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诗歌《一诗三日众人评》第17期 丨 孤山云作品:《我愿意和一棵树,一株草攀上亲戚》汇总帖
附原作:
孤山云丨我愿意和一棵树,一株草攀上亲戚
我采集它们的名字,枫树,樟树,黄山栾树
冬青,月季,勿忘我
铺展在一张纸上,反复辨认
像滴血认亲,虽然它们不做一个字的解释和印证
我愿意从根部,走向叶片,再至叶脉
看看是哪一株草,最先给鲁班智慧,发明了锯
它隐身于草丛中,一岁一枯荣
阳光,雨露,又是经由一条什么样的
路线,滴入心灵,开花传粉
我们相信一棵树,就相信它的信仰
我们敬重一株草,就敬重它的宗教
我们在大地上徘徊,驻足,奔跑
在自己发明的词语中流浪
这让人感到多么汗颜,和恐惧
我们承认,对于真理,知之甚少
甚至,还缺乏一株草那样的包容之心
一群人为另一群人植下栅栏
一群人让另一群人背过身去
我想用眼睛告诉你
一棵树的正直,高大,需要仰望
一株草的仁慈,宽厚,需要俯下身子去亲近
我们和草木的喜好是相通的:温暖柔软的风
穿过身体,没有造成伤害
我们的厌恶也是相同的:暴雨,雷电
被人践踏与蹂躏
所不同的是,我们在风里学会了呐喊,反抗
而它们一直保持着祖先遗留的沉默
还有,我们一直没有胆量
像草木一样,让自己赤裸着来,赤裸着去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探索诗歌, 2018.06.06
推评链接: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fromuid=252876
探索诗歌板块编辑-崔岩 主评:
人们常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又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真的是这样吗?从孤山云《我愿意和一棵树,一株草攀上亲戚》中,我读出了作者的观点:是,亦不是。
你看:草木是有智慧的---能“给鲁班智慧,发明了锯”。草木是有信仰的---尽管它们信仰和宗教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它们信仰着阳光和雨露,并且能够将这种信仰经由某种路径“滴入心灵”并“开花传粉”。
试问:那么人呢?我们的信仰又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将所信仰的宗教 “滴入心灵”并“开花传粉”呢?显然没有。因为作者同时给出了答案:“我们在大地上徘徊,驻足,奔跑\在自己发明的词语中流浪”,而与此同时,我们“对于真理,知之甚少”。同时,人类“还缺乏一株草那样的包容之心”,他们既可以建起“栅栏”来相互防备,他们也可以做出让“另一群人背过身去”的违背良心、违背信义事情。
那么,人怎么能比得上智慧的、有信仰并用信仰滋润自身的草木相比呢?
那么,人怎么可以不好好向草木学习,怎么可以不与它们交个朋友、攀个亲戚呢?毕竟,人和草木之间是有那么多的共同之处:我们同时喜好着“温暖柔软的风”,我们共同厌恶着“暴雨,雷电”,厌恶着“被人践踏与蹂躏”。
然而,人毕竟是人,我们在面对践踏与蹂躏时,学会了呐喊与反抗,而草木只能保持着沉默。那么试问:若是一个人在面对践踏蹂躏时,连呐喊和反抗都不会、只选择沉默的话,又与草木何异,又怎能比得上草木呢?人面对欺凌时的诸多“不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像草木那样“赤裸着来,赤裸着去”啊!
“那么,人怎么能比得上智慧的、有信仰并用信仰滋润自身的草木相比呢?”
