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新诗百年祭(四)挑战无韵诗,无韵非诗。 [打印本页]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2-21 13:06
标题: 新诗百年祭(四)挑战无韵诗,无韵非诗。
本帖最后由 重阳新韵 于 2017-2-21 13:10 编辑

无韵非诗
新诗,现代诗与无韵诗,不是一回事。
新诗之初,是有韵律的自由诗,现代诗包括有韵自由诗。与无韵诗截然不同。不是一回事。
无韵诗,不是诗,混在新诗与现代诗中,妄称诗。无韵非诗。

(重阳JM)






挑战无韵诗




重阳JM



    中国诗歌发展到五•四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白话无韵自由诗的出现,逐渐将中华传统诗词完全地抛到了一边。无韵自由诗的疯狂膨胀到了毫无边际的地步,不但打破了诗与散文的界线,而且连中国语言的语法规则也砸个稀巴烂,完全违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规律,无稽地模仿外国语言方式,中不中洋不洋,莫名其妙地弄得怪模鬼样,让外国人也笑不自禁,还自我感觉良好,并大言不惭地叫嚷是与国际接轨。这些假洋鬼子们真是出尽了洋相!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文化的生命。没有韵律就没有诗,就谈不到什么诗文化,更谈不到先进的诗文化。
    自从十九世纪中期,美国诗人惠特曼提出“打破诗与散文之间的形式壁垒”,自恃诗与散文的混血儿便尘嚣世上,把散文分行成诗的鬼旋风便席卷全世界,象瘟疫一样毒害着人们的诗心,污染着明朗的诗空,中国当然也难逃劫数。中国五•四时期的激进青年就是它们在中国的首批俘虏。但明智的诗家们如郭沫若、艾青等都在后来的实践中明辨了方向,回到了民族诗传统。然而,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扭曲了心灵的新诗大家们,却又将一批批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引向了崇洋媚外的邪路,经过几次更新换代的洋探索,终于将无韵“非诗”捧上了供台,将祖国的民族诗传统丢进了“旧老古”的角落。
    洋妇人怀抱中的崇物洋巴儿狗,不管它再怎么可爱,再怎么宝贝儿,终究替代不了可爱的婴儿;无韵“非诗”再怎么有滋有味地在音乐的伴奏下装腔作势地朗诵,终究替代不了谱曲演唱的优美的有韵诗。中华诗词自古至今就是在演唱中发展过来的“歌”文化,“韵”文化。“诗歌,诗歌”,诗是离不开“歌”的,歌是离不开“韵”的!事实上,诗就是唱歌的“歌词”,诗就是随着“歌”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唱”的演化而演化的。远古的“诗经”,就是远古人们唱歌的“歌词”的记录,它来源于民歌,山歌,渔歌,祭歌等等。楚辞,不就是“歌词”吗?乐府,不也是宫廷里唱歌的“歌词”吗?,“吟诗”不就是“唱诗”吗?宋词,元曲,不也全都是唱歌的“歌词”吗?戏剧中的唱词,不都是“唱”出来的吗?中华诗词正是在“唱歌”中发展过来的“唱文化”,“歌文化”,“韵文化”。当今有韵“唱词”的繁荣风光,与无韵“非诗”的“无度泛滥”有着天壤之别!
    当今的无韵“非诗”疯狂的泛滥,成堆的诗集和诗报刊,真是“诗堆成山,邪气冲天”。只有“非诗”大家们带领其徒子徒孙们围绕在“诗山”下,一面进行着“新诗死定了”与“新诗还活着”的讨论,一面仰望“诗山”的高大而沾沾自喜。岂不知那只是其圈内的一座“冰山雪岭”,广大人民群众是不会欣赏它的,必将在诗史的发展中冰崩雪融,成为历史的垃圾!
    新韵的兴起,是中华新体诗的新发展。挑战无韵诗,挑战惠特曼,明确诗与散文的界线,将诗体改革运动进行到底!

