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坛观察:余秀华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5-4-14 15:55
标题: 诗坛观察:余秀华现象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5-4-16 07:55 编辑

                                            诗坛观察:余秀华现象
                                                           文/风之子


      爱美是人的天性,女人爱美,女人爱男人或男人爱女人,都是人的天性释放,而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才有着满足他们对生活之美好向往的宿求。健康的审美意趣,来自健全的人格,当一个诗人情绪失控时发出的有违社会基本准则的普世道德观念,刻薄的骂街或利用语言的歧义或语义双关来戏谑、挪喻、挖苦讽刺别人的身体缺陷或个人行文方式,那她一定是有着性格缺陷的。对事物的认知高度与审美的高度,智商与情商同等重要,有时情商更高于智商,健康的大脑和健全的心里,是需要靠诗人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个人欲望的飞腾并不可怕,好奇心可是人类了解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原始驱动力和源泉。
      如果我们挥舞起道德的大棒,强制性地扼杀那些具有异质特征的个性诗人,可能会形成这样的后果,每一个诗人写出的诗歌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就如韩国的美女,都一个模样,很是养眼但不能近看《暗杀》一首诗出自余秀华《罪》二首诗中的一首,这首《暗杀》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作者表达出一个人厌烦一切的情绪化的瞬呈现,梦境中的情节,来自潜意识深层自觉感受,如果把这首余诗放到垃圾派论坛里去,也算是一首佳作。这首诗令人关注的是这样几个有着垃圾味的关键词语:“蛆、你妈的、做爱、狗鸡巴、生殖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余秀华用词的大胆一点也不比垃圾派“屎、尿、插”等有选择性使用词的有限性差,视觉冲击力也更强。先锋性如何体现,先锋与超越都是在事后人们才发现,那么,余诗先锋吗,余绣花现象最终是否成为一个“艺术的乌托邦”,还有待时间的检索和验证。
      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是余秀华以一个“睡”字挟持了大众,还是争相报道的报刊媒体挟持了余秀华和大众。真是令人深思的一件事情,正如“睡你”和“被你睡”是一样的极为随性之语,真是这样的吗?
心理学家利伯在研究关于人类的认知结构时提出“情绪等于动机”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认为判断属于“推测性的情绪理论”,当一个人所期望的意愿成为失望之时,那么这个人主观上带有情感的情绪性认识就不可避免,而不安和生活之痛的感觉就更深了。那种极度个人化的怨恨、不满的嫉妒心理,极有可能造成当事人的人格分裂。所以余写出那些让人难以理解的骂人话语,也许是她真的怨恨哪个人,而是怨恨造成她得上残疾的这个世道。怨恨她所处的生活环境。因为她无力改变这些,所以文字及网络就成了她满足自尊心的发泄工具,情绪积郁到一定程度,便致使情绪失控而走向社会道德的反面,个人意志成为情绪的主导动机。
     对余秀华的四种声音:
1、极度赞美,有人称她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
2、极尽贬低,认为她是一个“荡妇体”式诗歌的创建者;
3、中立性的,不认为好,也不认为坏,一般般的,喜欢读而已。
4、偏赞赏性的,辩证地看待余秀华诗歌的火爆现象。
批评家沈天鸿认为余秀华的诗歌创作还在进步之中:余诗还处在“发展”和“正在发展阶段”。
中国诗歌流派网总编、海南大学教授徐敬亚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道:“诗只能有一个标准,它怎么可能有两个。在内心最高诗歌准则不变的前提下,更宽泛地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大众写作,这是我的愿望。在全球化的强大压迫下,诗本身具有的自我救赎与自我安抚功能更加凸显,还拿着那把精密的标尺去挑剔去发酸,只能更加败坏那些什么目的也没有的活命写作者”。

