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中国网络散文诗赛第1期获奖作品评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16:18
标题: 中国网络散文诗赛第1期获奖作品评析
本帖最后由 白炳安 于 2014-4-28 16:20 编辑

                                                            中国网络散文诗赛第1期获奖作品评析
                                                                           评析者/白炳安


                               随笔中的月亮
                               作者/东海乌石子


     仍然要抒写随笔中的月亮。
   
    它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梦中,贴着七里棚的黄昏低低地飞。
    它像一只雪鸦,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到来。
    天空泛着沉重的灰白,显得更加空旷,七里棚也是;
   
    它试图唤醒长长短短的炊烟,让成群结队的麻雀欢唱着从田野返回村里。
    还要唤醒一些人:
    二狗子、毛头、春霞和黑皮。
    它不断收集走散的乡音和泥土里的日子,不能让七里棚在时光里消失太久。为此,
   
    它梦想着金盆湖的油菜花再开一次,将七里棚重新涂抹成金黄色,
    还想让二狗子、毛头和黑皮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再逮一只野兔。
    但它出现的时候,总是我在异乡的时候,甚至有意地遮住脸,
    就像我曾经爱过的,七里棚的,某个女孩的长发或眼睛。

    事实上,七里棚对于我就像另一个月亮。
    它并不是在长江的北岸,而是在片刻或持续的天上,是一片轻轻的羽毛。
   
    而我又一次在一首诗里将春霞复活。
    这个在江里泡了七天七夜的殉情少女,
    睡在村头大槐树底下,有着像棉花一样苍白的脸庞。
    它的苍白就是月光的苍白。
    我无法拒绝和隐瞒,它出现一次,我就痛苦一次,
    就像我无法拒绝幽灵一样的七里棚。

    很多时候,我是一个盲者在黑暗中看着黑暗,或拄着一根拐杖。
    但我知道它在哪里,它又像什么样子。
    我拼命压低声音,像压着一个不断复发的伤口。

    而只有一次我梦见了大水。
    金盆湖与幸福河一起复活,在春天,将七里棚全部淹没。
    月亮第一次敞开乳房,赤裸着身子。
    它不可避免地预见了七里棚的命运:
   
    七里棚 ,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




评析:

     当我读到开头这句"仍然要抒写随笔中的月亮"时,我明白这是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但我想古今诗人写月亮之诗多不胜数,作者再写能否写出新意?会不会落到别人笔下的窠臼里?看来作者想到这些问题,在结构作品时显出智性的一面:先是把月亮虚设于"梦中",再放在实罝的"七里棚",形成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却不作静态的描写与叙述,而是比喻为"一只雪鸦",在"黄昏低低地飞""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到来"。将月亮作为活物表达而不作静态描写,是作品的独特之处与鲜活性。月亮在作品里只是作为表达内容的道具,关键是让它活成"雪鸦","唤醒长长短短的炊烟,让成群结队的麻雀欢唱着从田野返回村里",还唤醒了"二狗子、毛头、春霞和黑皮"。这就具有了象征的意味,显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月亮在生活空间活动的状态:

  "它梦想着金盆湖的油菜花再开一次,将七里棚重新涂抹成金黄色,
    还想让二狗子、毛头和黑皮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再逮一只野兔。
    但它出现的时候,总是我在异乡的时候,甚至有意地遮住脸,
    就像我曾经爱过的,七里棚的,某个女孩的长发或眼睛。"
  
  这个月亮如果仅仅停留在"七里棚"的上空"涂抹成金黄色",既是一种诗意美,也是精彩的图画,但作者显然不满足于这些表达,而是将月亮喻意成"一片轻轻的羽毛",暗示着在"江里泡了七天七夜的殉情少女"春霞,像一片羽毛那样轻浮浮的,那种苍白的惨状跟零落地上的棉花一样,让作者"无法拒绝和隐瞒,它出现一次",作者就"痛苦一次"。读者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了揭示的深刻性,领悟到在这个形而上的月亮下面出现的人物具有悲剧的色彩,让人们感到压抑与沉重,"像压着一个不断复发的伤口"。难怪作者疾呼:这个月亮像一个女人(春霞)"敞开乳房,赤裸着身子","不可避免地预见了七里棚的命运"。
  最后,我想补充说明的是,作者在描写"七里棚"的月亮时,巧妙地将羽毛的苍白丶棉花的苍白与死尸的苍白融为一体,构成一个惨白得让人悲泣的亊件,确实与众不同,----这就是它的独特性。
  
