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17|回复: 5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人的精神障碍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7-5-17 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躁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分析
1、躁狂症诗人的思维表达障碍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文化素质低下或文盲类的躁狂症患者的话很多,终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不知疲倦。文化素质较高的躁狂症患者喜欢写作,例如写诗或写诗评,当然也有酷爱写日记的。往往洋洋千言,一挥而就。但正如其语言一样,写得虽快而多,但文字结构松散,信笔写来,没有一个主题。虽然从其某一句或某一小段话来看是有连贯性的,但随着新概念的产生,并不断牵强附会地引出很多新概念、新词语,特别是经常转变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天南地北,有头无尾,整个内容就会让读者觉得没有主题,没有中心思想。这类作者也在不断努力,但由于其思维障碍的客观存在,因此往往无法表达清楚。这种思维表达障碍,在精神病学上叫思维奔逸,是躁狂症患者的常见症状。躁狂症诗人只是躁狂症患者中的一部分,但其思维表达障碍的表现都是一样的。


注:参见“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田寿彰主编《司法精神病学》第22-24页,法律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2、躁狂症诗人的思维内容障碍
躁狂症患者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学问、财富、地位、权力等非常之高,大大超过自己周围的人,实际上,其估计大大超过了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是一种夸大妄想,也是其思维内容障碍。躁狂症患者的夸大妄想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条件,只是在原有情况下加以夸大。如果患者的夸耀内容与其实际情况毫不相干,则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麻痹性痴呆。
躁狂症诗人的思维内容障碍则主要是其对自己诗作、诗论及各种文章、文字之水平、质量的夸大,这种夸大不是真实的,只是一种妄想。这种妄想是在病理的基础上产生的错误的推理,它既不符合客观事实,又无法说服或以事实加以证明,而且在与患者的教育水平、环境背景不相称的观念时,患者却对这一错误观念坚信不疑。有夸大妄想的诗人往往分不清别人的恭维吹捧与客观评价。
诗作只有在毫无名利因素的陌生环境中,才能得到读者的客观评价,诗集只有在读者市场的洗礼中才能分辨其质量的优劣。


二、分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分析
精神分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的最大特点是思维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这类诗人的诗评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中心议题,其诗作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中心思想,并且语句、概念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内容杂乱无章,不知所云。思维逻辑上常有病理性的推理,作者的解释会让人无法理解、莫名其妙。
注:分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与躁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虽然同是思维表达障碍,也都会让人觉得没有主题思想,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就在于思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上,前者是完全缺乏,后者是部分具有,全局缺乏。


三、诗人的意向、意志和情感障碍
1、  病理性意向增强。具有病理性意向增强特征的诗人,对诗歌会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压倒一切的兴趣,而其其它兴趣、爱好则少之又少,患者本人具有强烈的成名欲望,尽管经多年努力后,与现实还差距很远很远,但行为人仍然会乐此不彼,甚至不顾家人反对、挖苦、讥笑。有些人在遇到的阻力越大,就越会认为自己离成功的距离越来越近,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阻力,是因为别人嫉妒。究竟何时能够成功,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2、  病理性意志增强。伴随着病理性意向增强,这类诗人还往往会出现病理性意志增强。这类诗人的意志变得异常坚定,百折不挠。例如,诗人想方设法发表作品、出版诗集,在其作品无人问津、血本无归时,诗人不是反思作品的质量,而是认为发表、出版的数量不够,造成的影响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搞新一轮发表、出版。周而复始,多次的血本无归,诗人的意志却愈加坚强,越来越相信自己离功成名就之日已近在咫尺。大凡创业成功的人都有坚强的意志,也历经了很多的挫折、困难和失败,但他们在遇到每次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时,都会认真、仔细、客观地分析和研究问题,再次的努力绝不是前一次的简单复制,而是不断地创新、进步,不断地捕捉市场商机。而病理性意志增强的诗人则不是这样,其再一次努力是基于自己的超强意志,纯属主观臆断,没有客观根据和条件,也不考虑社会反应,作品也没有质的突破,只盼望通过数量和宣传来创作奇迹。也有些诗人是在圈内诗友的违心赞美和鼓动下,而飘飘欲仙,忘乎所以,以至于乐此不疲,越陷越深。在其突然明白真相后,由于受不了精神上的巨大打击,有的诗人会采取极端行为来结束自己。
3、  情感倒错。这种现象很少见的,但也客观存在。情感倒错的行为人在理屈词穷时,不是生气,而是快乐,其情感让人匪夷所思,但又真实存在。这类诗人往往中毒很深,无法自拔。