一、余秀华诗歌创作的心理动机

      支撑余秀华写作的精神动机是什么,对解读余诗一夜爆红的火热场面非常重要,近期笔者深入余秀华博客,读了她大量的诗歌或随笔,发现她沉迷于诗歌写作,她认为诗歌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这样认为,按照尼采极力推崇文学创作的状态“心血写作”作为个体精神追求的目标。是希望,余秀华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天天会好起来,儿子长大成人,正在上大学,丈夫在外闯荡多挣钱养家。虽然为家庭生计男人关心她得时间少之又少,但生活就是这样,一方要有所舍弃,另一方才有所得,你可以认为上帝为什么如此不公,一小部分人所拥有的金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而多数人一生连一套像样的房子都买不起。憧憬美好的感情生活品质,对余秀华来说,唯一能表达思想情感的倾述媒介,当属文字了。而支撑余秀华写作诗歌的动机,正是这种以文字符码为依托,在自己极度昂奋的情绪推动下,给予余秀华精神上可获得自由心的丰富食粮,憧憬的与美好的生活品质的实现。
      余秀华的精神品质里,有一种如吉登斯术语说的那样“脱域”现象,吉登斯的原意是人离开当事人个人情感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关系和环境中解脱出来。笔者感觉,无论她身在何处,都是一个“他者”的一种漂泊和无根感,她向往外面的世界,但由于身体残疾,仅有的一次打工经历也草草收场。余秀华诗歌里“脱域”特征,表现在她得诗歌创作中,直接显示的便是她得极度自信,对自己分行文字结构建筑的自信心是超强的,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真情流露,逼真地将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塑造成了雕塑般的形象,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同为脑瘫诗人的殷龙龙、立原依依、李凯凯,他们都有梦想,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和余秀华一样,他们都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以极度喷张的热血,来服从内心的召唤,在写作中完善自己的人生考量,而这一切无不是信仰的力量,他们都深知在和常人比强健的体魄是不明智之举,而争做一个精神的贵族,毅然地拿起手中之笔,抒写希望,表达自我的寻求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的途径,成为支撑他们选择诗歌来抵近自我实现的唯一宿求。他们通过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出许多令人感动的优秀诗作。
      余诗的新鲜感,来自她对自身天才般的挖掘,她表露出来的生活之事的感悟,均来自真心,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前面所说的“连续”思维,当读者在读过余诗后均由不同程度的触动,高度契合的共鸣感显示她得诗歌极具亲和力。因为余诗所描写内容,表达真切情感,就是读者潜藏于潜意识之中的沉睡已久的思维之塔。
      近期我阅读了很多余秀华放在新浪博客里的诗歌,部分内容涉及到作为一个女性对性幻想的独特感受,像一个臆想症偏执狂,也许她生活中独守空房处于性饥渴状态,渴求的意愿非常强烈,她善于采用白描、写实(点到为止)的精神体验式感官性描写,少有的在作家的小说里可感知得到性的描绘,余秀华掌握得相当娴熟,而且能够巧妙地利用语义双关的特性,将她先喜欢,而后由于没有满足她获奖愿望,就对不喜欢的人极尽贬损,如中国诗歌流派网副主编王法;对她喜欢的人,如东海乌石子(余为他专门写了一组六首情诗,读后让人动容不已)。
      为了给少有了解余秀华诗歌写作特点的人来说,笔者下面就那余诗中颇具代表的诗歌,以个人对诗歌原理的理解,以文本细读为原则,解剖余诗写作的心理动机。

二、解读余秀华的成名作及其他几首作品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笔者是流派网评论版编辑之一,对余秀华的关注是从她那首《狗日的王法》开始,如果诗中描绘的中心词“王法”是政治术语,那她这首诗是相当先锋的。但遗憾的是,王法是一个人,流派网里她的老师和扶持人之一。
《穿过》这首诗,初读时给我的震撼是强烈的,即刻联想到了玉上烟那一系列叙事性描写女性的性心理的诗歌,虽然玉诗在叙事结构的完整性上强于余诗,但余诗的大胆与对文字刹那间的诗性张力的感受力,一点也不弱,特别是在诗中出现“睡你”这一意象,绝对是原创。我们先不谈余诗的思想境界有没有,不过立意的切入方式,却是全新的:“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抓人眼球,“睡你”和“被你睡” 是差不多的,我不得不在内心里为之一惊,一句平淡如白开水的话语,哪里来的情感迸发与视觉冲击力呢?
      北京文艺网有一篇文章《也谈“大半个中国是如何被穿过”的》,其大意是余诗第一不符合“赋比兴”的传统诗写原则;其二是作者是标题党,以标题取胜,曾设想如果将诗题改成《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爱”你》,非常睿智的思考,一字之改后,还是不是属于余诗风格的呢。在这篇文章第一个回复的是论坛评审委员诗人杨炼,他说:“我很欣赏那一字之改,《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爱”你》,确实,整个中国的风起云涌都会平息啦。所以,一个“睡”字,挑动了十几亿神经”。可见,一个“睡”字,搅动着中国诗坛这汪本来就不平静的湖水,荡起的涟漪在诗歌刊物、媒体、报社等众多媒介推波助澜下,形成了滔天巨浪,当余秀华被当地市级作协聘为作协副主席时更是达到高潮。
      这首诗许多评家对每一节都有很好的解读,介于文章篇幅,不在一一累述。我要重点说一下,这首诗是一首基本上远离了传统诗歌传统“赋、比、兴”,在我们的意识里,凡是不符合传统艺术表现原则的作品,就是错误的,就认为是“非诗”。显然,这样的观点受传统的古代文论浸染多年,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殊不知诗歌是发展的,创新的思维模式,才是促使诗歌史走出传统,将新诗写作推向思想性的、艺术构建性的诗人新思维的探索性表达。在一首诗歌的标题中能不能概括整首诗的诗意,有人提出质疑,说标题内容明了,诗意将大打折扣,这也是太教条的认识,殊不知标题它仅仅是为诗歌整体建构的诗意空间服务的,有不少诗歌的标题都是一首诗的其中一句,或一个关键词作为诗歌标题的。
      这首诗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去对象化”, 睡你和被你睡中的那个“你”,毋庸置疑人多言,显然是泛指,从无非…无非、以及一些、一路;一个、一些来回循环参事而交叉染色中,深入并递增着语言的修辞强度,诗性张力伸缩自由,而尾句“而它们/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又有着基于传统诗歌美学的“豹尾”特征,以照应全篇天马行空的诸如“火山在喷,河流在枯,麋鹿,丹顶鹤”,以及睡你的体验的翩翩臆想得到前后逻辑完整性的支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不管怎么说,虽然在思想性的高境界上来考察,这首诗还没有这样的高度,但这首诗的整体诗意的可读性、通俗性迎合着大众的审美趣味,虽然在一些自认为技高一筹的诗人不屑一顾,靠一个“睡”字夺人眼球,但可别忘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在诗歌写作中第一个使用“睡你”这个意象词呢?如果说这首完美无缺是那一厢情愿的,这首诗虽然没有硬伤,但拿一首好诗的标准来衡量,思想性是弱了些,原因是作者的生活圈子过于狭窄,所有她所表达的思维奔突的路径还是拘于横店村周边的天地。虽然诗中涉及到“火山,河流,麋鹿,丹顶鹤,政治犯,流民”这些现实社会中的敏感词,将一些完全不相干的意象巧妙地联系在一切,诗整体诗意任然处于和谐而稳定之中,没有生涩的感觉,相反还带动着读者的思绪展开联想,想象与对比这几个关键词的象征含义指涉些什么。解读到这,我仿佛陷入文本释义循环,除了拿思想上来衡量这首诗的价值外,别的真找不出贬低这首诗的理由了。
      我在余秀华的诗歌创作中,在逐首浏览她的众多诗作后,个人认为,《穿过》那首诗的诗性表达,不如《我的狗,小巫》及《五月的水系—悼屈原》。

