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我为什么提出“诗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楚天之云
时间:
2013-3-26 16:41
标题:
我为什么提出“诗散文”
我为什么提出“诗散文”
自90年代初习诗到而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期间一度搁笔,但每年也总会写那么一两首。所以,对诗歌的爱好可谓是深入骨子里了。
这期间,我写的诗,或说对诗的认识,有一个分水岭。这个分水岭就是2010年吧。在那之前的十几年,我写了大量适合诵读的诗,也就是说句式长短参差,注重了押韵,很煽情的。当时以为是诗,按照古人的分类法也是诗。
2009年前后,网络诗歌正活跃着,我也有了条件上网,就将其中的一些诗贴在了网上。在一片叫好声音余,我听到了异样的声音:“这根本不是诗。”——振聋发聩。看来,新时代,人们对诗的认识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诗不仅仅是押韵的要求了,不仅仅是营造意境的问题了,这促发了我对新诗的思考。在网络上和各地诗人交流碰撞一年之后,我走上原生态诗歌的写作道路。这时,回过头来看以前写的诗,那真的不叫现代新诗,写得冗长又直接,缺乏跳跃性,激情有余。或许单独看其中某些句子某些场景是诗性的,然而整体的诗意不明显或曰回味余地缺乏。
但是尽管不是诗歌,都是我的心血之作,诗意也是具有的。该给他们起个怎样的名字才合适?既然不是诗歌,那也不是散文诗——就叫诗散文如何?我为我的这灵光一闪而激动!对,就叫诗散文——诗性散文。
那么这“诗散文”的提法是不是我首先提出的呢?或者说前人有没有这方面的论述?马上百度,没有找到关于“诗散文”的资料。换用搜狗,找到两条关于“诗散文”的资料:
其一:五四初期,散文诗最终从诗歌、散文中独立、分化出来,形成一种独立文体。它扎根于我国现代社会生活土壤中,在诗和文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艺术功能,至今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青睐。随着诗歌和散文相互渗透,出现了“诗散文”这一新的文类形式。经过不断发展,散文与诗歌、散文诗与诗散文之间的交融和化合关系日益明显。
其二: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陈朝慧《论什么是“诗散文”》)
由上述资料可知:“诗散文”早在五四时期就存在了,并不是我的发明。但提出来之后,写作诗散文的很少,新诗、散文诗大行其道。故相关“诗散文”的研讨论述自然也就少了。如此看来,重新振兴诗散文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什么是诗散文,该怎样定义并形容她?
在我看来,首先,诗散文归根结底是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告知和提升。就是说在通过一番描叙之后,必须画龙点睛,让读者知道你要抒发的情志或传达的哲思。读者在津津有味地阅读之后有恍然大悟之感。其次,这个描叙是诗性的描叙。正如陈朝慧老师所说:“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第三,诗散文须讲究氛围意境的营造。她可以是写实的,但必须是富有意蕴的;她可以是激情的,但同时也当是形象的。第四,诗散文应当追求这样的关键词:“情感、自然、诗意、韵律”——情感是写作缘起也是写作归宿,自然是描叙书写的风格要求,诗意地是生命对话的内在需求,韵律是情感本身的起伏和抒发的外在需要。
怎么形容诗散文与散文诗的区别呢?
若说散文诗是清新阳光的少女,那么诗散文就是丰腴气质的少妇;若说散文诗是青春朝气的少男,那么诗散文就是渐入佳境的汉子。若说散文诗是桃花,那么诗散文就是兰草;若说散文诗是朦胧的月亮,那么诗散文是黄昏的斜阳……
怎么区别诗散文和现代新诗呢?
