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驰林的个人空间 http://sglpw.cn/?5383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萧红

热度 2已有 232 次阅读2014-10-7 19:50 | 欠了巨额费用, 后者逃离, 萧军前往探望, 两人互生好感, 萧红柔弱无依

一: 王鹤(文)


有关萧红(1911—1942年)的故事,通常是这样开场的:她与未婚夫同居于哈尔滨一旅店,欠了巨额费用,后者逃离,旅店老板威胁要将已怀孕的萧红卖进妓院。危急中她给报社写信,萧军前往探望,两人互生好感,他奋力将她救出。文学史上遂有珠联璧合之“两萧”。

在这个简略版的英雄救美传奇里,萧红柔弱无依,萧军骁勇威猛,两个文学青年一见钟情。实情基本如此,只是,前因后果,头绪纷纭,说来话长。

季红真的《萧红全传》(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将她遇险前后那段经历,梳理得非常清晰——

 

萧红与家庭抗争,得以离开呼兰到哈尔滨念中学。父亲将她许配给富商与小官僚之子、小学教员汪恩甲,她起初对他并无反感,两人经常通信。汪恩甲有富家子弟的没落气息,接触愈多她愈增不满,想退婚去北平念高中,父亲坚决反对。最疼爱她的祖父已经去世,父女关系僵冷、对立,萧红以抽烟、喝酒排遣苦闷,性情变得喜怒无常。那时她与表哥陆哲舜很投契,后者去了北平念大学,萧红遂离家出走,与表哥相聚,进入北平女师大附属女一中高中部。表哥早有家室,他俩在老家引起轩然大波,陆家、张家都拒绝寄生活费,除非他们返回。北平天冷、米贵,居大不易,陆哲舜渐生悔意,两人关系开始冷淡,1931年1月寒假回家。

萧红被父亲软禁。假期结束前,她与家人周旋,假装同意与汪恩甲结婚,要置办嫁妆,得以去往哈尔滨,随即再次抵达北平。待汪恩甲追往北平时,萧红已囊中羞涩,只得跟他回呼兰。家人将她安置在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乡下庄园,严密监视。直到10月初,她才伺机跑掉。

亲戚家不愿去,在姑母(陆哲舜之母)家又吃了闭门羹,她衣衫单薄,身无分文,暂时落脚同学家,也曾流落街头,险些冻馁而死。战乱令百业萧条,不但求学成为泡影,求职也渺无希望。1931年底,萧红无奈去找汪恩甲,但汪氏家族已对她深恶痛绝,他俩遂同居于哈尔滨东兴顺旅馆。她曾经那么嫌弃汪恩甲抽鸦片,如今已是心灰意冷,两人一起吞云吐雾。

哥哥强迫弟弟与萧红分手,汪恩甲的工资入不敷出,萧红却怀孕了。汪回家求援,反被家人扣住。萧红去找他,又遭汪兄等怒斥。她走投无路,回到继母的娘家,汪恩甲曾去找她。此后,她去法院告汪兄代弟休妻。法庭上,汪恩甲却临阵倒戈,表示自己选择离婚。法院当场判他们离婚,这结局大出意外,萧红怒不可遏冲上街头,无奈中只得又回旅馆。汪恩甲追来道歉、解释,两人最终和好。到1932年5月,他们在旅馆赊欠的食宿费已达400多元(一说600多元),汪恩甲回家取钱还债,这一走却从此失踪。

已有5个多月身孕的萧红陷入绝境,上天入地俱无门。旅馆老板将她赶到简陋、阴暗的储藏室,时时催逼,她曾经要过饭。7月上旬,听说旅馆老板已经找好妓院,要卖她抵债,萧红急中生智,投书《国际协报》求助,随即又去电话催促。她曾给该报投稿,虽未采用,副刊编辑裴馨园对她有印象,立刻与同事去旅馆探望,并警告旅店老板不得为非作歹。次日,萧红几次给裴馨园去电话,裴尚无救助之策,遂委托协助他处理稿件的萧军送几册书过去。

