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为了孩子能放托儿所,自己要求去了洗衣房。洗衣房的工作量很大,一干就是10年。冬季,每到周日,琴就把3个孩子带到洗衣房的烘房又叫暖房为孩子们,用洗衣粉洗头,肥皂洗澡,这叫上班工作两不误。
每天,琴先去病房,上午收脏的大单,被套,浸泡,刷洗,绞干,中午烘干或晾晒,下午叠好,最后送病房。琴走起路来飞快,动作麻利,晒大单时,左手拿住大单底部,右手托着大单中部用力一甩,恰到好处,漂亮极了,大单乖乖的躺在木杆上,整整齐齐,雪白的大单在太阳下飘扬,琴也笑了,琴的大单一会儿就晒干了,孩子们,就在雪白的大单下,捉迷藏,琴就在旁边轻轻抱怨,这都是谁家的野孩子呀,也没人管管。琴那时三十来岁,年轻,有的是力气,她每天都乐呵呵的,她不觉的苦,洗衣服比起在家里砍柴,抬树,做马路,不知道要好上几百倍,几千倍。
琴白天上班,晚上也不闲着,琴晚上就和好朋友张阿姨一块理纱头一起聊聊家常,有红的,绿的五颜六色的纱头,琴为3个孩子们练习打衣服,看见别人家买了缝纫机,琴很羡慕,琴就攒钱,也买了一架飞人牌缝纫机,象宝贝似的,有一回,琴去看戏,不在家,那晚姚阿姨来换线,看戏回家,琴还想完成一件衣服,缝纫机却无法工作,琴很气愤,把3个睡着的孩子暴打了一顿,当琴得知孩子们被冤枉时,琴也哭了,那是琴打孩子最狠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琴的好学下,她学会了做鞋垫,做月经带,胸罩,裤头,背心,她还学会了绣花,绣了一对花枕头,送给邻居孤老王奶奶,王奶奶得到了琴春天般的温暖,也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琴是个知足的,有智慧的女人。她说,人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的过去比,让我们做一个知足,快乐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