《五月的水系》
              -------以悼屈原


其实,你一直深居我魂魄,比月光更沉默
所以不用提起,你,一直在那里
------在我的故乡,你的祖国
在以“楚”覆盖的每一个山岗,每一条河
每一朵兰花,每一棵艾草
每一个露珠闪亮的清晨,每一个夕辉渲染的黄昏

我选择在五月与你汇合;五月的每一条水系
方向都朝着汨罗
我身形单薄:带给你的不过一种相思,一份信念
一段泪腔难掩的歌

汨罗河的风吹走云,吹走沙,吹走一个又一个时代
而你,还在
汨罗河的水流去悲,流去乐,流去王朝和草民
而你,还在
你在,家的门楣就在:行书的“楚”
你在,国的碑碣就在:正楷的“楚”

楚是一段时光,是越来越宽广的地域
是越来越香醇的怀念,是越来越明亮的信仰啊
《九歌》唱罢,《离骚》唱罢
我要和你一起躺在阳光明媚的祖国
看大河东流,龙舟竞发

如今,你的楚国有960万平方公里
有多少条河?每一条河都是你的
每一个波浪也是你的,我的爱在五月
也属于你
属于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个呼吸

多么好啊,我从什么地方都能够抵达你
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每一缕阳光。每一个微笑,每一滴泪
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符号
--------每一个喊出你名字的“我”

       这首诗,对那些质疑余秀华只能写性诗,睡你和被你睡的多人眼球之诗,不能写内涵思想丰富的诗歌,应是封住了他们挑剔的眼神。《悼屈原》这首诗立意精到,沉静的倾述般的语言极富质地,“其实/你一直深居我魂魄/比月光更沉默/所以不用提起/你/一直在那里”,和那首《穿过》起笔大致相同,深入而浅出的诗意展开,如汨罗江缓缓流动的江水,连续的意识流动,余秀华是怎么如此娴熟地挖掘出这种诗歌写作高级技巧的,这种现象我曾在朵渔、三色堇、张洁的诗歌中有所发见,主观的无意识表达,语言退居其次,而由个体情感的齿轮不断转动,“我选择在五月与你汇合/五月的每一条水系/方向都朝着汨罗”思绪的连绵,尤如五月汇集成水系中每一条河流,片段画面一帧帧连续闪现,前意识流动的动态特征强化着屈原精神的化身—汨罗江。一缕、一个、一条,不断由一生二,以至生三的以小愈大的升级过程,显示出余秀华对语言梦幻性处理的独特方式,有着天才的扑捉诗意的能力,“在我的故乡/你的祖国/在以“楚”覆盖的每一个山岗/每一条河”,一个“楚”字,便轻松地就将华夏民族文化史与现代联系起来了,正能量的聚集,来自五月的每一条水系都在向汨罗江靠拢:

汨罗河的水流去悲,流去乐,流去王朝和草民
而你,还在
你在,家的门楣就在:行书的“楚”
你在,国的碑碣就在:正楷的“楚”

      你在,我就在,家就在,国就在,多么质朴的情感,清浅的文字在这里透着光,照耀着祖国的山川与大地。《诗刊》如果去年推荐刊登秀华这首诗,也许就不会有一个轰动整个诗坛的爆炸点。

《我养的狗,叫小巫》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描写小狗的这首诗清晰明了,也和那首《穿过》中采用的诗意起“兴”的“豹尾”诗写技法,感人之处正在于此,与小狗相依为命,“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以小说叙述的口吻揭示事情的真相,即控诉家暴的无情,又凸显着弱者的命运。当作者和小狗走到外婆屋后,才想起外婆已经去世多年了。这种技巧类似电影蒙太奇处理剧中情节的手法,将观者的心高高提起,一种绝世的,孤独感异常强烈的塑形效果,震撼着读到这首诗的每一个人。
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于秀华,有必要在此将那首受人诟病的任性之作《狗日的王法》:

