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零:诗歌写作需要真性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0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采访人简介:李欣,女,青年诗人,1995年出生于山东聊城,现在北大中文系读研。



Q1:您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当年的语文教育对您的写作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A1:大概在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开始了文学创作的实践,写诗。那时候学习的压力似乎并不大,最起码,看起来没有现在的学生压力大。我的青少年时期,基本上是在浙江和云南两地度过的,这边半年那边半年,或者说,有许多时间,是在往返的火车上度过的。我的老家在浙江,那时姥姥还在,平时一个人生活,所以我得陪她老人家,但我的父母又都在云南工作,所以这半年在浙江的话,下一个半年,就回到云南。不断的往返之间,对生活的理解慢慢就深了,慢慢地也就有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尤其一个人在火车上,那时的绿皮火车,从浙江到云南,或者说从云南到浙江,需要两天三夜,漫漫旅途除了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其他事可做。或者可以这么说,我最初的诗歌,是在火车上诞生的,那种强烈的虚无和疲劳感,那种单调的车轮和铁轨的摩擦声里,孕育了我最初的文学作品。说实话,当年的语文教育对我的写作并无直接的影响,多认识了几个字倒是真的。

Q2:早期有没有对您影响最深的作家?他们对您后来的写作有什么样的帮助吗?
A2:我家里没有什么文学类书籍,父母都是工科生,书架上,都是我既看不懂也不感兴趣的跟一些设备、数据、煤炭、锅炉等等相关的书,唯一称得上对我有帮助的书,是一本《新华字典》,没事时背一背字典,是我不多的乐趣之一。十五六岁之后对我影响最深的,或者说是第一个接触到的大作家,是美国诗人佛罗斯特 ,因为我买的第一本诗集,就是他的。那本诗集早就被我翻烂了,现在找不着了,很是可惜。国内的作家一开始肯定受课本的影响,语文老师喜欢的一开始我也喜欢,因为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后来渐渐的对课本上的有些作品就不满足了,就另辟蹊径,绕开课本,去书店和图书馆里寻找。那时候我觉得最对我脾气的作家和作品,是汪曾祺和王小波。现在很少有人能达到他们的高度了,王小波很可惜,走得太早了。

Q3:同学们除了在语文课本里接触和阅读文学作品,还有其他哪些渠道值得推荐的?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开拓视野、锻炼创造性写作及日常的文字表达能力?
A3:在语文课本里接触和阅读文学作品,只是阅读的开始,课本的编撰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设计三年级的学生应该读哪篇文章,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读哪篇文章,初中生读什么,高中生读什么。但有许多同学,对阅读和写作特别感兴趣,课本上的文章,已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文学和语言的渴望和要求,这时候家长就要正确引导。我记得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西南联大教授、后来的云南大学教授、著名的庄子研究专家刘文典在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写好文章」时,他说了五个字:「观世音菩萨」。他解释说:「观,就是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世界;世,每个人都要有一颗世俗的心;音,写文章要讲究音韵和音律;至于菩萨两个字,就是对待这个世界,要有一颗菩萨心肠。」这五个字,既通俗易懂,又说出了把文章写好应该具备的几个要点。当然,读书要杂一些,杂,是知识的储备,还有就是要多写,多练笔,写作的过程,心中不该有规矩,别一提笔,就落入俗套,现在许多作家的文章,都是新八股,因为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打破那些旧有的规矩。创新,不仅需要才华,也需要魄力。

Q4:朱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极富辨识度的随笔作家,您在进行诗歌和随笔写作的时候,面对不同的题材和体裁,您有什么样的写作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A4:诗歌写作需要真性情。都说一首诗的诞生,始于情趣,终于智慧,完成一首诗,总得有一个契机,需要一个突破点,打动你,触发了你内心深处埋藏了许久的情感。这首诗或许是喷薄而出,几分钟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或许是修修改改,十天半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没写完,断断续续,总也不满意,但突然有一天,脑子开了窍,有如神助,三两笔,就改定了。而随笔写作不一样,随笔虽然是属于非虚构,但许多时候,我们还需要虚构的神秘力量参与其中,虚构就需要设计,让故事变得更可靠一点。还有写随笔的时候,需要查阅大量的原始资料,查阅积累资料的时间,有时候要比写作的时间多得多,你写个一万字的随笔,状态好的时候,两三天就能完成,但你之前准备材料的时间,也许几个月,也许一两年甚至更长。如何做到让那些材料「为我所用」,「怎么用」,是衡量一个作家能走多远的重要标准。