  
  
   散文诗三章
  
     作者/徐源
  
  
  阳光媚

从今天起,我将把冬天的故事,重新铺展,凉晒在绳子上。
我将打开窗户,接受新鲜的爱情。
从今天起,我将把脸洗净,看花朵开放。我将梳理头发,让草嫩绿,风拂过,它们整齐地成长。
我将站在十字路口,微闭双眼,舒展双臂。
从今天起,我将做回一只鸟,停在你的枝头,像一座小小的神秘的城堡。
               
    摸河记

我把手向下伸,摸住你的心。圆滑,一颗又一颗。
哪一颗是悲伤?哪一颗是快乐?
我问花朵,花朵正忙着开放;我问青蛙,青蛙打着哈欠;我问一问飘过的云朵,云朵悠悠。
我坐在石头上,手持鱼杆。我想钓出一条鱼妖。
整整一个春天,我摸出这么多颗鹅卵石,却没有一颗刻着我的名字。
流水汤汤,许多年后,我成了一条沉默的岸。

    更多时

更多时,我们睁眼。闭眼。
闭眼。睁眼。泛滥地占用世界。
更多时,我们呼气。吸气。
吸气。呼气。奢侈地消耗光阴。
更多时,我们做着同样的事。弹去前一秒的灰尘,接受后一秒的沉浮。以为这就是生活,拿一面镜子翻去复来照。
更多时,镜子里什么也没有。人的脸上,印着一块玻璃,不透明的谨慎。



评析:
  
  由各自独立的三章散文诗组成一个整体,通过三个方面表达与指涉日常生活的亊物,唤起人们的关注及思考。 
  头章作品的结构思路,来自海子的诗句"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并无新创意,但语言洗炼自然,"犹矿出金,如铅出银"(司空图语),洁净得让人欣赏。
  将抽象而虚指的"冬天的故事"当作具体的可触摸的实物"重新铺展,凉晒在绳子上",展示出一个有视觉感的诗性画面,让人愉悦养心。
  后面所描写的现象干脆喻为"我"的实际行为:"把脸洗净,看花朵开放";"将梳理头发,让草嫩绿,风拂过,它们整齐地成长",具有了生动的形象性。
  作品通过摸河,摸出别具心裁的寓意:"摸住你的心"。但"圆滑",不只一颗,而是多颗,让我疑惑感叹:"哪一颗是悲伤?哪一颗是快乐?"苦思不得其解,才追问花朵丶青蛙及云朵,但都无结果。经过一个春天,我摸河"摸出这么多颗鹅卵石,却没有-颗刻着我的名字",才醒悟"我"是白费心机。寓意非常深刻,若从生活不同的层面上理解,可以有N个答案。
  作品在点出我们更多时候,不是认真对待生活,而是釆取睁眼与闭眼的态度以及消极的呼气丶吸气的方式,不仅导致"泛滥地占用世界"的不良现象,而且"奢侈地消耗光阴"。在看似随意的阐述,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感到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来思考社会生活到底出现了什么,是这章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有益的意义。




       青瓷之念

       作者/ 霜扣儿

1

一切都是青蓝色,水从月光里流来。漂泊的小雨点展开裙摆,可爱的小人儿,驱散尘土,抱住火炉。
黑色的前夜多像自渡的通道。  
执著,铺成一步高于一步的台阶。
青瓷安静,等人珍藏或遗忘。
她懂得:有一些倾诉,不必张口。

2

香茗或木几都是美好的。
窗子向南与向北都能看到流云。  
唐宋元明清为她送来五排屋檐,哪个晨起都有露珠,哪阵曲子都来自于西楼。三更过后,神香成灰,远的近的马蹄都要落地生根。
青瓷默默坐着,她只喜欢着心中的水和叶子,不问哪个星子能送来出人意料的光辉。

3

轻弹,有箜竹之音相伴。
知音以面相贴,千年音律浸入他的眼眸。
柔指相缠,形同溪水清洗竹子的节。  
青瓷说:不要吵,十万杨柳正在萌芽,生长的痛浸入灵魂,生命才会且歌且舞。

门被敲醒,唇上开花。
如此,红尘成为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山林的深处,流下温泉一样的泪水。

