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夜19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点评] 《诗歌培训班》同图007期作品点评(请大家跟帖点评)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5:47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2-11-25 15:31
6 b: V6 a4 ]7 r5 L- Q4 }" L% ^$ |, z不如你邀请这十二位诗友来看我的短评,邀请他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也好让我知道我点评到不到位。起到大 ...

" W- p# n. U% [这个好像不好弄,帖子有邀请功能,而回帖好像没有这个功能的。不过你可以试着给这些诗友群发内邮(就是站内短信)也可以起到邀请的作用。问好猛士,以后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2-11-25 15:48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11-25 15:43 ) O3 q9 x' _! I/ }/ n3 q
我知道你的意思,没什么的,一首诗十个人看就会有十种结论,这很正常,要不为什么会有”文无第一,武无第 ...

8 {6 B) t5 n$ y! k) n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2-11-25 15:49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11-25 15:47 1 k: i: m) \* h) W
这个好像不好弄,帖子有邀请功能,而回帖好像没有这个功能的。不过你可以试着给这些诗友群发内邮(就是站 ...

9 k9 @, k$ Y% F6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5:56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2-11-25 15:28 ( L' |# c+ |$ _% X
你记得你初发这首诗时我们的交谈吗?我是说有点比不上以前的。不是说你这首诗不行。或者我是关注财经的人 ...
0 \2 W+ `; @) _- {
其实这首诗我也不甚满意的。要知道,一首好诗的产生也是有运数和机缘的,运数不到,机缘不到,怎么努力都是白搭——相反的例子也有,但是非常少。写到这个程度,我也就认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2-11-25 15:57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11-25 15:56 1 v3 d$ z0 ?' ?
其实这首诗我也不甚满意的。要知道,一首好诗的产生也是有运数和机缘的,运数不到,机缘不到,怎么努力都 ...
: R, L$ a* p! E0 M# ^* t/ ?
随着修为越深,就会不断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6:00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2-11-25 15:57
2 @. j1 \  o+ }  ^$ U9 {随着修为越深,就会不断进步。
+ I, [# O% f" _2 R% F* v4 D" H
是这样的,我们的境界还太低,都需要埋头苦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2-11-25 16:02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11-25 16:00
0 O. e, |! v/ x0 Z5 L是这样的,我们的境界还太低,都需要埋头苦修啊!
1 k! t8 n( ^! {& X
境界高更需要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2:17 | 只看该作者
007期作品:5 |, ~; ~/ {! V7 R3 F
* `# [' b! h( _* H& M7 x; M4 c, w
001#:夜1969《课桌》
# @& b( s& ^, a; A: ]* {# d% ^- R& K9 S( y& O$ X9 T( Y2 l5 a
以老奶奶弯曲的
8 K9 w7 d7 a; F$ R1 |4 R- `& w( n2 A脊梁背着" ^5 S, m! j, i  M8 d
以年轻母亲小小的; ]6 l5 P  q3 L# v, d+ J. w
摩托车驮着* l2 l4 q" K) W$ x
湖北麻城的课桌+ g) x* d- i; {5 r
在GDP突飞猛进的
+ ?+ _, p- R2 a; h6 {" d今天   成为刻在孩子心头; O4 p: ?% \# e, t) n) O0 \3 g- O+ ]
最大的9 e0 ]; l" ~, D% ~
安全隐患! c/ s; h  i6 l' |