土狗日的王法,没屁眼的王法
断子绝孙的王法,和他妈乱伦的王法
嫖妓女的王法,搞基的王法
流派的王法,带了一群母狗做编辑的王法
驴日的,狗捣的,王八戳的
鸡奸的,鸭压的,蚂蚁,蚂蚁怎么搞的
不死对不起共产党的王法

装腔作势的王法,虚情假意的王法
不学无术,鼠目寸光,小肚鸡肠
仗势欺人
狗说,王法是他的同类是狗的耻辱

      某报刊记着敬笃采访王法的文章《余秀华事件,王法有话要说》是这样描述整个事件的原委的:余秀华因个人问题,以及作品没有上《好诗榜》,就像泼妇一样大骂自己的恩师并殃及其他的编辑。王法居然被电话和短信骚扰和谩骂长达一个月。余还把骂人的话写成所谓的诗,比如《狗日的王法》,人们还误以为是余秀华在骂这个世道不公。然而遗憾的是,诗中的王法是中国诗歌流派网的著名诗人王法,曾经推荐是余秀华的诗歌刊登于《诗歌周刊》,应是她的恩师。
      骂人的话语也算是达到极致了,无法想象的是,几乎所有贬低一个男人的不雅之词,她都给抠出来了“鸡奸的、鸭压的、狗捣的”的等等不堪入目之词,这首所谓的诗歌,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真实的余秀华性格的另一面,让人不得不考虑一个脑瘫患者与一个脑残者之间的区别,分裂的人格意识的表现之一,便是一个人在心灵上存在多重性格的原因。

我以诗人的身份向你致敬,以农民的身份和你握手
他年,我流离失所,我就抵挡一辈子的清白沽酒一壶
邀你对酌
为只为,一只狗在你心头吠过秋风
为只为,牧羊的时候,你的孤独,对峙,和解和贪图
为只为,一条河弯弯曲曲,只有你清楚他的去向
为只为,一个老诗人离去,你在异乡的佛像前长跪,泣不成声
              ——《至雷平阳》第一节

4.
一个人违背水的天性,偏做一杯土
还是偏离了预留的结局
那么多亲爱的人啊,我只能让她们在我身上
结成些许圆满的秋天

5.
我说,你要爱她。
这些我深爱过的男人们,我把他们还给我热爱的女人
仿佛把一条河还给了
桃红柳绿的两岸
         ——《春水流》第4、5两节

裸体写诗和裸体画画都隔一张纸的距离
我把我的乳房一直往下按
说,哪怕虚假的下垂也是一种安慰

一直以来,我不明白
欲望和释放欲望的途径是形而上
还是诗歌和写诗歌的安详是形而上
          ——《单身女人的周期》第3、4节

      从以上截取的余秀华部分诗歌片段,呈现出一个具有独特气质的女诗人形象,敢骂、敢爱、也敢恨。性格的倔强与偏执于一体,有着极强的女权倾向:“欲望和释放欲望的途径是形而上/还是诗歌和写诗歌的安详是形而上”,显然余秀华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敏锐地扑捉到了人的欲望被压抑后,一旦爆发就不可按住得特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当读到这几句:“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似神来之笔,撩拨遮掩在语言眼睑的薄纱,轻柔而多情,读者无不感受到作者对语感的敏锐感觉,才思敏捷,并善于扑捉瞬间即逝的诗意存在的能力。而当读到这几句:“流派的王法/带了一群母狗做编辑的王法/驴日的/狗捣的/王八戳的”时,你不崩溃那你一定也是个脑残患者。从社会上反响来看,余秀华几乎完全在露出锋刃,撕裂开艺术底线,并屡屡触碰人们心中固守的道德底线。
      解读余秀华诗歌是难的,难就难在正对向她这样一个情绪波动如此之大的人,具备有多重身份的人:她首先是独居女人(老公常年在外打工)、脑瘫患者、诗人。毫无疑问的是,读余秀华的诗歌心情是轻松地,有时还感到一种愉快,一种会心的微笑。但当读她的部分较为直白的辱骂别人的文字时,真想扇她两巴掌,这种情感和理解上的两难状态,我不得不在经典著作中寻找解锁的钥匙。在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有关共通性的论述中,可行的途径是正对事物本质直观的深入分析,因为本质直观一般被公认为现象学方法的第一共通和内涵。现象学不是直接的思维行为,而是一种逆向的反思活动。
      近日一个网名叫金川诗歌的诗人、独立创作人,写了一篇文《女诗人•妓女•睡•荡妇体》,作者从古代妓女文学史出发,直到检索出余秀华这类胆大抒写个人情感的令人热喷张之作。作者在读过余诗《我要跟王某生个儿子》、《千里送阴毛》、《狗日的王某》、《东某,就想和你睡觉》(东海乌石子,原题为无题)、《一院子的玉米棒子多么性感》之后,给余诗命名为“荡妇体”,并被不少新闻报道、写评者引用。不仅如此,给余诗命名的还有:脑残体,臆想体、性饥渴体等。