4

会有灰尘,那凡间最细小的针,钉上六道轮回的门槛。
青瓷会小心绕过,以遗忘的方式自行转身,完成最后的破碎。
纷纷飞散,扑向感恩寺的门环。
彼时,钟声会响起,一轮落日从河里抬头,把高岗当成彼岸,慢慢升起来。
青瓷与万物与纯净与心,永世都在。



评析:

     说实话,写同样题材,此作不及方文山的<<青花瓷>>。在语言上,没有<<青花瓷>>精炼;在音律上,不及<<青花瓷>>有韵味;描写方面,不及<<青花瓷>>揭示得透切与深刻,但也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水平。
    <<青瓷之念>>在结构上先从青瓷雕刻的人物着眼,展开描述被火炉烧烤的沉静从容,然后跳转写到用青瓷的茶具盛茶,但泛泛虚写,沒有落到实处的细节上,较为-般化。只有此处的:"轻弹,有箜竹之音相伴。 知音以面相贴,千年音律浸入他的眼眸。柔指相缠,形同溪水清洗竹子的节。"才描写出青瓷的精彩,比喻贴切,神出古异,空灵悠悠。最后把灰尘形容为"凡间最细小的针,钉上六道轮回的门槛。"说出"青瓷会小心绕过,以遗忘的方式自行转身,完成最后的破碎。纷纷飞散,扑向感恩寺的门环"。"与万物与纯净与心,永世都在"。完成升华,表达出青瓷的清奇与典雅。
  
   


           这些用泥土作为名字的村庄(外一章)

                             作者/ 庐州男人
                  

      土谷寺, 土城吴,黄土岭 ,土河夏。在江淮分水岭,有许多像这些用泥土作为名字的村庄。这些用五谷杂粮喂养大的村庄,他们其实都是我土命的故乡。
       我泥土做成的村庄,我灰头土脑 土得掉渣的村庄,我的像土豆一般貌不惊人、却又土得可爱的村庄。我的亲人们住着土坯墙的屋子,总是用方言土语谈论着一年的收成,以及儿女们的婚事。
     活着的时候,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在土坷垃里刨食。直到临死前,他们也不信奉会有什么灵魂能够上天的好事情。他们只相信:入土为安。


             满野满坡的高粱红遍我的故乡

  怎样一种得体而又恰到好处的红,才可以配得上故乡的红高粱?
       这是十月的分水岭,满野满坡的高粱红遍我的故乡,成为冬天到来之前最后的风景。秋风起兮云飞扬,这个庄重的时刻,真的不想再去回首,在干旱的分水岭,一株高粱从牙牙学语到饱满成熟,宛如待嫁的新娘子,其中要经过怎样的历练与磨难……
       在这个庄重无比的时刻,我顶礼膜拜生命的如此顽强,我感恩一粒赖以活命的粮食。而岭坡那边,迎亲的唢呐已经响起。我的妹妹,你让谁有如此的好福气,盘起你的长发,给你做的嫁衣?



评析:

   作为读者,我读到过庐州男人(蔡兴乐)以江淮分水岭地域为题材写出的一系列与乡村有关的散文诗,这二章仅仅是其中之一,但可窥见到他的写作特点:语言朴实,不作雕琢,自然流露,跟泥土一样土出一种特别的气味:浓郁的乡土情结。
   说到不足,主要是不够宽度与深度。作品叙述的亊物范围窄小,未能展开足够的空间描写,此外描写的对象可以再深挖一些,却点到为止,无法体现出容量的深度。



                    一只猫背着露珠回家(外一章)
                     
                            作者/小人鱼在天堂



    一只猫在清晨,背着一颗露珠回家。
  她轻盈的脚步像踩在云端里,柔软得无声无息。背上背伏着一晚上的月光,星光,还有,满眼的风景,一肚子的收获,黑暗中的故事。
  我和她在门口邂逅。我看看她,她看看我。突然“喵”地一声,像一道利箭,风驰电掣般,消失在我的视野。
  我看到了,她背上背负着一颗露珠。
  一只猫在清晨,背着一颗露珠回家,是多么值得欢喜的事情。
  一只猫的清晨,是如此洁净剔透,一只猫的人生,像一颗露珠,简单而晶莹。
  一个清晨,被一颗露珠清洗得干净而动人。
  这颗露珠,是一只猫背回来的。