3 x0 ?0 V+ l% o+ _9 n7 F4 w2 ]【创作手记】湖北麻城的课桌事件已人尽皆知,而这个事件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安全”。那老奶奶背着课桌会不会摔倒、岔气、闪了腰?那年轻妈妈小小的摩托车会不会出事故?还有那雪地上蹒跚的孩童会不会滚落山下?……感谢记者手中的相机,让整个世界看到了这样触目惊心的不安全事件。那些教育界的官员们看了会不会脸红?在那些父母官们的眼中,究竟“安全”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仅仅是高高雅的办公桌面上一些无关痛痒的待处理问题,还是留在孩子心中那一生都抹不去的疼痛???……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这个庞大的野兽面前,教育界的问题借着课桌问题正式摆上了桌面。我们的官员们越来越无耻,我们的教师队伍藏污纳垢,一切的一切都在威胁着孩子们的安全——从生理上,到心灵中。
9 r1 A; \. H8 E: J6 t# O# {& a3 d我的这首小诗,冷静、客观,突出了两个画面,在枝节问题上没有任何纠缠,然后就迅速拉开焦距,把这所有的矛盾焦点放在了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观照,最终归结到了“安全”这个主题上来。我个人认为几乎没有浪费笔墨,结尾的爆发力和爆发点也很恰当。唯一的瑕疵,是“孩子”一词似乎尚有斟酌的余地,这也是我刚刚意识到的。
  t1 K- V- W& D6 J
9 i  o& G9 g& q$ m9 F002#:云一凡《贫血的教育》
7 T6 w: g: [+ b& Z% x, q# H7 e& T3 M2 k  J9 u, Q" x  c4 G
匍匐前进的义务教育
! b+ n! x" {% X. M$ j3 K修了多年良心路
0 `% U0 Y. Y- A至今不通车——: @8 S( r8 S0 M
只通白宫别墅
& V7 Z" O* l6 g: S微笑下潜伏的黑洞  f1 s4 ?2 J+ H+ t# Y0 T
* Z# a( x2 c- K6 h; W
孩子们背着书桌. C! I$ |$ x. I) P0 f2 y8 J
去上学的壮观
7 U/ j" q6 _. h+ L* }) U让趴在墙上打盹的醒目口号" B& O9 S0 E6 B' a
哑口无言!陷入荒诞……
; Q3 \3 {2 _! G% X9 i/ ^
, I; e. L% {" m+ ?政策一直在倾斜,比
" Y: Z: Z$ h$ |- _比萨斜塔还斜
+ t! y. d) ^, Y8 F+ f年年拨款,却拨空了教室. l9 `4 \4 d9 Z% F" n
拨出了大款官员
) f; d2 d6 }# h6 G3 m买得起座骑,买不起桌椅
# T0 C) w/ e* w  j) ~拙劣的借口养瘦了人民
3 @5 L, f) `) b养肥了人民币!5 g4 k' P3 Z# O1 T5 v) W8 ]

; W: c* d+ k- n- X0 d【夜1969点评】一凡的这首诗,起笔没有从课桌事件入手,而是从当今教育界种种不良现象着墨,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如第一节和第三节前四分之三,可谓精彩纷呈,辛辣入微。但是这首诗相应的可斟酌之处也有,如第二节在语言上还需要打磨,结尾两句:“养瘦了人民/养肥了人民币!”有点偏离主题之嫌,也有取巧之嫌,是提升力度不足的表现,似乎作者没有找到结尾的爆发点。* S# d2 |# A5 ]9 }. T7 T  M! [, r
如能够再改改,会是一首好诗。4 b8 b4 i1 j1 o2 e. A9 T