三、余秀华诗歌写作特点分析

      余秀华诗歌特点之一:思维的跳跃与转折。切入的直接,起句便直接进入“兴”的阶段,而避开赋与比的传统形式要求。读了她诗歌的上句,你无从体察她下句方向会朝向那里;她思绪介于似断非断的连续节奏之中,这种现象我以为来自写作者敏锐地扑捉诗性张力产生的想象力,即是说,“连续”与“断续”的区别,连续是传统性的(容易滑向散文诗或散文的危险),而即“连续”与“断续”的抒写则是当代性的。这点上看,余诗有着“元诗”写作的些许特点:客观、直接、真实、记录、细节,这五点可认为是作家、诗人周瑟瑟首先提出“元诗”写作原则的精髓,余诗似乎都具备了这些特点。地域性、个人化、记录、真实、本真。这也是余秀华博客点击率奇高的原因之一,客观与直接、真实与记录,贯穿其中的唯有这情景再现的“细节”,话语生动与真实可信,日常性随行式自由表达,语言平易,语感轻灵,诗意情节适合众多阅读者产生有效共鸣。正是广大的读者群乐于接受而喜爱的,无论有的人或是媒体怀着猎奇之心,专挑她的与性有关的诗作大饱眼福,还是唯独对她得骂人话语感兴趣。有不少人将余诗时常出现的不易出现在诗歌写作中有伤风雅的词语,将她得诗升格到诗品与人品的道德观念的审判的程度,笔者先前也有这样的想法,直到近期深入了解余秀华,阅读了她得大量诗歌创作之后,再结合徐敬亚教授评价余诗的较为理性总结性定论,逐渐修正着对余秀华的个人偏见,人那有不犯错误的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余秀华诗歌特点之二:“去对象化”,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大的统一体,如果要真正地感受到物自体的存在,就要将和主体相联系的物自体上脱离开来,得以实现主体自身存在的在场性。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当且仅当作为主体的人在对待任何相关照事物是“去对象化”的过程,当这个逐渐消除对象化影响的时刻,此时作为主体的本我才是完整的存在,从而以确立本我成为这个世界的唯一,漂移的灵魂得以回归,完成本体自身存在的确认。由此,结合余秀华诗歌的文本细读,几乎她得每一首诗的中心主体都有“我”的身影,然而这个“我”可以是指具体的作者本人,也是去对象化了的本我,泛指的意义由此产生,即我的灵魂的存在。《栀子花开》这首诗里,故意将主体“我”省略:“白成一场浩劫/芬芳成一种灾难/那些隐匿的声音一层层推出来/一层层堆积/再散开/是的/无话可说了/白/不是一种色彩/而是一种姿态”,将“我”隐藏了起来,然而,整首诗的构建都是建立在“本我”凌驾其上的感觉,仿佛这个世界就作者自己存在,其他都是烟云。
      余秀华诗歌特点之三:我行我素,不为所动。她的诗内在质感,在看似轻描淡写中呈现出一种陌生感,这是很难得的,显然源于她自身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这种经验是个人化的。诗人韩东说余秀华的诗歌良莠不齐,确实是这样的,她的诗受情绪化影响而易波动,有及时性表达情感的直白性描述,文笔粗粝与性情率真并存,固执己见的倔强性格在身体残疾与家庭生活的不尽人意,长期下来将她得性格扭曲了而她不自知(余写出《狗日的王法》一诗)。所以,她得那些骂人话语,极尽恶毒和低俗,笔者完全能够理解向她这类生活在想象世界里的臆想者,一颗偏执的灵魂,以周身的心血裹挟着语词,向往着心之所想抵达的诗性世界。徐敬亚教授说:“余秀华的诗不管有多么草率与粗糙,她的句子里跃动着一个挣扎不羁的灵魂,这就是中国人当下的精神影像,是她的最可贵之处”。

四、余秀华现象给中国新诗带来了什么
   
1、如何给余秀华诗歌写作定位

      当代诗歌连一种建构成型的有效的理论模式,来较为准确地评判一首诗歌的标准还没有,那么余诗有没有价值呢?这得借助大量阅读余诗文本,通过文本细读,以体察余诗水平所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海南大学教授徐敬亚给出答案,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这样来总结余秀华诗歌影响的:“一个叫余秀华的人,公众终于有了正面的热烈参与,我身边好多不怎么看诗的朋友也跟着夸。这时候我有什么必要非得拿出我全部的苛刻甚至恶毒、严格甚至精密之极的标尺呢?对于一般大众来说,现代汉语目前的某些最高准则,比如生命的体验,比如语言的操练,比如诗意的独创,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交流。诗首先是非常个人化的,常年沉浸在内心搜索,沉浸在语言操练上,诗人们也会形成一些极端个人化特质与习惯,对于大众来说,这些都可能就是“毛病””。