萧红恰好在读报上连载的萧军小说,两人一番晤谈,彼此倾心,火速堕入情网。萧红浸泡在从天而降的恋情里,写了几首陶醉的短诗《春曲》。萧军、裴馨园等始终筹不到解救她的巨款,恰逢洪水肆虐哈尔滨,旅馆一楼被淹,8月9日,一个老茶房提醒萧红,趁老板不在赶紧跑。她搭上一艘救生船,逃到裴馨园家。萧军设法去旅馆接她时,她已脱险。

……

即便用再俭省的文字,叙述萧红20岁左右的那番惊险,也要说上几大段。虽然隔了80年漫长时光,依然看得人心惊胆颤。

逃婚或私奔,有的是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也有的属意气用事,欠深思熟虑。不管怎样,一旦奔逃,也就脱离了传统婚俗的轨迹。也许从此转危为安,身轻如燕;也许步履维艰,与无常相伴。

父亲的专制、冷酷,激发了萧红的反弹。冲动、任性的萧红,太像一匹脱缰野马,狂乱不羁。那一连串惊世骇俗之举,在因循保守的呼兰,在顾忌颜面的张家,无疑会被视为伤风败俗、有辱门楣,所以她被开除族籍。而大多数缺乏超强承受力的父母,但凡面对这么不循常轨、随心所欲的女儿,都会头疼欲裂吧。

人生仿佛行路、游山,寻常大道,安全平顺,风光尽在把握,却也平庸落套,少意外之喜;荒僻野径,有人所未知的美景、发现,也有峭壁深壑等险阻。所以,大多数好奇心、探险欲和能量都平凡的人,走了常规之路。

自由是多么绚丽的字眼呢,但它的光焰,有时也能射伤缺乏防护的眼睛。恰如葛浩文在《萧红评传》的《结论》里所说:

 

萧红就是这一代中为了所谓现代化,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一大部分人中的典型人物。遗憾的是他们那些人往往在身心方面都欠缺面对新方式的准备。对女性而言,这新的变革和考验是非常艰辛的,唯有那些最坚强的人才能安然无恙地度过难关。

 

被新风尚激荡的新女性,不见得就能如愿以偿,遭逢理想的社会环境和男性群体,须得自己实力充足,比如,有一技傍身,不乏安身立命之本,性格又足够强韧,遇到意外,才不易伤筋动骨或撕心裂肺。


二:


萧红的《春曲》,专写热恋时的眉花眼笑、爱不释手。情到浓时,万般皆好,好得不讲道理。像捏了万花筒,怎么看都只觉欢喜:

 

只有爱的踟蹰美丽,

三郎,我并不是残忍,

        只喜欢看你立起来又坐下,

        坐下又立起,

        这其间,

        正有说不出的风月。

 

她对三郎(萧军)的迷恋,不仅因为他在困厄中给她希望,更因他俩迎面相逢,就撞得天晕地眩:“当他爱我的时候,我没有一点力量,连眼睛都张不开。”

两人起先吃住在裴馨园家,萧红戒了鸦片。因身无分文,她的住院、生产都有一番曲折艰难,女儿生下来几天,就送给了公园的临时看门人。出院后在裴家住久了,裴的妻、母渐生不满,萧军与裴妻激烈争吵,无奈搬出。

萧军未能再给裴馨园当助理编辑,失去每月20元固定收入,他俩穷愁潦倒,无家可归。后来终于谋到教武术的工作,学生家住商市街,同意提供住处,两人总算有了栖身之所。

萧红在家做家务,她并非巧妇,起初常把饭煮焦了,火烧熄了,还要日日发愁无米无柴。也需撂下面子,向同学、老师借钱。萧军终日奔波谋职,当杂七杂八的家教,八方借贷。借钱不易,往往只能借到3角5角,借到一元已很稀有,有时候5角钱必须省着用三天。有次在朋友家,见朋友吩咐佣人拿3角钱去买松子当零食,萧红在一旁暗自着急,对这无谓的奢侈,痛惜不已。