/ ?5 N0 f& Q$ D& D; S003#:望月《3000》 ( g9 A' R+ t/ L# _9 M5 Z# I* l

( \- Y9 N% X' n4 k8 m* S0 X九月
8 P0 `2 Q( Q* n6 B5 M. w麻阳4 |# ?) N( L; e; }

% y/ v. X; f4 q, t; ^3000张自备课桌
7 Y! M) r# ]4 M' L" I3000朵火焰& F$ f/ Y* A- S) E$ R  n
灼伤孩子们稚嫩的眸子
8 B, E) W9 s# r( a6 L6 E2 f5 G- I- S+ O0 }; s. x$ S4 v" k( Z
3000张自备课桌
; Q: A! V% S8 f9 R3000根蒺藜& l$ E0 b5 y9 i: ?% k0 y
扎疼国人的心
( g! P1 j0 E# i; ]/ \1 \) b$ k; n- D1 t  B$ Q1 s/ ^( M9 b
3000张自备课桌) M) p# o; y; U
3000枚利剑2 H7 a, N) {! @8 V
将教育,豁开一道殷红的裂口& Q: X% N4 ^4 D' L/ q
! e- z. M) S$ p2 F8 }0 {
是人心的漠视- X' r1 {( |7 w& Z( D' a- s
抑或,教育的荒瘠% a2 y; d( a, Q& J( w7 P
3000张自备课桌
$ V8 Q; X' @& i7 c! p, s& S3000串问号,在叩击
6 h& A' g& L5 `5 x
$ j7 k4 I. s$ D3 H, y% l九月
  `, l5 C2 c: V那3000串问号
6 _; g% m( Z0 f7 x/ {该会沉淀成一枚金色的果子吧& [0 e) u) I) y
) K) L4 B; \5 U6 n( x5 J0 P: }* b* P
【夜1969点评】望月的这首诗,可谓是痛快淋漓的,每一个小节就像一把匕首,直击时弊。优点显而易见,但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前四节几乎无可指摘,但是最后两节还需要整合,将结尾的爆发点——或者说诗眼,再提炼凝结一下,整首诗的表现力会更大。9 G; d; G; K' T" w2 @
- k+ b9 W2 |1 l4 n
004#:彭武定《沉重》
- @& m, n4 P& i
) ?; n: P% [- i. Y8 E5000麻城顺河镇的学生1 a- d# c" A: L- B' M7 O( ~
只领到2000套新课桌  G# x% M# w; y" w" Y: d4 x6 c
官方解释:财政挤不出钱8 s$ `6 R9 C9 a5 S
购置那余下的3000套! B+ O& T3 J5 n7 L2 j$ a% y8 e9 m
0 y1 z0 @3 M0 f: o7 f
我如同那些一年级的学生0 g3 x- T! p. F8 M/ T
面对一道多位数减法的计算
& h" S+ Q4 K3 p! d. D! x& e/ O% F冥思苦想着
. e2 F1 r% C2 H2 l6 d$ Y" ?: U3 f3 q财政挤不出钱的原因- Z' \9 O) R9 e7 h) _1 ?

! }7 }0 s: y! I! U5 e) O! A( l我仿佛看见0 X. W; w9 T+ G& r+ o
茅台如家里的大桶水( C5 ^% E7 _  u) F6 w
一口接一口地  {1 D/ L8 x2 P, Y  e+ }
流入那些为官者的肚肠
0 U2 c% H7 O: K: @6 a
, _: r( ]- U! @; D9 [2 p我也更加担忧
* T7 \" d" M+ P( t+ h9 m3 Y若是没有报端的披露
) m2 k" C2 _3 }# F; h6 a- R0 l谁又把九年义务教育( |, L8 R, j2 n5 }9 ]) }
如同自己的生命
# E+ r, q" W. `" O放在心坎上6 P  B! ~  B+ q9 R6 g
6 z- G& z( z+ F" \: S, e" N# E" l
【夜1969点评】彭兄弟的这首诗,总体上说,似乎仅仅是将一篇新闻报道引申了一下,罗列了一些社会现象,对于教育界特殊性的思考没有展开,收尾也流于平淡了,没有自己独特的总结提炼,起爆点就更谈不上了,似乎说服力弱了,显得平乏。本期此类手法的佳作不少,希望彭兄弟多多借鉴。
7 `! M# q. K5 y- s# v8 f# I: h( ]6 M5 {( s- l, I! F
005#:西沈《课桌的重量》
+ b* |& }/ g4 B1 t- i! [( l: U) f( V: `/ g0 {0 d
背起课桌, D! L7 A, q, U# t; w& d
也就背起了麻城龟峰山的
1 G* Y1 R: I* x! P" ~9 \九座峰峦
4 ~- t2 m0 z+ T# I& h5 v; f* D' P学校离得那样远' r" s$ [6 C4 L5 F9 `1 p
风吹起来* p/ z9 j' ]5 ]! D. P! J
也不能减轻课桌的重量4 z; e/ t( L' B: X1 k7 y0 n' s
为了孩子,谁也% F5 z/ I' I0 Z
不许逃避
( p& p- i! m+ {" v% [让这三千课桌$ `% d- Z+ Z, Q$ \) m' a
压在我搏动的
& e# A" m# I8 G心跳上4 k% `5 U( h# ]* q; ~( C