      余秀华诗歌热现象的好处,徐敬亚教授这样评价:“有人说,余秀华诗歌的出现,可能一扫中国现代诗平庸、颓弱的局面。我略有悲观地说,现状并不美好,但这位诗人的突然被发现,对诗是一个提醒,中国一流批评家们应该直面余秀华的作品,至少提升我们的兴奋”。
      诗歌之于当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诗歌创作与一个诗人的精神偏好有关,陶渊明遁入世外桃源偶的佳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贴近生活写出“池塘生春草”这样有如神助的妙语,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说谢灵运的诗不及陶渊明的诗,是从思想境界高低方面来考量的,谢诗精工,而陶诗质源于自然,陶诗往上看,大气的多,而谢诗向下看,视野就狭窄了许多。看一个诗人对诗意生成把握技巧如何,就要看他得诗是否有“入神”的味道,严羽评判说,世间诗歌作者之中,唯有李白、杜甫二人,其他人不能为。
      当然,我们不能拿诗仙、诗圣的诗和余诗相比,但在诗歌中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并巧妙地利用语言符号予以自由编码,分行断句,然后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以诗话的语言充分,进而在词语之间与整体结构之间形成诗性张力。有人这样认为余诗只重形式表达,而思想性不足,这种说法是不妥的,要求是否过高,一个诗人作品体现出来的思想性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的诗人,放眼当今诗坛又有几人。在《诗刊》2014年后期推出余秀华之前,中国流派网已经对余秀华的诗歌创作有过扶持和表彰,从这点上看,余秀华的诗歌系统化的基础构建是在流派网。她得那首《我养的狗,叫小巫》还曾被推荐在评论版《新作时评》,接受全体会员品评这首诗的成功和不足。

2、中国众诗人如何评价余秀华

      凤凰网文化[洞见]于2015年01月22日发表一篇有着众多诗人及批评家对余秀华现象的看法,文章标题是:《喧哗与骚动:中国众诗人如何评价余秀华》,其中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关于“好诗”是否存在统一标准》的问题,内容如下:

杨黎:当然有,而且必须是单一的,否则咋叫标准?

巫昂:好诗没有一个单一标准,但有几个关键词,诸如:直接,质朴,深刻,丰富,迷人,值得一读再读,等等。好的诗歌确实不太肯活在主流文学杂志了,网络是任何水平的诗歌的发表平台,但读到和发现好诗歌,还是得靠自己去甄别,靠得住的、有文学判断力的朋友推荐是往往是最可靠的,一个喜欢读诗、会读诗的人怎么可能没个把这种朋友?

韩东:无论是诗歌还是好诗都无法定义,它是靠对专业的专注才能把握的东西。网络提供了自由天地,也有它的弊端,这些和诗歌的品质都无决定性的关系。

赵野:每一个还在坚持写作的人,都有他自己的对诗的理解,对每一个创作者来说是一定有标准的。但是很难说有一个特别公众的标准,因为这个还牵涉到趣味和对诗歌的语言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追求。但是,我想只要写作其实都有一些共同的感觉上的东西,还是能够达到一种共识,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不好的,什么东西还可以,只是你说很难把它罗列出一些标准出来。具体到余秀华的诗歌,因为我读过一点,但是没有读得太过仔细认真,所以我只能说我的一种粗浅的感觉,那就是说,她的诗是不错的,很好的。

      以上四位诗人对一首诗歌的评判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诗人杨黎认为:好诗有评判的标准,而且是单一的;诗人巫昂则认为:好诗没有一个单一标准,但有几个关键词,诸如:直接,质朴,深刻,丰富,迷人,值得一读再读,等等。诗人韩东则完全否定诗歌有标准这一说法:无论是诗歌还是好诗都无法定义,它是靠对专业的专注才能把握的东西。诗人赵野认为:诗歌写作的个人化决定了诗的标准就是作者自己,没有一个适合的普遍具有共性力的评判标准。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余秀华现象影响的热度不会很快消失,延续的力道也许会持续很长时间,至少在媒体兴趣转移之后,诗坛内部讨论余秀华现象,以及从心理学、现象学、人本哲学、人格哲学方面来深入分析,为什么余诗会如此火爆,连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都予以报道,火热的场面盛况空前。在质疑与肯定的不同声音中,我想,余秀华现象不是唯一,也许不久会出现余秀华第二,也许他(她)就来自民间,来自90后、00后诗歌爱好者之间。


                                                                                                            2015、03、01  草稿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5-4-14 17:55
洋洋万言大评,心血之作。先顶后细读。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5-4-14 18:05
一分为二,中肯,中立,中正,中和。问好风之子,拜读。
作者: 琴雨    时间: 2015-4-14 18:36
《五月的水系》比很多名作家写得还要好,比那些空洞口号更亮。
作者: 嘶沙    时间: 2015-4-14 18:43
多棱镜,多方位的解构,精心独到,赞!
作者: 潇山晓月    时间: 2015-4-14 19:01
来读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5-4-15 05:54
悼屈原》这首诗立意精到,沉静的倾述般的语言极富质地,“其实/你一直深居我魂魄/比月光更沉默/所以不用提起/你/一直在那里”,和那首《穿过》起笔大致相同,深入而浅出的诗意展开,如汨罗江缓缓流动的江水,连续的意识流动,余秀华是怎么如此娴熟地挖掘出这种诗歌写作高级技巧的,这种现象我曾在朵渔、三色堇、张洁的诗歌中有所发见,主观的无意识表达,语言退居其次,而由个体情感的齿轮不断转动。。