现代新诗篇幅短,一般要求30行以内,追求语言简洁韵味丰,而诗散文篇幅字数较长,追求语言优美情感浓;现代新诗注重跳跃性,不同的时空来去自如,并且各种时空往往交织在一起,思维呈发散状,而诗散文则往往是单线条行进,思维呈现链条状;现代新诗是个从有到无,让读者触发想象的过程,而诗散文一般是从有到有的过程,注重的是对读者的告知触动一个瞬间提升的过程;现代诗歌注重整体的诗意,要求有句更要有篇,而诗散文注重的是语言的诗意,注重有句,而整体则呈现散文的特征,余味没有新诗足。
如果说诗散文是说,现代新诗是说,那么散文归结为:说是为了说,说给阅读者,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悟点拨,归于真理真情;现代新诗则是:说是为了不说,触动阅读者,是和读者、社会进行的对话,没有答案,如有只能是参考答案。
如果说诗散文似儒,注重有为,那么现代新诗则如禅似道,重在无为。
纵观我前十年创作的所谓诗歌,非常符合以上的观点,故名其曰诗散文。名正而言顺矣。
对于诗散文,我们也需要注重其形式美。在此,我提出这样的设计:
1、可以借鉴散文诗形式。
2、主体(绝大部分句子)采取散文形式,如长短句。
3、富有意境的句子、重点强调的句子(如排比、对偶句),采用新诗的形式,独立成行。
4、有些句子采取直观传达形式,文图结合。
5、学习新诗每节空行另起,每个段落之后空行另起。
6、每个段落(节)要注意本身的对称均衡;段与段之间也要注意形式上的照应。
在写好现代新诗的同时,我们也来写写诗散文吧。来个并驾齐驱,各领风骚,不亦乐乎。
让我们努力,使诗散文这久居于深山的嘉木同样也能扎根田野都市,并根深干壮,枝繁叶茂,开出芳香的花,结出甜蜜的果。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我将以前写的这些具有诗意的散文或“诗歌”精选66篇诗性散文结集,分为三辑,每辑各22篇,来个抛砖引玉。据目前网上资料查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诗散文专辑还只出了一部,那么我当个第二也不错的,O(∩_∩)O~。恭请文朋诗友、亲爱的读者们阅读批评,是以为幸也!
2013/3/12 初稿
2013/3/14 再稿
2013/3/18 定稿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3-3-26 17:00
关注。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28 19:38
本帖最后由 魔约 于 2013-3-28 19:48 编辑
散文诗是用散文的手段达到诗的内核目的。诗散文难道是用诗歌的手段达到散文的核心?如果依然是诗的核心我觉得就更没必要了。您可以把您那些作品看作是散文诗,或者从第三方可以直接判断那是不成功的诗歌或者说是不成功的散文诗,而绝不会叫它诗散文。从目的论上很容易解答,当然如果您的作品表现出来另一种强悍的生命力,它会自己给自己命名。我觉得吧,没必要提这么多名目,能达到灵魂自由目的形式都是伟大的形式,等它出现吧,等它逼的人们不得不给它命名。你说的诗散文影响能力还没到这个程度,如果现在给它命名,以后只会产生靠近这个命名的套作。文体实质上是自己给自己命名的,如果它影响力不够,只能是它自己命名失败。如果硬要给它命名只会吃力不讨好。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28 19:41
散文诗跟散文诗歌的关系还没理清呢现在,您又来个诗散文,哈哈,热闹。您能区分吗?我觉得你上面做的区分可以说是无效的。太模糊也太感性了。个见,问候朋友。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3-28 20:16
我觉得对‘诗散文’这个论点很难决断。虽然说鲁迅的好多散文都已达到了诗的高度,但散文毕竟还是(叫)散文。
作者:
楚天之云
时间:
2013-3-29 12:09
魔约 发表于 2013-3-28 19:41
散文诗跟散文诗歌的关系还没理清呢现在,您又来个诗散文,哈哈,热闹。您能区分吗?我觉得你上面做的区分可 ...
有散文诗 为何不可以诗散文呢 诗性散文 我的论述 写得还是比较详细的 有操作性呢
作者:
楚天之云
时间:
2013-3-29 12:11
我说的我是诗散文 但按照传统观点 很多都当做诗歌看 只是观点是发展的 所以 来个名言正顺 多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