( x* @" u) F& K$ _' w- s【夜1969点评】一首短诗的成功是综合性的,甚至也是不可强求的,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学修养等等缺一不可。这些表现在诗作中,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感觉,是否能够打动人心,是否能够成就一首佳作,这就要看机缘了。机缘到了,一首佳作一挥而就,甚至不用怎么修改;机缘没到,“捻断数茎须”而成就佳作的时候也是有的,但大多数总是会在作品中感觉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感觉到雕琢的痕迹。西沈的这首小诗,以“重量”为核心,基本符合短诗创作的结构方式,不浪费笔墨,直击要害。唯一遗憾的是结尾爆发力稍嫌力度不足,诗眼没有出来,主要原因是意象间的矛盾关系没有调整好,虽然本身笔墨并不多,但是仍然感觉有许多赘余的东西,整首诗尚需再琢磨。2 [" f4 M6 q$ N! _2 P( b' X4 p
& @  }/ ~9 a4 l& Y2 B+ I: X
006#:招小波《三千书桌》
- `7 V% b: j2 M9 A* `  v; c, F4 o0 I6 D# R
这么宽敞的大山,
/ x- X* x$ k, ~- ^9 x& e4 i可摆下多少文化圣餐?
3 b. p& @% Z  e& M; v) m* V可展现多少学子笑颜?4 V' `0 _1 ~3 `, j2 _; }! B: M5 n- P
书桌是学海风帆,
2 D% ?# u& b2 h曾是我童年的舢舨。" v2 s  M% W  k9 m
1 x- z3 c! z! ?; f! v9 \
但为何短缺三千书桌?
. U7 `. I8 \- {像农夫少了犁耙,
: A' z( J& b* n9 ^; n9 u* V船娘没有渡船,1 ?) i6 L* \) u: L" A
士兵不发枪杆,- Z9 [2 l, B/ C) Z1 p" [7 f) }
还要学生承担?( S" s& x! {/ D3 P$ `

. L: H( n. q  m7 K* Z, z1 o倘若没有多喝腐败酒,8 ]; u5 T' k1 ?9 v% P
没有多吃腐败饭,
) p2 n8 x9 R6 F( j; T没有多买名牌车。. c2 r( n+ h$ `$ S) i
那么我建议:& `. `$ g1 s8 ?; \) R! w* u
这个县的党政机关,- Q- ^0 r0 W8 q6 |4 w& O
都卸掉办公室的门吧!
  Q" p1 }! M! l3 A) E) k! I就像当年为了打胜仗,2 T% `7 F$ b8 }0 r: K# e) c+ X
老百姓送来支前的门板。4 N4 m# Z3 p% `( ^
5 v! t" S  L2 H, u
请把门板造成三千书桌,
- n% A$ \1 B5 X' u——三千学海风帆,
3 g1 S; `- T; e9 |! o2 n/ G为山区的文化攻坚抢滩!
( K9 ^6 C# r5 j1 x
5 |5 F. n% @: g% G/ ?【夜1969点评】小波兄的这首诗,像一篇战斗檄文,在所有作品中的起爆点是最高的,起爆能量是最大的——虽然诗的前半部分仍然有调整琢磨的余地,但是瑕不掩瑜,诗的后半段将整首诗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具备振聋发聩、警醒世人的力度!我试着改一下,小波兄参考!! P, N$ ?& k, ^! _6 ^: h  P$ v

