、严家威等诗友的点评很有韵味!讨论激烈,挖掘诗歌的内涵和艺术性,对于微诗创作与审美都有很大帮助!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2:37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1:56
还有一个奇怪画面
我们都不陌生
就是防爆车,它不是出现在什么爆炸现场,而是缕缕出现在各种政府会议 ...

防爆是防备爆炸吧 。
作者: 还活着    时间: 2017-6-9 12:45
本帖最后由 还活着 于 2017-6-9 13:30 编辑

人,又少了一个。评硬撑的《鸣冤鼓》

原诗:鸣冤鼓/硬撑


以明代为例,一旦被敲响
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升堂

2016年6月,泌水村阳湘正
还没摸到鼓锤
就被扔到铁城镇搬砖了


    看了这首诗,指向,立意,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一目了然。这让俺咋评?说浅了等于隔靴骚痒,说深了,谁也都明白,这个巴掌怕是要搧出去了。
    干预诗,也是如鲁迅说言的投向丑恶的匕首,它锋利,直指目标,无枝无蔓。也有不吃人饭的人强烈的反对它,说是遭蹋诗。不过从尚古的诗经里就有很多的干预诗,是不是诗经也在遭蹋诗啊?恐怕不吃人饭的诗人是哑口无言或者是强辞夺理或者会跳上墙头也不得而知了。
    说诗吧,明代,时间有了。敲响,事件也有了,还是联动式的事件,这就表明,鼓响,官员必须是无条件的应接事件,没有上下班或者放假之说,就是在干人生最快活的事也得停下,立马!
    再看下边。2016年6月。诗人笔锋一步就跨越了六百年。六百年里会发生很多事,猴子在进化成人,强盗在洗心革面,婊子在从良,西夷人开始平等,等等。我们接着往下读,“泌水村阳湘正,还没摸到鼓锤,就被扔到铁城镇搬砖了”泌水村阳湘正这句我还没能好好理解,泌水村是个地名,没疑问,疑问的是这个“湘正”。湘正是什么?人名,还是个官名?因为好像没有个“湘”姓,据我所知。我们再往下读,看看这个湘正干什么了:还没摸到鼓锤,就被扔到铁城镇搬砖了。啥意思?没摸到鼓锤?就是说他也想敲鸣冤鼓吗?看看他有这念头怎么了:就被扔到铁城镇搬砖了!被谁扔到铁城镇了?黑社会?社会流氓?仇人?或者是官家?怎么扔的?(大活人怎么扔)扔过去“搬砖了”。搬什么砖?是自愿的吗?是发工资的吗?有五险一金吗?签劳动合同了吗?有时间保障吗?有人身自由吗?诗人对我的这许多疑问没有回答。不过我有一个念头一闪:此人,凶多吉少!
    剩下的不想说了,说也无益。
    套用龙应台的一篇文章的题目给这篇文字一个总结: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2:46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9 12:54 编辑

这首诗很有冲击力,但我认为,一个以时事事件为题材的作品, 应当忠实于事件的真实。
而以历史为借鉴, 也应当有可靠的历史依据。 这两点上, 硬撑兄这首诗都有可以斟酌之处。

1. 明朝的历史事实。 (并非指做爱的调侃。)  我自己没有见到过有关史料。 希望有人能提供。
2.  从报道来看, 主人公是被某个人非法劫持的。 但诗里表现成似乎是官方做的。 我无意为任何官方辩护, 但主张忠实于事实。
3.  日期与报道不一致。不过这个很容易调整。  

任何对恶与不公正的批判, 都要注重真实。  虚写, 虚拟, 则是另一回事。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3:0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2:37
防爆是防备爆炸吧 。

拦截去会议场所“拦轿伸冤”的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3:03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2:37
防爆是防备爆炸吧 。

中国人不讲究爆炸
买爆竹都不能坐车走,得拎着走回家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3:04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2:37
防爆是防备爆炸吧 。

