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诗的注解 【原创】
文 . 陈泯
【成语】兴观群怨
【解释】兴:联想;
观:观察;群:合群;
怨:怨恨。
古人认为读《诗经》
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
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出处】《论语·阳货》:
“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兴》
风雨很大,我无法点燃一根烟
心情不停骚动,浮躁。滴答滴答地一直蔓延到
我的文字,和拉不上的窗帷
我要燃烧自己,用一粒火,烟叶,刺激麻木的头
然后满足地吓唬天气
像咧咧归来的阿Q ,看女人白白胖胖的
天生的焦虑,我想最好也能河蟹
对着你,让兴奋在秃顶上拼命作祟,喊叫
快!点燃它吧,在我和誓言发霉之前
《观》
视线以外,人的脑量不够绵长
视线以内,万花筒的深邃看不透
视线以上,云层上面可能有海
视线以下,我看见磨烂了的脚趾
《群》
塞满停滞的嗅的味道,拥挤在一个生物圈里
黑夜在太阳背面,谁用相框锁住了晴天
谁用静止的时光,捏一万个鬼寄居在照片中
所以别对某些面孔对视太久,他会借尸还魂的
《怨》
看过一个故事,说20岁的时候,妞靠着我的肩,说好喜欢我的诗歌。
后来,她跟了个50多岁的老哥哥,因为诗,不能当饭吃
50岁时,别人的妞靠着我的肩,说,好好好喜欢我的钞票,我的嗓沙哑的很磁性。
我轻轻地推开她,笑笑,牛逼你也信!原来20岁的少女,这么好抢
兴《集解》引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
朱熹《四书集注》:“感发志意。”
这是说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
观《集解》引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注:“考见得失。”这是说诗能够帮助读者
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
群《集解》引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
朱熹注:“和而不流。”这是说诗能够帮助人们
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
怨《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这是
说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