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贴公鸡
文、杨洛
应县人的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大清早,太阳还没有爬上东山的时候,人们就张罗上忙着贴公鸡了。一对红红的大公鸡贴在街门的两扇门板上,它们嘴里叼着毒虫,有的叼蝎子,也有的叼蟾蜍,每只公鸡还蹬着一个大概是象征着日头的轮子。
以前,每到快过端午时,妈就买张大红纸,用剪子剜公鸡。晋北的民间,剪纸也是一种女人家必备的手艺,各家剜出的公鸡,古朴,喜气,造型各异。但现在早没有人再剜公鸡了,因为农历四月下旬起,街上就会常见老大娘们,或挎着篮子,或骑着脚蹬三轮车,沿街叫卖着贩来的公鸡。那些都是印刷品,漂亮些,却俗气些,而且千篇一律。
门框上方的正中间还要贴一个符。说是符,其实与印象中道士们所画的纸符大相径庭。那是用五色的花纸折叠了许多小四角儿,然后拼粘在作为衬子的硬纸板上。成形之后,那符的轮廓就像是两个相交的菱形。符的上面还要粘上一绺小艾叶、一条五色线拧成的花线绳。
贴好了红公鸡,就轮到给孩子们打扮了,胳膊腕和脚腕上都要系花线绳,后背也要粘上符,只不过比大门上的符小多了,艾叶也少多了。大人们边给小孩儿作弄边还嘴里念数着:“戴点儿艾,有人爱;戴点儿符,有人扶;戴点儿花线绳儿,有人给个零花钱儿”。记得小时候,姥姥边给我系花线绳边嘴里念数时,脸上那饱经沧桑的皱纹里似乎都充溢着希冀的灿烂之光。
看见有位同事的小孩子身上背着花哨哨的符,大家都谈论起端午的习俗了。有位老家在北丰疃村的同事说,他们家一般不贴公鸡,他们村也有的贴,有的不贴。北丰疃位于大临河乡,与浑源县相接,大概是受了浑源的影响,因为有人说,浑源人不在街门上贴公鸡。有位同事来自大同一带,他们那里的小孩儿在背上不仅背符,符上还有一个纸马,这一点可是应县人没听说过的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我却沉默不语。因为我的爹去年过世,今年过大年时,我家的门上连对子都不可以贴,别说这端午的红公鸡了。
他们说着,我又想起了我的爹,我那苦命的爹。要是我爹活着,小女女早该朝着我爹那笑吟吟的目光,晃着她妈给系好花线绳儿的胳膊,脸上挂着自豪的微笑,拉长尾音炫耀着说,“爷爷,你看,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