他们以为会议场所有包公呢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3:12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9 13:14 编辑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3:03
中国人不讲究爆炸
买爆竹都不能坐车走,得拎着走回家


这样好。 爆竹本来就不安全。

自己开车可以吗?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3:13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3:04
他们以为会议场所有包公呢

可能主要是防恐袭的吧。  例如有分裂组织。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3:15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9 13:16 编辑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3:04
他们以为会议场所有包公呢


中国没有巴黎, 伦敦那样的恐怖事件, 我觉得这很好。

如果中国到处都是爆炸, 凶杀, 最遭殃的首先是百姓。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7-6-9 13:16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2:46
这首诗很有冲击力,但我认为,一个以时事事件为题材的作品, 应当忠实于事件的真实。
而以历史为借鉴,  ...

本来我不看好这个微诗栏目的。看到韩总能亲自挂帅很高兴。还是要祝贺的,愿能保持目前的成绩。叶兄所言公道。干预诗写大多讽古喻今,针砭时弊。但应该有个限度,不能无限上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还是要有的。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13:43
017-6-8 22:32
鸣冤鼓

硬撑


以明代为例,一旦被敲响
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升堂

2016年6月,泌水村阳湘正
还没摸到鼓锤
就被扔到铁城镇搬砖了


人家只是叙述了一个事实而已,没有什么上纲上线。很多人都喜欢去美国,我说我不喜欢,美国治安不好。为什么中国治安好?是因为控枪控得好啊。
作者: 群言堂笔    时间: 2017-6-9 13:43
就诗论诗,这首诗自有它的可取之处一一扔字道真情,尤如一首古诗一一打起黄鹂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样,异曲同工。用明代之典,实为以史为镜,以扔字穿越,实乃道出了当今社会,还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也是侧面给当今的法治敲响了警钟,同时对鱼肉人民的官老爷做法,进行了无情鞭刺。微诗的功能,就在于点到为止,以一当十,从而得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并且在对比中也会让人反思。能做到这样已足够了,至于涉及更深层次事件与法律层面,显然就不是这首诗应有的职责了。它也不应该有,或许微诗之妙,就在这被点穴的得意快感中,如中医的针艾,重在治病救人!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13:49
谁能证明那些扔他的人不是被授意的,故意为之呢?又经历了多少过程,查出结果来了吗?
为什么网上关于此事的帖子2011年某月某日后,戛然而止呢?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13:50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6-9 13:43
就诗论诗,这首诗自有它的可取之处一一扔字道真情,尤如一首古诗一一打起黄鹂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

有道理,点赞!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9 13:51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6-9 13:43
就诗论诗,这首诗自有它的可取之处一一扔字道真情,尤如一首古诗一一打起黄鹂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9 13:51
标题: 聆听《鸣冤鼓》的声音
本帖最后由 敖华 于 2017-6-9 16:15 编辑

聆听《鸣冤鼓》的声音
文/敖华


                              鸣冤鼓
                             文/硬撑

                    以明代为例,一旦被敲响
                    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升堂

                    2016年6月,泌水村阳湘正
                    还没摸到鼓锤
                    就被扔到铁城镇搬砖了

      很有意思,诗人的笔名硬撑好像就是击打鸣冤鼓的人,因为被生活蹂躏的草芥的确是在硬撑着活命。由硬撑来作这首诗,堪称人间佳话。
      我想,诗歌里的借古讽今、夸张、幽默等手法,肯定体现了诗人的创作功底。这些技艺,普通的读者也能领会。最震撼人心的应该是《鸣冤鼓》这首诗歌蕴含的现实意义,以及诗人敢于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和为民请命的博大胸怀。
      诚然,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远远超越了以往的封建时代。然而,有序推进法治公正公平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仍有很远的路要走。百姓们在追求正义、依法维权的过程中,特别是无权无钱的百姓们,千难万难,吃尽了苦头。司法体系的漏洞、司法人员的职业操守、司法工作的监管、司法工作的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被诗人犀利的文字记录在案,它深刻警醒着世人,百姓的生死和合法权益伤不起,推进法治建设的步伐应该加快迈进。
      诗人心怀大爱写下的诗行,让我们记住疼痛,又在进一步治愈伤痕。《鸣冤鼓》响亮敲响,法官公正的审判锤定然掷地有声。有一杆称叫司法,左边是公平,右边是正义。我想,人性的美好,真善美的花朵,蓝天下的鸽子,都能通过《鸣冤鼓》敲出来。