                       2002.7.3       
首发2001年6月《艺苑》156期。

作者: 柔丝君    时间: 2017-2-21 15:35
欣赏好文。祝福吉祥!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7-2-22 11:00
新韵的兴起,是中华新体诗的新发展。挑战无韵诗,挑战惠特曼,明确诗与散文的界线,将诗体改革运动进行到底!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7-2-22 1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2-23 14:25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7-2-22 15:05
瓷瓶装假酒,
那个会喝一口?
老调从弹乏味极,

瓷瓶装假酒,臭猪不但会喝,还总也喝不够。


新瓶新酒意韵浓       



重阳JM



    某诗友在来信中说:“……没有平仄还成什么诗?”这话说得对,但不准确。应该这么说:“……没有平仄还成什么格律诗?”如果这么说,我是十二分赞同的。因为,没有平仄,确实不能成其为格律诗。格律诗必须严格平仄,而且还要有拗必救。不过,信中又说:“……不要太严格。”这就放松了自己。什么意思呢?不恭的说就是遇有“严而不适”时,可以“打个马虎眼”,“请君高抬贵手”。这不就说明了格律“严而不适”的弊端吗?这也正应合了“新韵”的意思。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共通的。
    新韵提倡“和声对韵,自然巧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和声对韵中自然包含了平仄,但不拘泥于平仄,是自然巧成的活的平仄,不是固守僵式的死的平仄。当然,这种诗,不能叫“格律诗”了,所以叫“新韵”。这里的“新韵”,既是相对于“旧韵”而言的“韵”,同时,也是新韵诗体的“体”。因为,鉴于白话自由诗抛弃了“韵根”,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个“韵”字。
    新韵学会顾问,巴黎《龙吟诗社》创建人,八十九高寿的薛理茂老先生,最近来函中说:“……要依章(新韵学会章程)发展会员,鼓励后学,要设立新韵指导组,为初学者改正,指引,促进学习兴趣和刊出新韵专栏。”在这里,薛老先生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推广普及新韵的策略与方案。就是说:新韵是新生事物,还没被人们认识和理解,需要辅导和指引,需要培养兴趣,需要促进和鼓励,还需要开辟一个培育后学的园地(专栏)。这真可谓任重而道远!由此可知,某些诗友对“新韵”尚无完整的认识,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旧瓶新酒”一题,已是几十年的老调了。只要到商场(书市)看看,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现代意识的产品包装大战,即可自悟。现代意识将“旧瓶子”摆到哪里去了,只有寻旧者独具慧眼才能看得到。至于“新瓶新酒”,则更是处处可见,随手可得的,何必专寻“旧瓶”装的呢?事实上,“新瓶装新酒”生意要好做得多!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3-23 17:06
《挑战无韵诗》中国诗歌发展到五•四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白话无韵自由诗的出现,逐渐将中华传统诗词完全地抛到了一边。无韵自由诗的疯狂膨胀到了毫无边际的地步,不但打破了诗与散文的界线,而且连中国语言的语法规则也砸个稀巴烂,完全违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规律,无稽地模仿外国语言方式,中不中洋不洋,莫名其妙地弄得怪模鬼样,让外国人也笑不自禁,还自我感觉良好,并大言不惭地叫嚷是与国际接轨。这些假洋鬼子们真是出尽了洋相!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7-3-25 13:04
当今的无韵“非诗”疯狂的泛滥,成堆的诗集和诗报刊,真是“诗堆成山,邪气冲天”。只有“非诗”大家们带领其徒子徒孙们围绕在“诗山”下,一面进行着“新诗死定了”与“新诗还活着”的讨论,一面仰望“诗山”的高大而沾沾自喜。岂不知那只是其圈内的一座“冰山雪岭”,广大人民群众是不会欣赏它的,必将在诗史的发展中冰崩雪融,成为历史的垃圾!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5 16:11
无韵非诗
中诗是韵文,西诗也有韵。无韵非诗,一万年也改不了。
无韵诗不是诗。无韵文字堆成山汇成海,永远也不成诗!!!
(重阳JM)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7-4-18 11:00
无韵诗,假洋鬼子。
中国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说无韵诗是中诗,不对!因它无韵。
说无韵诗是西诗,也不对,因西诗也有韵。
说无韵诗是译诗,也不对,因它无原文。
说无韵诗不是诗,对!因它什么也不诗是。
说无韵诗是假洋鬼子,对!因它就是仿译诗的假洋鬼子。
(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5-8 15:38
无韵诗,不是诗,混在新诗与现代诗中,妄称诗。无韵非诗。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