屈原这首,之前也在博客读了,很喜欢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5-4-15 05:59
秀华诗歌写作特点分析

全篇浩瀚,精要,学习风编
厉害
作者: 宗小白    时间: 2015-4-15 06:18
好文!专业,到位!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5-4-15 08:08
洋洋洒洒,来读读。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5-4-15 08:09
余秀华是我喜欢的诗人之一
作者: 月之影    时间: 2015-4-15 11:11
一篇好的诗评其实远比一首好诗来得不易。问好楼主。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5-4-15 12:03
刚刚看了一篇题为余秀华为何只火了一百天,道理都摆在明面上。大家现在还愿意撰文对其进行文本上的分析讨论,说明她的火已经不是摆在餐桌上的大餐,而是已经深入人心的精神食粮了。
余秀华的火虽是虚火,但确实很旺,烧到了不少人,也暖和了不少人。用现在的说法,余已是享誉大半个中国的名人了,这把火已经从大家看到的表面现象中脱离出来,慢慢的开始沉淀(坐享各种~~便是。)。因此,已经无关所谓火与不火的说法了,正如文中所言,有余秀华第一,就有余秀华大二,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静候便是。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5-4-15 13:32
程洪飞 发表于 2015-4-14 17:55
洋洋万言大评,心血之作。先顶后细读。

程兄好,这篇文写好都一个多月了,当时就想放一放,看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等余诗想象降温以后再说。我总觉着还没有分析透,所以迟迟没发。结果如我当初的判断一样,热后必降温。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5-4-15 13:34
东海乌石子 发表于 2015-4-14 18:05
一分为二,中肯,中立,中正,中和。问好风之子,拜读。

东兄好,春节期间我答应过你的,第二、三天初稿就完成了,后来用半月时间去余秀华博客读她所有诗歌作品。这篇文搁置很久了。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5-4-15 15:37
品读深入独到的诗论,问好风老师!
作者: 潇洒哥    时间: 2015-4-19 20:36
看过了,到位,过瘾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4-19 20:45
哦,难得归纳,辛苦。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5-4-23 20:19
本帖最后由 蛇珠 于 2015-4-23 20:22 编辑

我还真就觉得《王法》一点也没有说那个王主编的意思,只是《王法》和王法混了字,这是余秀华聪明,如果没有流派网的王法担着名,那余秀华这样说《王法》早就被请去喝茶了!而人们都知道余秀华是个连喝水都会塞牙缝的主,她禁不起喝茶!!

上帝的笔误让余秀华对人间的王法感受更深,双重苦难打压她,却没有把她压垮!除了敬佩,还能有什么感想!

写的好详尽!
作者: 姬安宁    时间: 2015-4-24 21:33
这是第一个全面肯定余秀华的诗评!
作者: 无名的裘德    时间: 2016-8-29 11:20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6:51
琴雨 发表于 2015-4-14 18:36
《五月的水系》比很多名作家写得还要好,比那些空洞口号更亮。

琴雨好,她的“部分”诗作的确不错。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6:51
嘶沙 发表于 2015-4-14 18:43
多棱镜,多方位的解构,精心独到,赞!

嘶沙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6:52
潇山晓月 发表于 2015-4-14 19:01
来读

很久以前的事了,谢谢来读!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6:59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5-4-15 05:54
悼屈原》这首诗立意精到,沉静的倾述般的语言极富质地,“其实/你一直深居我魂魄/比月光更沉默/所以不用提 ...

子青好,她的诗有几首是不错的,但骂人的所谓诗就饱受诟病了,脑瘫虽然没有限制她的思维,无可否认的是,也许脑瘫是造成她时而正常、时而癫狂的多重性格的元凶。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00
如花 发表于 2015-4-15 08:09
余秀华是我喜欢的诗人之一

如花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03
月之影 发表于 2015-4-15 11:11
一篇好的诗评其实远比一首好诗来得不易。问好楼主。

余秀华热现在退了,但她的诗的影响还在,虽然他的诗作还不够完美,那就由时间来检验把!如果5年、10年以后她的作品还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05
柳鹤鸣 发表于 2015-4-15 12:03
刚刚看了一篇题为余秀华为何只火了一百天,道理都摆在明面上。大家现在还愿意撰文对其进行文本上的分析讨论 ...

要辩证地看这件事情,现在余秀华热已经消退了,但她的诗的影响还在,虽然他的诗作还不够完美,那就由时间来检验吧!如果5年、10年以后她的作品还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就是奇迹。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06
老家梦泉 发表于 2015-4-15 15:37
品读深入独到的诗论,问好风老师!

梦泉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06
潇洒哥 发表于 2015-4-19 20:36
看过了,到位,过瘾

潇洒哥,潇洒!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0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4-19 20:45
哦,难得归纳,辛苦。

谢张教授来审阅。写过这篇文一年多来,再没有写长文的兴致了。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14
蛇珠 发表于 2015-4-23 20:19
我还真就觉得《王法》一点也没有说那个王主编的意思,只是《王法》和王法混了字,这是余秀华聪明,如果没有 ...