                        一颗露珠正在草叶上写诗

    推开门,就把整个新鲜的清晨全放了进来。
  天空一抹玫瑰红渐渐消泯。太阳跃然而出——一颗多么浑圆的果实。从花变成果实,它需要整整经历一个黑夜的涅槃。
  是的,在清晨的枝头,红彤彤的太阳,像一颗心脏形的果实,你似乎听到它跳动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鼓角一样,铮然鸣响。
  鸟在啼鸣着。它的声音,像雨珠,一滴,一滴,溅落在你的身上。
  更远处,美无处不在——
  譬如,一颗露珠正在草叶上写诗。风吹一下,它吻一下草叶;风再吹一下,它让自己变成一颗镶嵌于大自然笔尖的滚珠,慢慢写出清晨的鲜活与崭新。



评析:

  ( 首先说明:评奖结果公示在中国诗歌流派网时,有人把两章散文诗合成一章,是失误的,现在我作出恰当整理,把两章各自分开,并查明作者是耿永红,另一个笔名是穆清庙。资料来自<新诗>第9期,其文字有点出入。)
  
  散文诗和诗一样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忌讳抽象的说理议论,故注入描写的细节,起到激活形象,使所写的对象生动起来。
  小人鱼在天堂所写的两章作品,就是通过描写的细节,来刻划形象的:"她轻盈的脚步像踩在云端里,柔软得无声无息。背上背伏着一晚上的月光,星光,还有,满眼的风景";
"我和她在门口邂逅。我看看她,她看看我。突然“喵”地一声,像一道利箭,风驰电掣般,消失在我的视野"。这种描写,是动态的描写,維妙维肖,在细微处见传神,使猫的形象一下子有了鲜活和魅力,体现出描写的细节是构成艺术形象的灵魂。又如"一颗露珠正在草叶上写诗。风吹一下,它吻一下草叶;风再吹一下,它让自己变成一颗镶嵌于大自然笔尖的滚珠,慢慢写出清晨的鲜活与崭新"。是选取动态的描写细节作为表现对象,突出对一颗露珠的形态刻划,从而创造出意境来。



                               棋盘石
                             作者/ 谢新政

     把棋盘刻在一块高大的石头上,那是一种怎样的气概。
     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西山,月亮也悄悄地站上山岗,各路棋子还在征战。
     观棋的人早已走了,身旁的一棵树苗,长成了一棵大树。月光从树叶的缝隙里落下来,像一粒粒碎银,洞察着过去的历史。
      一只长有宽大翅膀的鸟儿,在树梢上盘旋了一周,然后向着东南方向飞去。
      观棋不语。下棋的人,隐藏在森林深处。



评析:

    <棋盘石>是一种冷叙述的写作,沒有加入作者的情绪渲染,也沒有进行细节描写,而是把事物的来龙去脉冷静而客观地叙述出来,由读者去品味。这看似简单容易,但把握不好会造成干巴枯燥,失却诗味。这章作品成功之处,在于叙述凝炼而有诗性,从旁观之留有想象的空间。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4-28 16:22
学习,问好白老师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4-28 16:42
学习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4-4-28 17:39
我认为这些作品都缺乏突破性的思想。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4-4-28 18:32
学习,欣赏!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4-4-28 18:47
学习,问好白老师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18:47
老远 发表于 2014-4-28 16:22
学习,问好白老师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18:48
段联保 发表于 2014-4-28 16:42
学习


作者: 曾晓华    时间: 2014-4-28 18:48
品读!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18:53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4-4-28 17:39
我认为这些作品都缺乏突破性的思想。

有些作品还是可以的,但不是经典。参评的所有作品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以分行诗代替散文诗。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18:53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4-28 18:32
学习,欣赏!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18:55
曾晓华 发表于 2014-4-28 18:48
品读!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18:56
筷子 发表于 2014-4-28 18:47
学习,问好白老师

晚上好!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4-4-28 19:06
精到!问好白老师!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8 22:47
品读,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23:01
黄锡锋 发表于 2014-4-28 19:06
精到!问好白老师!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8 23:01
郑智得 发表于 2014-4-28 22:47
品读,学习