9 `+ w$ D2 C7 f" q, Q; @《三千书桌》
" c9 t$ C% l2 f4 {% C
* }' Y. }$ b, G这宽敞的大山,
  J) D/ i) |9 o# e" g. |可摆下多少文化圣餐
+ |" A! m: h1 c, V! s4 R可展现多少学子笑颜
3 R8 K4 s0 P8 e但为何独缺三千书桌?
* l4 n% q) p, j# g9 G$ m% s$ f: V8 E9 t# a* B. Y
像农夫少了犁耙,
$ ~+ d0 |4 ~3 M' z' q% r士兵不发枪杆。* u  {0 n7 s8 {+ O; ^
——书桌是学海风帆,, x/ z  u) J) z6 G2 {
曾是我童年的舢舨。+ a- w/ i2 R& @  e- Z3 K8 W9 g) ?' {- S
7 B) H$ N" t1 Z9 h
倘若没有多喝腐败酒' A7 {! U  e4 a" F7 p
没有多吃腐败饭
) T- N( K* i3 E4 A; ]# l( r/ u没有多买名牌车8 X+ |! I+ ^4 C4 y( I$ A
那么我建议这个县的党政机关,
+ r3 C! v/ R2 s+ n) o& J都卸掉办公室的门板吧!
) j; n, A: q4 Y4 a; ~; |/ X6 X0 w& C+ p* B- S+ ]& w, j
就像当年为了打胜仗! o5 W7 ^8 ?8 ^; O8 T" b+ j( N8 n
老百姓送来支前的门板
$ J1 Y+ I/ R6 \9 K; K请把这门板造成三千书桌7 ^- b% P6 r! g# w  q  v( l7 h
——助三千学海风帆
2 S# t  x( {+ I# B' T- u1 s为山区的文化攻坚抢滩!
3 S0 d& G7 y; Q! [
/ w: k& n% {. A+ j% v
9 g5 X9 H8 b) e: ?% ~" r2 t007#:西湖《课桌上的孩子》8 i; U( B' D/ A1 @4 Z
% I; F1 \- M- \
小小的课桌
2 V/ {8 Y* d) |. ~+ D5 p多么沉重
4 n8 w0 t) M4 J$ s9 t+ w莫非
8 u! Y2 Y8 M$ a7 M4 Z) O它要压垮
: [* f4 J$ L% r' b. f: V$ y1 X一个国家的脊梁?. k% e# c3 I" H7 t
, o! \0 k; _& {4 c
小村山路弯弯
2 C6 i0 ~: d7 }  v( }朝阳连着夕阳
8 a! e- M6 t9 f0 i0 o课桌上的故事
5 h" ~: V/ S- J, S2 w6 |% t已无力改变世界
3 X- O8 ~6 u, c* W) {2 S* B! f4 x
一个缺少课桌的世界
  i  H1 J; G) B" l) Y* K- e也许更快乐
* \% H0 Y5 w- T更干净些
+ v7 N( B+ |& k2 z8 Q2 [! c2 d$ i. e
5 Q0 ^1 H! u# t" E8 `【夜1969点评】西湖的诗,通过一个不确定的设问,带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透露出了作者的一种悲观主义色彩浓厚的悲悯情怀。教育界的腐败和政府管理部门督导无能所产生的流弊,其影响是深远的。由是,作者在结尾无奈地猜想到:“一个缺少课桌的世界/也许更快乐/更干净些”是啊,也许必须回到原始社会那个没有课桌(也即没有教育界,因而就没有相关的官员和腐败的土壤了)的世界,这个世界才会回到纯净状态吧!
6 q+ R6 _1 k8 a2 c* T2 z0 a) @
008#:荒原猛士《茅台·桌椅》
! I- Q" I* ?0 L
: s* h( I/ B8 K纵使李杜灵魂附体$ l  a/ |5 v2 y  n6 |
我忽然全无诗意
1 _* e! O7 T  s$ b! g# D; S/ y5 A因为我看到7 l0 V0 s' B" L+ I4 U' ^3 j
奶奶蹒跚在山路上背着; k( q) T* m- F0 g1 |# b" x" t$ J
如泰山般的旧桌子" A+ x# G: J: V, A
看到书桌在摩托车尾后的
1 V. z5 S/ L7 \5 A  h* g风中疾驰) `) N  W  s7 M  F& |9 V5 H5 Z
我用小学数学算着
7 j2 ^. l- A3 L% X5 e一瓶茅台二十套桌椅8 x8 i" Y0 ~$ W1 |& \. q- A, R& p
某些人的报销单里0 C2 N( W7 {, W/ }" v6 |  D1 T
有多少茅台酒
" O! h& U* }7 @5 N/ Z$ e又有几多瓶
% z4 `/ S7 C) R$ m6 q放在青楼里
) X% c  c( I* e$ w6 }9 G8 K# _; ^6 ?- d7 S: ~8 C
【夜1969点评】猛士的诗,重点是在结尾六句,出彩之处也在这六句里面,爆发力度很强。而诗的前半部分,则明显需要斟酌和修改,诗的标题也需要再斟酌一下。在我理解:一首精彩的超短诗,前半部分的主要作用应该是铺垫,后半部分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发起爆,这二者的完美结合就是一颗炸弹——一颗作用于心灵之中的炸弹。猛士的诗,其问题主要出在语句和意象凝炼上,作者明显处理的有点粗糙草率了。0 w  B; h  @2 x
! K2 R1 }# s, t5 p, r1 `" b5 p
009#:浪激天涯《疼》4 y. W1 J2 W$ S2 Y