她的诗虽然有几首写得不错,但她的作品里仍然不乏非诗,需要批判的,批评家徐江写过《北岛批判》、《王朔批判》,也许将来有人写出《余秀华批判》。好的要褒扬、坏的要鞭挞,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才是一个诗人对某事或某种现象做出评判的绝对标注。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14
蛇珠 发表于 2015-4-23 20:19
我还真就觉得《王法》一点也没有说那个王主编的意思,只是《王法》和王法混了字,这是余秀华聪明,如果没有 ...

她的诗虽然有几首写得不错,但她的作品里仍然不乏非诗,需要批判的,批评家徐江写过《北岛批判》、《王朔批判》,也许将来有人写出《余秀华批判》。好的要褒扬、坏的要鞭挞,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才是一个诗人对某事或某种现象做出评判的绝对标注。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20
姬安宁 发表于 2015-4-24 21:33
这是第一个全面肯定余秀华的诗评!

姬兄好,余秀华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我写这篇文时是很矛盾的,常常使我在笔端思想走神,简直是现象学研究的一个范例,好诗与非诗一样多的一个性格时而正常,时而偏激,甚至癫狂的女性,而且还身患残疾。我只是把余秀华现象摆出来,没有结论,就让时间来验证吧!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21
尘星童云 发表于 2015-8-9 11:54
一场雪,飘飘洒洒,万物万境。
问好风之子编辑

童云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29
尘星童云 发表于 2015-8-9 11:54
一场雪,飘飘洒洒,万物万境。
问好风之子编辑

童云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8-29 17:31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6-8-29 17:32 编辑
无名的裘德 发表于 2016-8-29 11:20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汉语就是厉害,在好的基础上,前缀加上一个真字,那就是真的好了,意味深长呀,我的母语。
作者: 无名的裘德    时间: 2016-8-29 17:41
风之子 发表于 2016-8-29 17:31
汉语就是厉害,在好的基础上,前缀加上一个真字,那就是真的好了,意味深长呀,我的母语。

客观而不失公允,对诗而不对人。。。问候。
当下,评可能比诗更难得,尤其是好的评……
作者: 燕雀    时间: 2016-8-31 09:29
来读佳评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6-9-3 19:44
风之子 发表于 2016-8-29 17:05
要辩证地看这件事情,现在余秀华热已经消退了,但她的诗的影响还在,虽然他的诗作还不够完美,那就由时间 ...

恩,还是需要时间来印证这个现象背后的效果
作者: 和田玉    时间: 2016-9-4 20:44
古人云;诗乃雅声。


通俗的说,诗是高雅艺术。


诗歌沦落到黄毒地步,就不是诗歌了。
作者: 一隙流云    时间: 2016-9-7 22:41
余秀华给人的感觉是很极端的人。她不会掩藏自己的情感。她爱的时候会不余余力的爱一。恨的时候也是不余余力的恨。因为她不懂得克制自己。或者说她不是理性的人吧!所以用正常人的标准看待她不合适的。给她贴上道德的标签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对她需要多一点包容。当然包容不代表迁就所有一切。对她的部分作品还是要给予批评的。比如《送阴毛》和骂王法等作品。是该给予取缔的。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9-9 10:17
一隙流云 发表于 2016-9-7 22:41
余秀华给人的感觉是很极端的人。她不会掩藏自己的情感。她爱的时候会不余余力的爱一。恨的时候也是不余余力 ...

《送阴毛》的该被取缔。那些“吹阴毛”的该怎么办呢?
作者: 霁晨    时间: 2016-9-10 18:15
风之子老师好,我想把您这篇评论放到自己的公众号里边,能否授权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9-10 21:02
霁晨 发表于 2016-9-10 18:15
风之子老师好,我想把您这篇评论放到自己的公众号里边,能否授权


当然可以,霁晨好,我的文章是开放的,随意取用,告知一下就行。包括我的新浪博客文本。
作者: 鲁二顺    时间: 2016-9-10 2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和田玉    时间: 2016-9-12 09:51
鲁二顺 发表于 2016-9-10 23:06
在大多数情况下,诗是追求雅致不错,但在这个时代,她发出的这种“淫诗”是有理由的,是情真意切的 ...

低俗就是低俗,就不要招借口了。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6-9-14 09:29
风之子 发表于 2016-8-29 16:59
子青好,她的诗有几首是不错的,但骂人的所谓诗就饱受诟病了,脑瘫虽然没有限制她的思维,无可否认的是, ...

问候风之子老师:)中秋快乐

秀华的文字理智时,我还是很欣赏很喜欢的
相信她在进步和提升。。祝福她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9-14 18:16
子青中秋快乐!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9-14 18:55
欣赏大作。中秋快乐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9-14 20:00
小诗中秋快乐!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9-15 12:24
洋洋洒洒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9-15 12:24
熠熠灿灿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9-15 12:24

老师中秋节快乐!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