Q5:您曾经主编过一本给青少年的诗歌读本《给孩子的心诗》,是作家出版社出的,其中有不少当代诗人写给孩子的优秀诗作。您对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早期的诗歌教育和启蒙,有着怎样的建议?
A5:孩子是非常敏锐和敏感的一个群体。前几年我的孩子还在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就琢磨着给她编一本适合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读的一本诗集,就留意平时身边读到的、或者朋友推荐的一些好的诗歌作品,编成一个小册子。我的孩子很喜欢这些作品,包括她的同学和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选的这些诗歌,既鲜活,又富想象力,许多诗歌读两句,画面感就扑面而来。后来北岛编了一本给孩子读的诗歌,宣传得很厉害,我拿过来一看,选的,都是些世界名人写的诗歌,更准确地说,北岛选编的这本诗集,适合孩子的父母读。后来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听说我自己编了一本适合孩子读的诗集,就来找我商量,能不能合作,在他们社出,我就删了几首,又补充了一些,交给他们,后来听说卖的挺不错,他们做得也很用心,整本书很有设计感。至于中小学生的诗歌教育和启蒙,首先我们伟大的诗歌传统不能丢,唐诗宋词是我们骨子里面的东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精气神,这方面的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减少。现在我们提倡写新诗,对于学生来说,想象力是最重要的;其次要说真话,不能在诗歌里喊口号,假大空那一套,千万不能在我们下一代身上发扬光大;用词一定要准确,用词的准确与否,决定了一首诗的生命力。

Q6:当作者创作积累了一定的量以后,就会尝试着去投稿。您在《人民文学》做了将近二十年的编辑,现在又在《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当领导,就您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您对作者如何投稿、如何选择刊物有什么样的建议?
A6:确实是这样,当一个人写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以后,就会想着去哪儿发表。作品写完以后,不就是为了给人看的吗?赞同也好,批评也好,至少可以互相交流。至于去哪儿发表,找什么样的刊物和平台,这其实是个技术活。

刊物和作者的关系,许多时候都像是客户和店家的关系。老话说店大欺客,后面还有一句,叫客大欺店。如果你得了诺贝尔奖、茅盾文学奖,在国内你就可以客大欺店,所有刊物、包括县一级文化馆主办的刊物,都希望得到你哪怕几百字的作品恩赐,他们恨不得把整个封面和封底都给你,可你每年创作量有限,只能给少数几家关系好的刊物,这时候你就显得很牛逼,想给谁给谁,谁给的稿费高给谁,连那些所谓的国刊都要看你的脸色。但是反过来的话,如果你是个普通作者,那就得看他们脸色了。编辑们对普通作者拿捏得,也是很准的,在那几个大佬面前失去的面子,要在你们面前找回来,所以你们一旦问起稿子能不能发,他们也就「嗯」「啊」起来。

自己先把作品写好吧,然后找一两家适合自己的省一级的刊物寄过去试试。还有一句话不得不说,那些没被人看上的、退回来的稿子,不一定就不好,很多时候,是那些编辑本身业务能力就低下,判断不出好坏,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后来一些获大奖的作品,之前被屡屡退稿的,多了去了。所以对于退稿这件事,千万不要放在心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一家试试,也许,就发了呢?还有可能是头条噢。

Q7:您对未来语文教育的展望?
A7:语文教育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来不得半点马虎。不管是从前、现在还是未来,国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把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以来通过血泪以及生命换来的常识和教训,一代代地传下去,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要再犯一些常识性的、低级的错误,时代在发展,我们允许在探索中犯错和失误,但老祖宗总结过的经验和教训,一定要牢记。

学好语文,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更完美的「人」。语文教育对于一个人品格的塑造,至关重要。同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语文教育成功了,顶层设计好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就会更加强大,这个民族的人民,也会更加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8-8 09:11 | 只看该作者
刘文典在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写好文章」时,他说了五个字:「观世音菩萨」。他解释说:「观,就是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世界;世,每个人都要有一颗世俗的心;音,写文章要讲究音韵和音律;至于菩萨两个字,就是对待这个世界,要有一颗菩萨心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8-8 09:1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许多作家的文章,都是新八股,因为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打破那些旧有的规矩。创新,不仅需要才华,也需要魄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8-8 09:13 | 只看该作者
一首诗的诞生,始于情趣,终于智慧,完成一首诗,总得有一个契机,需要一个突破点,打动你,触发了你内心深处埋藏了许久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8-8 16:18 |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来了,问候亲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8-8 16:18 | 只看该作者
疫情期间,注意保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8-8 23:20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写作需要真性情。都说一首诗的诞生,始于情趣,终于智慧,完成一首诗,总得有一个契机,需要一个突破点,打动你,触发了你内心深处埋藏了许久的情感。这首诗或许是喷薄而出,几分钟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或许是修修改改,十天半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没写完,断断续续,总也不满意,但突然有一天,脑子开了窍,有如神助,三两笔,就改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8-8 23:22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写作需要真性情。都说一首诗的诞生,始于情趣,终于智慧,完成一首诗,总得有一个契机,需要一个突破点,打动你,触发了你内心深处埋藏了许久的情感。这首诗或许是喷薄而出,几分钟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或许是修修改改,十天半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没写完,断断续续,总也不满意,但突然有一天,脑子开了窍,有如神助,三两笔,就改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8 14: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