很少女作家有萧红那样深入骨髓的冻、饿经历,她的散文集《商市街》,对那段饥寒交迫的日子,有活灵活现的描写。《饿》写她半夜屡次想拿走别人挂在过道门上的“列巴圈”(面包),想到这便是偷,不免心跳耳热,一次次开门,又退回房内。腹中空虚,内心挣扎,整夜失眠。天亮了,萧军喝杯茶便出门做事,她饿到中午,四肢疲软,“肚子好像被踢打放了气的皮球。”“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学生的姐姐汪林是萧红的中学同学。汪林家的炸酱面,香味让人销魂蚀骨。她身着皮大衣,脚蹬高跟鞋,带着又饱又暖的慵懒,去看胡蝶的新片。她的红唇卷发、长身细腰,“完全是少女风度”,萧红自惭形秽,“假若有镜子让我照下,我一定惨败得比三十岁更老。”她才二十二岁,已觉得自己“只有饥寒,没有青春。”

好在,感情炽烈时,爱也可以充饥。“只要他在我身边,饿也不难忍了,肚痛也轻了。”(《搬家》)黑面包加盐,你咬一口,我吃一下,盐抹多了,还能开开玩笑:这样度蜜月,把人咸死了。偶尔在小饭馆奢侈一回,把馒头、小菜、丸子汤吃饱,再买两颗糖,一人一颗,真是惬意。

萧军回忆,他俩都有“流浪汉”式的性格,从不悲观愁苦,过得快活而有诗意,“甚至为某些人所羡慕”。有时,萧军拿着三角琴,萧红扎着短辫,两人衣履随意,在街头且弹且唱,别有一番潇洒。萧军带着她接触左翼文化人并开始写作。偶尔吵架了,两人抢着喝酒,他又醉又气,在地上打滚,让萧红心痛也自责。

时间一长,性格差异导致摩擦渐多。加之,萧军是主张“爱便爱,不爱便丢开”的,颇能东鳞西爪地留情。两人同居那五年多,他在感情上的旁逸斜出,每次都戳得萧红流血、颤栗。在上海期间,他们经常为此争吵,萧军脾气暴烈,有时竟将萧红打得鼻青脸肿。

1936年,萧军的新恋情令萧红满腹愁郁,她有诗《苦杯》,“写给我悲哀的心”。他给新欢写情诗,“像三年前写给我的一样。也许人人都是一样!也许情诗再过三年,他又写给另一个姑娘!”他对那鲜艳的新人抒情,“有谁不爱个鸟儿似的姑娘!有谁忍拒绝少女红唇的苦!”萧红黯然自伤:“我不是少女,我没有红唇了。我穿的是从厨房带来的油污的衣裳。”

《苦杯》之四、五写道:

 

已经不爱我了吧!

尚与我日日争吵,

我的心潮破碎了,

他分明知道,

他又在我浸着毒液一般痛苦的心上

时时踢打。

 

往日的爱人,

为我遮蔽暴风雨,

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

让我怎样来抵抗?

敌人的攻击,

爱人的伤悼。

 

萧红无奈地哀叹,“我幼时有个暴虐的父亲,他和我的父亲一样了!”《苦杯》结尾,爱情破灭,梦冷心灰,欲哭而“没有一个适当的地方”,“人间对我都是无情了。”

两萧到上海后,在鲁迅关怀下,已在文坛站稳,不再忧心衣食。1935年底出版的《生死场》,更是让萧红被赞誉包围,也收获了许多朋友。但为情所困时,只能独咽凄酸。她有时徘徊街头,也常去鲁迅家,身体很差,早生华发。胡风的妻子梅志在《爱的悲剧——忆萧红里》说,她在鲁迅家见到的萧红,有点心不在焉,“形容憔悴,脸都像拉长了。颜色也苍白得发青。”鲁迅身体衰弱,许广平家事繁多,有一次忍不住向梅志诉苦:“她天天来一坐就是半天,我哪有时间陪她,只好叫海婴去陪她。我知道,她也苦恼得很……她痛苦,她寂寞。没地方去就跑到这儿来,我能向她表示不高兴,不欢迎吗?唉!真没办法。”许广平的《追忆萧红》提起,有一次为陪萧红,没顾上给鲁迅关窗,致使他感冒发烧。她由此感慨:“一个人生活的失调,直接马上会影响到周围朋友的生活也失了步骤,社会上的人就是如此关联着的。”

