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诗歌的直白深刻与凝练含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提到“含蓄”、“凝练”,就要提到朦胧诗派的影响,更要提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但无需赘言,很多诗人的创作都直接曝露了这一点。这种诗歌创作的语言路向是好的,它继承了东方式的含蓄美。“含蓄”是中国诗画一直强调的,甚至作为诗歌创作的实践原则扼以规范,但诗人和读者不应该就此形成一孔之见,而应该放眼世界。譬如在西方,诗歌直白式的深刻与抒情,有其特别的意义,唯哲理思想不能轻解。因此,诗歌创作与品评应该兼容并蓄,多个角度、多种风格、多样层次。对此,我提几点不同的看法。

一,过分追求含蓄,缺乏深刻的思想和美学基础,对真正用心的读者而言,还不如西方直白式的深刻。

二,炼句炼意的语言技巧虽然凝练了诗意,使句子在有限的空间内包容了更多的东西,但要避免流于堆砌、杂乱和虚空,不能看上去血肉结实,实质却是一种无聊。对于一堆没有生命力的血肉,还不如虚空,至少虚空不矫揉造作。

三,我们不要总是提倡炼句炼意的创作模式,这对于青年诗人的创作和诗歌整体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它摒弃了诗歌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使得诗人与读者缺乏兼容并蓄的审美旨趣和标准,也使“观众”容易形成审美疲劳。

    其实,“直白式的深刻”更适合青年诗人的创作,这种看似直白的散化语言,有时候比含蓄更含蓄,是真正的“朦胧”。因为它描叙有真物,抒情有真挚,思想有意义。往往对善于运用“直白式的深刻”的语言技巧的诗人而言,他的作品反而需要引起注意,因为这种看似简单的语言往往直指生命世界的本质。他无需炫技,简单的字眼、平凡的标点,都深深隐藏着诗人的大爱、大美与大圣。当然,对于含蓄凝练的诗句,我们也不是不去重视,而是应该避免被这种含蓄凝练的创作模式所困囿。

    下面举两个关于“直白深刻”与“凝练含蓄”写作的例子:

一、里尔克诗歌节选:
怎样的马在泉水旁饮水,
怎样的树叶飘零碰触了我们?
怎样空空的手,或怎样的嘴
想跟我们说话却没有勇气——

渐渐平息的生命多少同样的变数,
昏沉沉的痛苦多少同样的梦境?
哦,让心灵自在的人,
去寻找并安慰上帝的造物!

    这段诗语言直白,但深刻哲理。手法上用简单的疑问引起我们对自然人生的追诘与思考。看似用日常的语言来铺叙描摹,却赋予了诗句以灵动的乐感与自由的伸展。没有沉闷与压抑,没有含蓄,但同样的“朦胧”。更重要的是,这种直白的深刻,言之有真物,抒情有真挚,思想有意义,是大众化生活化的诗篇,而不是远离生活和读者的“高雅艺术”。

再譬如下面诗人杨笑春的《妈妈您的眉头别松开》:

妈妈
您的眉头总是那样地紧
那样地紧
即使睡着
也不肯松开
以前不懂事
总想把它揉开
总是无功而返
现在
妈妈
紧着就让它紧着吧
不要松开
不要松开
我怕
我怕松开了它
就松开了我
就松开了我的整个世界

    这首诗,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透出“我”的最深刻与最深情。直白、简单的语言中,不仅情感饱满深沉,而且构思别致,通过“我”不同时期对母亲“眉头”的“紧”与“松”的态度来表达“我”对往日“不懂事”的反省与愧怍和今日长大成人对母亲的拳拳爱孝之心!不能否认,这样的作品言之有物,抒之有情,又具有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

二、诗人凤凰的一组佳作《弯弯如钟(节选)》:

《天鹅》
点开长喙的湖泊,漫过流水的脚趾
总忍不住你脖颈,如此温柔的弯曲
一截细腻,藏住春华秋月
和美丽,倒影与水一起湿
忧愁细软,歌声掉进一水柔蓝
化成鱼儿,游来游去
山水逐渐细小时,天空轻轻蓝着
白色抱你成云朵

《坟》
你在那里了
大地隆起怀孕的腹部
秋草正将一生压进种籽
日复旦兮,草木清华
鸟儿滴下的鸣叫
正在那扇竖起的门上融化

《雷雨》
两片铜锣敲击
两半天的乌云合围
一声锣响一声雷
雨是什么呢
幸福闪电击中
大地伸出粗壮有力的根须
美丽新娘帷帐里低声啜泣

    这样凝练的诗语言,浓缩了诗意,使文字得到客观、冷静的处理,仿佛作者被置于文本外。这是当下较常见的语言形式,承接多以单句、短句、词语,表现了这一类诗人良好的炼句、构思的素质与能力。但弊端也不少:诗意是浓缩了,文字间收束也紧,让人难以挑到毛病。这是诗歌创作比较稳的一个路向。但这样的语言难以构思大幅度或具备鲜明典型特征的作品,除非间以长整句,改变过于单一稳定的创作思路与创作风格。因为过分“拘谨”、“凝练”、“稳定”、“单一”,也就少了一份灵动、敞开、自然,总显得老成、机械、刻板,尤其是对于各种诗歌题材、需要多种语言形式特征的创作难以抻开。

    对于这样的作者,不妨尝试整散、长短、单复句交错使用,让浓缩的诗意从机械刻板中得到一些冲淡,让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铆合中相互提升,让美术式的描叙从更趋向客观的位置向主观调整,可能诗歌作品的艺术形式、思想情感会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也避免让诗歌创作的稳定性牵制了可塑性,而可塑性则意味着诗歌发展更大的可能性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5 10:53 | 只看该作者
,“直白式的深刻”更适合青年诗人的创作,这种看似直白的散化语言,有时候比含蓄更含蓄,是真正的“朦胧”。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1 04:0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