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哲学(5)
窝棚:家园
文/戴永成
窝棚,是爷爷的家园。
窝棚,是爷爷用几根粗树杈绑成支架,铺盖上草,一个避风挡雨的小屋就搭成了。
窝棚里,家当简单,一个草垫子,一个小凳,一个小锅,一个水桶。
窝棚外,垒起一个土灶,煮粥炒菜。锹挖一个土坑,蓄水洗碗。
爷爷吃住在窝棚里,吃的是自己种的黄瓜、西红柿、辣椒,炖的是自己种的茄子、土豆、白菜。一盘蘸酱菜,有滋有味,还戴着瓜地的清香。
吃一撮婆婆丁,喝一滴夜露水,披一片明月光,是爷爷生命的三原色。
沐一缕关东风,枕一壶老白干,搂一堆篝火红,是爷爷梦境中的鼾声。
土性十足的窝棚,野性十足的窝棚,野餐自然的窝棚。
这就是爷爷的家,一个小小的窝,一个逍遥自在的天堂。
窝棚,一个村庄字典里朴实的名字,住着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草根。
我知道,爷爷在这里只为守望那些高过田埂的庄稼,守望那希望田野上的村庄。
爷爷,以窝棚的方式深入家园。脊梁扛着风,扛着雨,扛着我的童年。
爷爷,用一杯酒炽热胸膛,用一杯茶解除疲劳。
梦着,是小葱拌豆腐的呓语。醒着,是汗滴禾下土的叮咚。
那个窝棚,收藏着一个人的荒原与爷爷闯关东的往事,让我记着那段岁月。
|