萧红才刚刚走到平顺处,又遇崎岖。不过,谁都不轻松呢,她也亲眼看到鲁迅病危时,许广平的忧心如焚、劳碌忙乱。一个人走得踉跄时,固然需要朋友扶持、慰藉,但情感的包包块块,最终还得靠自己慢慢掰细、揉化,旁人难以越俎代庖。萧红与许广平固然亲密,当她徘徊于一己哀伤、顾影自怜时,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甚至干扰到别人的生活而不觉察。不难看出,萧红在人际交往里一直没有克服情绪化与幼稚化倾向。

1936年7月,萧红、萧军决定暂时分开一年。她去日本后,孤寂无聊,几番生病,又抽上香烟。写给萧军的信仍充满思念,常牵挂他的健康、起居。随后,萧军与她初到日本时同住的好友许粤华之间,恋情疯长。许粤华是两萧的朋友黄源之妻,因经济原因提前回上海。1937年元月初,萧红写下《沙粒》,照例有说不出的落寞绝望,却又似乎已经被类似重创,打击得有些麻木:“我的胸中积满了沙石,”“烦恼相同原野上的青草,生遍我的全身了。”

萧军回忆,他和许粤华清楚,因为“道义上”的原因他们没有结合的可能,所以都同意请萧红回来“结束这种‘无结果’的恋爱。”1937年初,萧红启程回上海。但感情创痕已深,矛盾依旧,她心绪恶劣。萧军则觉得,萧红“如今很少能够不带醋味说话了”,为着吃醋,“她可以毁灭了一切的同情!”他也幻灭,觉得萧红跟寻常女人,到底并无两样。

1937年秋,两萧在武汉认识端木蕻良,后者因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颇受文坛瞩目。好友蒋锡金回忆,他们四人曾像兄弟姐妹般亲密,端木起初没有住处,还曾跟萧红夫妇同床挤了一晚。端木蕻良曾就读清华历史系,他的斯文秀气,跟萧军的粗犷豪放,迥异其趣。他不像萧军那样经常贬抑萧红,对她还不乏仰慕。她对端木渐生好感,曾在他桌上写下“恨不相逢未嫁时”,并几次念给他听。

1938年初,两萧与端木蕻良等作家前往临汾,又到西安,萧红发现自己怀孕了,仍坚决与萧军分手。她对聂绀弩倾诉:自己依然爱萧军,但做他的妻子太痛苦了,忍受屈辱太久,“我不知道你们男子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妻子做出气包,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妻子不忠实!”

葛浩文的《萧红评传》认为:“多年做了他(萧军)的佣人、姘妇、密友以及‘出气包’,”萧红理所当然想中断这种关系,她曾经优柔寡断,此时如此坚决,“主要可能是因为端木的关系。”

萧军帮助萧红脱险并涉足写作,此后他俩被鲁迅提携,一举成名。萧红命运的重大转折和她一生最持久的痛楚,都来自萧军,可谓成也萧军,败也萧军。




路过

鸡蛋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驰林 2014-10-7 19:55
2014.10.02看《黄金时代》再读  酸、辛、苦、楚的萧红
回复 筷子 2014-10-7 21:39
拜读。
回复 潘三专 2014-10-9 15:30
理解萧红!
回复 驰林 2014-10-10 23:10
潘三专: 理解萧红!
您看过《黄金时代》?
回复 驰林 2014-10-10 23:11
筷子: 拜读。
谢谢筷子  握手    致安!!!
回复 潘三专 2014-12-1 10:33
萧红是我永远崇拜的作家,所谓的评论家也永远无法走入她的内心。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9 12: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