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对生活一往情深——读阿蒙的诗 [打印本页]

作者: 汪朝晖    时间: 2013-4-10 10:52
标题: 对生活一往情深——读阿蒙的诗
                                       对生活一往情深                           

                                               -----读阿蒙的诗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状态下,艺术由大众性转为个体体验,是必然结果。同样,诗歌语境也表现个人姿态的展示,所有生命体验和精神坚守都处于 “泅渡”中,诗人只有通过“泅渡”去争取自救。这正如天津女诗人阿蒙的《我与我选择的生活》中所述的那样:



     我走进人群,听到了

     种种回声



     我站在分界线上

     到处都没有我

     我没有领地



     ---------



         我有一种直觉

     对语言的崇拜与酷爱

     使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阿蒙是在网络中渐渐知名的女诗人,网络以最快的速度促进了看似独立的诗人们相识相知。当我读完她的近150首诗篇,我感受到文字中的温厚情怀。我想这不单单是北方风土的影响,还有她如石油工人的形象。读这首《石油物语》:



     石油,一开始

     只是一种有诱惑色彩的低语,像时光的抚摸

     紧贴泥沼沙砾和一个粗糙的时代

     接下来,它在奔跑

     一下子就擦然成大气中的火光

     -----------



         我的青春与爱情,热血与诗篇

     在岩石的断层深处

     前仆后继地终结和开始

      --------------

   

    我看到阿蒙的诗歌以情感为主旋律,除了对事业的热爱,她的作品还涉及乡村、亲情、爱情等题材。这里不一一列举。说到情感,这本身是诗歌的重要元素,是抒情的源泉,也是带来写作的最初动力。情感丰富的人,更容易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或事件中找回生命、意义与指向。她的抒情更多是直接的,是及物的,或因事而发,但不是泛滥的。她的抒情方式是感性的、诗意的心灵独语,拯救着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光亮。这种个人的往往越是呈现了人类的特性。



           中秋,和什么有关



      想起你,就有满天皎洁的月光

      倾洒下来,就在一瞬间。

      你掌握了全部

      那细密的波纹,网住了什么

      你肯定有你的优势

      我知道,你一直在偷偷地

      打量我们,跟踪我们

      你布下的这张网,真的够大

      你盯住,一座村庄

      那里供奉上鲜花和水酒

      什么忤逆绝情,误会伤痕

      都不再拐弯抹角,统统地

      被摆放出来,彻底地清洗

      你盯住,一座城市

      它的表皮层层地剥落

      今天,我们都要回家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真相。我们被种种病痛折磨过

      慢慢又恢复了血色



    在这首诗里,我看到了阿蒙的沉思。诗篇巧妙的用一张“网”来网住黑暗里的事物,用月光来“清洗”埋伏在中秋中的“什么忤逆绝情,误会伤痕”以及无法显现的愿望。这种冷抒情的方法,更能揭露存在的本质现象,给了读者思考的余地。这里是有技巧的,技巧在诗歌表达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技巧,往往是我们在沉浸于某件事物之后自然呈现于我们的表达中。学习和总结都很重要。与一个诗人长期的修炼不无关系。

    阿蒙诗歌里的色彩多呈,村庄、犁把、麦浪、苞米场、梨花、槐花、芦苇、桃花、蒲公英、野苜蓿、马子菜、曼陀罗都是招她喜欢的,飞鸟、蝴蝶、萤火虫、蜻蜓、老牛、青蛙、鱼、蛇、羊群、大雁等都是她最愿接近的,父亲、母亲、孩子、奶奶、婆婆、爱人、大姨、表姐、伙伴、采油姑娘、修井工都是她最可亲可爱的人。她用这些感动着我们。同时她也想打碎“细雨敲打着屋檐下的一只破翁”,“从时间的缝隙里拉住我”自己。而这些,都一次次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她诗歌里的意象多能与她的主观情愿相融。有人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通过这些诗篇,我感到毫不夸张。通过意象营造意境,再达到情境相通。丰繁的意象会带来我们阅读的兴趣。加上作者有时特意营造的意象,促成了诗意的跳跃。比如,“它的姿势,它的叹息/一直站在月光的枝上”,“对着一口幽深的甬道吐气如兰”,“把青春当作黑夜的灯盏”,“ 连天的欢乐/改变着水深3米固有的气息”等。当然意象营造不可过于随意,前后照应不够的话,会带给人迷惘,这在用词上是需要考究的。可以说诗人阿蒙,用意象放飞了自己,同时她也完成着自己对人世的“操心”。

   读完阿蒙的诗,我得到一种近于心灵的满足。





                                                   

                                                                                                                                                                                                 2013.4.9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4-11 14:02
《石油物语》这首写的很有韵味。有着深刻的生活体验。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