作者: 神青赶豹    时间: 2017-6-9 13:55
严重赞赏此诗!硬撑是在敲响了另一面鼓。
作者: 群言堂笔    时间: 2017-6-9 13:55
深山子 发表于 2017-6-9 13:50
有道理,点赞!

谢谢支持!问好!
作者: 群言堂笔    时间: 2017-6-9 13:56
严家威 发表于 2017-6-9 13:51

一字千金!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9 13:56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6-9 13:56
一字千金!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9 13:58
敖华 发表于 2017-6-9 13:51
仔细倾听《鸣冤鼓》的鼓声
                    ...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9 13:59
严家威 发表于 2017-6-9 13:58

正  你们本地方言吗  不好理解耶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9 14:00
敖华 发表于 2017-6-9 13:59
正  你们本地方言吗  不好理解耶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9 14:04
严家威 发表于 2017-6-9 14:00

严兄觉得要将原作放进评论里吗   但放进去就多了40来字了
作者: 澧有兰    时间: 2017-6-9 14:22
我不这样认为。其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就在第二句。它以偏慨全
作者: 长空    时间: 2017-6-9 14:22
赵初荻 发表于 2017-6-9 01:20
《发聩的并非鼓声》

      微诗难写,叙事式微诗更难写。我所 ...

鼓吹明代治贪,朱元璋其实才是最大的恶人,你看,所有人都是他财产,他要管教谁,都名正言顺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7-6-9 14:34
赵初荻 发表于 2017-6-9 01:20
《发聩的并非鼓声》

      微诗难写,叙事式微诗更难写。我所 ...

超过了500字,删节后发今天诗日历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4:41
镇州 发表于 2017-6-9 13:16
本来我不看好这个微诗栏目的。看到韩总能亲自挂帅很高兴。还是要祝贺的,愿能保持目前的成绩。叶兄所言公 ...

多谢镇州兄弟! 还望多来微诗栏支持。
问候!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14:44
长空 发表于 2017-6-9 14:22
鼓吹明代治贪,朱元璋其实才是最大的恶人,你看,所有人都是他财产,他要管教谁,都名正言顺

讨论方向错误啦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4:44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9 14:50 编辑
深山子 发表于 2017-6-9 13:49
谁能证明那些扔他的人不是被授意的,故意为之呢?又经历了多少过程,查出结果来了吗?
为什么网上关于此事 ...


没有任何依据的东西,我们就不好假定。 如果有这方面的线索,可以分享一下。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7-6-9 14:54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4:41
多谢镇州兄弟! 还望多来微诗栏支持。
问候!

只是要和叶兄一样率真一些罢。心机太重对写诗不是神马好事--------握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14:55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4:44
没有任何依据的东西,我们就不好假定。 如果有这方面的线索,可以分享一下。

呵呵,没有假定啊。就诗论诗,一共几十个字。问好。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7-6-9 14:57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1:56
还有一个奇怪画面
我们都不陌生
就是防爆车,它不是出现在什么爆炸现场,而是缕缕出现在各种政府会议 ...

这个不奇怪吧!防爆车是为了防范黑恶势力、暴徒进行破坏啊!!!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7-6-9 14:57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1:56
还有一个奇怪画面
我们都不陌生
就是防爆车,它不是出现在什么爆炸现场,而是缕缕出现在各种政府会议 ...