5 O- R# f' |- Q3 R5 B许多词语膨胀  冲不出口1 B6 {/ t, g1 t/ m% t7 N4 c
我心绞疼
3 t& h) N7 a7 o! a1 N* W7 B掀不掉三千课桌自带的讽喻
2 o8 y; c) r) \+ f" F+ B$ }于是我祈祷  祈祷诸神" P& A  b8 A& M1 |; O$ C
像阳光样博爱普照众生
  c& [, K4 g; s# S8 [- M即使有庞然大物遮挡" c# L$ z5 q" q* y" d- W, Q
也让我看见她顽强的阴影
! c# ~! f) A- |/ }- j  j4 s9 s$ t上帝  菩萨  安拉 ……
, _6 B, z! ?+ R, G6 {* H7 ^/ p仁慈的主啊  你来过
+ P; S( s( P0 G+ Q+ t1 I我有照片的画外音为证
, T$ s# T( c& Q"嘘  孩子  稍安勿躁  我正忙
; M5 `4 w) X+ b; a9 V) i0 Q这场景  不是最糟 ", p* R! V0 C7 _+ N, p
哦  那些词语绞得我  好疼!
2 T, ^5 P' `# o+ ^* q+ B% f, p- @1 B! J+ D
【夜1969点评】浪激天涯的这首诗,整体表达上比较完整,诉说出了一种难以排解、难以名状的痛苦。这种痛苦是根植于这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现实世界的,因此人们才需求一种宗教的心灵寄托和慰藉,仿佛一种无奈中的喃喃祈祷。“上帝  菩萨  安拉 ……/仁慈的主”相继来过了,但是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呢?贫民窟中的世界仍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诗人的心灵仍旧在漂流中阵阵隐痛。
7 A/ @/ P4 z" K+ {; t" s% m5 D
5 P6 Q' @( |7 E010#:书剑飘零《静静的书桌》( }! S. u; T% M  {7 p! r2 `) B

9 j- w5 R/ G0 V* f( @% k奶奶背起那只小小书桌! }# m& X9 }4 g+ \# G
我挎起这只小小木凳  W& Z* X$ ], I/ z* k" g% ]
一路上,提醒奶奶走好路: B+ {1 g7 h- K  F6 O
莫摔跤。
% d# V* D4 \6 z+ P, R4 S* y# C( ^. E
2 @7 ?  i  `; f0 J4 s! }2 ]$ H小书桌总会从崭新走向陈旧
, ]6 Z  U: E1 W  i我也会从小不点长成大高个
9 u' t8 L# V- Y+ B; B4 o% ^+ M感谢你啊,陪伴我学习、生活# ]3 T3 o4 _2 L3 K, K+ ]5 R/ C' q
分享我的痛苦、欢乐。! ~3 |; P! i1 i& w# O4 h! e

; I) u2 I! \9 s$ t静静的书桌,什么也不说! N9 V* a2 d: V3 \# J8 [
我和奶奶,都盼望着) T# }2 U9 }3 d" p6 n6 c
快到学校,快到教室
/ j, g( U9 L8 S/ S/ g见到久违了的老师和同学……6 p. I4 R. ]# U+ y; m: f$ A

- e3 d" D) j. L: _: ]3 J. y# Q& M' ~【夜1969点评】和我以前的印象有点不一样,书剑的这首诗似乎有点过于平淡和单薄了,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作文一样。只在平静中诉说出了每一个学生都会有的期盼,但是对于现实问题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总体上讲,还是缺乏提炼和提升,没有找到诗眼和爆发点。也许作者是有意为之,希望从一个单纯小学生的角度,反衬现实,但是效果没有出来,对现实中的“课桌”问题也只起到了淡化的效果。: J9 C$ m. y3 g2 w
' d8 n9 O0 _& U4 `' u
011#:望月《奶奶送我上学》+ _% F, q! d- K0 t6 I

