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琶笛 于 2014-11-11 05:15 编辑
《一个山城诗人的画像》
一下汽车,接着我就搭上了他一路喘气的摩托车,从城东赶到城西。
七彩的街灯,映入他瘦小的影像,没人知道他往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他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他曾是品学兼优的学子,在山城最好的中学读书。但是父母的能力,让他初中毕业后就无法优秀了。
于是他退隐山城的心中,一边打工自主谋生,一边静静地在山城里写诗。
整整十年了,他把这座山城的世象百态,有模有样的记录了下来。
于是,他有出息了,有出头了,更有希望了。
写诗的路子,让他峰回路转,走进了政府机关,当起临时聘雇的文职人员。
可是,领导从来读不懂他写的喊出疼痛的诗。只会读懂层层旨意下他写就的一路高歌放唱的主旋律。
为了命运的完美,他服从别人的工作安排,服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坚持写诗。
他说,吃在机关,睡在工棚,适合他追求的诗意的生活方式。
也许正是如此,那些挺拔的楼盘,至今仍没法装下他小小住房的梦。
他却要让诗的情节,从楼盘上降临心灵的阵地。
不浮躁,不张扬。让一本诗集《木棉花开的声音》静静地呱呱坠地。
似乎也使这座山城的诗情与画意,悄悄地唤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