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鲍围斯维尔:“那么,先生,诗到底是什么呢?”
约翰逊:“啊,先生,说诗不是什么要容易得多。我们都知道光是什么,但要说清楚光,却不是很容易。”—亚里多士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究竟什么是诗歌?我很想搞清楚。
此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浮现:
博尔赫斯说:
“时间,我原本知道它是什么;但你一旦问我时间是什么,我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
我也不能否认我自己也是有一些答案的。
只是我始终觉得自己的那些答案就像故意躲着我似的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时刻处于待修改的状态。
这无疑证实了我对于诗歌的无知和浅薄,另外一方面又说明了我在不懈怠的学习和求索的路上。
诗究竟是什么呢?
有无数朋友关心的这个问题。我也曾请教过很多人。除了少部分真诚的朋友会给予些许耐心细致的解答。
而大部分人都一律讳莫如深,仿佛诗是一种很玄乎的物质,人们似乎不愿意说清楚它。或确实是说不清楚它究竟是什么这一准确定义。
基于这样的情况,只能选择我们所能够普遍企及的学习方式,那就是读书。
从那些灿若星河的灯塔那里窥测一斑。
诗……是把造型艺术和音乐这两个极端,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在精神的领域本身里,结合它本身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黑格尔《美学》
诗歌是为了达到一种审美目的,而用有效的审美形式,来表示内心或外界现象的语言表现。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诗是一个首尾相贯的过程,在其间,生活和语言交织,意义和格局联姻,想象和修正同演。
—伊丽莎白•朱《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何其芳《关于读诗和写诗》
上述的几位名家所言,我觉得已经比较周全的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诗这一事实。除了语言不是特别凝练、不够极致简洁以外。
二、我们中国最经典也很古老的“诗言志”和“抒情”说。我认同这种说法,中国传统的“言志”和“抒情”并无本质不同。区别大概是“言志”强调情感表现的实用性质及情感表现的过程,都属于情感范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毛苌《诗大序》
诗者,吟咏性情也。
—严羽《沧浪诗话》
夫诗,心之精神发而声者也。
—王世贞《四部稿》六十五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00版序言
诗是情感的符号形式。
—苏珊
我们的诗歌就像树脂一样,会从它滋生的地方分泌出来。燧石中的火不打是不会出来的,我们的灵魂的火焰却会自然激发。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三、另外一种有别于情感为核心的“新势力”大概可以称为“语言形式说”。如果说以情感为核心的诗歌定义最传统最正统的诗歌定义的话,语言形式说则是相当后起的一类定义。如:
诗是受阻的,扭曲的言语。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诗人是诗的父亲,它使语言怀孕而生出>诗来。
—奥顿,载于伊丽莎白·朱《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
诗之所以有价值,并不在感情的伟大和强烈。而在于艺术作用的强烈,也可以说是结合它时所加压力的强烈。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诗到语言为止。
—中国90年代先锋诗人们的口头禅
以上摘录了三大类大家的名言。当然,这些“定义”大多属于“诗人语”,而非严格的理论文字,是不能较真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姑且算是管窥一豹吧。
上述这些定义就诗这一范畴来看,或不够全面,或没有用极少的语言概括出诗歌基本属性和特质来。
我更加推崇一个国内理论家的说法:
诗是节奏化的最有意味的语言形式。
—谭德晶《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很多很多的人都说,现代汉语诗歌已死。
我允许自己去体谅他们无关痛痒的哀叹,但是我坚决不会认同他们的看法。
人也好,万事万物也罢。包括诗歌这一文学艺术形式也不例外。它们一定是存在于所处的社会之上,它们的背后一定是与之相对应的时代背景。它把这些作为存在的土壤。
大部分人之所以发出诗歌死亡的感叹。恰好说明了这部分人群审美能力的极度匮乏和落后。这是一种对艺术,对美的穷困潦倒。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纵深来看,这无疑反应了我们教育环境里诗歌教育的严重缺失,或者说不能与时俱进。特别是现代诗歌教育的巨大缺失。这是诗歌的不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扯得太远了,还是把跑远的马儿拽回来吧,诗歌是什么,我觉得诗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力所能及的生活方式。
它不一定是要和远方,和虚无在一起。它其实和我们每一个人始终相伴。只是我们是否发现了它。
在我看来诗歌,特别是现代汉语诗歌,正在复苏,正在醒来。
搜索
复制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