* H: N, J9 c& C  i  f( k' T爱,在这个九月缺失
- g0 D+ H8 z) f; V, Y6 B  a* Y+ m) d- x您,艰难地拾起
9 U9 i; x% I) O  B9 h. g- `% m6 }) y% n+ G0 E9 u& v; O
这一路很长
: `5 c, h- f1 ?. ]那爬行的串串汗珠
4 v* Y" v/ g, V, C3 I汇聚成流
. J# F& [! k$ X浸透到我的心里
, G7 J) [5 |2 T. L, D2 x. c8 j; M. |; K4 Z" \, ]4 c
背压弯成了问号+ r2 M. L0 E7 T* G4 V& o/ J
您依旧慈祥地笑着
" b4 H% |6 p0 a& V. `% c2 \' f正如我的母亲3 E0 o1 P9 k0 H3 D& m
只是那褶皱在延伸
  P( w6 y$ B" q: a$ R# T+ O  V4 O! w; t
沿着这条条褶皱% D* s- v& t7 c. ]9 |9 z! E/ K
我张望着7 r7 e8 L/ o( W6 m& e; C
父母何时踏上回程
% N* G3 X* m& O9 ~/ l8 D' C( `" {
【夜1969点评】望月的这首诗,明显激情冷却了下来,没有了前一首的慷慨激昂、匕首投枪的快意。这首诗是写奶奶的,但是后半部分却拐了个弯,归结到了对父母的期盼上面,要我说就是有点跑题了。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前一首诗上面来,这一首要动大手术的。8 [, Q& F( o  J4 u1 c, f
3 c3 T: J7 V. k, R7 G# l+ O
012#:曲涧清风《伸向黎明的黑手》+ J8 _4 w( Z6 K% G

# M2 T5 [7 Y2 @$ U- u' g+ s6 {3 R1 D三千张课桌的骨肉2 C2 s6 s' |3 S/ l& q
都被蛀虫生吞活剥了4 t4 I# l; E% Q2 L9 C$ c
索性连教学楼也拆掉; i9 L! @" V5 h& b1 g
砖头用来建造监狱
: R8 S, B- Z( R7 B; B- I* N几根扭曲的钢筋
. s9 J8 J5 W9 n& X+ {, ?- D! l正好打造锁链$ E1 j8 f. ?& J9 I: [' x0 e

( Z+ ^1 F5 n$ |1 t) N  V# g此后,三千或者更多的孩子1 p6 `# `5 z) b
可以去草地上放牧羊群8 o4 @2 \" Y: u8 \3 ~
和杂草般疯长的青春
6 J4 N5 H1 A& \, x  j+ B% k% ]% d夜晚,他们席地而坐
( f" }) Y/ t: z8 k( e) i5 i仰望天空这块巨大的黑板
& L& C# e  F& k! X月亮领着瘦小的星星
; K( I; W2 J0 `& n0 Z+ S$ }; D用象形文字讲解夸父逐日
2 P8 \# t9 x- F8 |- `3 z& j( J9 A3 w但从黑夜里伸出来的黑手
: c1 t3 y! ]$ J1 x$ p0 e悄悄扼住了黎明
8 y+ K& r5 E% ~; |已经细若游丝的喉咙
; X' t  ^- o5 L) y! h
4 y, H6 l: o% J" T, E9 s* E- ?【夜1969点评】曲涧清风的这首诗,第一节非常辛辣,开门见山地刻画出对课桌事件的愤怒,正当我期待着一个爆炸性收尾的时候,第二节却意外地拐了个弯——作者几乎用了第一节两倍的篇幅,写了个有点不知所云的童话故事。可以说,第二节对于失学儿童的描写,这部分主题逻辑是混乱的、矛盾的,对于第一节所做铺垫的不尽没有引申加强,没有助益,反而是放弃了。有点遗憾的感觉,如果作者能够顺着第一节铺垫的成果来发展的话,加上一个爆发性强的结尾,会是一首精彩之作。
3 J* j# C! ~8 A
2 [0 f, ~/ F% M$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2:20 | 只看该作者
我交卷比较迟,希望大家谅解,也希望我的点评能够带给大家助益和思索。欢迎大家跟帖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2-11-26 11:16 | 只看该作者
小小课桌压在共和国的心上。诗有激情,诗就有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24 20:0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