四、诗人的感知综合障碍
这类诗人对客观事物能够感知,而且从总体上来说并未感知错误。例如客观上存在一个苹果,他也感知到是一个苹果,而不是其他物品。但是,对这一客观体外在的个别属性却有错误的感知。诗人对一客观体的大小、高矮、宽窄、距离、外形特征等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临床表现很多,举例说明如下。
1、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是指时间体验的综合障碍。如感到岁月不再行进,时间已经“凝固”,或到时间“飞驰而过”或以“一张一弛,阵发松散”的形式流逝,或感觉到时间有时可以退缩,有时不能退缩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颞叶癫痫。
2、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事物大小比例如空间结构的感知综合障碍,如看客体形象比实物大得多,称视物显大症;比实物小得多,称视物显小症;看到人的脸面变形,鼻嘴歪斜或者台凳橱柜形状改变,称为视物变形症;如把远物看得很近或把近物看得很远,称为空距失羊症或视物错位症。以上各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多见于癫痒和精神分裂症。例如,有诗人写亲人去世时,自己的眼泪大如月亮。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与夸张修辞格的根本不同在于有无自知力。另外,夸张手法的运用往往都是得体的,在夸张中结合暗喻时,本体与喻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空间感知综合障碍病人往往同时合并有形体感知障碍,其结合的喻体与其本体往往有质的差别,令人费解。
3、形体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客观存在的有形物的外形特征等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例如,患者感知到自己体形发生明显改变,如头部变大,鼻子拉长,四肢变粗变短或变细变长等。有的感觉到自己的姑娘已经老成一棵枯树。多见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五、诗人的假性幻觉
这类诗人还可能会出现假性幻觉,他们感觉到的东西并非存在于客观世界,也并非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而真实地感觉到。例如,有诗人在亲人去世时因为自己非常悲恸,于是认为全世界的人们此时也一样这么悲恸。掉下的眼泪,可以淹灭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发表于 2018-5-25 17:22 | 只看该作者
酱卤窄处 发表于 2017-5-25 06:32
放心,你这些是“屎”能熏死人,大老远别人都躲着。话说你孟祥忠今年47,连个媳妇都没娶上,给你邓爷说说 ...

据深圳某门房老汉讲,这货的生育功能早已退化!要不没有一个女人敢冒着生命危险嫁给他呢?他是精神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发表于 2018-5-25 17:19 | 只看该作者
孟祥忠 发表于 2017-5-25 02:52
事实就是事实,
孟大诗人在中国人民大学门口旁边的天桥上亮诗,
又经北京当局批准,

俺老柯把你高看一次!免费送你一首“传世力作”。哈哈!

《一只死去的蚂蚁》

卑微的身价  
因了一段童话著名。

在深圳的街头  它昂首阔步
以诗人般骄傲的表情
感染着它的同类  呵呵
而它仅是一只  自我感觉良好的蚂蚁

被诗者的脚践踏  
被文明的人呕吐
之后  它的苟且身影
消失在流派的天空
消失在五月的余辉

如今  它的  梦想终 于破碎。
曾经被流派放大的卑微
早已成为诺贝尔耻笑的蚁类!

在这个明朗的五月
它死在了深圳的街头
   (20180525午后。五味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5#
发表于 2018-5-25 17:17 | 只看该作者
《一只死去的蚂蚁》

卑微的身价  
因了一段童话著名。

在深圳的街头  它昂首阔步
以诗人般骄傲的表情
感染着它的同类  呵呵
而它仅是一只  自我感觉良好的蚂蚁

被诗者的脚践踏  
被文明的人呕吐
之后  它的苟且身影
消失在流派的天空
消失在五月的余辉

如今  它的  梦想终 于破碎。
曾经被流派放大的卑微
早已成为诺贝尔耻笑的蚁类!

在这个明朗的五月
它死在了深圳的街头
   (20180525午后。五味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4#
发表于 2018-5-25 12: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3#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09:32 | 只看该作者
文也哉 发表于 2018-4-20 10:27
提。。。。。。。。。。。。。

谢兄台提贴!本贴似有照妖治病之功。只要兄台一搬出来,某个著名的孟大诗人也就落荒而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
发表于 2018-4-20 10:27 | 只看该作者
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发表于 2018-4-6 14: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
发表于 2018-4-3 18:2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兄台的这篇,诗人就应该有心理学知识储备的,能控制好自己,也能控制好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发表于 2018-4-3 18:25 | 只看该作者
文也哉 发表于 2017-5-25 16:59
《习惯》
1.
不知何故  

还是喜欢这个,松弛有度,幽默中夹杂讽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发表于 2018-4-3 00:49 | 只看该作者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9-29 16:16
90%左右的抑郁症都是单相抑郁症-----数据不是本人原创,网上有关专业文章中都有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9-30 09: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