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散文诗)
杨林
一
济源。王屋山下,太行末端。
偏北,往西而去。
一路平川与河流,我像是被放牧的羊,饥渴中寻找那历史的水草。
见证。缅怀。
我小心翼翼打开视角,用积蓄多年的心事触摸那辽阔之外,绵延的群山与浩荡的川流。
是一阵阵扑面的风,让我低下头颅,让心境敞开,接纳所有厚重与积淀。
虔诚。虚怀。一声声马嘶与雁鸣,裂开光辉。
向眺望处照耀。
朝代与战火,文明与传说,人文与庙宇,每一处景物都是一个脚印,都是一个矗立,都是一个警醒。
似乎听到远处黄河的咆哮,咆哮这岁月往返,这王侯的哀怨。
河流之源。万物之根。
二
王屋山。身体的搬迁。
我是沉重的,与你相比又是多么的轻盈,像围绕你的一朵云。
风一吹就散了,雨一下就落了。
名山,是因你的名字在迁徙之中夷为平地,是因你得道自然而别为洞天,是因你有无数奇峰秀、流泉飞瀑而仰慕平原。民族的根种植在此,华夏之庙构建于此。
在高原隆起脊梁之时,你回望那辽远的逝去。
断裂。展开。
一片荒芜与生机的临界。
选择沉默,或是在沉默里与命运争执。
一直坚忍地挪动生命的血脉,就像我张望那明亮的圆月,依然溅出火焰与空旷。
我与你同病相怜。
搬动自身,生活不在别处。
三
黄河。神的呓语。
天空与大地交谈,从上而下,将身体倾斜,俯向那遥远与未来。
以流淌的形式。把往事与向往串联。
听风。听雨。
我跟随流浪追溯心魂,在精神之界曲折迂回。
咬开每一个山峦的阻挡,你奔涌于开天辟地之初,穿越鬼哭狼嚎之境,将千年收拾于怀中。
山水交融。像你嘴里含着那个思念的人。
从心底最隐秘处出发。
从群山最深处而来,也将山命名为水。
你的坚毅与柔情在涤荡之后,切割分离,聚拢合流,组成气势与底蕴。
那些记忆的崖,跳下,折返,粉碎,你经过千折百回,却始终无法忘怀那高山之巅的仰望,那九曲回肠的琴弦,那一生的颜色。
决绝,不回头。苍莽,呐喊前行。
我静默。因为我无言以对。
我因为你满怀愧疚。
四
五龙口。含着日月。
我就在日落之前,月挂山尖之时,抵达你。
无限遐思,岁月之痕,隐约的伤口。
我被你灼伤。
抵达,从一个原点返回出发。那太行山裂开尾部,龙腾之形跳跃于思想之窗,呈现一个古老的仪式。
我在这仪式里,像擦亮的火星闪烁其中。
秋日,将阴影留在目光末端。
我看见猿猴的人形,挣扎,遗传,变异。
我揣摩着,是你的养育还是叛逆的颠覆,举起历史的遗迹昭示超越与卑微。
传说比想象美丽。
这里没有名利,更没有炫耀,只有血液的成色。
那盘古劈开的天地,每一条缝隙依然清晰,像我的过去留下记忆与意识,像我的此生留下星火与歌谣。
那孤独而高蹈的天堂,响彻天籁之音。
我只有低下身体。
任风涤荡。
五
济渎庙。济水几度回旋。
我徜徉于你古典的碑文与篆刻,像进入迷宫的幽暗与微光,心窗涤荡着烛火与星月。
像一段告别,依然不舍地返回。
我带着俗世与浅薄,与你相认,与你言和。
不能心心相印,只能靠近。你的体香纯淳朴而热烈。
在一个黄昏里相遇,像失散多年的亲人。
你不仅是我的发源,是千山万水流淌的记忆,是亿万民众祭祀的香火。
神,在无形之处关照。
就像我膜拜你的沉默与俯视。
抽出一段往事。
从你的体内抽出历史。那浑厚的原木,大气的悬梁,肃穆的碑碣石刻,像一柄利剑直指我模糊的视线。
从水中生出的哀怨与缠绵,一直源远流长。
回忆不是祭奠。而是期盼。
我要用短暂的跟随,借喻你的永远。
六
龙门石窟。洛阳帝都的漏洞。
沿着河流的走势,弯曲眺望与想象,在一丛浓密山林之处,一片山岭之中,我将祈祷托付于你。
吟诵。放下。因我的罪孽与生俱来,连同尘嚣与欲望。
多少王侯将相,少年佳人都曾经路过,膜拜,凋零。
我的愿望也如此,与生命沉沦。
在佛的眼中,我的内心无法比身体干净,更无法与自然争春,我有太多的漏洞。
风,一次次清洗。
阴凉,炎热。紧缩,膨胀。
尘世,我寄居的圣地,我漂泊的水面。
那风蚀的神,一样孱弱。那一张张脸,雕刻相视与离别,记载喜悦与悲伤。
如今,那永远在何处?
还有什么值得比较,我的痛是你的斑驳,我的凝视是你的颓废,我的倾诉是你的沉默。
飞翔的石头,在万人膜拜下也沉重。
瞻仰之后,我的视野逐渐放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