作者: 洛阳牡丹    时间: 2014-4-29 07:15
来学习一下。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9 08:52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4-28 23:01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9 11:06
洛阳牡丹 发表于 2014-4-29 07:15
来学习一下。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4-29 12:38
学习。问好白老师!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9 13:28
洪芜 发表于 2014-4-29 12:38
学习。问好白老师!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4-4-29 14:01
中肯的点评!学习!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4-4-29 15:18
谢谢白老师的评点,这是一种鼓舞,一种鞭策,惟继续努力!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4-29 16:15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4-28 18:48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9 16:31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4-4-29 14:01
中肯的点评!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9 16:31
东海乌石子 发表于 2014-4-29 15:18
谢谢白老师的评点,这是一种鼓舞,一种鞭策,惟继续努力!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4-30 10:27
品读,白老师辛苦:)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4-4-30 11:29
白炳安老师的诗评既有理性,又有悟性,点评得透彻,升华了原作,为我进步了解这些优胜作品很有启迪。祝五一节快乐!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30 13:54
荷语 发表于 2014-4-30 10:27
品读,白老师辛苦:)

多谢了!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30 13:58
戴永成 发表于 2014-4-30 11:29
白炳安老师的诗评既有理性,又有悟性,点评得透彻,升华了原作,为我进步了解这些优胜作品很有启迪。祝五一 ...

多谢鼓励!沒人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评析,只能我站出来做了,作为编辑算作尽职了。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4-4-30 17:57
待慢慢品慢慢学习,问好白老师五一快乐!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4-4-30 17:58
这些作品真不错挺成熟的。
作者: 奎奎    时间: 2014-4-30 18:04
白老师辛苦了。白老师的点评细致、精到,指出了获奖作品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给读者阅读理解提供了帮助。谢谢白老师,敬茶。我收藏学习了。
作者: 木棉古丽    时间: 2014-4-30 18:54
欣赏美诗美评!白老师节日快乐!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30 19:37
徐倩 发表于 2014-4-30 17:57
待慢慢品慢慢学习,问好白老师五一快乐!

问好西花,五一节到哪玩去?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30 19:37
徐倩 发表于 2014-4-30 17:58
这些作品真不错挺成熟的。

晚上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30 19:45
奎奎 发表于 2014-4-30 18:04
白老师辛苦了。白老师的点评细致、精到,指出了获奖作品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给读者阅读理解提供了帮助。 ...

多谢抬举!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30 19:45
木棉古丽 发表于 2014-4-30 18:54
欣赏美诗美评!白老师节日快乐!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4-4-30 22:40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4-30 19:37
问好西花,五一节到哪玩去?

还不一定,先回趟老家,看看爸妈。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30 23:24
徐倩 发表于 2014-4-30 22:40
还不一定,先回趟老家,看看爸妈。

呵,孝敬父母!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5-2 11:00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4-4-28 17:39
我认为这些作品都缺乏突破性的思想。

附议
作者: 晨思文    时间: 2014-5-2 11:01
点评很到位,有启迪性。感谢白老师的劳动。
作者: 谢新政    时间: 2014-5-4 13:19
<棋盘石>是一种冷叙述的写作,沒有加入作者的情绪渲染,也沒有进行细节描写,而是把事物的来龙去脉冷静而客观地叙述出来,由读者去品味。这看似简单容易,但把握不好会造成干巴枯燥,失却诗味。这章作品成功之处,在于叙述凝炼而有诗性,从旁观之留有想象的空间。

谢谢老师评点,多提意见,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5-4 15:35
晨思文 发表于 2014-5-2 11:01
点评很到位,有启迪性。感谢白老师的劳动。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5-4 15:35
谢新政 发表于 2014-5-4 13:19
是一种冷叙述的写作,沒有加入作者的情绪渲染,也沒有进行细节描写,而是把事物的来龙去脉冷静而客观地叙述 ...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4-5-4 23:28
兵兵拜读细致准确的评析 敬茶问好 哥哥辛苦了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5-7 18:01
绝不收兵 发表于 2014-5-4 23:28
兵兵拜读细致准确的评析 敬茶问好 哥哥辛苦了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4-5-7 21:39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5-7 18:01


作者: 龙玉薛    时间: 2014-5-12 21:05
静静聆听。
作者: 龙杉    时间: 2014-5-13 16:16
断续读过,颇为客观的评,学习。问候。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4-5-14 11:08
这个,刚注意到:)
用心,受益

问好白老师
作者: 东方之珠    时间: 2014-5-16 17:07
欣赏,祝贺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5-28 13:35
龙杉 发表于 2014-5-13 16:16
断续读过,颇为客观的评,学习。问候。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5-28 13:35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4-5-14 11:08
这个,刚注意到:)
用心,受益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5-28 13:35
东方之珠 发表于 2014-5-16 17:07
欣赏,祝贺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5-28 13:35
龙玉薛 发表于 2014-5-12 21:05
静静聆听。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