书写中出现病句……诗友们还请忽略……
诗作者孤云山:
感谢崔岩编辑对拙作的评价,辛苦了。也感谢苏慧等编辑老师的抬爱,敬茶一杯。
本也想说两句,想想还是用自己的一首另外的诗替代吧。
草木之心
以花朵,种子,果实,乃至躯体
喂养动物界
以赤橙黄绿青蓝紫,诠释阳光,给四季布道
比任何一种动物都更早来到这个星球
却从未划分领地,自我封王
一切杀伐,血腥,背叛之事,与草木无关
至于草木皆兵,纯属人类恐惧时的幻影
我们靠草木御寒,取暖,烘烤食物
必要时,甚至从它们体内取水,取火
取生生不息的精神
允许儿女凭借飞禽走兽的胃,毛羽
凭借风,远走他乡
落地就生根。哪怕墙头之上,瓦砾之间
而自己,老死于田园
最忠诚于土地,和阳光
动物有百病,百草就能解百毒
我们靠着草木,化险为夷,得以延年
它们从未发出声音,替自己辩解,表功
人间有大爱,草木有本心
欢迎诗友们评价,只有挖骨的批评,才有巨大的飞升
探索编辑崔岩回复:
我顺着诗意按自己的理解瞎评。原本是有时间跟你沟通的,只是觉得沟通以后,诗意会不会就有变化了。所以斗胆直接发了出来。
诗作者孤云山回复:
评的很好。评诗无需和作者沟通,更无需理解作者想法。这是我的想法,我给学生讲诗时都没有见过作者,也不看参考书,诗歌创作出来,版权属作者,评价属读者,读者有权利再创作。
探索编辑崔岩回复:
嗯嗯我也这样认为,所以担心一跟你沟通反倒影响了自己的思路。
探索编辑天山雪豹点评:
人们常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又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真的是这样吗?从孤山云《我愿意和一棵树,一株草攀上亲戚》中,我读出了作者的观点:是,亦不是。
你看:草木是有智慧的---能“给鲁班智慧,发明了锯”。草木是有信仰的---尽管它们信仰和宗教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它们信仰着阳光和雨露,并且能够将这种信仰经由某种路径“滴入心灵”并“开花传粉”。
试问:那么人呢?我们的信仰又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将所信仰的宗教 “滴入心灵”并“开花传粉”呢?显然没有。因为作者同时给出了答案:“我们在大地上徘徊,驻足,奔跑\在自己发明的词语中流浪”,而与此同时,我们“对于真理,知之甚少”。同时,人类“还缺乏一株草那样的包容之心”,他们既可以建起“栅栏”来相互防备,他们也可以做出让“另一群人背过身去”的违背良心、违背信义事情。
那么,人怎么能比得上智慧的、有信仰并用信仰滋润自身的草木相比呢?
那么,人怎么可以不好好向草木学习,怎么可以不与它们交个朋友、攀个亲戚呢?毕竟,人和草木之间是有那么多的共同之处:我们同时喜好着“温暖柔软的风”,我们共同厌恶着“暴雨,雷电”,厌恶着“被人践踏与蹂躏”。
然而,人毕竟是人,我们在面对践踏与蹂躏时,学会了呐喊与反抗,而草木只能保持着沉默。那么试问:若是一个人在面对践踏蹂躏时,连呐喊和反抗都不会、只选择沉默的话,又与草木何异,又怎能比得上草木呢?人面对欺凌时的诸多“不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像草木那样“赤裸着来,赤裸着去”啊!
诗评论秋水岸点评:
如崔编所评,这首诗歌最大的亮点是揭示了作者的人生观,充满了诗性化的感慨。
这首诗歌篇幅不短,却一气呵成,可以感知作者抒写时的思绪是流畅而充满感触,由此估计是作者经过较为丰富的腹稿构思而成,富于语言流畅感的美感、语义指向一致、层次清晰。
哲学和语言上的成功,令这首诗歌感染力焕发,点赞!
诗友毫光点评:
以花朵,种子,果实,乃至躯体
喂养动物界
偶尔看了植物学的科普。草木的花果中有糖份。靠如此妙策得以传承自己。孤山云诗友,如此喜爱,不妨多研究相关知识。随后运用到诗上。
诗以草木与人之间的对比差别,视角有趣。
探索主持人刘苏慧点评:
孤云山老师在诗里说一棵树一株草都是有信仰和宗教的,是呼吁人类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今时代与世界接轨,广开门路发展经济富民强国,吸收舶来的精华同时也被舶来品中的毒源所污染,心里眼里,一切向钱看齐,做人的底线时见溃堤,“我们在大地上徘徊,驻足,奔跑/在自己发明的词语中流浪”,其实是在迷茫的精神世界流浪啊。而向草木看齐,与草木结亲,正可以让我们回归到本真中洗心革面,做回正直高大仁慈宽厚的人。
探索主持人王峰点评:
在自然界里,一切皆有生命,万物之长,昂首,俯瞰之际,唉!原来,我们都是兄弟,“赤裸着来,赤裸着去”,来处既是归处~
谈索编辑明烛江南点评:
师天地,
法自然。
奈何今人弃如土。
诗好,评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