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的背影里流连(组章)
作者:棠棣
山行
开门见山,山就在头顶。
出门,山连着山,一重宕开一重。
山上有树,树上有鸟,鸟声喧响,在烟云深处。
山在云中,云外还是云。
终一生的光阴在山路上,把生命的低走向高处。
向山走去,其实已在山中。山路有无,云烟聚散,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在曲折起伏中完成一个圆。
山中一日
冷冷的山路,我把烟云扛在肩头,听水声从心间流过。
苦痛。幸福。悲伤。快乐。在山中,一切都可以淡,淡到雾,淡到烟,淡到有无,淡到空明。
山路高低,这轻若云烟的情愫,让我时而清醒时而迷失。
空荡荡的山林,偶尔一两声鸟鸣。踏响青石的脚步声隔着山水数重,丁丁如隔世。此刻,是否也有人如我,独自行走在晚秋,走在山岚烟云的行列。
木叶纷纷。心绪纷纷。人在山中,山在心中,心在木叶之间。
干净的来,干净的去。山中一日与尘世一生或许是一个道理。
秋夜谈禅
远山。近水。我的帐篷已经搭起。秋夜的冷溃退一丈开外。
我在水边燃起篝火。火光映照流水。
逝水无声,我看见自己水中的倒影,一株白了头的芦苇在随波荡漾。
头已白。山尚远。我把命运的桃符埋在水边。黎明时分,我在火堆旁练习移山之术。
秋野读水
四野空阔如心的净远。我在岸边,举起一捧水,整个天空便托在手中。
当野火燃尽,雪花会和灰烬一起飘飞。而我将像鱼一样,寻一处水草茂盛的所在,冬眠。偶尔,在阳光静好的正午,悠闲地转转,隔着冰层,把天空暖在心中。
晚秋,风不动,阳光暖暖的;风一动,阳光就变得清冷。草木本心,晚秋和初春有着似曾相识的形容,唯一不同之处,一个归向寂灭,一个趋于蓬勃。
起身,向堤岸行去。走着走着,太阳就低了,在树杈和枯草的掩映下,摇摇欲坠。我把远山置于眉前,远山之外,水汪汪的雾霭怀抱春天。
野钓
打开秋天,在水的边缘。
在季节的尾页诠释生命的沉潜,用清冷的流水,用飘飞的苇絮,用散尽繁华直指云天的树冠。
当丝丝寒意浸入肌肤,霜已染指草叶。浅黄。酡红。绛紫。色彩的层次感和季节一样丰富而有序。
置身水边,坐看清流,让垂钓成为心灵的休闲。风静。水静。浮静。阳光静。时光的脚步止于漂,行于心,生命的不期而遇即成季节的绝响。
晚秋写意
秋天,风扎根在骨头,盘错纠缠,最后还狠狠地打出一个结。
走在晚秋,心是凉的,如一盆冷水浸着。天很高,云很淡,而风就是人的影子。
阳光再一次翻晒柏油路边的玉米,却不像对付麦子时烤得烫脚。踩在玉米粒上,凉意从脚心向上蔓延,冰冷如玉。
秋天,把自己捣鼓的背景开阔,就是要让人感受到自我的渺小,让每个人在风中冷静下来,回味,整理、贮藏,找回自我。
秋水洗心
独立水边,身影如一尾鱼,在水中游动。风,深一脚,浅一脚,踏着苇荡,弃我而去。
历尽繁华,简约的美更能打动心灵。在秋的背景里,长空、白云、流水、扑闪枝头的三五叶片,装点出空阔的意境。
阳光的色调浓淡正好,暮色中,生命的感喟经过轻描淡写,水草一样悠悠漾动,水的粼光,由远及近,映射出心的静远。
从喧嚣中淡出,只有流水能够解读一颗心的归属。脚步与岁月同去,形体交由时光雕镂。而心与秋水一道,走进天地的旷远。
站在秋的尾部,什么都可以放下。在水的边缘,我静等季节轮回里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