这个不奇怪吧!防爆车是为了防范黑恶势力、暴徒进行破坏啊!!!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7-6-9 14:58
蛇珠 发表于 2017-6-9 11:56
还有一个奇怪画面
我们都不陌生
就是防爆车,它不是出现在什么爆炸现场,而是缕缕出现在各种政府会议 ...

发生暴恐袭击事件后,防爆车一定会出现的。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5:09
镇州 发表于 2017-6-9 14:54
只是要和叶兄一样率真一些罢。心机太重对写诗不是神马好事--------握

兄弟说得在理。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7-6-9 15:11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5:09
兄弟说得在理。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5:12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7-6-9 15:13 编辑
深山子 发表于 2017-6-9 14:55
呵呵,没有假定啊。就诗论诗,一共几十个字。问好。


没有假定就好。 所以我们目前只能认为是一个私家犯了法。 有了新的线索, 我们再做猜测。

与字数无关。例如,  “他杀人了”。 就四个字。

问好山子。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7-6-9 15:12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5:09
兄弟说得在理。

不幸被我一语中的。防爆车都成了罪过--------阿弥陀佛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5:14
镇州 发表于 2017-6-9 15:12
不幸被我一语中的。防爆车都成了罪过--------阿弥陀佛

是啊。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7-6-9 15:17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5:14
是啊。

问好兄弟。握。俺家那几只乌鸦触俺霉头哩,俺先对付他们几个。过两天陪叶兄好玩啊。
作者: 深山子    时间: 2017-6-9 15:28
防爆车多,非常有用。但说明治安不自信。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7-6-9 15:38
镇州 发表于 2017-6-9 15:17
问好兄弟。握。俺家那几只乌鸦触俺霉头哩,俺先对付他们几个。过两天陪叶兄好玩啊。


作者: 赵初荻    时间: 2017-6-9 15:54
韩庆成 发表于 2017-6-9 14:34
超过了500字,删节后发今天诗日历

感谢修正。尤其某些该隐之处的删节。
深表钦佩韩先生的诗学
问好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7-6-9 16:01
敖华 发表于 2017-6-9 14:04
严兄觉得要将原作放进评论里吗   但放进去就多了40来字了

500字不包括原作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7-6-9 16:05
敖华 发表于 2017-6-9 14:04
严兄觉得要将原作放进评论里吗   但放进去就多了40来字了

多了40来字,就不入。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7-6-9 16:07
韩庆成 发表于 2017-6-9 16:01
500字不包括原作

那我将原作放进去啦  感谢韩老师指导  
作者: 龙君    时间: 2017-6-9 16:22
我不敲鸣冤鼓
也不屑于跪请县老爷升堂

要敲就敲响丧钟
把人间打扫干净


作者: 盲区    时间: 2017-6-9 16:27
段子式的味道!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6:43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3:12
这样好。 爆竹本来就不安全。

自己开车可以吗?

您应该知道我说的爆竹与公车私车都没有连带关系
我是在说诗歌的语言
我们这里没有可以爆炸的炸药!!!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6:43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3:12
这样好。 爆竹本来就不安全。

自己开车可以吗?

您应该知道我说的爆竹与公车私车都没有连带关系
我是在说诗歌的语言
我们这里没有可以爆炸的炸药!!!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6:45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3:13
可能主要是防恐袭的吧。  例如有分裂组织。

我看到的都是防止找包公的
恐怖袭击是你呆的那个国家的事情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7-6-9 16:48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9 13:15
中国没有巴黎, 伦敦那样的恐怖事件, 我觉得这很好。

如果中国到处都是爆炸, 凶杀, 最遭殃的首 ...
中国没有巴黎, 伦敦那样的恐怖事件, 我觉得这很好。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很好,让你和与你一样的社会精英们都赶去什么国的西海岸解放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去了——辛苦您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