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近作两首 [打印本页]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6 13:25
标题: 近作两首
本帖最后由 张科 于 2014-4-26 20:41 编辑

《当我长成一棵树》
也许还没完全钻出土地,就已然扎下了根
很深很深,扯动着整个大地。尽管我不曾知晓

也许生命就应该去经历些什么
像北方的白杨,还有戈壁中的胡杨树那样

一棵树的成长剥夺了土地多少养分
一棵树的根又有多深。我无从知晓,可能永远也不会

每一次颤巍地摇晃,定是扯痛了大地最敏感的神经
想要把肉体小心收藏,为你。然后让心去流浪

是否燕子南去的时候会惦念在北方的巢
是否河流奔向了大海,就遗落了当初的方向

无所谓的,燕子抑或河流。只是我长成了一棵树
当叶落的时候,我精心的选择了向下的方向


《秋水怎与长天共色》
        1、
一条绳索
紧紧地抓着一个小黑点
抓着一份生计。一条生命
还有一个家庭

挣扎在生活的底层
却攀爬在地平线的最高点

      2、
大概没有谁会比他们起得更早
这太阳,这世界。还有这日子

清扫,清扫,清扫尽这世界
却扫不尽鄙夷的目光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4-26 14:21
是否燕子南去的时候会惦念在北方的巢
是否河流奔向了大海,就遗落了当初的方向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4-26 14:21
喜欢第一首。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6 14:23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4-26 14:21
是否燕子南去的时候会惦念在北方的巢
是否河流奔向了大海,就遗落了当初的方向

问好空壳,午安啊~~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6 14:27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4-26 14:21
喜欢第一首。

第一首带点个人的小情怀,但第二首对社会,对大环境有更深刻的思考啊,第二首语言上不太好吗?还是... ...
谢谢来读,问好~~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4-26 16:55
张科 发表于 2014-4-26 14:27
第一首带点个人的小情怀,但第二首对社会,对大环境有更深刻的思考啊,第二首语言上不太好吗?还是... .. ...

嘿嘿,个人喜好所致。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6 17:09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4-26 16:55
嘿嘿,个人喜好所致。

呵呵~~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6 19:21
第一首散文诗的感觉,
第二首喜欢:
绳索
紧紧地抓着一个小黑点
抓着一份生计。一条生命
还有一个家庭

挣扎在生活的底层
却攀爬在地平线的最高点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6 19:42
郑智得 发表于 2014-4-26 19:21
第一首散文诗的感觉,
第二首喜欢:
绳索

第二首“城市蜘蛛人”这句也是第一小节的一部分,是不是有点完全孤立在外的感觉,
但如果直接去掉,也许读者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6 19:51
张科 发表于 2014-4-26 19:42
第二首“城市蜘蛛人”这句也是第一小节的一部分,是不是有点完全孤立在外的感觉,
但如果直接去掉,也许 ...

感觉有些朦胧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6 20:21
郑智得 发表于 2014-4-26 19:51
感觉有些朦胧

朦胧?多读几遍就有点想把这句去掉,凭感觉。
诗友觉得去留那种更好些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6 20:27
张科 发表于 2014-4-26 20:21
朦胧?多读几遍就有点想把这句去掉,凭感觉。
诗友觉得去留那种更好些

题目有些不好理解的感觉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6 20:40
郑智得 发表于 2014-4-26 20:27
题目有些不好理解的感觉

别想那句古诗,就字面理解,社会的现实,贫富差距等等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6 20:43
张科 发表于 2014-4-26 20:40
别想那句古诗,就字面理解,社会的现实,贫富差距等等

我看看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6 20:44
是该去掉,2还得充实些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6 21:37
郑智得 发表于 2014-4-26 20:44
是该去掉,2还得充实些

嗯嗯,我再修改修改...谢谢诗友的建议啊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6 22:31
张科 发表于 2014-4-26 21:37
嗯嗯,我再修改修改...谢谢诗友的建议啊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4-27 12:30
把你要表达的直接呈献给读者了,有的是结论,有的是答案
作者: 张科    时间: 2014-4-27 15:02
王丽颖 发表于 2014-4-27 12:30
把你要表达的直接呈献给读者了,有的是结论,有的是答案

是不是又太直白了,不够含蓄?是不是应该委婉一点,给读者更多的回味的空间,抑或还是?
应该怎样能好一点,请老师直言。
问好老师,敬茶,祝安~~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